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苏省化工局总工程师

陈东(1912~)
陈东,曾用名陈端东,自号哀吾、疑今、方生未死斋主。福建长乐县潭头公社泽里村人,1912年5月1日出生,1935年在国立浙江大学读书时,曾参加“一二九”运动。1937年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化工系。历任南京永利铔厂技术员、技师,福建省企业公司皮革厂工程师、厂长,福建省建华火柴厂技术室主任兼原料厂厂长,南京永利铔厂技师兼硫酸分厂主任,南京永利宁厂副总工程师,江苏省重工业厅总工程师,江苏省化工局总工程师,全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化学化工学会化肥学会副理事长,江苏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1941年为福建省企业公司皮革厂工程师、厂长,制成以中国墨汁染面革,并用桐碱和砵头土电槽生产氯酸钾,在云南曾从榕实及皮中提出鞣革物质。1943年任福建省建华火柴厂技术室主任兼原料厂厂长。1946年任南京永利铔厂技师兼硫酸分厂主任,后升为助理值班技师。1953年任南京永利宁厂副总工程师,创造了硫酸尾气回收制液体二氧化硫,膨胀气制干冰,硫酸矿沸腾焙烧炉,硝酸尾气制硝钠、亚硝钠,并使用了比较先进的连续转化塔、氨合成塔多点热电偶温度计,在国内首先改造氨合成塔内套结构,提高了产量。同时,还提高了硝酸氧化炉燃氨能至900公斤/米2小时。并于1958年初曾向日本山阳化肥厂介绍经验。1961年任江苏省重工业厅总工程师,创造了“碳化流程合成氨法”,并使其工业化(合作者有侯德榜、谢为杰等),还解决了化工生产中系列问题,如联合制碱的沸腾锻烧与沸腾干燥,氯化铵结晶的直接冷冻(比日本专利早5年),中压全循环联脲,火砖衬里的变换炉及不用特殊钢换热器的加压变换,浓缩烧碱及无机盐的浸没燃烧,干法硫酸,套筒式氨合成塔换热器,不用碳化塔、净化塔、清氨塔等设备而生产碳氨的联合制碱法,低位热能利用的氨透平机(日本已有),石油裂解的箱式炉,铜液再生气制光气,流化床气相碳化制无水碳铵,白灰无烟埋管可用3年的沸腾锅炉等。其中“碳化流程合成氨法”曾得国家科委颁发的发明创造证明书。这个时期的主要论著有:《碳化流程合成氨法商榷》,阐明碳化流程的理论基础,工业化操作参数及其经济优越性与国情适合性,此文奠定了中国小氮肥基础,目前响·一千几百个厂应用本流程,为我国大量生产氮肥做出了贡献。国际著名氮肥杂志《Nitrogen》于1966年刊登这个流程的消息,并附某厂照片。此流程比1978年8月同一杂志登载的英国ITOG技术开发公司编制的一个小化肥厂的技术方案先进。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研究员

陈东,男,1983年出生,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工机械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入选浙江大学“百人计划”,浙江省“”和国家第十二批“”青年人才。本科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从张浴恒院士,从事超导,巨磁阻材料的研究。博士就读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师从Noel Clark院士,研究不同液晶分子的自组装,光电响应等。博士后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师从David Weitz院士,主要从事微流控,微囊化等技术和设备的研究。

http://person.zju.edu.cn/chen_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