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仁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守仁(1934-2023)
刘守仁,男,江苏省靖江市人,1934年3月21日出生于江苏苏州。1951年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畜牧系就读,1952年院系调整转入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新疆,历任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紫泥泉种羊场技术员、股长、场长、高级畜牧师。1955年至1984年担任新疆兵团农八师151团场长。1984年至1988年任农八师总畜牧师,1988-1995年任新疆农垦科学院院长、研究员。1995年担任新疆农垦科学院名誉院长。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名誉主席、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博士生导师,石河子大学终身教授。因病救治无效,于2023年6月11日在石河子逝世,享年89岁。
刘守仁长期扎根边疆致力于绵羊育种事业,成功培育出细毛羊,结束了我国超细羊毛依靠进口的历史,被称为“中国军垦细毛羊之父”。1987年、1991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96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的十二大、十三大代表,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扎根新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51年刘守仁考入浙江大学畜牧系。1952年,浙江大学畜牧系并入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刘守仁成为南京农学院的学生。1955年大学毕业分配,刘守仁怀着“把畜牧专业搞出名堂”和“服务大西北”的梦想,填报的3个志愿都是新疆,并在志愿书上写下“去最艰苦的地方,干最艰苦的工作”。组织上将他分配到新疆八一农学院(今新疆农业大学)。当年秋,21岁的刘守仁提着两箱书,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乌鲁木齐。
在新疆八一农学院任教后,刘守仁再次向组织提出去畜牧业生产一线工作的请求。1955年11月,组织上同意二次分配他到石河子紫泥泉种羊场,任畜牧技术员。自此,刘守仁就与这个深山牧场结了缘,一干就是一辈子。
建功新疆:终生献身绵羊繁育事业
到紫泥泉种羊场工作后,在场长陈永福鼓励和帮助下,刘守仁决心尽快熟悉养羊的每一个生产环节,骑马翻山越岭走遍了所有放牧点和冬夏牧场,坚持与牧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向他们学习放牧和养羊“绝招”。1956年3月,种羊场迎来了产羔接羔的大忙季节。刘守仁边干边学,与牧工们一起给新生羊羔剪脐带、编号码、称体重、填卡片,给母羊饮水、喂食,给病羊打针、服药。有一天,刘守仁发现一只在野外产下的羊羔,他脱下自己的棉袄,小心翼翼地把小羊羔包好,抱到“冬窝子”里。
刘守仁从来不摆架子,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赢得牧工们的信任和夸奖。为摸清绵羊习性,刘守仁开始拿起皮鞭学放羊。他除了向书本学习,还经常请教刘自成等“土专家”,背着行李卷与放牧经验丰富的肖发祥一起住了十几天,虚心求教、认真观察、采集数据,总结成“撵草、撵水、不撵站(居住点)”“7字秘诀”并在全场推广,创下了增膘快、繁殖率翻番的记录。不到半年,他就熟练掌握170多种牧草特性,可以单独放起360只母羊的试验羊群,变成了追着羊群漫山跑的“好把式”。
当时种羊场养殖最多的是当地土种哈萨克羊。哈萨克羊生性泼辣、不畏严寒,但个头小、毛粗色杂、产毛量低,剪下的羊毛只能用来捻粗绳、做毛毡。为推动绵羊育种,该场从苏联引进了一批阿尔泰细毛羊。阿尔泰细毛羊个头大、毛细、产毛量高,但天生娇气、胆子小、易得病,不适应新疆北疆地区的复杂气候。而当时新中国毛纺工业正在起步,急需高品质的细羊毛。刘守仁就想对阿尔泰羊和哈萨克羊进行杂交改良。
1956年8月,在新疆农林牧科学研究所的指导和支持下,紫泥泉种羊场制定了绵羊育种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了用阿尔泰细毛羊对土种哈萨克羊进行改良的育种方针。为此,刘守仁白天当“羊倌”,晚上深学细研《遗传学与选种原理》、收集整理阿尔泰细毛羊的类型和谱系。1957年春,第一代杂交羊在紫泥泉红山沟诞生,新生的羊羔兼有双亲特点,毛细如父、泼辣如母,但这批杂交一代的羊毛色不纯,为此刘守仁经过研究探索,打破“杂交改良-横交固定-选育提高”的常规三步育种模式,大胆设计“血亲级进”、亲缘繁殖的育种方案,实行“边杂交、边横交、边固定”。1958年2月,第二代杂交细毛幼羔在紫泥泉宁家河西草场诞生。由于这批羔羊毛细又短,难以抵挡严寒天气,死亡率达到40%。极度的劳累和巨大的压力,让刘守仁病倒在产羔房,但他没有退缩。为提高成活率,紫泥泉种羊场开始建羊舍、盖产房、备饲草,并把母羊产羔时间推迟到春暖花开时节。功夫不负有心人,1959年4月,第三代杂交细毛羊诞生,个个结实健壮,成活率高,但却存在退化问题。
为解决育种实践中的一个个难题,刘守仁一点点摸索、一关关攻克。在没有实验室和器材的情况下,找墨水瓶当试管,铁皮、竹片当实验工具,放大镜当显微镜,镊子当计数器……先后用2000多只母羊做了100多次亲缘杂交试验,取得数据10000多个;调查母羊口齿、公羊遗传性、胎次、体型等11个影响因素,掌握综合数据6000多个;整理大量羊毛标本,建立标准化档案资料,记录羔羊发育性能、羊毛质量变化等数据50000多个。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分析,终于找到了第三代杂交细毛羊退化问题的原因,“血亲级进”育种方法成为绵羊育种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1961年,紫泥泉种羊场第一个五年育种计划完成,阿尔泰细毛羊与哈萨克羊杂交成功。1965年底,杂交母羊三、四代横交后代占73.7%、二代羊占26.3%,低等级羊被大量淘汰,杂交羊羔成活率提升至98%,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育种计划任务。1968年,种羊场培育的细毛羊亮相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1970年8月,农垦部正式将其命名为“军垦细毛羊”。经过12年艰苦努力、科研攻关,新品种终于诞生,打破了国际育种届培育新品种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局面。
“军垦细毛羊”培育成功后,刘守仁又有了新目标——澳洲美利奴羊和军垦细毛羊杂交。1981年5月、1983年11月,种羊场先后培育出良种细毛羊军垦A型、B型品系,并通过部级验收鉴定。1981年8月14日,邓小平视察新疆时来到紫泥泉种羊场参观考察,看到培育的种羊又肥又壮、羊毛细长发亮,给予肯定和鼓励。1985年12月16日,“六五”科技攻关项目“良种细毛羊培育”通过国家鉴定验收,正式将“良种细毛羊”命名为“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1989年5月,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三级繁育体系通过国家级鉴定和验收。
历时几十个春秋,刘守仁团队创立了“血亲级进”“品种品系齐育并进”“三级繁育体系”“基因先决”等先进育种理论和方法,先后培育出“新疆军垦型细毛羊”和“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2个新品种,推广至全国25个省区市,结束了我国没有高品质细毛羊的历史,丰富了我国绵羊品种结构,取得巨大经济及社会效益。
刘守仁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4次,被授予“全国革新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1999年,刘守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赋能新疆:呕心沥血带团队育新人
刘守仁非常注重培养人才。20世纪80年代初,刘守仁兼任农八师总畜牧师后,就着眼把牧工子弟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的新牧工。先后选派十余名牧工子弟到石河子农学院(今石河子大学)进修学习。1989年,刘守仁调任新疆农垦科学院院长,上任之初,全院没有一个博士。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刘守仁开始在南京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等院校带博士生。他送博士们去北京、上海等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或与当地导师联合培养,先后培养博士后1名、硕博研究生25名、研究员9名。在他的倡导下,新疆农垦科学院于2000年成立了胚胎工程实验室和基因工程实验室,2007年组建了体细胞克隆实验室;2016年,以刘守仁为首席科学家的省部共建绵羊遗传改良与健康养殖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该院。
在一个优质细毛羊选育、培育与推广科研中,刘守仁带着学生完成该项目的一大半后就主动退出了,科研成果署名里也没有出现刘守仁的名字,他就这样把成绩和荣誉让了出来。这种对科学事业的执着和甘为人梯的精神,成为学生们心中的旗帜。在刘守仁感召下,十几位从内地深造回来的博士凝聚在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正在酝酿着新的创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