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允钢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辰羲讨论 | 贡献2018年6月16日 (六) 00:40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沈允钢,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生理学家,浙江杭州人。1927年12月2日出生,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主要从事光合作用能量转化机理及其调节控制的研究。近几年在光合磷酸化偶联机理及高能态问题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对光合作用其它领域如碳同化、高光效育种以及光合作用测定方法技术等方面,也十分重视,不仅组织了力量并参加其中部分项目的研究工作,对我国的光合作用研究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发现了光合磷酸化的“光强效应”,对研究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机理是一较大的突破,这一发现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重视,经常被国外文献所引用。在光合作用能量转化机理及其调节控制的研究方面,发现文献上常提到的介联剂或抗菌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对光合磷酸化有促进作用,有的还可以提高磷酸化与电子传递的偶联程度,而这些现象很难用简单的化学渗透学说来解释。他提出了两个推论,这两个推论的提法尚未见报道,在中科院生物膜学术会议上,受到了重视和好评。
沈允钢发表了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论文近50篇,并撰写了一些优秀科普作品。先后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1979年科技成果二等奖、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经历
  50年代,进行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转化的研究,证明β-淀粉酶可通过迅速分解引子淀粉而影响磷酸化酶合成淀粉的能力,否定了国外文献中认为有直接抑制作用的观点;60年代开展光合作用机理的研究工作,发现了光合磷酸化过程中高能中间态的存在,提出高能中间态有多种存在形式及耦联因子的变构不同会影响高能中间态的散失和耦联效率。其后又进一步研究能量转化功能与膜结构的关系,光合机构的运转及其调控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47~1951年浙江大学农化学系学习,
  1951~1953年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研究室研究实习员,
  1953~1959年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60年越级晋升为研究员,
  1965~1982年光合作用研究室主任,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部委员),
  1982~1991年研究所所长。
  50 年代初,他阐明了ß—淀粉酶与磷酸化酶的关系,纠正了国外文献的错误。50年代中期着手探讨光合作用机理研究。1962年,他和同行合作发现了光合磷酸化中间高能态的存在,比美国科学家Jagendorf等人早发现一年。这一发现及后续的研究,为Mitchell1961年提出的化学渗透假说提供了直接证据,因此Mitchell也于1978年获nobel奖。1963年他观察到中间高能态有不同存在状态,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质子区域化理论,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又获得了不少支持证据。1961年发现非循环光合磷酸化中合成腺三磷和还原辅酶II的比值并不象国外文献中所说的固定不变,发现了催化磷酸化的腺三磷合成酶在不合适的条件下常会发生无效漏能现象,找到了一些因素可改善其耦联效率,从而促进光合作用。他们还对两种光化学反应间的协调、辅酶II还原和腺三磷合成与光合碳同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光合产物的输出动态等作过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
  曾兼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光合作用委员会委员和亚非国家执行主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区域中心负责人等职。
  1985年应《Plant Physiology》期刊
  1994年应《Photosynthesis Research》期刊
  1989年应第八届国际光合作用大会的邀请综述和报告了自己的工作。
  沈允钢和同事合作共发表论文二百多篇,有近百篇论文被SCI收录。撰写《动态光合作用》等著作7部。参编国际著作3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