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平”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内容“   1948年12月生,1987年—1989年为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现任深圳大学副校长、深圳企...”创建新页面)
 
 
第1行: 第1行:
 
+
陈思平
  1948年12月生,1987年—1989年为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现任深圳大学副校长、深圳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负责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突出贡献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国优秀博士后。198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2年再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br>1948年12月生,江西南昌人。1987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1987至1989在浙江大学科仪系做博士后研究,1989至2005任职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曾担任超声部经理、总工程师,深圳市医学影像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广东省医学影像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05至2010年,任深圳大学副校长,创建深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负责筹建深大医学院。现任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医学超声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深圳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其他专业兼职包括: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委、医学超声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仪器工程开发专委会主任委员、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学超声分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部973领域专家、国际期刊审稿人(UMB, IEEE UFFC等)。
 +
<br>陈思平教授长期从事生物医学超声研究,完成两项国家攻关计划项目,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彩超并批量生产,结束我国长期单纯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198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2年再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分别是第一和第二获奖人),目前主要从事新型超声换能器(探头)设计与研制、数字编码超声成像技术、超声多普勒自动检测和跟踪技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等研究。主编著作一部、合编三部,发表SCI等论文100多篇,申请和受理专利30多项,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50多人。
 +
<br>近年来,陈思平教授主持在研或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粤港创新项目、深圳市基础研究重大培育项目、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10多项。1994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是突出贡献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国优秀博士后。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广东省突出贡献专家、是我国医学超声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
<br>
 +
<br>http://bme.szu.edu.cn/20161/0301/38.html

2021年2月21日 (日) 00:51的最新版本

陈思平
1948年12月生,江西南昌人。1987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1987至1989在浙江大学科仪系做博士后研究,1989至2005任职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曾担任超声部经理、总工程师,深圳市医学影像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广东省医学影像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05至2010年,任深圳大学副校长,创建深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负责筹建深大医学院。现任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医学超声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深圳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其他专业兼职包括: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委、医学超声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仪器工程开发专委会主任委员、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学超声分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部973领域专家、国际期刊审稿人(UMB, IEEE UFFC等)。
陈思平教授长期从事生物医学超声研究,完成两项国家攻关计划项目,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彩超并批量生产,结束我国长期单纯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198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2年再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分别是第一和第二获奖人),目前主要从事新型超声换能器(探头)设计与研制、数字编码超声成像技术、超声多普勒自动检测和跟踪技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等研究。主编著作一部、合编三部,发表SCI等论文100多篇,申请和受理专利30多项,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50多人。
近年来,陈思平教授主持在研或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粤港创新项目、深圳市基础研究重大培育项目、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10多项。1994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是突出贡献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国优秀博士后。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广东省突出贡献专家、是我国医学超声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http://bme.szu.edu.cn/20161/030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