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忄敬”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辰羲移动页面丁儆丁忄敬
第1行: 第1行:
 +
丁[[忄敬.jpg]]
 
丁𢢩(1924-)
 
丁𢢩(1924-)
 
<br>  丁𢢩,爆炸力学、爆轰学家,力学教育家,我国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的倡导者之一。长期从事爆炸力学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对爆轰理论和爆炸材料的力学性质有深入研究。为发展我国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促进我国爆炸力学和爆轰学的进展和国际交流作出了贡献。他对我国最早发明火药及火药的军事应用历史作了认真的研究;致力于爆炸灾害的预防与控制研究。
 
<br>  丁𢢩,爆炸力学、爆轰学家,力学教育家,我国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的倡导者之一。长期从事爆炸力学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对爆轰理论和爆炸材料的力学性质有深入研究。为发展我国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促进我国爆炸力学和爆轰学的进展和国际交流作出了贡献。他对我国最早发明火药及火药的军事应用历史作了认真的研究;致力于爆炸灾害的预防与控制研究。

2021年2月17日 (三) 18:18的版本

忄敬.jpg 丁𢢩(1924-)
  丁𢢩,爆炸力学、爆轰学家,力学教育家,我国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的倡导者之一。长期从事爆炸力学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对爆轰理论和爆炸材料的力学性质有深入研究。为发展我国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促进我国爆炸力学和爆轰学的进展和国际交流作出了贡献。他对我国最早发明火药及火药的军事应用历史作了认真的研究;致力于爆炸灾害的预防与控制研究。
  
  丁𢢩,1924年7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父亲丁𢢩祖庚求学于无锡俟实学堂和南京水师学堂,毕业后进入海军,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1922年,被任命为中华民国海军参谋长,并参与筹建黄埔军校;陈炯明叛变革命围攻总统府时,他参与保护孙中山登上军舰,1926年因病去世。母亲丁𢢩冯淑知书达理,抚养子女4人读书求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丁𢢩被迫离开家乡,辗转武汉、天津、江西玉山等地。1941年,他毕业于金华中学,考取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于龙泉分校;1943年到贵州湄潭浙江大学理学院攻读化学,受到了竺可桢、郑晓沧所倡导的浙大求是学风的熏陶。1945年毕业后,他到甘肃玉门油矿炼油厂工作。1947年又回到杭州母校化学系任助教。1948年去美国,在Allis-Chalmers公司植物油脂提取实验工厂实习,并先后在Texas A & M College和Brooklyn Polytechnic Institute当研究生,攻读化学工程。1949年1月,和葛庭燧、侯祥麟等一同发起组织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被推选为常务理事。新中国成立后,留美科协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推动留美同学回国,他也毅然中断学业,于1950年9月回到祖国北京。
  回国后,丁𢢩应聘在华北大学工学院任副教授。1954年他在北京工业学院(现为北京理工大学)负责组建我国第1个弹药装药加工专业,担任该专业教研室主任,合作翻译了前苏联《火工品》,编写了《弹药装药工艺学》、《爆炸作用原理》等教材,并创建了弹药装药实验室、火工品实验室和烟火技术实验室。
  1956年6月,北京工业学院党委批准丁𢢩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六月,丁𢢩参加了“全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兵器小组的工作,起草了弹药、装药工艺、火工品和烟火技术等部分的规划,钱学森先生曾亲自到兵器小组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林伯渠、邓小平、聂荣臻等接见了参加拟制全国长期科学规划工作的科学家。1958年,他负责在校内建立了全国第1个可进行破片杀伤、聚能破甲等课题研究的爆炸实验室,并得到前辈郭永怀教授的热情支持。50年代后期,他与陈福梅教授一起研制成功我国第1代大爆破用毫差雷管和尖端武器用微秒雷管。1962年,他在几个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组建了北京工业学院力学工程系,并任第1任系主任。1963年,他领导了对3种导弹战斗部的反设计研究,促进了我国导弹战斗部技术的进展。同年还参与主持了军委炮兵司令部“堑壕内有生力量炮击破坏与杀伤性能评定”大规模试验。1964年,作为国家142科研任务中一方面负责人,他在王淦昌教授等人的领导下,组织领导尖端武器使用的高能混合炸药及精密装药技术研究,并协助郭永怀教授主持爆轰物理组的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丁𢢩受到冲击并蒙受屈辱。恢复工作后,他不计较个人恩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国防科研和教学事业。1969年,他率领一批技术骨干从事反坦克武器和坦克防护技术方面的研究,为加强边界防务作出了贡献。70年代他积极参与了缴获的美国CBU-55燃料空气炸弹威力的实际测定和评价工作,主持了大型地面试验和空投试验,对该武器作出了全面的性能分析,并对后继研究工作提出了意见。1972年底,他参加全国力学规划座谈会预备会,随后参与制定国防口的力学规划。1978年,他调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规划研究院筹备组副组长,参与全国力学规划的制订工作,负责起草了《国防工业系统力学规划纲要(草案)》,被聘为国家科委理论与应用力学学科组副组长,并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
  1981年,丁𢢩调回北京工业学院任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主管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工作。他认为,重点高校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研究中心,教学和科学研究互相促进。任职期间,他狠抓教学质量,大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领导研究生部、院的创建工作,并亲自指导培养研究生,为学校各项工作的不断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丁𢢩全力投身于科研与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工作。他着重于爆轰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并在二维爆轰理论与实验技术、二维拉氏量测技术、固体火箭推进剂的冲击引爆及安全性研究,以及冲击波化学和材料动态响应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进展,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3等奖、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2等奖等奖励。1988年以来,他致力于建设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的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筹建爆炸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任该实验室主任。他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工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及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组召集人,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兵工学会理事、常务理事、荣誉理事,《力学学报》、《爆炸与冲击》杂志编委,中国兵工学会爆炸与安全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冲击波物理与爆轰波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的兼职教授。
  丁𢢩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在提高我国兵器科学技术水平,推进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的发展、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开拓我国爆炸理论及应用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爆炸是宇宙空间普遍存在的现象,深入研究爆炸的力学、物理和化学现象,掌握其发生、发展和对外界作用的规律,研究并发展爆炸科学的理论及应用,以及预防和控制爆炸灾害,对于我国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950年秋,丁𢢩从国外回来,被分配到华北大学工学院任教。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后,华北大学工学院改名为北京工业学院,并被确定为我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丁𢢩遂投身于国防教学和科研事业。1954年北京工业学院建立我国首批12个军工专业,丁𢢩与陈福梅等一起创建了弹药装药专业。在陆续开出化工原理、弹药装药工艺学、火工品和烟火技术等一系列课程之后,他全身心地投入爆炸理论及应用这一学科建设。1958年负责在北京工业学院建成了北京地区第一个直径6m的爆炸塔之后,又相继开展聚能破甲、破片杀伤等课题研究。1959年和恽寿榕合作发表了《ПГ-2弹空心装药射流机理的探讨》,1961年用笔名冯季出版了“爆炸作用原理”教材。1963年丁𢢩又与恽寿榕合作发表了“爆炸产物作用下空心球的变形问题”,并招收我国爆炸物理学科首批研究生,1964年研究生崔春芳在非常简陋的条件下开展数值计算工作,发表了“球(柱)面收敛爆轰波的近似解”。60年代初期,丁𢢩率领本学科师生对从苏联引进的地对地、地对空和空对空导弹战斗部的威力与结构展开了反设计研究。1963年他与周发歧教授一同带领数十名师生投入了国家142任务,成立032科研组,进行了新炸药合成、炸药改性、造型粉研制、精密装药成形和加工工艺、炸药性能测试、长期贮存等一系列工作。经过两年努力,先后研制了HBJ、HJJ两种爆轰性能高、贮存安定性好的优秀高能炸药,受到王淦昌教授等著名学者和领导部门的高度评价。
  在1963年举行的142-2会议上,丁𢢩就爆轰研究工作提出了重要意见,明确指出:只追求炸药爆速,单指标突进,而不考虑爆轰压和炸药使用安全等指标是不妥当的,必须加强炸药爆轰理论研究并使炸药各种性能测试方法规范化。上级部门采纳了这一建议,于1964年成立爆轰物理组,任命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副所长、著名科学家郭永怀教授为组长,丁𢢩教授为副组长;同时还成立了丁𢢩、钱晋和徐康教授分别任正副组长的高效炸药性能测试技术组,1966年制定了《高效炸药性能测试方法》,由国务院国防工办科研局分发全国各有关单位。
  在完成142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及其他一系列科研任务的同时,添置了多种大、中型精密仪器,高压示波器,高速摄影机,装药加工及炸药性能检测设备,使爆炸技术实验室达到了当时国内先进水平;培养了一批较高水平的技术骨干。这一时期还培养出我国爆炸研究领域里第一批研究生,他们如今已成为有成就的中坚力量。
  1977年北京工业学院爆炸技术与装药专业恢复招收本科生,1980年建立爆炸力学硕士点,1984年建立我国第一个爆炸力学博士点,丁𢢩教授为博士生导师。1987年该学科更名为爆炸理论及应用,被国家教委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88年经国家计委审定批准,以本学科点为依托筹建爆炸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世界银行贷款,购进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显著改善了本学科点的教学和科研条件。1991年该学科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先后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陈能宽,中国科学院院士、冲击波物理和爆轰波物理国防重点实验室主任经福谦,西南流体物理研究所科技委主任章冠人任兼职博士生导师;863-409高技术首席专家黄春平,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张信威研究员等任兼职教授。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校、所的年轻人前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进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丁𢢩教授的亲自率领下,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点已经建成并在稳步发展。该学科培养、造就了一批忠诚于国防事业的高水平科技骨干队伍,建立了具有较好实验条件的实验室。

爆轰学的基础研究
  从70年代末,丁𢢩就率领他的助手们着手爆轰研究基础建设,到80年代中期,先后建成了先进的电磁法和锰铜压阻法测试系统,设计开发了多种拉格朗日传感器及其分析技术,为研究炸药冲击波起爆、本构关系、爆炸产物的状态方程、唯象反应速率,以及组分与工艺之间关系等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和方法。
  电磁法测试系统中配置了用不锈钢板制作的直径1m的大型亥姆赫兹线圈及其供电系统、当代流行的采样速率为100MS/s的数字存储示波器和数据通讯接口,全系统最高频宽不小于30MHz,在国内最早实现了被测介质中的某剖面上粒子速度或冲量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记录、拷贝、微机通讯和存取。这种系统配置和测试技术达到了国内外一流水平。
  锰铜压阻法测试技术方面,丁𢢩教授的助手们成功地解决了亚微秒级高速同步脉冲供电技术;把压力量程扩大到MPa量级;采用康铜拉伸补偿技术把应用范围推广到非平面对称应力状态,取得了多项国家专利。国内许多研究单位先后都应用了这些技术成果。
  1985年6月,丁𢢩在波兰举行的学术会议上作报告,题目是《Reactive flow Lagrangian analysis of the combustionbehind shock wave front》,该报告还以英文刊登在前苏联科学院和波兰科学院合办的刊物《Archivum CombuStionis》。前苏联著名科学家Я·B·捷里多维奇(Зельдович)参加了这次会议,这篇文章得到他的赞赏。同年7月丁𢢩到美国参加第八届国际爆轰会议,并作大会报告,题目为《Hugoniots andreaction ratesfrom EMV gage measurements and Lagrangeanalysis》,受到广泛欢迎。与美国学者在会上宣读的文章比较,丁𢢩等人的工作在应用电磁速度量计(EMVG)及拉格朗日分析(RFLA)直接研究炸药爆轰性能和冲击波作用下的行为等方面已处在国际先进水平,也表明我国已有性能优越、可多次重复使用的磁场装置和电磁法测试系统。“用粒子速度计及拉氏分析对炸药冲击起爆特性的研究”一文的独到之处,是将全粒子速度计测量及拉氏分析方法应用于炸药爆轰性能研究,提出了两个无量纲参量,在同等实验条件下可以把它们作为评价炸药起爆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一种判据。丁𢢩和黄正平深入细致地分析了爆轰产物导电性对电磁速度量计测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数学物理模型和实验方法,使我国的电磁法研究步入国内外先进行列。
  80年代以来,丁𢢩和浣石等把研究的重点之一转向二维爆轰及其量测技术。在爆轰研究中许多实际问题是二维轴对称问题,显然不能采用一维测试和分析技术。1986年研制了用于二维动高压流场测量的拉氏量计,并提出二维拉氏分析方法,发表在1987年美国物理学会主办的凝聚态冲击压缩会议文集。1987年10月12日丁𢢩在烟火技术和炸药国际会议上作了题为《二维爆轰反应区的声速面和流场》的大会报告,提出了柱对称二维定常爆轰系统中的广义C-J条件。在1989年第1期《爆炸与冲击》杂志上又提出了5个反应特征量,即反应程度、反应速率、体能量释放速率、瞬时反应热和热度系数。这些特征量都可以从一维拉氏量计测量得到的p—t数据中计算。1990年在《ActaMechanicaSinica》作了几年工作综述。这项延续多年的研究于1991年获得国防科技进步2等奖和国家发明3等奖。
  1989年丁𢢩在第九届国际爆轰会议上作了《复合推进剂对冲击载荷的响应》大会报告,报导了在固体复合推进剂安全性研究中的部分工作。对两种固体复合推进剂同时应用电磁速度量计和锰铜压力量计测量了在2.0GPa和10.0GPa两种冲击波压力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首先发现复合推进剂反应过程中有一段无反应或极慢反应的阶段;还研究了其中各种组份包括氧化剂(AP)、粘结剂(HTPB,Thiokol)、AP和铝粉的混合物、AP和粘结剂的混合物等系统对冲击载荷的响应。
  丁𢢩、白春华和黄风雷等在固体推进剂安全性研究方面开展了近8年的工作,在《爆炸与冲击》、《宇航学报》、《兵工学报》等刊物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共发表了20余篇文章。已建立较完整的研究系统,其中包括冲击破坏性能研究系统,冲击波起爆和爆轰过程研究系统,爆轰危险性评价系统。主要进展点如下:(1)首次把动态断裂破坏细分为动态压缩和动态拉伸两个阶段,并成功地设计了试验方法和装置。(2)选用特殊衬底材料,用拉氏压阻传感器技术测量层裂信号,与美国Weirick等人用VISAR测量相比,有较好的精度。(3)利用软回收和扫描电镜分析技术研究了固体推进剂冲击波压缩下内部破坏过程和层裂成核机制,为建立理论模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4)提出了固体推进剂脆性断裂模型,能够描述裂纹成核、成长及聚合过程,编制了数值模拟程序。(5)首次将多拉氏量计方法用于直接测量固体推进剂冲击转爆轰和爆轰流场,并提高了精度。(6)通过理论分析和比较,建立了适合于不同条件下的拉氏分析技术,用以描述不同状态及多变量反应过程。(7)确定了固体推进剂状态方程和反应速率方程,并提出了标定固体推进剂反应速率方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模拟冲击转爆轰和爆轰过程的程序。(8)综合考虑粘弹性、可压缩性、热传导和热分解因素,建立了复合推进剂热点形成和点火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数值模拟程序。(9)首次提出利用冲击转爆轰流场性态对爆轰危险性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方法。(10)提出了最小临界起爆压力的概念,并建立了量化的方法,与美国大尺寸试验结果相符合,节约了试验费用,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利用上述研究系统对我国4种典型固体推进剂进行了研究,重要的结果如下:(1)固体推进剂在50MPa冲击载荷下内部含能组分(HMX和AP)颗粒开始发生破坏,改性双基推进剂同时发生颗粒与基体的脱粘,而这些破坏利用常规大尺寸药柱检测方法无法检测出来。(2)固体推进剂层裂发生的动态过程为:微裂纹成核、成长、聚合并形成破片,微裂纹是从含能组份颗粒破碎开始的。(3)双基类推进剂冲击载荷作用下化学反应过程类同于非均质炸药爆轰,各主要组份反应平行进行。(4)复合推进剂冲击波作用下化学反应过程与双基类推进剂明显不同,出现了3个反应阶段,压力、质点速度等量出现双峰现象;爆轰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时间约1.0μs。(5)影响复合推进剂热点形成和点火的因素主要是可压缩性和粘塑性,热传导可忽略,热点在推进剂内部微空穴周围形成。点火时间小于0.15μs。(5)预冲击使内部产生破坏,推进剂的冲击转爆轰过程发生变化,随着损伤度增加,起爆流场中双峰向单峰转变。(7)改性双基推进剂爆轰感度随HMX含量增加而升高,随着密度的下降而上升。(8)冲击波在双基类推进剂中成长为爆轰波,主要是波阵面附近反应的结果;而在复合推进剂中主要是波阵面后流场加强的结果。这样,当药柱尺寸小和冲击作用时间较短时,复合推进剂不易发生爆轰,而双基类推进剂受这些因素影响较小。(9)隔板试验条件下,双基推进剂、改性双基推进剂和复合推进剂的临界起爆压力分别为:6.0,3.0,20GPa。(10)改性双基推进剂和复合推进剂在一维面平面持续加载情况下得到的最小临界压力为1.0和1.8GPa。这一结果可用于中大尺寸药柱在长时间持续加载情况下的爆轰危险性分析,与美国改性双基推进剂和复合推进剂大尺寸(2m左右)试验结果(1.0和2.5GPa)接近,但试验费用却节省很多。这方面研究成果已通过部级鉴定,被认为属“国内首创,国外未见报导”。
  丁𢢩在80年代初开展了冲击波化学和材料对冲击波压缩的动态响应研究。1984年他带领学生做对苯二醌的冲击波聚合研究和碳化钨的冲击合成研究。1988年他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冲击波固态化学反应研究”的资助,开展了粉态混合物的冲击波压实、镍铝化合物的合成和钨合金的冲击响应研究。他指导博士生熊映明完成了“高应变率下钨合金材料的微观结构响应与宏观本构性态”学位论文,研究了在应变率为1.4×104~2×106s-1)范围内93钨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发现它具有非线弹性、冲击增韧等特殊的力学行为,并在应用扫描电镜和能谱测量中发现了强动载下在粘结相中钨含量上升,镍、铁含量下降的成分迁移现象。1990年8月国际激波与高应变率对材料动态响应学术会议在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举行。应会议邀请,他作了《中国的冲击波研究进展》的大会报告,其中综述了我国80年代的工作,内容包括金属爆炸成形和硬化,爆炸焊接和复合,动态断裂和层裂,粉末的冲击压实,冲击引发的反应等方面。

考证中国古代火药的发明和冲击波的描述
  黑火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4大发明之一,这在我国家喻户晓,但是在美国却并非如此。1980年第七届国际烟火技术会议(IPS)在美国举行,兵器工业部领导要丁𢢩带队参加此会。在会上,他曾就中国发明火药和烟火技术的发展作了一次讲话,非常意外的是:当时听讲的许多美、欧学者都异口同声表示惊疑,说他们从来没有听到过中国人发明火药,历来的中学教材都说是RogerBacon发明的,丁𢢩的报告纠正了他们的错误观点。他回国以后,将这情况在科技史研究中特别是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编审组中作了报告,并被引起广泛的注意。丁𢢩负责写《中国古代火药》条目,其中明确指出:“现代黑火药是由中国古代火药发展而来,火药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爆炸物,是中国古代4大发明之一,对于世界曾起重大作用”。为此他对中国古代火药的发明、火药的早期军事应用、火药技术的发展和古代火药理论的探讨这4方面作了许多研究工作。1985年,他在访问英国剑桥大学时,专门拜访了中国文化科技史著名作家李约瑟(JosephNeedham)教授,对以上几个问题阐明己见,得到李约瑟的完全赞同。1987年,他应日本工业火药学会的邀请在爆炸与冲击部的会上用英文讲演“中国的火药:过去和现在”,经东京大学吉田忠雄教授翻译发表于日本《工业火药》杂志第49卷第一期。1990年在美国召开的十五届国际烟火技术学术会议上,他作了题为“火药与冲击波的发明发现在中国”的大会报告,对于火药的起源、理论、军事应用技术史等作了详细的阐明,受到热烈的欢迎。
  经考证,我国明代宋应星首先对冲击波进行了描述。丁𢢩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见《1637年对冲击波的描述》(ADescription of Shock Wave in the Year1637),该论文在美国物理学会主办的Shock Compression of Condensed Matter—1989会议上作报告。丁𢢩还研究了宋应星《论气》一文,并联系到自己对黑火药的研究和一些史书关于战争中霹雳炮、震天雷威力的描述和其它记载,得出了明朝火药的爆炸完全可以产生冲击波的结论。

热爱祖国 投身进步运动 组建“留美科协”
  受家庭影响,丁𢢩自幼懂得了爱国、救国道理。还在浙江大学读书期间,他就加入了进步学生组织“华社”。1944年底,浙江大学已内迁至贵州遵义、湄潭等地,此时日军进犯湖南、广西,浙大学生对国民党军队望风而逃的行径十分义愤,遂组建了“战地服务团”,竺可桢校长任名誉团长,遵义、湄潭学生自治会主席支德瑜和丁𢢩任正、副团长,赴前线开展鼓舞士气的劳军、慰军,以及宣传抗日等活动。从玉门油矿重回浙江大学任教后,他开始担任进步组织“人民世纪创造建设社”(简称“民创社”)理事,负责“民创社”的宣传工作,主编《时代建设通讯》,学习《文汇报》、《华商报》等进步报刊,学习解放区颁布的《土地法》等材料,并组织进步师生参加国统区的反饥饿、反迫害运动。
  赴美留学后,丁𢢩对旧中国的落后腐败有了更深切的体会,爱国热情更加高涨。他频繁地与进步留学生接触,始终与国内保持联系,开展各种进步活动。
  1948年12月,在芝加哥和葛庭燧、冯平贯等共同发起成立“美中科协”。1949年1月,鉴于国内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丁𢢩组织在国内已加入中国科协组织的老会员和其他留学生聚会,讨论新中国成立后留学生应该为新生的国家做些什么。1949年6月,由葛庭燧、侯祥麟、华罗庚、丁𢢩等人发起的“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正式在美国匹兹堡城诞生,成立大会上通过了由丁𢢩起草的大会宣言,经当选理事投票,他被推选为留美科协常务理事。
  留美科协诞生后,美国各地区的分会纷纷成立,协会会员迅速发展。1949年8月,已有地区分会19个,会员410人;到1951年3月,区会增至32个,会员达718人。丁𢢩负责编印了《美中科协通讯》,并协助《留美科协通讯》的编辑出版工作,重点报导国内情况,转载解放区和香港进步报刊的文章,刊登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留美科协会员的情况和来信,以此团结、鼓舞在美的留学人员。在1950年6月召开的留美科协年会上,丁𢢩主持会议,确立了以“认识新中国,为回国参加建设作准备,一切为了回国去”的工作重点,动员留学生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0年9月,他回到祖国,在天安门前参加了新中国第一个国庆观礼。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国会麦卡锡分子活动猖獗,“非美活动委员会”和美国联邦调查局将留美科协列为非法团体,并对进步的中国留学人员进行迫害。在这种情况下,鉴于留美科协会员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已陆续回国,余下的会员中还有许多人也准备回国,经干事会表决,留美科协于1950年9月19日正式宣告解散。
  留美科协的历史虽然不到两年的时间,但却有近800名中国留学生参加了该组织,并有400多名会员在解放初期陆续回国,为新生的政权输送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他们为建设新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促进我国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的国际交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丁𢢩积极参加和推动爆炸力学、爆轰学、火工烟火技术、含能材料、凝聚相冲击波物理及化学、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等学科的国际交流。1979年,他随中国理论和应用力学代表团赴美国考察。他邀请国际著名学者来华讲学,如美国的Charles Mader,Lynn Seaman,前苏联的A.N.Dremin,V.E.Fortov,日本的匹田强、福山郁生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在爆轰数值模拟、拉氏量测和分析技术、材料冲击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他被聘为美国主办的International Pyrotechnics Seminar的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美、德联合主编的《Propellants,Explosives,Pyrotechnics》杂志的顾问委员会委员,俄罗斯科学院和波兰科学院合办的《Archivum Combustionis》学报的编委,美国物理学会会员。他曾应邀访问了美、日、俄、德、英、法、波兰和比利时等国的一些著名学府和实验室,并于1988年10月至1991年9月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炸药技术研究中心(CETR)任客座教授,在凝聚相冲击波物理与化学、爆炸和安全等领域讲学,并进行学术交流。他曾多次担任国际爆轰会议、凝聚相冲击波压缩会议和国际烟火技术会议等的大会和分会场会议主席;在国内已8次主持了国际和全国的学术会议。

言传身教 精心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在4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丁𢢩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大量培养本科生的同时,他于1956年至1966年间先后指导了12名研究生;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后,他又招收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90年代,爆炸理论及应用专业建立博士后流动站。至今,他先后培养12名硕士生、16名博士生和3名博士后。在他的精心培育和指导下,这些学生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教学、科研和生产部门的骨干,有的已经成为博士生导师、知名的专家和企事业的领导人。
  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丁𢢩强调教师应身教与言传并重。他经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学生:“科学工作者是有国家的,首先应该报效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改革开放后,针对一些研究生不安心学习,一心想联系出国等思想动态,他耐心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他告诫学生:“在我们现有的基础上,用较短的时间,在本学科某些领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是完全可能的。”
  在治学态度上,丁𢢩一丝不苟,对学生严格要求。在指导研究生时,特别强调论文的质量。他认为,质量是论文的生命,而论文的质量又体现在先进性和创造性上。他要求研究生瞄准本学科世界前沿选择课题,鼓励研究生大胆创新,做出高水平的论文来。他还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学生的论文完稿后,他都认真审阅,仔细修改。他常告诫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一定要老老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一个观点如果不是自己的,就一定要注明出处。”1988年至1991年,他在美国讲学期间,时刻惦记着国内博士生的论文进展。他坚持两周给博士生写一封信,不仅书信指导博士生的工作,还介绍国外爆炸学科的最新动态,以及博士生所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他复印资料寄回国,供博士生写作论文参考。他的博士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先后接到了他在美国发来的40多封信件。
  丁𢢩对待学生既是严师,又如慈父。无论是讨论问题,还是聊家常,他都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生活有了困难,他会鼎力相助;学生遇有思想问题,他会耐心开导。逢年过节,他都要把研究生请到家里,师母做上一顿丰盛的饭菜,让学生改善一下生活,享受一份家庭的温暖,加深一番师生的感情。丁𢢩的思想品德、学术造诣、治学方法和为人之道,对他的学生的成长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恽寿榕 张汉萍 苏青)

简历
  1924年7月22日 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
  1941—1945年 在浙江大学工学院、理学院学习,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45—1948年 任甘肃油矿局玉门老君庙炼油厂技术员、浙江大学助教。
  1948—1950年 美国Texas A & M University和BrooklynPolytechnic Ionstitute化工系研究生。
  1950—1977年 任华北大学工学院化工系副教授,北京工业学院弹药装药加工专业教研室主任、力学工程系主任。
  1977—1980年 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规划研究院筹备组副组长。
  1981—1984年 任北京工业学院(现名北京理工大学)副院长,教授。
  1984—1988年 任北京理工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爆炸力学(爆炸理论及应用)博士生导师。
  1988—1991年 任美国新墨西哥技术学院炸药技术研究中心(CETR)访问教授。
  1992年 爆炸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荣誉主任。

主要论著
  1 丁𢢩,恽寿榕.ПГ—2弹空心装药射流形成机理的探讨.北京工业学院,单行本,1959.
  2 丁𢢩.爆炸作用原理.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61.
  3 丁𢢩,恽寿榕.爆炸产物作用下空心球的变形问题,北京工业学院,单行本,1963.
  4 丁𢢩.凝聚相爆轰理论的进展.力学进展,1983,13(4):416~422.
  5 Ding Jing, Jiao Qingjie. Reactive f1ow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mbustion behind shockwave front. Archivum Combustionis,1985,5(3~4):257~265.
  6 丁𢢩.“爆轰”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1985:7~11.
  7 丁𢢩,焦清介.用粒子速度量计及拉氏分析对炸药冲击起爆特性的研究.北京工业学院学报,1986,1:1~9.
  8 Ding Jing. The discovery of gunpowder and shock wave in China.Proc.15th International Pyrotechnics Seminar,1990:515~534.
  9 Huan Shi, Ding Jing. A two—dimensional Lagrangian technique for flow field measurement under high dynamic fressure. Acta MechanicaSinica,1990,6(2):188~192.
  10 白春华,丁𢢩.用拉氏量计和分析技术研究固体推进剂冲击波作用过程.宇航学报,1991:40~45.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程技术编 力学卷 2.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1997. 第158-1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