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容“ 肖丰收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br>肖丰收<br>肖丰收,出生于1963年1月4日,山东莱州市人,现在为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他1983...”创建新页面)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nbsp;肖丰收
肖丰收<br>肖丰收,出生于1963年1月4日,山东莱州市人,现在为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他1983和1986年先后在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又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形式1987年去日本北海道大学学习,并于90年获得博士学位。他还于93.9-94.12间在美国加州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目前,肖丰收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分子筛催化材料合成与性能;利用双氧水进行催化氧化研究;绿色催化材料与性能;复合催化材料;金属催化与原子簇催化研究;新型催化材料的设计与性能等到。<br>中文名: 肖丰收<br>国籍: 中国<br>出生地: 山东莱州<br>出生日期: 1963年1月4日<br>职业: 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br>毕业院校: 吉林大学<br>主要成就: 1996年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br>1997年跨世纪优秀人才<br>1998年国家杰出青年<br>2001年吉林省管专家<br>2008年Thomson科学研究前沿奖<br>2009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br>个人简介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br>  肖丰收教授1963年1月4日出生于山东莱州,现为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br>  1979-1983年在吉林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83-1986年在吉林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86-1990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吉林大学、大连化物所以及日本北海道大学联合培养)。<br>  1990-1992年吉林大学讲师;<br>  1992-1996年吉林大学副教授;<br>  1993-1994年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博士后;<br>  1996-2009年吉林大学教授<br>  2009-至今浙江大学教授<br>获得奖励<br>  1996年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br>  1997年跨世纪优秀人才;<br>  1998年国家杰出青年;<br>  2001年吉林省管专家;<br>  2008年Thomson科学研究前沿奖;<br>  2009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br>学术兼职<br>  亚洲太平洋催化理事会(APCAT)秘书长;中国催化学会委员;中国分子筛学会委员;Catalysis Surveys from Asia 编委;催化学报编委;<br>
 
<br>主要奖励
<br>肖丰收<br>肖丰收,出生于1963年1月4日,山东莱州市人,现在为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他1983和1986年先后在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又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形式1987年去日本北海道大学学习,并于90年获得博士学位。他还于93.9-94.12间在美国加州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目前,肖丰收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分子筛催化材料合成与性能;利用双氧水进行催化氧化研究;绿色催化材料与性能;复合催化材料;金属催化与原子簇催化研究;新型催化材料的设计与性能等到。<br>中文名: 肖丰收<br>国籍: 中国<br>出生地: 山东莱州<br>出生日期: 1963年1月4日<br>职业: 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br>毕业院校: 吉林大学<br>主要成就: 1996年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br>1997年跨世纪优秀人才<br>1998年国家杰出青年<br>2001年吉林省管专家<br>2008年Thomson科学研究前沿奖<br>2009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br>  他获得的主要奖励有:92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94年吉林省青年科技奖;95年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奖;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获奖人);国家教育部97年跨世纪优秀人才;通过了9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答辩;98年中国青年科技奖。<br>编辑本段<br>发表作品
 
<br>  目前,肖丰收教授分别已在国内外的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在SCI杂志上发表30余篇包括1篇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在国内外会议上报告40余次其中20次在国际会议上做报告包括1次在美国材料学会上做邀请报告,其申请或授权中国专利23件。<br>编辑本段<br>工作经历
目录
<br>  肖丰收教授工作积极勤奋,谦虚谨慎,知识面宽,科研能力强,教学质量好,具有很好的合作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坚决拥护和执行党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他于1979年进入吉林大学化学系学习,1983年大学毕业后在吉林大学徐如人教授的指导下从事分子筛的合成与性质研究,于1986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后,又在郭燮贤教授和徐如人教授指导下从事博士生学习,并作为培养博士生形式1988年8月去日本北海道大学学习,于90年9月从日本返回吉林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还于93.9-94.12间在美国加州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在94年底返回吉林大学后一直从事摧化研究,是我校具有很好发展潜力的年轻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肖丰收教授主持了国家基金委的1个重点基金项目和2个面上项目,1个国家科委的863项目,2个国家教委的优秀年轻教师项目,并通过国家教委97年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复审,分别获得了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95年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奖,92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以及94年吉林省科技奖等,肖丰收教授分别已在国内外的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在SCI杂志上发表30余篇,包括一篇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在国际会议上报告17次。以上所发表的论文在SCI杂志上被引用100余次,具体的科研工作如下:<br>  具有均一原子簇结构模型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肖丰收教授主要是在分子水平上制备催化剂和研究反应性能。如在无机载体上制备出具有均一Ir4或Ir6的原子簇结构摧化剂,并发现分子结构对催化反应有很好的选择性。<br>  担载双金属原子簇衍生的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性能:肖丰收教授制备出具有均匀双金属组分的高分散催化剂,并通过现代表征手段,提出了新的反应机理。<br>  新型分子筛材料的合成、表征和催化性能研究:肖丰收教授研究新型催化材料。如发现由水热法合成的磷铜对苯酚双氧水氧化制苯二酚的催化反应活性高于目前已工业化的TS-1分子筛催化剂,但合成磷酸铜的成本却比TS-1催化剂低得多。
 
<br>
个人简介<br>主要奖励<br>发表作品<br>工作经历<br>展开<br>编辑本段<br>个人简介
<br>http://mypage.zju.edu.cn/fsxiao
 
  肖丰收教授1963年1月4日出生于山东莱州,现为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br>  1979-1983年在吉林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83-1986年在吉林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86-1990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吉林大学、大连化物所以及日本北海道大学联合培养)。<br>  1990-1992年吉林大学讲师;<br>  1992-1996年吉林大学副教授;<br>  1993-1994年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博士后;<br>  1996-2009年吉林大学教授<br>  2009-至今浙江大学教授<br>获得奖励<br>  1996年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br>  1997年跨世纪优秀人才;<br>  1998年国家杰出青年;<br>  2001年吉林省管专家;<br>  2008年Thomson科学研究前沿奖;<br>  2009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br>学术兼职<br>  亚洲太平洋催化理事会(APCAT)秘书长;中国催化学会委员;中国分子筛学会委员;Catalysis Surveys from Asia 编委;催化学报编委;<br>编辑本段<br>主要奖励
 
  他获得的主要奖励有:92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94年吉林省青年科技奖;95年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奖;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获奖人);国家教育部97年跨世纪优秀人才;通过了9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答辩;98年中国青年科技奖。<br>编辑本段<br>发表作品
 
  目前,肖丰收教授分别已在国内外的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在SCI杂志上发表30余篇包括1篇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在国内外会议上报告40余次其中20次在国际会议上做报告包括1次在美国材料学会上做邀请报告,其申请或授权中国专利23件。<br>编辑本段<br>工作经历
 
  肖丰收教授工作积极勤奋,谦虚谨慎,知识面宽,科研能力强,教学质量好,具有很好的合作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坚决拥护和执行党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他于1979年进入吉林大学化学系学习,1983年大学毕业后在吉林大学徐如人教授的指导下从事分子筛的合成与性质研究,于1986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后,又在郭燮贤教授和徐如人教授指导下从事博士生学习,并作为培养博士生形式1988年8月去日本北海道大学学习,于90年9月从日本返回吉林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还于93.9-94.12间在美国加州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在94年底返回吉林大学后一直从事摧化研究,是我校具有很好发展潜力的年轻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肖丰收教授主持了国家基金委的1个重点基金项目和2个面上项目,1个国家科委的863项目,2个国家教委的优秀年轻教师项目,并通过国家教委97年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复审,分别获得了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95年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奖,92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以及94年吉林省科技奖等,肖丰收教授分别已在国内外的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在SCI杂志上发表30余篇,包括一篇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在国际会议上报告17次。以上所发表的论文在SCI杂志上被引用100余次,具体的科研工作如下:<br>  具有均一原子簇结构模型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肖丰收教授主要是在分子水平上制备催化剂和研究反应性能。如在无机载体上制备出具有均一Ir4或Ir6的原子簇结构摧化剂,并发现分子结构对催化反应有很好的选择性。<br>  担载双金属原子簇衍生的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性能:肖丰收教授制备出具有均匀双金属组分的高分散催化剂,并通过现代表征手段,提出了新的反应机理。<br>  新型分子筛材料的合成、表征和催化性能研究:肖丰收教授研究新型催化材料。如发现由水热法合成的磷铜对苯酚双氧水氧化制苯二酚的催化反应活性高于目前已工业化的TS-1分子筛催化剂,但合成磷酸铜的成本却比TS-1催化剂低得多。<br>扩展阅读:<br>1<br>http://mypage.zju.edu.cn/fsxiao

2020年5月24日 (日) 08:40的版本

肖丰收
肖丰收,出生于1963年1月4日,山东莱州市人,现在为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他1983和1986年先后在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又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形式1987年去日本北海道大学学习,并于90年获得博士学位。他还于93.9-94.12间在美国加州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目前,肖丰收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分子筛催化材料合成与性能;利用双氧水进行催化氧化研究;绿色催化材料与性能;复合催化材料;金属催化与原子簇催化研究;新型催化材料的设计与性能等到。
中文名: 肖丰收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山东莱州
出生日期: 1963年1月4日
职业: 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
毕业院校: 吉林大学
主要成就: 1996年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
1997年跨世纪优秀人才
1998年国家杰出青年
2001年吉林省管专家
2008年Thomson科学研究前沿奖
2009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个人简介
  肖丰收教授1963年1月4日出生于山东莱州,现为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
  1979-1983年在吉林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83-1986年在吉林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86-1990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吉林大学、大连化物所以及日本北海道大学联合培养)。
  1990-1992年吉林大学讲师;
  1992-1996年吉林大学副教授;
  1993-1994年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博士后;
  1996-2009年吉林大学教授
  2009-至今浙江大学教授
获得奖励
  1996年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
  1997年跨世纪优秀人才;
  1998年国家杰出青年;
  2001年吉林省管专家;
  2008年Thomson科学研究前沿奖;
  2009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学术兼职
  亚洲太平洋催化理事会(APCAT)秘书长;中国催化学会委员;中国分子筛学会委员;Catalysis Surveys from Asia 编委;催化学报编委;

主要奖励
  他获得的主要奖励有:92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94年吉林省青年科技奖;95年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奖;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获奖人);国家教育部97年跨世纪优秀人才;通过了9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答辩;98年中国青年科技奖。
编辑本段
发表作品
  目前,肖丰收教授分别已在国内外的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在SCI杂志上发表30余篇包括1篇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在国内外会议上报告40余次其中20次在国际会议上做报告包括1次在美国材料学会上做邀请报告,其申请或授权中国专利23件。
编辑本段
工作经历
  肖丰收教授工作积极勤奋,谦虚谨慎,知识面宽,科研能力强,教学质量好,具有很好的合作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坚决拥护和执行党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他于1979年进入吉林大学化学系学习,1983年大学毕业后在吉林大学徐如人教授的指导下从事分子筛的合成与性质研究,于1986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后,又在郭燮贤教授和徐如人教授指导下从事博士生学习,并作为培养博士生形式1988年8月去日本北海道大学学习,于90年9月从日本返回吉林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还于93.9-94.12间在美国加州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在94年底返回吉林大学后一直从事摧化研究,是我校具有很好发展潜力的年轻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肖丰收教授主持了国家基金委的1个重点基金项目和2个面上项目,1个国家科委的863项目,2个国家教委的优秀年轻教师项目,并通过国家教委97年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复审,分别获得了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95年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奖,92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以及94年吉林省科技奖等,肖丰收教授分别已在国内外的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在SCI杂志上发表30余篇,包括一篇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在国际会议上报告17次。以上所发表的论文在SCI杂志上被引用100余次,具体的科研工作如下:
  具有均一原子簇结构模型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肖丰收教授主要是在分子水平上制备催化剂和研究反应性能。如在无机载体上制备出具有均一Ir4或Ir6的原子簇结构摧化剂,并发现分子结构对催化反应有很好的选择性。
  担载双金属原子簇衍生的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性能:肖丰收教授制备出具有均匀双金属组分的高分散催化剂,并通过现代表征手段,提出了新的反应机理。
  新型分子筛材料的合成、表征和催化性能研究:肖丰收教授研究新型催化材料。如发现由水热法合成的磷铜对苯酚双氧水氧化制苯二酚的催化反应活性高于目前已工业化的TS-1分子筛催化剂,但合成磷酸铜的成本却比TS-1催化剂低得多。

http://mypage.zju.edu.cn/fs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