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锡畴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锡畴(1924-2011)
  黄锡畴,浙江义乌人,1924年8月出生。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1958年留学苏联获地理科学副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省地理学会理事长,吉林省 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1981年创办全国性学术期刊《地理科学》,1991年创办《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任两刊主编至2000年,现任名誉主编。2011年4月19日7时50分因突发脑出血抢救无效逝世,享年87周岁。
  他从事地理教学和科研工作50多年,努力奋斗,开拓进取,呕心沥血,在自然地理科学领域及环境科学的开拓发展方面取得出色成就,为地理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特别在沼泽湿地和苔原方面的研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他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勤于思考。
  
搞研究就要知难而上
  1954年他被选派到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研究生院进修。在学位论文选题时,导师索恰瓦院士希望他写中国题目,这样做难度较小,容易通过论文。而他却认为,万里迢迢到国外去,应该学习他们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做高水平的研究。经过精心准备和多次论证,最后选择了高加索库班河上游的捷别尔达河流域作研究区。高加索地区自然条件很复杂,已有100多年的研究历史,文献浩如烟海,在2—3年内要探索某些基本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下定决心,要走自己的路,从认识岩石、动植物种类开始,亲自采集标本和样品,在1400km2的高山峡谷里,在民情复杂的少数民族地区,作了三个夏季的野外考察,克服了重重困难,对该流域自然地理环境进行了综合研究,撰写了约13万字的学位论文“捷别尔达流域自然地理”。他的论文在答辩会上得到专家们的赞许,并授予副博士学位。列宁格勒大学学报在报道中指出,“该论文为高加索研究做出了有益的贡献”。1982年他应邀访日时,日本京都大学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水津一朗教授对他说,“你是在苏联学景观的,我也是研究景观的(在德国留学),你在苏联时为什么不写中国的论文题目,而写高加索方面的论文?”他回答说“如果在国外研究中国,那就没有必要再到外国去进修了。”简短的话语,包含着多么深刻的意义啊!表明了他对学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追求和挚着。

高山苔原的发现
  1959年夏,他结合自然区划工作,与野外考察队一行来到长白山。那时登山公路还未修建,不通汽车。考察队沿着林间小道徒步攀登,当穿越矮小弯曲的岳桦带,抵达森林边缘时,顿觉豁然开朗,眼前呈现开阔的高山无林地带,在一片绿茵上百花争艳,姹紫嫣红,山坡上点缀着皑皑雪斑,衬托蔚兰的晴天,漂浮着朵朵白云,宛如天使编织的一张锦绣的大地毯,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卷啊!人们称它为“空中花园”。那么,这个高山花园在科学上应该是属于什么自然景观类型呢?当时文献上有称它为高山草甸,有称为高山草原,也有泛称为高山植被的,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与他在高加索研究过的阿尔卑斯型的高山草甸不同,至于称高山草原也不妥当。长白山高山带植被是由矮小伏地匍匐生长的小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及多种苔藓、地衣组成,这是一种冷湿型的植被。在外貌、结构、组成和生态等特征方面与北极地区的植被和自然景观类型极为相似。从植物区系成分分析,它们也有许多相同起源的植物。再从生态环境总体上看,高山带物理寒冻风化强烈,不仅有多种多样的高山一冰缘地貌,而且还有古冰川遗迹,叠加在火山地貌上。高山气候是冬长严寒,夏季凉冷,没有真正的夏天;常年多大风和雾天。这里冻土层离地表很浅,存在着多年冻土。大尺度的生态气候条件决定了植被类型。冬天的雪盖,夏天近地层和植被层的小气候则又有利于矮小多年生小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生长繁衍。在这样的气候—植被条件下,形成了具有表层泥炭化,有机腐殖质含量高,土体潜育化,分层不明显等特征的高山苔原土壤。它的形成过程不同于高山草甸的生草成土过程。经过综合分析,他命名为高山苔原。他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反响。当时吉林省综合自然区划和部门自然区划中都援引了这一新发现的自然景观类型。60年代初陈述彭先生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的有关图幅上画出了高山苔原景观。1980年在吴征镒先生主编的《中国植被》巨著中指出,“1959年首次在长白山顶(海拔2100m以上)记录的高山冻原……属于新发现”。”这在科学文献上进一步作出肯定。1984年在《地理学报》创刊50周年时郭扬先生撰文分析指出,首次报道长白山高山苔原的文章,列为学报50年来引用率最高的15篇文章之一。
  苔原(Tundra)是北半球森林界线以北无林的自然景观类型,它呈环球带状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的沿岸地带及其附近的岛屿上。作为独特的自然景观类型,与森林、草原、荒漠一样,具有同等的地带性意义。苔原地带、泰加林地带和热带雨林地带是大陆环球的三大自然景观地带。苔原分平原苔原和山地苔原。在苔原地带无论在平原还是在山地上都是同一类型的景观。在泰加林地带平原上已不存在苔原景观,但在山地森林界限以上则生长有山地苔原。在特定条件下分布在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地带和阔叶林地带山地森林界限以上高山带的则称高山苔原,是高山带自然景观类型之一。我国地处中低纬度,不存在纬度地带的平原苔原。高山苔原分布到长白山是受自然分异规律及其在欧亚大陆自然分异格局中的地位所制约。在长白山高山带发现苔原,为我国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色增添了极地自然景观类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生态意义。对深入研究我国东部第四纪冰期及其以后自然环境变迁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变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科学参考价值。
  苔原作为自然景观的类型,是一个自然综合体,是由各组成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的。苔原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因此,他认为应对其开展综合研究。30多年来黄锡畴和他的课题组以综合观点从多个侧面进行了研究。作为生态系统,对其生态环境要素(生态气候环境、冰缘地貌、苔原土壤)的特性及与生物群落的相互关系,植物群落的组成、类型、分布和植物生态特征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研究高山苔原虽然已多年了,但总还是渴望有机会考察研究北极苔原。1986年应芬兰科学院邀请他到北欧拉普兰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研究,终于实现了他多年的心愿。

对沼泽学理论的探索
  沼泽是湿地的主要类型和基本组成部分。我国对沼泽作为独立学科的研究起始于50年代末。1958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当时为东北地理研究所)成立,按中国科学院地学研究的分工,明确规定该所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开展全国沼泽的调查研究。同时为生产服务的目的性也很明确。当时竺可桢副院长指出,”沼泽、湖泊等特殊问题的研究,为扩大农田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0多年来,广大沼泽研究工作者,历尽艰辛,从东北的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到西南的若尔盖高原和西藏高原,从东南沿海到西北新疆,对全国各地不同类型的沼泽进行了综合考察。基本查明和掌握了其基本特点。通过考察研究和定点观测试验相结合查明了有关沼泽成因,形成过程,水文物理、沼泽径流、沼泽小气候,沼泽水化学,沼泽植被特征及其演替,泥炭特性和沼泽形成时期等方面的规律性问题。竺可桢副院长针对沼泽研究早就指出过,“作为专题研究,一方面要结合生产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注意基本理论的建立和提高,并且注意消灭空白学科”。在理论总结和提高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分支学科—沼泽学。
  沼泽学研究对象是沼泽,关于什么是沼泽和有关沼泽概念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由于沼泽分布很广,地域差异很大,成因类型多种多样,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认识这一自然客体;同时不同研究者往往多从本身所处的地区和研究对象入手,强调各自的特点,因此,赋予沼泽的定义就具有多样性,多科性和边缘性。在众多沼泽定义中,可以归纳为从水文学、植物学、泥类地学和景观学几个方面所赋给的定义。在前苏联有关沼泽定义中特别强调存在泥炭层,甚至规定了其厚度。这不符合我国沼泽实际情况。70年代长春地理所沼泽工作者提出自己的沼泽概念。黄锡畴认为,鉴于存在多种多样的沼泽定义,与其从定义出发,不如就沼泽生态系统性质进行探讨。实际上沼泽生态系统具有一系列区别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本质属性,阐明这些属性,不仅有助于对沼泽的理论认识,也有助于明确开发利用和生态建设的途径,具有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他指出,把沼泽生态系统简单地归属为陆地生态系统或水生生态系统,都不能完全揭示其性质。沼泽既不是真正的水体,也不是真正的陆地。任何一种类型的沼泽都发生和赋存于水陆交界和相互作用的地带和地段。它是处于水域和陆地过渡形态的自然综合体。从其形成途径而言,可以从陆地演化为沼泽,也可能从水体演化为沼泽。这种水陆异源相兼的形成途径,是其他非沼泽生态系统所不具有的。沼泽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作为自然综合体其分布受自然分异规律所制约。他提出沼泽具有地带性叠加地带内分布的特点。他分析了沼泽生态环境的半水半陆性质,指出其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具有明显的水陆相兼性和过渡性,其典型的组成部分则表现为“两栖性”。基于上述的分析论证,近年来他多次给出“沼泽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半水半陆过渡性质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新概念,并为学术界引用。
  关于沼泽发育和分类问题,在讲习班上专家主要讲解了由苏联学者提出的沼泽发育统一过程学说,认定沼泽的发育必然经过从低位到高位的过程,即从幼年期到老年期,在植被上反映为从草本沼泽到藓类沼泽。沼泽发育只有按这个模式,并以统一过程中不同阶段作为划分类型的依据,分为低位沼泽、中位沼泽和高位沼泽。这个学说在西欧和北欧多沼泽的国家中得到广泛的支持和应用。到70年代中后期黄锡畴对该学说提出质疑,认为它不符合我国沼泽实际。他依据在国内的考察研究和利用出国机会考察了美国、日本、芬兰、瑞典、挪威的沼泽,80年代重又考察了俄罗斯、白俄罗斯的一些沼泽地,对其自然特性、分布规律、成因条件,发育特点作了探讨;收集了大量沼泽古环境信息和放射性测年数据进行了分析,根据自然地域分异规律中自然综合体时空统一的观点,使他明确了沼泽体在时间上的发育是受空间规律制约的,从而他提出沼泽发育多模式的理论,突破了沼泽发育统一过程学说,摆脱了沼泽发育单一模式。有人称之为“地带性多模式”。台湾《大地杂志》采访他后在报道中说这一理论“使三江平原沼泽的研究从此拨云见日”。实际上它还包含另一层意思。这里探讨论述的只是平原上的淡水沼泽,但还有山地沼泽、高原沼泽、海滨沼泽,内陆盐沼等不同类型,其发生发展的轨迹,肯定将遵循其自身规律而有所不同。他进而提出,既然沼泽发育是多模式的,那么依据单一模式的分类系统也缺乏其存在的基础理由了,把沼泽分为低位和高位的观念应该摒弃,它们之间也不存在什么必然联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提沼泽分类也应该是多模式的,并以自然地域分异规律作为依据,首先分出平原沼泽、高原沼泽、山地沼泽等。然后按大小不同尺度的分异规律建立起分类系统。他对我国沼泽研究的这些理论观点,已取得学术界的共识,作为“中国沼泽研究”课题理论组成部分,与该课题一起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了给科研人员创造更多的发表成果的园地,在经上级批准,得到院地学部、出版委和科学出版社的支持下,他创办了全国综合性学术期刊《地理科学》。
  黄锡畴从事自然地理教学和科研工作50多年,曾在国内发表论文100多篇,编著译书10多本,出版了《自然地理与环境研究—黄锡畴论文选集》。他热爱和关心我国地理事业的繁荣发展,积极参与中国地理学会活动,曾任学会的理事、常务理事和名誉理事。在中国地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中,他从事地理工作50年得到表彰。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吉林省英才金质奖章。

简历与生平
  1924年8月,出生于浙江省义乌市。
  1945年8月—1949年5月,考入浙江大学史地系学习。
  1945年5月—1950年5月,杭州市军管会干事。
  1950年5月—1951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学习。
  1951年9月—1958年12月,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助教;1953年经考试选派到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留苏预备部,前往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研究生院进修。
  1968年12月—1969年12月,回国后在吉林师范大学地理系任讲师。
  1960年—1972年8月,其间:1960-1961年下放农村劳动锻炼,1966年6月“文革”后,被“革命群众”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和“反动学术权威”,下放农村,受尽磨难。
  1972年8月—1977年,调任吉林省地理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这期间创办了内部刊物《地理译丛》;1975年4月起,又因人事档案问题费尽了周折,生存受到了影响,到1977年才恢复了工作。
  1978年5月—1990年4月,出席吉林省科学大会,晋升为副研究员,任命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副所长;1978年8月指派参加中国地理代表团访美;1979年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一直到退休。其间:1981年创办《地理科学》任主编,为此,付出了20年的心血;1983年当选为吉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1986年聘任为研究员,多次出访参加国际会议。
  1990年4月以后,仍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期刊主编的工作;1991年创办《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担任主编。1978以来,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多种期刊的编委和地理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著作目录
  《欧亚大陆温带山地垂直带结构类型》,科学出版社,1962年。
  “试论沼泽的分布和发展规律”,《地理科学》,1982年,2卷3期。
  “欧亚大陆东部高山苔原的南缘”,《地理科学》,1984年,4卷4期。
  “我国沼泽研究的进展”(与马学慧合作),《海洋与湖泊》,1988,19卷5期。“沼泽生态系统的性质”,《地理科学》,1989年,9卷2期。
  《沼泽自然综合体特性的探讨》(与金泰龙合作),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高山苔原》,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沼泽的分异规律》,中国科技出版社,1998年。
  “长白山高山苔原研究的进展”,《地理科学》,1999年,19卷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