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天耀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现任职务:浙江大学任教。
  ■个人简介:工业流体力学与风机专家,浙江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
  ■获奖情况:1990年度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0-19小氮肥造气鼓风机 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正式出版物:离心叶轮的内流理论基础 浙江大学出版社 沈天耀编著

9-19、9-26风机第一设计者——沈天耀教授

沈天耀,1936 年 2月生于杭州,1954年至1958年先后在华东航空学院、西安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学习,1958年9月入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流体力学专业攻读研究生,1960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1962年晋升讲师,1982年调浙江大学力学系任教,1985年晋升副教授,1988年晋升教授。1992年9月6 日,沈教授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于1992年9月10日不幸辞世。享年56岁。沈教授的离世是我国流体工程界的一大损失。

教学及科研成就

沈天耀教授擅长发散性思维,主意多,思路奇,能捕捉到别人不易察觉的信息。沈教授一生从事流体力学、叶轮机械空气动力学、工业流体力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生前任浙江大学流体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流体机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环境与工业流体力学专业组副组长、浙江省力学学会理事、浙江大学理科工作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科协理事、天意—浙大电器联合公司董事长。
70 年代中期,他意识到能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节能工作势在必行。而我国泵与风机的电耗占总耗电的35%,因此从1975 年开始,他致力于由国家机械部、国家经委及计委组织的全国风机的更新换代工作。他和他的科研集体在 “七?五”期间承担了离心通风机的内流规律与设计计算方法的研究,16个系列高效节能风机与鼓风机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在此期间,他还与清华大学朱之墀教授一起领导研制出了9-19和9-26型系列前向离心通风机,把近代流体力学学科的成果恰当得应用于风机的设计。
在探索离心风机内流动模型的基础上,沈教授的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离心风机设计计算方法,创立了 “高性能离心风机设计计算系统”,同时还先后开发出十几个系列的节能风机和森林风力灭火机,分别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12个系列为国家颁布的推广节能产品,占国家推广的离心风机的60%以上。至1990年底的不完全统计,累计为国家节能、新创税利和产值超过十亿元。
在浙江大学的十年中,沈教授与同事先后承担了12项国家科研任务。为此,他和同伴们长期奔波在外,从事风机的研制和推广工作。沈教授不但精于专业,并且具有很强的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
1985年他负责创办了浙江大学流体工程技术研究所,建立了风机基础试验基地,接着先后创建了4个科技生产经营联合体。1989年他发起并成立了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和工业流体力学专业组,并筹办了第一届学术交流会,继而逐步组建了以工业流体力学为重点的六个课题研究小组,邀请大中型风机厂负责人座谈,增强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

荣誉

沈教授领导的科研项目多次获奖。其中,“10-19小氮肥造气鼓风机专用系列研制推广”项目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8-09、9-12化铁炉高压离心风机”项目获1989年国家发明三等奖;“离心通风机内流理论及设计计算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项目获199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沈天耀教授1985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0年荣获1990年度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沈教授编著的《离心叶轮内流理论基础》一书获得1988年全国第四届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另外还主编了《叶轮机械的气固两相流基础》等著作。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有《曲率对边界层湍流结构的影响》、《穿层固粒在湍流边界层内的运动特性》和《风力灭火机出口后湍流场的计算》等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