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贻诚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郭贻诚(1906 - )
郭贻诚,物理学家、物理教育家。我国磁学和磁性材料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在微磁化理论、磁性薄膜和非晶态磁性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重要成果。创办山东大学磁学专业并建立了磁学实验室。所著《铁磁学》是我国第一部磁学专著。执教50余年,为我国培养了几代物理学人才。

  郭贻诚,字式糓、式古,曾用名伯遗。原籍河北省武清县,现属天津市。1906年10月出生在北京一个教师家庭。自幼聪慧好学,又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北京公立第三中学上学时就学业出众。他喜欢文学,爱好京剧,但最喜欢的还是数理课程。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5年预科毕业,入本科物理系。在这里,他受到当时我国许多著名教授的指导,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192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学士学位。第二年,他受聘于北京中法大学,任物理助教。1931年他受同学好友王普的邀请,到青岛山东大学任物理系讲师。他治学严谨,待人宽厚,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之后,面对中华民族之危难,他常以赋诗自励。1936年他获得公费去美国留学,已到而立之年的郭贻诚决心走“科学救国”的道路。这一年9月,他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在这里,他一方面继续学习理论知识,一方面跟随C.D.安德森(Anderson)教授进行宇宙线研究。安德森教授因发现正电子而获得193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于1936年又和S.H.内德梅厄(Neddermeyer)从宇宙线中发现了μ介子。因此,郭贻诚所从事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了证实安德森的发现,也为了探测新的带电粒子,他夜以继日地进行实验研究。他先后拍摄、观测、分析了2000多张宇宙线照片,并从中找出了μ介子(当时叫重电子)的轨迹,从而为安德森的发现提供了新的证据。他是最早进行这项研究的中国人。1939年,郭贻诚以优秀的学习成绩和出色的研究结果在该校获得了博士学位。正当郭贻诚可以有所建树的时候,国内传去的消息使他忧心如焚。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践踏了大半个中国,他已无法安心进行实验,决心返回自己的祖国。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教书生涯。

一丝不苟的物理学教育家
  1939年9月,郭贻诚从美国回到上海,经人介绍到浙江大学龙泉分校任物理教授。当时龙泉分校的条件较差,设施简陋,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了教育事业。引人入胜的讲演,诲人不倦的学风,使他受到广大师生的尊敬。至今一些老校友回忆起来都印象很深。在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岁月里,他在这地处一隅的敌后,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父亲的衰老,家计的艰辛,使他不得不于1941年离开龙泉分校,回到阔别已久的北京。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先后担任过燕京大学数学讲师、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教授,并发表了关于宇宙线研究的论文。
  抗战胜利后,他任北京临时大学第七分校物理系教授兼系主任。第二年,他又回到青岛山东大学任物理系教授,1948年被任命为物理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任命为山东大学理学院院长,1952年被任命为山东大学副教务长。1960年被推选为山东省物理学会理事长。
  郭贻诚知识渊博,才华出众,是从事物理学教育的一位多面手。他先后主讲过热力学、光学、电磁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并亲自辅导普通物理实验。有许多新课都是他首先主讲,然后再逐步交给他的助手或其他教师。利用这种办法,他在山东大学带出了一批物理教师队伍。
  郭贻诚在教学方面的最大特点是严格认真,一丝不苟。有许多课他已教过多遍,但在每次上课前都重新进行认真的准备,并努力找出改进的地方。他上课最反对迟到和早退,每次上课总是提前等候在教室门口,这一习惯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他讲课素以声音宏亮、板书整齐而著称;对于所讲的内容总是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对于一些疑难问题,他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阐述。因此,凡是听过他讲课的人,总是对问题理解得比较深刻。他所担任的主讲课程,虽然都有助教辅导,但他一定要亲自答疑和批改一部分作业,以便及时了解讲课效果。对于一些不爱参加答疑的学生,总是约定时间把他们找来,向他们提些问题,以掌握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答疑时,他态度和蔼,循循善诱,善于把问题讲得深入浅出。他还时常和同学谈心,同学对他都非常爱戴。
  重视实验教学是郭贻诚在教学方面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他常说:“物理学从本质上来看,是一门实验科学。只有实验才能检验理论是否正确;只有实验才能发展这门科学。”他除了在讲课中尽量理论联系实际外,还亲自辅导普通物理实验和参加实验室建设。正是由于他重视物理实验,在他担任物理系主任期间,该系的实验教学有了明显的改善。以后,在他的领导下,山东大学建起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磁学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在我国的磁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郭贻诚在教学中还十分重视教材的建设。他除了在讲课中编写了大量讲义外,还和杨肇燫等人合译并出版了《大学物理》。1955 年以后郭贻诚主要从事磁学专业的教学工作。他在博采各国教材之长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及自己的研究结果,编著出版了专著《铁磁学》。这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铁磁学的基础理论、实验结果及发展趋势,是我国第一部铁磁学专著,也是我国高等院校磁学专业正式出版的第一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长期为我国各高等院校作为教材而沿用。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郭贻诚也受到了冲击。但他对此毫不计较。学校招收“工农兵学员”后,他是第一批给这些学员上课的教师之一。为了适应这些学员基础理论薄弱的状况,他亲自编写了《磁性材料物理》讲义。在这本讲义中,他避免应用复杂的数学推导,但把主要原理依然讲得清清楚楚。
  50年代末期,郭贻诚担负起培养研究生的任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又是我国第一批博士生指导教师。在前后两段时期内,郭贻诚培养了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一部分博士研究生。他对研究生要求十分严格,除了亲自给他们讲基础理论外,还定期为他们辅导答疑,把晚年的主要教学精力都用于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从1929年郭贻诚从事大学教育起,他在我国高等院校耕耘了50余年。在这期间,他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物理学科技人才。特别是他从事磁学教学以后,他培养的磁学专业人员更是遍布全国。

不断开拓的磁学专家
  郭贻诚是一位物理学教育家,也是我国知名的磁学专家。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看到了国家的光明和民族的希望,兴奋得夜不成寐,决心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建设新中国效力。当时国家百废待兴,他意识到国家急需发展工业,特别是发展电力工业和电讯工业。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多年所从事的宇宙线研究而改为研究磁学。在他的主持和领导下,山东大学在我国较早地建立了磁学教研室并建起了磁学实验室,以后又成立了磁学研究室,成为我国磁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阵地。
  在磁学研究工作中,郭贻诚特别重视实验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他在这方面的工作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这段时间内他主要从事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在改进这类材料的工艺、提高这类材料的性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为我国发展铁氧体磁性材料工业做出了贡献。在这段时间内他还做过铁微粉的研究工作。第二个阶段是60年代初期至中期。当时为了满足国家对于计算机快速磁膜存贮器的需求,郭贻诚承担了教育部下达的“铁磁薄膜研究”的重点课题。在他的指导下,山东大学磁学研究室很快建成了镀膜室并自行制造了克尔磁光效应磁畴观察仪、测量磁各向异性的转矩仪、铁磁共振仪以及测量铁磁薄膜静态和动态磁特性的各种设备。郭贻诚和他领导的课题组利用这些设备对Ni-Fe薄膜的单轴磁各向异性及其角分散、磁畴结构、畴壁蠕移、静态及动态磁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第一届及第二届全国磁学及磁性材料会议上发表了一些有影响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理解和改进Ni-Fe薄膜的磁存贮特性提供了实验基础。在70年代初,他们终于研制成功了216 ×50字位的磁膜存贮器。第三个阶段是1976年以后。当时郭贻诚承担了国家下达的非晶态磁性薄带和薄膜的重点研究课题。在这项研究工作中,他和他领导的课题组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在1978 年召开的第24届国际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上,他发表了《Fe-Co非晶薄带的低场磁性》论文,受到与会者广泛的重视。在1980年召开的第26届国际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上,他又发表了《Fe-Co非晶薄带的晶化动力学》和《Co-Fe非晶薄带的磁化与温度的关系》两篇论文。前一篇文章从实验上验证了T.Masumoto等人提出的晶化理论;后一篇文章指出在Fe-Co非晶薄带中可能存在着铁磁性与亚铁磁性并存的两相结构。以上3篇文章均载于美国《应用物理杂志》上。在1982年召开的国际磁学会议上,郭贻诚宣读了论文《磁场热处理对于非晶薄带Fe38Si10B12磁损耗的影响》,并且还向大会全面地介绍了我国磁学研究的进展,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会后,他应邀到东京大学物理研究所、麻岛大学、东北大学和名古屋大学做了学术报告。1984年他被聘为第四届国际铁氧体会议顾问委员会顾问。1985年他是国际磁性薄膜会议的特邀代表。
  此后,郭贻诚又指导他的研究生在Co基非晶软磁薄膜的制备工艺、晶化过程、结构相变以及多晶Fe膜的B离子注入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基于郭贻诚在非晶态磁性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1986年山东大学授予他优秀论文一等奖。
  郭贻诚在磁学理论研究方面也有所建树。在1964年召开的全国磁学讨论会上,他做了《微磁化理论》的学术报告。在这篇报告中,他对W.F.布朗(Brown)的理论及结果做了精辟的阐述。在自旋旋波理论方面,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改进计算过程方面提出了新的方法,1963年发表了相关的论文。1965年郭贻诚出版了他的专著《铁磁学》。在这本书中,他对前人的理论工作和主要实验结果作了全面的介绍和评述,是我国磁学工作者学习基础理论的主要参考书。美国磁学专家R.F.司徒勋(Soohoo)和日本磁学专家近角聪信都对这本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77年他主持翻译出版了《结环行器》一书,适应了当时进行的微波铁氧体结环行器的设计和制造的需要。1984年,他在对非晶态磁性进行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与王震西共同主编出版了《非晶态物理学》,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非晶态物理的专著。在这本书中,他与潘孝硕共同撰写了“非晶态磁性”一章。1986年,该书获得了山东省科技成果奖。
  郭贻诚还在组织我国磁学学术交流方面做出重要贡献。1964 年,他在济南组织并主持了第一届全国磁学讨论会。在这次会议上,我国的磁学研究人员分专题做了学术报告并进行了讨论。会后出版了讨论会文集。同年,他又在青岛组织并主持了第二届全国磁学及磁性材料会议。此后直到1981年,他是我国历届全国磁学及磁性材料会议的主要组织者之一。1979年,他在济南组织并主持了第二届全国磁学讨论会。在这次会议上,他邀请我国的一些磁学专家到会做了专题学术报告并进行了讨论。1980年他组织了以R.F.司徒勋为主讲人的磁共振讨论班;1981年他又组织了以鲁鲍斯基为主讲人的非晶态磁性讨论班。
  在长期的学术交流和交往中,郭贻诚和我国磁学界的施汝为、潘孝硕、戴礼智结为挚友。他们亲密无间的合作精神,为我国磁学界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追求进步的社会活动家
  青年时代抱着“科学救国”远大志向的郭贻诚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他是中国物理学会早期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他真正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从此,激发了他蕴藏在心底的政治热情,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各项社会活动。1951年他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以后历任中国民主同盟青岛市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
  郭贻诚还长期担任物理学会的领导工作。在1960年至1985年期间,他担任山东省物理学会理事长;1985年以后,被推选为山东省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此外,他还是中国物理学会的理事。
  在行政职务方面,郭贻诚除长期担任山东大学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副教务长外,1966年前后还曾担任济南市副市长。在上述任职期间,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尽职尽力,为发展山东省的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做出了贡献。
  郭贻诚以其严格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了人民的信任,1950年被选为青岛市第三、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青岛市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以后,他又当选为山东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山东省委员会委员、第二至五届副主席。在他当选为人民代表期间,经常不辞劳苦地到基层了解情况和检查工作,并把发现的问题直言不讳地提交给政府。

  郭贻诚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人民,献给了他所从事的物理学教育和磁学研究工作。为了表彰他对人民的贡献,中国物理学会于1982年向他颁发了从事物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50周年的荣誉奖状和金质奖章;山东省教育厅于1984年授予他忠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从事教学工作30余年的荣誉证书。
  (姜寿亭)

简历
  1906年10月 出生于北京。
  1928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
  1929-1931年 任北京中法大学物理助教。
  1931-1936年 任青岛山东大学物理讲师。
  1936-1939年 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宇宙线研究,获博士学位。
  1939-1941年 任浙江大学龙泉分校物理学教授。
  1941-1942年 任北京燕京大学数学讲师。
  1942-1945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教授。
  1945-1946年 任北京临时大学第七分校物理学教授、兼系主任。
  1946年以后 任山东大学物理系教授、物理系主任(1948-1958)、理学院院长(1950-1952)、副教务长(1952-1966),1959年以后任物理系磁学教研室主任。

主要论著
  1 Kuo I-Cheng(郭贻诚).Cloud chamber study of cosmic-ray particles.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40.
  2 郭贻诚等.简单铁磁子理论的应用.山东大学学报,1961(2):23-34.
  3 郭贻诚等.铁磁薄膜的磁各向异性.山东大学学报,1963(2):40-45.
  4 郭贻诚.微观磁化理论.山东大学学报,1964(2):53-69.
  5 郭贻诚.铁磁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5.
  6 郭贻诚等译.结环行器.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7 Kuo Y C.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Fe-Co amorpho us ribbons in low fields. J. Appl. Phys. ,1979,50(3):1656.
  8 Kuo Y C et al. The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amorphous CO78-xFex Si8 B14 ribbons. J. Appl. Phys.,1981,52(3):1889.
  9 Kuo Y C et al.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magnetization of amorphous Fe5 CO70 Si10 B15 ribbons. J. Appl. Phys.,1981,52(3):1856.
  10 Kuo Y C et al. Effects of field annealing on the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magnetic losses of amorphous ribbons Fe78 Si10 B12. J. Magn. Magn.Mater,1983,31—34:1856.
  11 郭贻诚等.非晶软磁薄膜的射频溅射.科学通报,1984(23):1419-1421.
  12 Kuo Y C et al.Spin-wave resonance spectra of inhomogeneous bubble garnet films.American Ceramics,1985,ICF4:24101.
  13 郭贻诚等.非晶态Co Fe B Mo薄膜的制备和性能.山东大学学报,1985 (4):53-59.
  14 Guo Y C et al.R.F.sputtering of amorphous soft magnetic films.科学通报,1985,30(7):889—893.
  15 Kuo Y C et al.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B ion implanted Fe films.J.Magn.Magn.Mater,1986,59:346—350.
  16 郭贻诚等.硼离子注入多晶铁薄膜产生非晶态合金的过程研究.物理学报,1986,35(7):850.
  17 郭贻诚等.Co基非晶薄膜旋转磁场热处理.科学通报,1986,31(8):580.
  18 Kuo Y C et a1.Soft magnetic Co Fe Ni Nb Si B amorphous film.IEEE.Trans.Mag,1987,23(5):3812.
  19 郭贻诚等.非晶态Co Fe Ni Nb Si B软磁薄膜的性质与弛豫过程研究.金属学报,1987,23(5):B227.
  20 郭贻诚等.α-Fe2O3单离子各向异性的计算及Morin转变的解释.物理学报,1988,37(1):36-41.
  21 郭贻诚等.Co-Er准晶态合金研究.金属学报,1988,24(2):A131-A134.
  22 郭贻诚等.Co-Zr非晶薄膜的磁感生各向异性.物理学报,1989,38 (12):2029-2033.

参考文献
  [1] 齐鲁科技精英编辑委员会.齐鲁科技精英第一册: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学报,1990.11.7.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沈克琦 主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 物理学卷 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第401-4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