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毓义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毓义 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回族,1917年生于广西桂林,原九三学社华中理工大学支部主委。46年至53年在广西大学机械系任讲师、副教授,53 年全国院系调整到华中工学院,赴苏联进修二年回国,先后任华中工学院动力系主任、副院长等职,华中工学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首批博士生导师。 煤粉钝体稳燃器的发明者,获国家发明三等奖。获“五一”劳动奖章。

马毓义教段,广西桂林人,回族,一九一七年生,一九四二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一九五五至一九五七年曾在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进修两年,原华中工学院副院长,现为华中理工大学教授,煤燃烧国家实验室主任,《现代节能》杂志顾问。
马毓义教授一贯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为人正直,勤恳工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深受人们的爱戴,是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九八五年获得了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
马毓义教授治学严谨,成果丰硕,有高的学术造诣,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导师,著有《锅内过程》、《燃烧理论》等专著,译有《工业热工学奋、《锅炉机组热为计算标准方法》、《锅炉燃烧过程》等书,这些书籍部拥有广泛的读者。具有深刻的影响。他所领导的电厂热能动力及自动化专业,由于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为向更高层次发展创造了条件,经过专家评议,该专业已被放委定为重点学科,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马毓义教授长期从事燃烧学科的研究,而且一员重视科研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使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3号我国能源的合理利用作出重大贡献。马毓义教授六十年代开展工正压燃烧研究,七十年代进行了国家60万干瓦火电机组燃煤锅炉模化研究,都取得了良婷成果,用于生产。特别是“六五”期间,他主持开展的叫电体燃烧器及稳燃理论研究》,查阅了英、美、俄、德、日等国的900多篇资料,克服了各种阻力和困难,长期深入生产第一钱,不顾年高和酷暑,奔波于湘、鄂、赣等省,通过几年的研究获得成功,收到了节煤节油、稳燃调峰的显著效果,很快推广到13个省区的50多台锅炉上,三年就节煤节油合5800多万元。该项成果在1985年底通过了国家级鉴定。专家们认为z“是我国的一项有重大贡献的发明’,“在劣质煤燃烧技术方面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这项研究获得了“六五”国家科技攻关奖和国家发明三等奖。马毓义教授本人也获得了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全国仅37人唱高校仅2人〉。华中理工大学燃烧研究室在马毓义教授领导下,近几年来,共获得国家级奖励四项,部委及省级奖励九项,共鉴定研究成果12项,发表了一百多篇论文,并与国外学者建立了较广泛的联系。由于华中理工大学燃烧研究室的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科研环境,因此国家计委和教委批准在此建立我国第一个煤燃烧国家实验室,任命马毓义教授为实验室主任,这对高校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荣誉。
马毓义教授不但在科研土有胆有识,他的科研道德也是十分高尚的。在研究室他从不以领导者自居‘他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总是带头做到,有时他绘图,有时当车工,在研究室他和工人师生浑然一体,既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也有有说有笑的休息,没有半点架子,把研究室熔炼成团结、先进的集体。通过生动的工作,甚至把教职工家庭人员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当成绩出来时,马毓义教授却总是退到后台,把中青年教师推到前面,经他手仔细修改的文章不知有多少,但是在出版时却很少有他的名字,他都把自己的名字划掉了,他总是把自己当作铺路人,让中青年到第一线去,为了培养一批燃烧理论专家,他十分放手让同事们去干,自己甘当配角,这种高尚的科学道德教育与鼓舞了中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的决心。因此,在他的培养下燃烧室研究已出现一些中年教授和副教授及比较合理的梯队。
马毓义教授已经七十一岁,仍然带领着燃烧研究室的教师和廿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向燃烧理论与技术的新高峰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