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昌勇”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黄昌勇(1940-) <br>  黄昌勇,土壤学家。在土壤养分元素平衡及生物有效性、土壤污染元素的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方面进行...”)
 
 
第1行: 第1行:
 +
=浙江大学环境资源学院教授=
 
黄昌勇(1940-)
 
黄昌勇(1940-)
 
<br>  黄昌勇,土壤学家。在土壤养分元素平衡及生物有效性、土壤污染元素的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矿区复垦、茶园施肥和水田碳氮周转及循环等,有效开展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特性的研究。为丰富土壤化学理论与实践和土壤学教学、教材改革作出了贡献。
 
<br>  黄昌勇,土壤学家。在土壤养分元素平衡及生物有效性、土壤污染元素的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矿区复垦、茶园施肥和水田碳氮周转及循环等,有效开展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特性的研究。为丰富土壤化学理论与实践和土壤学教学、教材改革作出了贡献。
第60行: 第61行:
 
<br>
 
<br>
 
<br>来自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农学编 土壤卷3 》 - 周健民主编 2013, 413-421。
 
<br>来自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农学编 土壤卷3 》 - 周健民主编 2013, 413-421。
 +
 +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
黄昌勇,男,教授。1966年12月生,河南潢川人,1987年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1991年获浙江大学(原杭大)中国现当代文学系硕士,1995年1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历任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同济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中国文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br>
 +
从事文学、文化理论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研究。主要著作:《王实味传》(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砖瓦的碎影》(增订本)(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主持课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遗产与文化产业发展关系研究》、《上海文艺创作资源研究》、《2009: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构建杨浦文化发展大格局》、《上海嘉定区新一轮文化发展战略研究》、《2010年上海世博会意识调查》、《后世博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等。
 +
<br>
 +
<br>http://www.sta.edu.cn/7e/fb/c1559a32507/page.htm

2019年12月2日 (一) 01:18的最新版本

浙江大学环境资源学院教授

黄昌勇(1940-)
  黄昌勇,土壤学家。在土壤养分元素平衡及生物有效性、土壤污染元素的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矿区复垦、茶园施肥和水田碳氮周转及循环等,有效开展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特性的研究。为丰富土壤化学理论与实践和土壤学教学、教材改革作出了贡献。

  黄吕勇,1940年8月出生于浙江省昌化县(今临安市)湍口镇一个农民家庭。父母勤劳朴实,从未进过学堂,但培养子女读书的决心很大。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得农家出身的黄昌勇能顺利完成小学、中学、大学的学习,实现了父母亲的夙愿。
  1960年,黄昌勇考入浙江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系。他学习刻苫,数理化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获得全优。在此期间,他还担任了三年多的团支部书记,得到了管理工作的锻炼,这对他的成长得益匪浅。
  1964年秋,黄昌勇毕业留校任助教。同年12月,去农村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5年5月,加入中同共产党。
  黄昌勇的教学、科研工作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参加朱祖祥教授倡导的“土壤作物营养诊断”开始的。1977年恢复高考后,学校逐步走上正轨。黄昌勇于1980年晋升为讲师。1986年晋升为副教授,兼任土壤与农业化学系副主任,1990年作为访问学者赴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研究一年,顺便访问了加拿大7所大学。1993年3月晋升为教授,并兼任土地科学与应用化学系主任。1995年5月任浙江农业大学(1998年与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为浙江大学)环境资源学院院长,同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任土壤学科负责人。1997年任农业部、浙江省土壤植物营养实验室第一任主任。1999年任浙江大学学位委员会会员。
  黄昌勇的学术兼职有:屮同土壤学会第六至第十届(1987—2008) 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常务理事、顾问、《土壤学报》编委;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开放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浙江省土壤肥料学会第九、第十届(1997—2005)理事长;农业部第三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壤与植物营养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昌勇主持和参加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多次获奖。主编(著)教材、专著6部,发表论文120余篇。指导博士研究生19名,硕士生10名,其中国外研究生7名。他还担任《农业百科全书•土壤卷》编委兼土壤化学分支副主编。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开发土壤作物营养诊断化学测试方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我国农田单产的增加,农田生产中的作物生理病害种类及发病频率明显增多,这是一个由土壤障害因子引起的实际生产问题。为此,朱祖祥教授在全国率先提出开展“土壤作物营养诊断”调查与研究。在朱祖祥教授带领下,黄昌勇深入浙江农村,参与了“水稻苗期缺磷发僵”、“糊田稻叶褐斑”、“油菜疯化不实”、“茶树氯害”、“盐土黑泥形成”等的诊断防治研究。
  在土壤作物营养诊断研究中,黄昌勇主要负责诊断中的化学速测方法研究。在朱祖祥教授的指导下,对土壤和植株中的氮、磷、钾、铁、硅和水稻土壤含水量的速测诊断方法,进行反复的实验室比较和田间验证,获得的主要成果有:①建立了淹水土壤含水量田间速测方法——定容称重法。该方法在一个固定量杯中,均匀装满水田泥浆土壤,称重通过计算即得土壤含水量,解决了一直困扰的水田土壤野外速测的土样定量问题。②对水稻茎、叶不同部位磷胁迫敏感性进行了比较,确认采用盐酸钼酸铵-氯化亚钖还原法进行水稻苗期缺磷诊断时,叶鞘是最佳的取样材料。并配制了土壤和水稻叶片缺磷的永久标准色阶,便于田间应用。③按田间化学诊断速测要求,对六硝基二苯胺测钾试纸的制备作了改正,并对制备条件,试纸的校正和标定及试用中的注意事项等作了具体说明。④提出了植株组织中活性铁含量的速测方法。以上几项成果,都被收集在由朱祖祥主编的《土壤和植物营养诊断速测方法》一书中。并由全国土壤普查、土壤诊断协作组向全国推荐。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推广的测土施肥、配方施肥中广泛应用。
  
研究土壤养分、污染元素的有效性与生物地球化学行为
  20世纪80到90年代中期,黄昌勇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土壤养分元素和污染元素的有效性及其在土壤中的释放、积累、迁移、转化等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涉及的元素较广,包括氮、磷、钾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铜、锌微量元素,镉、铅、砷污染元素,以及铁、铝、硅等元素。在黄昌勇的指导下,有多位研究生参与该项研究。“浙江省土壤养分平衡及生物有效性”和“土壤养分的平衡的微观机理及生物有效性研究”,分别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同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所获得的主要成果包括:①通过化学连续提取、电超滤(FAJF)、容量/强度关系,结合牧草生物试验等,提出了浙江宵代表性土壤速效钾、缓效钾的供钾特性,表明土壤溶液钾作为有效钾指标优于交换钾。在水稻生长期,土壤缓效钾对水稻钾素营养起重要的补给作用。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钾临界浓度概念,指出土壤钾临界浓度与钾位缓冲容蛩(rock)和钾缓冲能力(BPk)间呈显著相关。②区分了浙江省代表性土壤铜、锌的形态。表明土壤淹水能明显增加水溶态和交换态的含量。结合田间及温室试验,建立了次生石灰土壤水稻缺锌的诊断指标。③对土壤一作物一微生物系统中,土壤吸附镉、铅、砷等元素的不同作用机理及污染生态效应、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较深人的探讨。由于七壤系统的复杂件,以丨:研究成果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起到了丰富土壤化学理论与实践的作用。
  
探索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特性
  土壤屮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微生物参与下进行的。为了弄清土壤这一复杂体系中化学反应的本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黄昌勇筹建了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实验室,购买Bi-olog、 PLFA、 PCK 等仪器,将研究重点转向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K生态特性的研究。黄吕勇_绕着主持的国家A然科学基金“矿区土壌微生物生态特征及其稳定性恢复研究”、“水稻土碳氮周转与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的关系研究”、“茶园土壤微生物硝化作物强度及硝化微生物研究”及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重金属在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中的转化动力学研究”(子项目),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在同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科学论文70余篇,培养该领域的博士研究生10多人,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土壤微生物生态学》专著。他在该领域中的研究颇有特色,选择了水田、茶园和矿区这三种特殊生境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牛态特性与水稻土碳氮循环、茶园土壤硝化作用和重金属强胁迫下矿区土壤恢复重建的相互作用与内在联系,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问题结合起来。所取得的大部分研究成果已通过科学论文发表。例如:①建立的“液态氯仿常压熏蒸水浴法”,不受土壤含水量限制,橾作简便可行,适合批量样品分析,重现性好,解决了水稻土,沉积物、湖泊底泥等淹育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②在茶园生境下,发现中龄茶园(50年龄)的土壤微牛物活性、多样性(PGGE)、净矿化、净硝化作用强度及硝化、亚硝化细菌数量和硝化势都明研优于幼龄(8年)和老龄(90年)荼园。以及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的特异性等。③在矿区生境下,探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细菌数M、群落丰富度、功能多样性均明显下降。所揭示的矿区金属复合污染下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模式的差异,以及针对铜尾矿和铅锌矿区,所提出的供选择的适生植物类型及合理种植方式等,都是首次发表报道,并具有一定的原创性。
  
编写《土壤学》教材
  黄昌勇已出版多本教材和专著,如《土壤学》、《土壤化学》、《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及实验技术》、《土壤化学研究与应川》、《土壤肥力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学实验》等。其中《土壤学》是一本影响而很广的教材。该书向2000年5月出版后,到2001年10月,不到一年半时间就第3次印刷、累计印刷数22000册。据农业出版社2002年统计,全同有五十余所农业院校包括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园艺、土管、环保、园林、荼叶等专业均以该书作教木,并被有关科研院所指定为考研的参考15。2002年该书被评为全_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2年后乂多次印刷,至今印刷数已达6万余册,是我国近10年来使Jfj而最广、畅销M最多的《土壤学》教学用书。
  该书还是教育部下达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内外课程比较研究”项目的核心课程之一,项目组认为本书有以下特色和创新:①编写中竭尽全力保持朱祖祥主编的《土壤学(1983)》的内容覆盖而宽、科学基础性强、体系结构紧凑严密等特色。②追踪国外土壤学科发展前沿,在比较基础上充分吸收国外土壤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概念和新技术,较系统引人了“土壤阁”和土壤生态学、资源、环境学观点,使《土壤学》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③结合我丨周国民经济,特別是农业、资源、环境和科研教存的发展,特将《土壤学》的结构体系,分为《土壤组成和性质》、《土壤环境过程》、《土壤管理和保护》上、中、下三篇。新增了《土壤生物》、《土壤耕作与管理》、《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四章,更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④突出了《土壤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应用基础学科特点,该书除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核心课程外,还可广泛服务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建设、区域治理和资源利用保护等领域。该书的取材丰富,主题概念清楚,体现了《土壤学》在教育计划屮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的地位。
  
承前启后,推动学科发展
  在朱祖祥院士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浙江大学土壤学科就名声在外,在国内有很大影响。1981年被国家列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1984年被浙江省政府列为雀首批重点建设学科。由于学科带头人朱祖祥院士身为校长并身兼多职,工作十分繁忙。黄昌勇担当起“助手”,除帮助处理研究生日常工作外,一直是土壤学科建设计划、实验室建设、学科年报及评检报告的参与和执行者。1996年朱祖样院士在一次资源环境考察中,不幸因公逝世。黄昌勇被推举为土壤学科带头人。他抓住学科发展机遇,先是联合植物营养学科,于1996年申报农业部和1997年申报浙江省亚热带土壤植物营养重点开放实验室,获得批准。二是以土壤学重点学科为基础,联合植物营养、环境工程、农业生态等学科交叉组合,完成了该校211立项中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项目建设计划。这为土壤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黄昌勇根据学科组人员的建议,按照全面提高,重点突出的学科建设思路,一方而为土壤学各研究方向的实验室,更新了一些教学、科研必备的仪器设备,改善了各方向的研究条件。重新规划实验用房,建立了研究生电脑室等。另一方而购进了一些公用性强、特別对加快学科前沿特色发展必备的仪器设备,如毛细管电泳仪、元素分析仪、Biolos、PKFA、PCli、原子吸收光谱、气相色谱、高速离心机等。筹建了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实验室,在农业院校中率先开启了土壤微生物生态的研究,为学科发展上新台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学科活力明增加。1999年浙江大学土壤学科被评为农业部重点学科。2002年浙江大学在全校遴选的25个重点建设学科中,土壤学科被列为全校排名第八的强势学科。与此同时,浙江省亚热带土壤植物营养重点幵放实验室在1999年、2001年和2003年三次评帘屮,均被评为优秀重点建设实验室。
(廖敏)

简历
  1940年8月27日出生浙江省昌化县(现临安市)湍口镇。
  1954—1960年浙江省昌化一中(现昌化中学)学习。
  I960—1964年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学习。
  1964—1980年浙江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系助教。
  1980—1986年浙江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系讲师。
  1986—1993年浙江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土壤系访问学者(1990.10至1991.11)。
  1993—1995年浙江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应用化系教授,系主任。1995—1998年浙江农业大学环境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院长,农业部浙江省亚热带土壤植物营养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土壤学科带头人。
  1998—2004年浙江大学环境资源学院教授、浙江省亚热带土墣植物营养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土壤学科带头人。
  2004年退休。
  
主要论著
  [1] 袁可能,黄昌勇,朱祖祥. 盐化水稻土中黑泥层形成过裎的初步研究.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1,7(2)。
  [2] 黄昌勇,莫慧明,储祥云.水稻土供钾特性与水稻钾素营养的关系及其诊断上应用.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5,11(2).
  [3] 黄昌勇,谢正苗. 土壤钾缓冲力(BPK)和缓冲容量(PBCK)与钾临界水平相关性.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7, 13 (1).
  [4] 黄昌勇,蒋秋怡.用电超滤法研究浙江省土壤钾状况.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8,14 (1).
  [5] 黄昌勇,袁可能,朱祖祥.浙江省丘陵旱地供钾能力研究.土壤学报,1989, 29 (1).
  [7] 陆雅海,黄昌勇,朱祖祥.砖红壤及其矿物对重金属离子专性吸附研究.土壤学报,1995,32 (4): 370—376.
  [8] Tang S R, Huang C Y and Zhu Z X. Commelina communis L: Copper Hyperaccumulator Found in Anhui Province of China. Pedosphere, 1997,7(3): 207—210.
  [9] 黄昌勇,谢正苗,徐建明.土壤化学研究与应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1—236.
  [10] Huang C Y. Effects of Cadmium, Lead and their interaction on the size ofmicrobial biomass in redsoil soil. Soil and Environ, 1998, 1 (3) : 227—236.
  [11] 廖敏,谢正苗,黄昌勇.镉在土水系统中的迁移特征.土壤学报,1998, 35 (2) : 179—185.
  [12] 姚槐应,何振立,黄昌勇.红壤微生物量氮周转期及研究意义.土壤学报,1999, 36 (3): 387—393.
  [13] Khan K S, Huang C Y. Effect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Journal of Knviromental Sciences, 1999, 11 (I) ; 40—47.
  [14] 黄昌勇.土壤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丨一 311.
  [15] 滕应,黄昌勇.铅锌银尾矿污染区土壤酶活性研究.中国环境科学,2002, 22 (6) : 551—556.
  [16] 黄昌勇,沈冰.硅对大麦铝毒的清除和缓解作用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 9 (1): 98—101.
  [17] 龙徤,黄昌勇.几种牧草对铜尾矿重金属的抗性及微生物效应.环境科学学报,2004, 24 (1):159—164.
  [18] Xuc I), Yao H Y, Huang C Y. Microbial Biomass , Mineralization andNitrification, Enzyme Activiti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in leaOrchard Soils. Plant and Soil, 2006, 288, 319—331.
  [19] 姚槐应,黄昌勇.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及其实验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201.
  [20] 陈果,黄昌勇.一种测定淹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方法:液氯熏蒸浸提一水浴法.土壤学报,2006 (6): 981-988.

来自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农学编 土壤卷3 》 - 周健民主编 2013, 413-421。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黄昌勇,男,教授。1966年12月生,河南潢川人,1987年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1991年获浙江大学(原杭大)中国现当代文学系硕士,1995年1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历任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同济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中国文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
从事文学、文化理论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研究。主要著作:《王实味传》(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砖瓦的碎影》(增订本)(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主持课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遗产与文化产业发展关系研究》、《上海文艺创作资源研究》、《2009: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构建杨浦文化发展大格局》、《上海嘉定区新一轮文化发展战略研究》、《2010年上海世博会意识调查》、《后世博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等。

http://www.sta.edu.cn/7e/fb/c1559a32507/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