李兰娟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辰羲讨论 | 贡献2020年5月24日 (日) 15:10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兰娟,传染病学专家。1947年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197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97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1947.9-)女,浙江省杭州人,出生于浙江省绍兴。汉族,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人工肝开拓者,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女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副主委,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传染病学》主编,感染病杂志主编,中华传染病学、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副主编。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197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部(原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从事传染病学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30余年,并取得显著成就。
  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ALSS)获重大突破。急性、亚急性重肝病死率从88.1%显著降低至21.1%,慢重肝从84.6%降至56.6%,已治疗700余例。主持制定ALSS技术规范作为全国标准,积极推广至全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立我国第一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创建四步灌流分离肝细胞新方法;构建新型混合型人工肝。申请专利9项,已授权2项。首次揭示重肝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新指标;发现五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01、03年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130余篇,SCI收录10余篇。主编专著8部,参编9部。

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
  1986年,李兰娟申请到了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青年科研基金,为攻克重型肝炎病死率高达80%的世界性难题,她历经10余年,艰苦攻关,攻克了人工肝治疗中易出血、低血压等难点,创建了一套疗效确切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取得了重大突破,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1.9%上升至78.9%,慢重肝病治愈好转率从15.4%上升至43.4%,开辟了重型肝炎治疗的新途径。她成为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取得成功后,她毫无保留地向全国同行传授这项技术,浙医一院先后举办了八期国家级人工肝成果推广学习班,在全国30多个省市30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人工肝技术,取得同样好的疗效,使众多的重肝患者重新升起了生命之帆。
  李兰娟还多次应邀去北京、上海等地应用人工肝技术抢救肝衰竭病人并获成功。北京人民医院血液科一位接受移植的患者,出现严重的肝功能衰竭,黄疸迅速上升,生命危在旦夕。在接到要求会诊的电话时,李兰娟正远在舟山海岛出差,她立即决定带领人工肝治疗组火速进京,为患者做了4次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使患者转危为安。

  人工肝项目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她积极向全国推广,该项目被列入国家医学继续教育重点培训和推广项目。浙医一院传染病科成立了人工肝中心及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李兰娟教授多次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全国20余个省市300余家医院开展应用人工肝技术。
  她还但任中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主持制定我国《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治疗指南》,明确了开展人工肝技术须具备的条件及人工肝治疗的适应症、相对禁忌症、疗效判断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她主办第一、第二、第三届国际暨全国人工肝会议,主编了我国第一步《人工肝脏》专著。李兰娟还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多篇有关论文,和日本等国家开展专业协作,担任国际血液净化学会中国理事,提高了中国医学界在治疗肝炎方面的国际地位
微生态学研究
  李兰娟教授应用新兴的生命科学——微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慢性重型肝炎病人肠道菌群生态变化及其在重型肝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防治进行系列研究,首次发现了慢性重型肝炎病人存在肠道微生态严重失衡,表现为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显著减少,肠杆菌科细菌等有害菌显著增加。率先提出了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在慢性重型肝炎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新理论。提出了应用微生态原理治疗重型肝炎的新思路。还首次在我省获得了正常人群肠道菌群值的数据,为微生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2002年,李兰娟担任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主持制定了我国《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治疗指南》,推动了中国人工肝技术的健康发展。多次主办了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应邀赴日本、意大利等国讲学和交流,与日本冈山大学建立人工肝合作研究关系并被聘为客座教授。
  1993年开展浙江省第一例肝脏移植至今,手术成功率近100%,良性肝病移植后1年生存率达到88.4%,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创下多项纪录:2001年国内活体肝脏移植年龄最小纪录(9月龄);肝肾联合移植国内移植数量最多和国内最长存活纪录;施行胰肾联合移植,创亚洲最长存活纪录。郑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我国器官移植领域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移植脏器慢性失功的免疫学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多次获得国家及浙江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对我院移植技术的进步和学科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感染微生态学
  李兰娟在肝病微生态和感染微生态领域开展的创新性研究,首次揭示重型肝炎病人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标,为肠道微生态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深入开展医院内感染和细菌耐药的研究,主编中国首部《感染微生态学》专著,奠定了感染微生态学的基础。

抗击非典
  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工作中,李兰娟对全省“非典”防治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措施,控制了可能扩大的“非典”疫情,实现了省医务人员零感染率,杜绝了第二代病人,在全国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李兰娟还率攻关小组开展“非典”病毒检测、发病机理及防治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在,我更多的创新理念运用到行政工作中去,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卫生领域的进展和动态,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思路和规划。
  此外,在抗击“非典”中,她提出系列的防治措施,确保浙江省没有发生二代病人和医务人员被感染,重症病人得到有效救治,为浙江取得抗击“非典”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她率攻关小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系中国内地第二株登录Genbank;首次发现PBMC中有复制型SARS-CoV存在,对揭示“非典”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次揭示重型肝炎病人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了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
  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标,为肠道微生态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成功培育出无菌大鼠(已通过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鉴定),建立了无菌动物实验研究平台;
  注重细菌耐药研究,引领细菌耐药研究小组发现六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研究成果分别于2001、2004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编了我国首部《感染微生态学》专著,奠定了感染微生态学的基础。
  率领课题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系中国大陆第二株登录GenBank;首次发现PBMC中有复制型SARS-CoV存在,对揭示“非典”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Journal Hepat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
  主编专著11部,其中《传染病学》系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均为中国该领域的首部专著;
  承担国家863、973、“十五”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20余篇。
  主编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8部。
  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和浙江省人工肝中心主任以及《感染病杂志》主编、《中华传染病杂志》和《国际流行病感染病学杂志》副主编等职。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获得1997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1年国家教育部推广应用二等奖
  重型肝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研究获得2001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革兰阴性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AmpC酶研究获得2003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究成果获2004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立了中国第1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HepLL,创建分离肝细胞的新方法,构建新型生物型及混合型人工肝,成果获2006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育部高校推广应用奖二等奖1项;
  获得授权专利5项。

https://person.zju.edu.cn/000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