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文(1923- )
陈文,机械工程专家,高级工程师。1923年9月出生于龙游县沐尘畲族自治乡平连村。现任第一汽车制造厂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1942年毕业于金华中学,194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由学校推荐到交通部第一运输处上海汽车修理厂任技术员。1949年在苏南汽车公司上海修理厂任帮工程师。1953年调到华东工业部汽车配件委员会任设计小组组长。1954年调任第一汽车制造厂弹簧车间技术科长。1956年任一汽热处理车间副主任兼技术科长,1960年任厂技术管理处主任工程师,1964年任厂规划室副主任。1967年任一汽小三线建设技术负责人,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停建。1968—1977年在车间参加劳动;1978-1982年任一汽工艺处长、技术处长,1981年4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83年任一汽技术委员会秘书长,1989年12月晋升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90年退休。他还兼任厂历届利学技术协会副主任,1978年任长春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1982年任吉林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副秘书长,1983年任第四届长春市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同年当选为全国科协代表出席全国科协第三次代表大会。
陈文在学生时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技术,成绩优秀。他从大学毕业后,40多年来一直从事汽车工业,工作兢兢业业,积极要求进步,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学识比较渊博,对业务认真钻研,在技术上能说能做,为人正直,助人不倦。在技术人员中有较高的威望,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苏南汽车公司上海修理厂期间。他负责该公司货车保养场的建立和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使车辆出车率每月均达90%以上,月月超额完成运输任务。在华东汽车配件委员会负责一个设计小组工作时,认真细致地测绘苏联汽车零部件图纸,为制造厂家提供技术依据,对支援抗美援朝的需要,较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尤其是1954年调到策一汽车制造厂工作以来,他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善于联系实际创造好的办法和经验。对一汽的发展起了卓有.成效的作用。他在负责弹簧车间的技术工作时,组建好车间和生产技术准备,由于苏联提供的钢板弹簧弯曲淬火机 未能及时到货,他组织设计制造了简易的弹簧及弯曲淬火机生产了钢板弹簧,使第一辆下线的解放牌汽车及时装上自己生产的钢板弹簧。在负贵热处理车间技术工作期间,正值生产调 试初期,由于国内各项生产条件和原材料的差异,数百个另件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几乎没有一个能按苏联提供的工艺文件调试成功,他就带领大家攻关,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日以继夜地畚战,把全部另件调试合格,修正了全部另件的工艺参数,制订全部设备的操作规程,使生产工艺逐步稳定。以后,他参照国外技术资料,对齿轮气体滲炭工艺进行大胆的改进,使齿轮滲炭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这一成功技术受到厂长的表扬。他在主持技术管理处期间,正值经过大跃进时的变化,汽车零件生产依据的所有技术文件比较混乱,很难组织正常生产。在厂总工程师的统一指挥下,他负责组建综合科与各分厂技术科一起对各分广所有另件技术文件进行清查整顿,修订了全部工艺技术文件。为大量流水生产重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主持建立和完善的一套合理化建议及奖励制度,一直至今还在延用。他在担任规划空副主任期间,主持国家批准一汽扩大汽车生产能力从年产§万辆提高到6万辆的第一次技术改造规划的实现,经国家验收合格,为1985年实现年产8万辆奠定了坚实基础,作出了显著成绩。他在任由20多名高级工程师组成的厂咨询机构——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期间,组织他们对全厂发展战略和重点技术改造问题进行了调查、讨论,向厂领导提出过20余份书面报告,实践证明都具 有很大参考意义。他根据平时搜集到的大量历史资料,对一汽30年来的技术进步作了较详尽的分析总结,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并对一汽“如何发展中型卡车”、“一汽的技术发展政策”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他撰写和发表的论文主要有:《第一汽车制造厂科技进步的回顾与展望》(1986年发表在《一汽内部技术资料》),《加速制订一汽中型货车系列产品的开发方案》(1988年发表在《一汽内部技术资料》)等。
陈文对发展我国汽车工业有较深的研究,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活动。1985年4月应邀参加在北京召开的“汽车工业发展战略问题研讨会”,发表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和改革的意见》(刊于1985年4月出版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道路的探讨》);1986年12月应邀参加在北京召开的“汽车行业技术经济研究成果交流会”,发表了《再提几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的意见》(刊于1986年10月出版的《汽车工业发展研究资料选编》);1981年应邀代表我国汽车工程师参加在美国举行的“国际太平洋地区汽车工程学术会议”。
陈文由于在汽车工程技术方面的成绩显著,受到各有关方蔺的多次表彰奖刷,他被一汽多次评为厂级先进工作者。被全国和吉林省、长春市机械工程学会评为先进工作者。

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身一汽建设
1950年2月,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和苏联援助中国建设156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这一喜讯震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对全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更是高兴得不得了。旧中国的知识分子,为了找碗饭吃,很少有人能想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这种抱负都只能抑郁在心里当个包袱背着。新中国的成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列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工程,怎能不令人兴奋啊!
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成立了汽车工业筹备组,在全国抽调从事汽车修理的工程师参加筹备组工作。这一消息对从事汽车修理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喜讯。我们厂里的技术人员都盼望着参加到制造我们自己的汽车的行列中来。
上海是旧中国拥有汽车数量最多和汽车修理厂、汽车配件生产厂家最集中的城市。我从浙江大学毕业进入了旧中国公路局第一运输处的上海汽车修理厂工作。当然盼 望着能参加到第一汽车厂的建设队伍中去。1953年初,华东工业部有负责向抗美援朝战场提供汽车维修的零部件的任务,3月在华东工业部成立了汽车配件委员会,向上海各汽车修理厂抽调了5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我也被抽调到汽车配件委员会。我们的任务是测绘朝鲜战场上需要的各种汽车的零部件和组织上海较有实力的汽车配件生产厂家制 造出这些零件。当时朝鲜战场上的汽车都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留下的美国各种品牌的旧车和日本战败留下的旧车,还有苏联提供的各种卡车。能有机会接触到这么多品牌的汽车,对我们这些从事汽车修理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提高技术水平的好机会。
第一汽车厂的兴建,也在向全国各地抽调技术人员,更需要有汽车修理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本来我们这批汽车配件委员会的工程师是很适合这一条件的,有机会可以参加汽车厂的建设了。但抗美援朝尚未结束,汽车配件委员会的任务必须完成,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1954年6月底,汽车配件委员会领导宣布,华东工业部决定,我们这批人不回原单位,都去支援汽车工业建设。重工业部老部长江泽民到汽车配件委员会来动员我们参加汽车工业建设,把我们这批工程师分成两组,一组到长春第一汽车厂,另一组到北京汽车研究所。我们每个人都报名要求到长春。这下可出乎老部长的意料了。北京汽车研究所也需要人呀!他只好换了一个调子,说东北很冷,生活条件比北京差得多,希望说服一些人去北京。说了一阵,一个也没有被说服。最后老部长点名了。第一个点的是张永年。老部长说:你是觉员,你带个头。在50年代,服从组织分配是每个职工必须遵守的纪律。张永年还是提了一个要求,请在可能时还调他到第一汽车制造厂。大家对祖国汽车工业的建设是多么积极啊!其实不仅汽车工业,156项重点工程建设战线都是如此。没有人不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的。有这样强大的力量,第一个五年计划就一定能胜利完成。
我们这批调长春的同志,很高兴地回原单位办好了一切调转手续。工程师们年龄较大,妻子在上海都有不错的工作岗位,也都被说服全家老少同来长春,下决心在汽车厂干一辈子。
我们是1954年7月7日到达长春的。厂里已安排好我们住在上海路原政协大院的一栋三层楼房内。虽然远不如我们在上海的住房条件好,但并没有人在意,而是希望快一点走上工作岗位。
安排好住处,干部处立即安排我们的工作岗位。干部处长领我们去见孟少农厂长。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这位满脸笑容、和蔼可亲的胖胖的孟厂长。但我们早知道他是清华大学教汽车学的有学问的教授。见到他,我们立即要求被派往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实习,可以直接接触汽车的生产组织和生产技术。这时厂里正在陆续派遣技术人员去苏联实习。对美国的、苏联的和日本的汽车工业生产技术,孟厂长是很清楚的。对我们这批上海来的工程师也是有底的,很理解我们的心情。与其他调来汽车厂的工程师不同,他们没有有关汽车的知识,去斯大林厂实习很有必要。而我们则不同,不仅懂得汽车的性能构造,而且有比较丰富的修理经验。他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去苏联实习。他说:“你们看了苏联提供的工艺文件就明白了。”固然,工艺文件上每道工序的街接、工时定额都很详细。我们在大学学习的没有实践过的大量生产知识都清楚了。而且当时正是苏联设计的技术资料大量到厂,光靠翻译多是不够的。我们虽然俄文水平不高,现学现卖,但我们是内行,翻译的质量是有保证的。我们这批来厂的工程师共9人,有刘炳南、冯辅晋、吴孝通、胡亚庄、朱文渊、孙永澄、顾崇治、技师孟庆瑞和我,还有技术员金嗣帆、欧阳玺、郁雪琪等十多人。
孟厂长安排了我们9位工程师每人负责一个基层单位的技术领导工作。那时厂里是严格执行苏联提供的“组织设计”设置工厂的各个职能部门的。每个部门也都有苏联专家负责指导工作。刘炳南、冯辅晋、吴孝通年龄较大,分配在工艺处的几个科里任科长,孙永澄分配在冶金处任科长,胡亚庄任附件车间技术科长,朱文渊任金属品车间技术科长,陈文任弹簧车间技术科长,顾崇治任拔丝车间技术科长,孟庆瑞在工具车间,金嗣帆在冶金处中央实验室,欧阳玺分在热处理车间技术科,郁雪琪在锻造车间技术科。 我们这些人的妻子也都按各人的专业分别分配到弱电车间、医院、教育处等部门工作。分配完毕,我们第二天就投入紧张的工作了。
赴美留学实习归来的刘炳南,开始时也被分配到北京汽车研究所,后经恳求改调长春一汽。到厂后,他先在工艺处任工程师。一天,孟少农厂长为难地说:“设备科很缺人,可别人不愿意干。”他当即表示:“我干。”从此他负责全厂的工艺设备管理工作,从国内外四面八方陆续发来的数千台设备,需要运输、装卸、验收、保管、分配、到位,工作复杂、繁重。别看他新来乍到,情况不熟悉,却干得很出色。开工生产前,刘炳南被调到生产准备科任科长。1956年7月投产后,又被任命为设计处副处长。他认 真按照厂领导的要求,为实现“生产一代、设计一代、开发一代”的目标,做出了孜孜不倦的努力。
与我同来的冯辅晋也是这样。他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赴美留学,获硕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克莱斯勒、通用汽车公司实习。当听到建设一汽的消息,他和正在上海财经学院担任俄语教师的妻子商量,欣然同意举家迁来长春。1954年冯辅晋任工艺处生产准备科负责人,1955年由于他对汽车车身制造有经验,厂领导决定调他到冲压车间担任技术科科长,后任车间副主任。他带领技术科人员消化、整理从苏联引进的全部技术工艺文件,配合设备安装,完成生产准备,在专家指导下调试出合格的零件和总成。1956年7月上旬,冲压车间成功调装完最后一个总成驾驶室,为保证按时出车作出了贡献。
在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调整生产中,我也曾做过一些有益的事:1954年7月刚来厂时,孟少农厂长分配我任弹簧车间技术科长。1956年7月,我厂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总装配车间下线。那时弹簧车间的主要设备 “十面弯曲淬火机”尚未到厂,只能装上苏联提供的成品。我心里总感到不是滋味,与车间主任林流同志商量,钢板弹簧是热加工中很简单的零件,我这个修汽车出身的工程师完全有经验用土办法生产出合格的钢板弹簧。车间主任同意了我的要求。于是我动员了技术科的同志按我的设计草图制作了一台土的弯曲淬火机,不到一星期就完成了。
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这批同来的同志,有的调离我厂去支援别的工厂,如洛阳拖拉机厂等,有的已经作古。现在还在厂的仅剩下我和金嗣帆、欧阳玺、郁雪琪四人,亲自参加和看到我厂的三次发展改造规划的实现。50多年来,一汽一直处于全国汽车工业排头兵位置。作为一名中国汽车工业创始工厂的参与者,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