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可信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郭可信 Ke-Hsin Kuo(1923- )
郭可信,材料科学家,电子显微学家,晶体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我国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发现了20种合金碳化物,测定了新的碳化物MOC的晶体结构,揭示了W2C、VC的析出与钢的二次硬化即红硬性的关系;发现了五次、八次和十次对称及一维、二维、三维准晶,使我国准晶体的发现与研究在国际上占有重要位置。
郭可信先生于2006年12月13日22时45分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3岁。

  郭可信,祖籍福州,1923年8月23日生于北京。父亲郭则溉是一位有才干的土木工程师。郭可信对父亲很敬仰,决心长大后成为像父亲那样有才千、有个性、有骨气的人。郭可信于 1937年春人天津南开中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迁往重庆的南开中学学习,1941年夏毕业。
  1941年秋,郭可信考入当时设在贵州遵义的浙江大学读化学工程。浙大校风朴素,学运激烈。刚人学的郭可信抱定“读书救国的信念”,很少参与学生运动。1941年冬,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孔祥熙用飞机将宠物从香港运出,而一些知名人士落难,许多大学发起倒孔运动。郭可信此时义愤填膺,参加了游行示威。1944年冬,日军由广西人侵黔南,局势危急。郭可信与浙大百余名同学抱着爱国杀敌的热忱,尽管离毕业仅剩半年,仍毅然投笔从戎,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才返校继续念书。 1946年夏郭可信从浙大毕业,正值公费留学考试,他改考冶金专业,被顺利录取。
  1947年秋,郭可信来到瑞典皇家理工大学冶金系,师从当时在世界上颇有名气的金属学教授A ·赫特格林(Hultgren)o 他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如饥似渴地学习,为金相显微镜所显示的金属显微组织结构的大千世界人迷,不到一年就读了当时能找到的金相专著和几百篇文献,并成为赫特格林唯一的由大学支付工资的研究助教,管理他的奥氏体恒温转变研究课题组。
  1951年,郭可信获得瑞典钢铁协会的资助,转到乌普萨拉 (Uppsala)大学无机化学系利用x射线衍射研究合金钢中碳化物的结构。结构中原子位置稍有变动,衍射强度就有明显变化。他完全为这门严谨的科学所倾倒,同时也为在这里遇到了一位学识渊博、为人正直、深受学生及同事尊重的长者G ·黑格 (Hägg)教授而高兴。乌普萨拉是一座宁静的大学城,也是历史古都。郭可信在这种学术气氛浓郁、人际关系和谐的环境中心情舒畅,才干得到充分发挥。他每天从早8点干到晚12点,有时还雇用一两个实验员帮助做实验,不久他就发现了一种新的 MOC结构,与黑格合写了一篇短文投《自然》(Nature),于 1952年刊出。此后他的研究成果一发不可收,到1956年共发表论文20多篇,奠定了他在合金钢碳化物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
  1956年3月,郭可信读到了周恩来总理“向科学进军”的报告,兴奋不己,当年4月底就乘飞机回到了阔别9年的祖国。6月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任研究员,不久被任命为研究室主任。1957年5月,郭可信与胡文佩女士结婚,他们生有一女。
  1961年,郭可信主持组建了金属研究所晶体结构与晶体缺陷研究室,引进先进实验技术,在国内开拓了透射电子显微薄膜技术观察晶体缺陷的研究并取得成果。1964年他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改革开放后,郭可信的才干得到了充分发挥。 19 78年,他被任命为金属所副所长。19 7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同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0一198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副院长、院长。1980一1984年兼任辽宁省科学技术学会主席。尽管社会活动频繁,郭可信始终把主要精力放在实现把我国电子显微学研究搞上去并要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目标上。1980年以来他率领一批中青年学者在当时国际上方兴未艾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学领域拼搏,在材料精细结构研究的众多方面取得了成果,并在准晶体的发现与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1985年筹建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开放实验室(后并入物理研究所),继续从事准晶体研究。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郭可信、叶恒强、李斗星、张泽、王大能)。

揭示高速钢红硬性的真谛
  19世纪末,由于加人不同合金元素而产生一系列具有各种特殊性能的合金钢相继问世,探讨这些元素如何改变钢的性能一直是金属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以用作刀具切削的高速钢为例,刀具因高速切削工件而升温到暗红色时仍保持其高硬度,即红硬性。此前的研究认为,高速钢所以具有红硬性,是由于钢中加人了w后能生成特殊碳化物,Fe3 w c的析出和聚合的温度要比铁的碳化物高得多。因此20世纪20年代以来人们都把Fe3W3C 称为高速钢碳化物,认为它是高速钢为何能在温度高达500 ℃时还能保持其硬度的原因。 在瑞典皇家理工大学做钨钢的热处理研究时发现,在淬火后的回火中最先析出的合金碳化物是 W2C,而不是通常认为的Fe3W3C,尽管后者由于在淬火时没有全部固溶于基体中而大量存在。到了乌普萨拉大学,他用当时先进的纪尼叶聚焦相机得到了更可靠的实验证据,弄清了六角密堆的W2C转变成面心立方Fe3W3C的过程,于1952年和1953年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接连发表文章,讨论高速钢中的碳化物和红硬性,认为红硬性是由W2 C的析出引起的,纠正了前人的结论。不久,他的新观点就被普遍接受。他还系统地研究了 Mn-C、Fe-Cr-C、Fe-Mo-C、Fe-W-C和Fe-Cr-W-C合金系中碳化物的类型、组成、相变;发现了两种新的碳化物Y'-MoC和 FeeMoC;通过电镜观察证明W钢、MO钢、V钢、Ti钢中的一次硬化(红粳性)是由于纳米尺度的、M02C、VC、T ℃等细微颗粒从基体中析出引起的弥散硬化;研究了不锈耐热钢中铁素体转变成奥氏体和Laves/Sigma相的过程,等等。到1956年他已发表论文20多篇,使他在合金钢碳化物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956年发行的经典权威著作《特殊钢手册(Handbuch der Sonderstahlkunde)》(第三版)在《高速钢》一章中用 3页介绍了他的工作,全书引用他的工作25次,此书已译成英、俄、汉多种文字。1958年出版的另一本权威性著作《金属与合金结构的点阵常数手册(A Handbook Lattice Spacing and Structures of Metals and Alloys)》也广泛地引用了他的成果,书中指出的20种隼碳化物中的13种,8种2碳化物中的7种的结构是郭可信测定的。
  郭可信对合金钢碳化物的系统和深人的研究,不仅在当时国际金属学与金属物理领域引起同行的瞩目,其中一些文章在50 年后的今天仍然得到同行的重视。例如他在1953年发表的关于 Cr、MO、W钢中碳化物的论文,至今已被引用134次,该文发表40多年后在1992一2000年间还被引用20多次,被同行称为是一篇有启发性的经典论文。此外, 对碳化物及合金相结构的深人研究,还为他在2 0世纪8 0年代带领一批中青年学者发现5次对称及一系列准晶奠定了深厚的合金学和晶体学基础。

发现五次对称与众多类型准晶
  自从18世纪初阿羽(Haüy)无意中把方解石掉在地上碎成大小不等的菱面体碎块起,品体单胞的周期性排列就逐渐为人们所接受。1850年布拉维(Bravais)总结出晶体具有以种空间点阵。此后,晶体的三维周期性就成为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公理。按照这个公理,古希腊数学家早就证明了的用正多边形围成的正多面体(即四面体、八面体、正方体、五角十二面体和三角二十面体)中,只有前3种为晶体学所允许,后两种因为其中包含五次旋转对称不能满足周期性的要求而被排除在晶体学之外。
  1982年,D •谢赫特曼(Shechtman)等在一个急冷凝固的 Al一Mn合金的电子衍射图中观察到围绕中心有10个对称分布的衍射斑点。他拿着照片去请教冶金学权威J · W ·卡恩(Cahn)o 卡恩认为它是由五重孪晶产生的。后来,谢赫特曼经过近两年的仔细研究,否定了孪晶的结论,于1984年11月12日发表了题为“具有长程取向序而无平移对称的金属相”的论文,揭开了准晶研究的序幕。
  在Shechtman的工作尚未发表也不为世人所知的1983年,郭可信及其合作者在用于喷气发动机叶片的Ni基和Fe基高温合金中加人强化元素所生成的合金相的研究中,发现了许多新的与 Sigma相和Laves相有关的四面体密堆合金相。1984年夏,在这些合金相的纳米畴中发现五次对称,1985年春发现Ti-V-Ni 一十面体准晶。显然,郭可信等与Shechtman等当时正在做着同一类实验。Shechtman等的研究背景是发展高强超轻铝合金,而郭可信等的研究背景则是铁基、镍基高温合金。为了提高高温合金的使用温度,措施之一是增加Ti、Al、MO等元素在合金中的含量,伴随而来的后果是合金中容易出现片状Sigma相、 Laves相等。郭可信在30年前就己研究过这些脆化相的结构,它们的单胞中均有大量二十面体原子团簇,都有局部的五次旋转对称。这些脆化相的出现为郭可信等发现五次对称和二十面体准晶提供了大量素材。虽然Shechtman等的文章发表在前,郭可信等的论文晚几个月发表在后,但郭可信等的工作是独立的发现,在Ti合金中则是首次发现。因此国际同行也称其为“中国相” (China Phase)。
  山于五次对称在传统晶体学中是不允许的,因此这一发现立即在与晶体学有关的各个学科如固体物理、固体化学、材料科学、矿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同时围绕着准晶晶体学产生了一场持续不断的争论。
  首先对准晶是否存在持强烈否定观点者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L •鲍林(Pauling) o他在1985年和1988年接连发表文章认为准晶学说是荒谬的(nonsense),并论证了五重、十重、二十重孪晶的衍射也能产生出类似“准品”的衍射现象。对此,准晶的拥护者1986年在《自然》周刊上写了一组题为《鲍林的模型不被广泛接受》的论文。在这场争论中,郭可信的依据是:他们在 ZrNi合金中观察到的五重孪品的高分辨电子显微结构像存在着二维周期性特征,但在Ti2Ni合金中观察到的准晶的结构像却是非周期性的。以此为依据,他应邀在1986年举行的第11届国际电子显微学会议上作了题为“准晶还是五重孪晶?”的报告,有力地支持了准晶学说。
  其次,对是否存在准晶的有力回答是能否制备出尺寸足够大的稳定的准晶体。1987年,在日本留学的台湾学者蔡安邦等发表了稳定的Al一Cu一Fe三维二十面体准晶的扫描电子显微像,显示出五角十二面体形貌;1988年,郭可信等在他们首次发现的稳定的Al一Cu一Co二维十次对称准晶中观察了它的扫描电子显微像,显示十棱柱生长形貌。这些准晶不仅稳定,而且长到毫米的尺寸,明确地显示了准晶的两个必备特征:五次(或八次、十次、十二次)“非晶体学”对称和结构的准周期性,再次证实了准品体的存在。
  郭可信等还通过对Al-Cu-Co十次准晶与Al-Cu-Co晶体的细致结构分析证实在晶体中实际上存在着类似于准晶的赝五次对称亚结构单元。准晶与这种晶体拥有相同或相似的局部结构;区别在于在晶体中这种局部结构呈周期排列,而在准晶中则呈准周期排列。郭可信等的这些研究,揭示了准晶与传统晶体的共性,准晶的出现扩大了晶体的范畴,把晶体具有单胞的三维周期性重复排列,扩展为晶体具有三维严格位置序。位置序既可以是周期性的,也可以是准周期性的。在每一种周期性晶体中,仅有一种单胞,了解了这种单胞的几何及内容就了解了整个晶体。而在准周期性晶体中,不但要了解两、三种单胞的几何及内容,还要了解它们的三维准周期排列。显然,郭可信等对准晶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1984年以来,郭可信及其合作者围绕着准晶体的发现与研究,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140多篇论文。其中13篇到 2000年10月己被同行引用1200多次,单篇被引用最高达180 次。1986年以来郭可信应邀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准晶研究的特邀报告20多次,邀请者中包括诺贝尔物理获得者R ·史瑞夫(Schrieffer)和杨振宁。1990年H本金属学会和印度材料学会授予他荣誉会员称号。1993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The Third World Academy Award in Physics)。这些成果与荣誉标志着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突破传统晶体学的重大发现中在国际上占有重要位置。

我国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1931年第一台电子显微镜问世,人类在观察物质结构上又增添了一个有力的工具。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这一技术还限于利用复型观察表面的形貌与组织结构。1954年郭可信在瑞典用电镜萃取复型技术观察到纳米级的VC颗粒及针状M02C的形貌,阐明了v,MO在钢中导致晶粒细化及沉淀硬化的原因, 1956年他发表的有关文章是用电镜研究合金结构的早期著作。
  1955年,国际上兴起了透射电子显微衍射技术。这种新技术能把真实空间与衍射空间的信息结合起来,非常有生命力,很快在全世界蓬勃开展起来。郭可信敏锐地看到了这个学术发展动向,回国后对比我国当时电镜工作落后的局面,心里很着急,但直到1961年,他才得到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由他主持组建晶体结构与晶体缺陷研究室,并引进电子显微镜。他迅速掌握了国际上透射电子显微学领域发表的大量文献,撰写教材,办学习班,培养研究人才。这类学习班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也在他影响所及的研究集体中没有中断。在当时我国很难找到这类教材的情况下,他撰写的《电子衍射》讲义曾在国内有关研究院、所、厂矿实验室,以至高等院校的有关室、系被传抄。这本讲义1983年由科学出版社以郭可信、叶恒强、吴玉琨合著《电子衍射图》正式出版,在培养我国一代透射电子显微学分析与研究人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8年,郭可信先后接待了藤本文范(). Fujimoto)和桥本初次郎(). Hashimoto)率领的两个日本电子显微学访华团,听他们介绍了国际上方兴未艾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学(HREM) 热。I-IREM的兴起标志着电子显微镜经过40年的不断发展,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了两千年来人们想直接看到原子的美好愿望。郭可信再次感到我国的电子显微学研究已被抛在了国际潮流后面,必须急起直追。1980年,他到北京亲自找科学院领导,立下军令状,保证在引进一台当时分辨率最高的透射电子显微镜之后3年内做出出色成绩。在他领导的研究室,除了组织大家系统地学习电子衍射动力学理论和高分辨电子显微成像理论外,还安排一批中年学者去英、美、日、比利时、瑞典等国师从一些国际知名电子显微学专家学习。待他们学成回国后带领近20位研究生开展合金、半导体、氧化物、有机大分子、矿物、非晶态等的电子显微学研究。大家排队一天三班倒使用电镜,每天电镜的开机工作时间达十几个小时,几乎每天都有些新的实验结果。郭可信当时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夜以继日地工作。到1984年,他们就在上述材料的广阔领域里取得了进展,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并根据这些成果,与叶垣强一起主编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成为我国第一部HREM研究专著。此后他们的研究不断深人,并在对合金相中纳米畴的精细结构的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取得了发现新的准晶的重大成果。
  为了吸引优秀人才集中力量发展我国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研究,1986年郭可信先后在北京和沈阳组建了北京电子显微镜和固体原子像两个开放实验室,培养了100多位研究生,其中张泽和王大能因发现五次对称和二十面体准晶,王宁和陈焕因发现八次及十二次对称和二维准晶先后获第一、第二届吴健雄物理奖。为了推动电子显微学知识的普及和研究水平的普遍提高,他协助钱临照在1980年筹建了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先后担任副理事长和理事长(1982一1996)。他倡导和主持了多次中国青年学者电子显微学会议,吸引海外学者回国服务。他与日本学者、原国际电子显微学联合会会长桥本初次郎教授一起倡导和主持了 1981年开始的每两年一届的中日电子显微学讨论会,推动了中日电子显微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从20世纪60年代起,郭可信以他在学术上的敏锐感觉、身体力行切实有效的研究工作,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研究骨干,为推动电子显微学事业在全国发展而进行了出色的组织工作,他是我国透射与电子显微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与奠基人。
  1994年获第一届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

追求真理,锲而不舍
  郭可信幼年受父亲影响,培养出性格耿直、对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1947年秋他初到瑞典时,就受到当时国际著名的金相学权威赫特格林的赏识,一年后成为他的研究助教。但赫特格林沉醉于已往的成就,思想趋于保守,而求知欲极强的青年郭可信不满足于他安排的金相观察,对能更加深人了解物质结构的X 射线晶体学感兴趣。随着他对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兴趣的增长,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加深,终于迫使他于1950年当着老师的面说出“我不相信你那一套”有关合金元素影响奥氏体相变的自相矛盾的说法,放弃了3年多的研究成果、在读的学位和固定的工资,一走了事。郭可信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当时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敢于和这个大权威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可能是因为我一直认为学术问题就应该泾渭分明,不能含糊。合则留,不合则去。”正是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为他后来独立自主地开展合金钢碳化物结构的研究并取得令同行瞩目的成就开辟了道路。30年后的1980年,瑞典皇家理工大学决定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这是该院对30年前不公平地对待郭可信的一种补偿。
  郭可信的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一直贯彻于他的研究工作中。 1985年,五次对称和准晶的观点受到了著名科学家鲍林的激烈反对。鲍林是郭可信一直敬仰的科学家。当他身处“文化大革命”逆境中时,曾以阅读鲍林的著作自娱。他认为,鲍林的二十面体结构模型使他在准晶研究中受益匪浅。但是当鲍林1985年发表文章斥责准晶为胡说时,郭可信认为这位有过辉煌过去的 90岁老人的思想趋于保守了,在国际会议上以他们的实验为依据,对鲍林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反驳,表现了“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的精神。
  郭可信对待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也以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进行总结,找出差距。他说:“我们在合金学、晶体学、电子显微学三方面都有一定储备,这使得我们在准晶的发现中占了一匙便宜,但在准品研究进人深层次后就未免有功底不深、力不从心之感。”他认为,在合金学方面,由于我们没有真空急冷甩带设备,无法控制钛合金准晶中的氧含量,在生长毫米尺寸稳定的Ti-ZrNi准晶单晶上落后于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晶体学方面,我们没有德国慕尼黑大学品体学实验室那样的晶体学理论和X射线漫散衍射实验技术基础,在准晶的六维晶体学和x 射线漫散衍射研究上比他们落后。在电子显微学方面,日本学者用会聚束衍射研究准晶的对称性和用广角环形暗场像技术产生z (原子序数)衬度高分辨原子像研究准晶中的重原子分布,一直领先于国际。由于我们未能及时进行纵深部署,把广与专结合好,失掉了一些机会。五次对称准晶发现后不到一个月,物理学家就借用数学家10年前提出的以正五边形为主构成的非周期拼接图作为准品的二维构图来描述实验结果。但Penrose图模型难以阐明准晶的生长及稳定性。1995一1999年,德国青年数学家
  P. Gummelt在准备她的博士论文期间,陆续提出了她的准周期覆盖理论。郭可信敏锐地看到这是准晶理论的一个新进展,不但用实验观察支持这种理论,还发表文章介绍以引起国内同行的重视,表现了他一贯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精神。
  郭可信认为“执著地追求真理”是科学工作者的首要精神,也是事业有成的关键。他说:“我并非才智过人,理论基础也不好。念大学时正处抗战,微积分只学了微分,普通物理只学了力学和声学。我也无特殊实验技巧,没有亲自改装过任何仪器。我只是凭着一股追求真理的热情,在学科上从化工转到冶金,又转到晶体学和材料科学;在实验技术上从金相转到X射线衍射又转到电子显微术,一直锲而不舍地拼搏,才能有所收获。”郭可信的这种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精神来源于他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他说:“我之所以对回国后多次遭受'只专不红,脱离实际,的批判、学术上作为不大长达25年之久并不懊丧,在机会到来时能猛冲上去,还是因为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青少年时饱受帝国主义欺凌,民族意识强,爱国之情深。我是在哈尔滨上小学的,'九一八,后逃到天津念书,'七七事变,后又逃到重庆。有一阵子天天夜里逃空袭,有一枚日本炸弹就近在几十米处爆炸,灼热的泥土在我身上烧伤的疤痕至今犹在。 “ · 1956年我离开瑞典,囫年后又回到那里,见到当年一起搞科研的老朋友,他们都是上层人士,不是经理就是教授。有人问我,回国后经历多次政治运动,学术上无甚成就,后悔不后悔?我说不后悔。因为我是与我国人民一起经历这些折腾的。如果我这几十年不在国内经受这些考验,我不会有这份爱国爱人民的深情。 “,就是这股力量激励我前进,要在有生之年,把中国的电子显微学搞上去,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李日升)

简历
  1923年8月23日 出生于北京东城区(祖籍福州市)。
  1941-1946年 在贵州遵义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47-195C年 在瑞典皇家理工大学学习,后任研究助教。
  1950-1956年 在乌普萨拉大学和瑞典金属研究所任瑞典钢铁协会研究员。
  1956-1987年 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
  1980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1980年 被聘为瑞典皇家理工大学技术科学荣誉博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1980-1988年 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副院长、院长。
  1985-1993年 任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开放实验室主任。
  1993-2006年 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2006年12月13日 郭可信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3岁。

主要论著
  1 Kuo K, Hägg G. A new molybdenum carbide. Nature, 1952, 170: 245
  2 Kuo K. Ternary Laves and sigma phases of transition metals. Acta Metall, 1953 , 1: 720—724
  3 Kuo K. Carbides in chromium, molybdenum and tungsten steels. J. Iron Steel Inst. , 1953, 173: 363—375
  4 Kuo K. Carbide precipitation, secondary hardening, and red hardness of high speed steel. J. Iron Steel Inst. , 1954, 174: 223—228
  5 Ye H Q, Wang D N, Kuo K H. Fivefold symmetry in real and reciprocal spaces Ultramicroscopy, 1985, 16: 273 278
  6 Zhang Z, Ye H Q, Kuo K H. A new icosahedra} phase with the tn35 symmetry. Phil. Mag. A, 1985, 52: L49 52
  7 Kuo K H. From Frank-Kasper phases to the icosahedral quasicrystal. J. de Physique, 1986, 47, C3: 425—436
  8 Wang N, Chen H, Kuo K H. Two-dimensional quasicrystal with eightfold rotational symmetry. Phys. Rev. Lett. , 1987, 59: 1010—1013
  9 Chen H, Li D X, Kuo K H. New type of dodecagonal quasicrystal with twelvefold rotational symmetry. Phys. Rev. Lett. , 1988, 60: 1645— 1648
  10 He L X, Li X Z, Zhang Z, et al. One-dimensional quasicrystal in rapidly solidified alloys. Phys. Rev. Lett. , 1988, 61 : 1116—1118
  11 Zhang W P, Kuo K H, Hou Y F, et al. Direct observation of molecular images of lanthanide phthalocyanines. I. Molecular, crystal and twin structures. J. Solid State Chem. , 1988, 74: 239—246
  12 He L X, Wu Y K, Kuo K H. Decagonal quasicrystals with different periodicities along the tenfold axis in rapidly solidified AGs Cum M15 (M = Mn, Fe, co or Ni). J. Mater. Sci. Lett. , 1988, 7: 1284—1286
  13 Zhang H, Kuo K H. Giant Al-M Transition metals) as Penrosetiling approximant of the decagonal quasicrystals. Phys. Rev. B, 1990, 42: 8907—8914
  14 Guan R, Hashimoto H, Kuo K H. Electron microscopy study of the structure of metastable oxides formed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copper oxidation. V: Cud 00.75. Acta Cryst. B, 1990, 46: 103—111
  15 Steurer W , Kuo K H. Five-dimensional structural analysis of decagonal A165Cu20C015. Acta cryst. B, 1990, 46 : 703—712
  16 Wang S, Kuo K H. Crystal lattices and crystal chemistry of cylindrite and frankeite. Acta Cryst. A, 1991, 47: 381—392
  17 Jiang J C, Fung K K, Kuo K H. Discommensurate microsctructures in phason-strained octagonal quasicrystal phases of Mo-Cr-Ni. Phys. Rev. Lett, 1992, 68; 616—619
  18 Ma X L, Kuo K H. A family of t-inflated monoclinic A113 c04 phases. Acta Cryst. B, 1995, 51 : 36—-43
  19 Wu J S, Kuo K H. Decagonal quasicrystal and related crystalline phases in Mn-Ga alloys With 52-63 a/o Ga. Metall Mater Trans. A, 1997, 28A: 729—742
  20 Mo Z M, zhou H Y, Kuo K H. Structure of , a giant hexagonal approximant of a quasicrystal determined by a combination of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Acta Cryst. B, 2000, 56: 392-401
  21 李日升,郭可信. 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六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 958-970
  22 郭可信. 准晶的晶体学特征. 化学进展, 1994, 6(4): 266-279
  23 郭可信. 准晶理论的新进展. 物理, 2000, 29: 708-711
  24 郭可信. 五重旋转对称和二十面体准晶体的发现. 金属研究所建所50周年纪念专集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 物理学卷 3.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2. 第32-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