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知非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郁知非(1916- )
  郁知非,血液病学家。改进用放射性磷标记的红细胞测定人体全身红细胞量和血液总量的方法;研究骨髓铁染色和铁粒幼细胞以鉴别缺铁或非缺铁性贫血和衡量幼红细胞对铁的利用情况;明确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临床表现和血液学诊断标准;在国内首先发现血红蛋白H病;用三尖杉酯碱治疗急性白血病;研究预测急性白血病化学治疗疗效的实用方法;研究血浆交换治疗;进行人类白血病两种抗癌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分析。脐血中干/祖细胞的定量研究;多药耐药基因方面的研究等。

  郁知非,1916年3月10日生于上海。5岁入上海市立万竹小学,刻苦用功,学业名列前茅。1932年高中毕业,因成绩优秀由学校保送入美国教会办的上海圣约翰大学攻读医科。1936年获理学士学位。同年插班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40年6月毕业,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他被留聘为协和医院内科住院医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学校和医院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他返沪行医,并接受上海同德医学院的聘请,教授诊断学。他讲课内容充实,讲解清楚,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时值战争年代,虽然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他还是时常去临近的雷士德医学研究所(LesterMedicalResearchInstitute)的图书馆中查阅参考文献,写出了4篇科研论文,发表于因缺稿而濒临停刊的ChineseMedical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
  1949年2月郁知非到美国纽约市西奈山医院(MountSinaiHospital)血液学科进修,主任是国际著名的血液学专家罗森塔尔(NathanRosenthal)教授。在进修期间,他研究以放射性磷(32P)准确测定全身红细胞量和血液总量的技术,他改进了原有的操作技术,使测定结果合乎理想,且能重复出现。此方法在学术会议上介绍后,郁知非的名声一时大震。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工作的机会,婉言谢绝了西奈山血液学科的挽留,于10月回国工作。
  回国后,被聘任为浙江大学医学院内科教授和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历任浙江医学院(1959年后改称浙江医科大学)内科学教授及教研室主任、血液病研究室主任、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医学系主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等职。就任后不久,他就建立起一套用以提高医疗和教学质量的工作制度和秩序,例如:每周定期总查房,每一份出院病历他都要仔细查阅,每周开一次全体科室人员都参加的病例讨论会,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遇有适当的病例则举行临床病理讨论会。这一系列措施对浓厚学术气氛,提高医疗质量,使全科室医生提高业务水平,更新知识,改进医德医风起到良好作用。他还亲自指导学生的临床实习,启发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要求严格。他从事教学工作近60年,桃李芬芳,当年许多学生现已成为医学界的骨干或领导。
  1950年郁知非回国后不久被推举为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分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血液学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杂志》编委等。1963年受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聘为输血及血液学专题委员会委员。1978年受聘为《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主编《血液病学》卷。1979年受委托筹备成立中华血液学学会,1980~1988年任该学会第一及第二任副主任委员及《中华血液学杂志》副总编辑。1980年经国际血液学专家推荐为国际血液学学会会员。同年,他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参加国际血液学学会会议,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西奈山医学院聘请他为内科及血液学中心访问教授。1981年卫生部聘任他为高等医药院校医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内科学》编委。他经常到全国各地讲学或主持学术会议。除几次到美国外,他还到加拿大、瑞典、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澳门、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参观、考察。在1985年美国出版温特罗布(Wintrobe)所著的一部有关血液学历史的书籍“Hematology,TheBlossomingofaScience,AStoryofInspirationandEffort”,书中收入了郁知非的传略。
  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郁知非共发表科研论文130余篇,其中多篇被评为优秀论文;编著、主编或参与编写已出版的书籍12本,执笔300余万字。较重要的著作有《贫血及红细胞系疾病》、《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血液病学》、《现代血液病学》、《临床血液学最近进展》等。
  
用放射性磷测定全身红细胞量和血量的研究
  1949~1950年郁知非在美国时,他研究用32P为标记的红细胞测定全身红细胞量,再从红细胞压缩体积算出全身血总量。血量的测定对多种存在红细胞及/或血浆量有改变的疾病有十分重要的病理生理和临床意义。过去用颜料伊文思蓝稀释法测定血浆量再计算出全身血量,所得结果准确性不够高。以放射性铁的同位素标记红细胞能准确测定全身红细胞量和血液总量,可是铁几乎不能排出体外,放射性物质长期留在体内是有害的。郁知非所进行的实验用的是放射性磷(32P),发出的是β射线,其射程短,半衰期短,而且磷容易被排出体外,故很适宜用于临床研究。不过,当时这种实验的操作技术尚处于摸索之中。起初,他所得的结果看来很不准确,且时常不一致。他刻苦钻研,发现原先规定的操作方法有缺陷,经过改进,终于使结果很准确,且能重复出现。这种测定血量的方法当时便成为最先进的标准方法。此方法在学术会议上介绍后,对血量测定有兴趣的好多医疗单位都有人来西奈山医院要求参观学习,郁知非的名声一时在纽约市的血液学界传开。
  
对骨髓铁染色和铁粒幼细胞的研究
  50年代中开始,郁知非开展了对骨髓铁染色和铁粒幼细胞的研究。骨髓穿刺物涂片经普鲁士蓝反应染色后可将骨髓内贮存的非血红蛋白铁和幼红细胞中的铁小粒呈现蓝色。所得结果与血清铁的浓度作了比较。这一方法可用来直接观察骨髓(也代表体内)贮存铁的多少或有无,临床上可以鉴别缺铁性与非缺铁性贫血,成为鉴别这两类贫血最灵敏、可靠、切合临床应用的诊断方法。幼红细胞内可含铁小粒(这种细胞称为铁粒幼细胞),铁小粒的有无、多少、大小、分布也能反映体内是否缺铁和铁被利用的情况。这一研究成果很快在国内推广应用,也引起了国外的重视。
  
提高了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临床诊断水平
  恶性组织细胞病早年一直认为是一种极罕见的恶性病。1939年英国两位病理学家首先识别此病,并称之为组织细胞性髓性网状细胞增生症(60年代中以后改称恶性组织细胞病)。此后20年间,国际文献中所报告的病例仅寥寥数十而已,几乎全部都是患者死后根据尸检发现才作出的病理学诊断,而临床医生几乎都不知道这种病名和有何特点。郁知非于50年代中在临床工作中开始发现某些有巨脾、高热和全血细胞减少的病人,骨髓中出现了各种形态异常的组织细胞和大量血细胞被吞噬现象,部分病人死后尸检的病理学发现与病理学家们所作恶性组织细胞病的发现相似,证明这些病例即恶性组织细胞病。他在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发表的论文(1959及1960年)中详细描述了此病的临床表现、血液及骨髓发现的特点,并重点指出这种病例在患者生前是可以作出临床诊断的。他的论文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大大提高了国内外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数年之后,国内外即涌现出数百临床病例的报道。过去认为的罕见病,从此成为大家熟悉的常见病。更重要的是很多病人能及时得到诊断,及时获得治疗,生命得到挽救。
  
为中国海洋性贫血研究奠定基础
  海洋性(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贫血,现已查明在中国长江以南特别是华南和西南的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中发病率相当高。可是在60年代以前,此病在国内未受到重视,对此病近年的诊断方法和地理分布都不甚了解,当时以为此病在中国只存在于原籍广东的人氏中。60年代初郁知非及其研究组首先发现轻型和重型海洋性贫血存在于世居浙江的汉族和上代自新疆迁浙的回族中。1963年他去贵州和广西讲学时又发现此病存在于布依族和壮族中。1964年他报告在国内首先发现血红蛋白H病,血液中查出有血红蛋白H和Bart血红蛋白,引起了国内外的注意。可惜此项研究因“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停止,但这些发现为10余年后全国开展海洋性贫血和异常血红蛋白的普查工作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先奠定了基础。
  
在白血病新疗法和理论方面的研究
  为提高急性白血病的疗效,他于1972年敢冒风险,在国内率先采用联合化学疗法。他提出的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VMP(长春新碱、6-巯基嘌呤、强的松)方案,能使60%病例缓解,被许多医院采用了多年。三尖杉酯碱是中国全国许多单位大协作创新的治疗白血病有效的新药,自70年代后期起在中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得到国际公认。郁知非对此药进行了临床研究,1976年,他将东南几个省市协作组有关三尖杉酯碱的生物化学、药理、临床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用中英文写成论文,首先向国外报道。198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国际血液学学会第18届学术会议上,他报告三尖杉酯碱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引起了国际间很大的兴趣和重视。检测白血病患者排泄的尿嘌呤物质有助于了解不同类型白血病在不同时期的物质代谢情况。此科研论文被国际血液学学会接受,1988年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第22届学术会议上作大会宣读。80年代他还研究了预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缓解机会的方法,对化疗过程中决定是否需要更改化疗、方案,提高疗效有实用意义。90年代在他的指导下,他的研究生用可变数量串联重复(VNTR)和单链构型多态性(SSCP)等先进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抗癌基因RB及P53的分子结构,和多药耐药基因QRT-PCR检测中内标准DNA和RNA模板的构建,又进行了人脐血中造血干/祖细胞的定量研究;研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提高血浆交换治疗的疗效
  改进血浆交换治疗是郁知非又一重要科研成果。由于血细胞自动分离机的发明和应用,血浆交换治疗从70年代中以后在国外受到重视,并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郁知非于1982年开始用这种新的治疗措施治疗有严重肾功能衰竭的全身性红斑性狼疮患者数例,疗效极佳。其初步报告论文被推荐发表于美国的《血浆治疗和输血技术》杂志。其后,他进一步研究了治疗中换出的血浆占原血浆百分比的计算方法和每一次治疗最适当的血浆交换量,避免了过去国外交换量过大造成的物资浪费和低功效;他指出治疗过程中液体出入量平衡对防止循环衰竭的重要性,提高了此治疗法的安全性;还测定了治疗前后多种正常和不正常血浆成分变动的幅度和持续时间,为血浆交换治疗找出理论根据,这在国内尚无类似研究的报告。
作者:陈垓

简历
1916年3月10日 生于上海市。
1932年 毕业于上海民立中学。
1936年 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理学士学位。
1940年 毕业于北平北京协和医学院,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40~1942年 任北平协和医院内科住院医师。
1943~1948年 在上海行医。
1944~1948年 任上海同德医学院诊断学教授。
1949年2月~1950年9月 在美国纽约西奈山医院血液学科进修。
1950年10月~1952年 任浙江大学医学院内科教授及科主任。
1952~1982年 任浙江医学院 (1959年起为浙江医科大学) 内科学 教授,内科教研室主任,血液病研究室主任,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医学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导师等职。
1982年起 任暨南大学医学院教授。

主要论著
1 Wasserman LR,Yoh TF,Rashkoff IA,Blood volume determintion: comparison of T-1824 and P32 labeled red cell method. J Lab & Clin Med,1951,37:342.
2 Yu CF,The incidenc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tainable iron in bone marrow.Chin Med J,1958,77:347.
3 Yu CF,Histiocytic medullary reticulosis. Chin Med J,1960,80: 466.
4 Yu CF,Lin HG,Hemoglobin H associated with Hemoglobin Bart’s in two unrelated Chinese families Chin Med J,1965,84:100.
5 Yu CF,Baffling anemias. Chin Med J,1966,85: 330.
6 三尖杉协作组 (郁知非执笔). 三尖杉酯类生物碱治疗急性白血病 的初步临床评价. 中华医学杂志,1975,55:712.
7 Yu CF,et al,The use of homoharringtonine and harrington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nonlymphoblastic leukemic in adults (abstract). Joint Meeting of the 18th Congress of ISH & 16th Congress of ISBT, Lecture and Symposium Abstracts. Montreal,1980,P. 235.
8 Yu CF,et al,Chemo-immun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in acute leukemia remission induction. Chin Med J,1981,94:31.
9 Yu CF,et al,Plasmapheresis in the treatment of lupus nephritis with renal failure. Plasma Therapy & Transfusion Technology,1984,5: 371.
10 郁知非,孙酬经. 预测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效果的简便方法. 中 华血液学杂志,186,7(1):2.
11 郁知非,司徒其晃. 尿蝶呤物质的测定及其在急性白血病化疗疗 效监测中的应用. 中华血液学杂志,1988,9(1):3.
12 郁知非,等. 血浆交换治疗: Ⅰ临床应用经验总结. 临床血液学 杂志,1988,1(4):1.
13 郁知非,等. 血浆交换治疗: Ⅱ,血浆成分的动态改变. 临床血 液学杂志,1989,2(1):8.
14 王嵘、郁知非等。以VNTR多态性分析检测人类白血病RB基因 的杂合子性缺失。实验血液学杂志,1995,3(2):165.
15 王嵘、郁知非等。以PCR-SSCP分析和核苷酸序列直接测定技 术检测人类白血病P53基因突变。中华血液学杂志,1995,16 (11):579.
16 王随照、郁知非等,人脐血免疫造血干/祖细胞的定量研究。中 华血液学杂志,1997,18(12):649.
17 曹丽萍、王斌、郁知非等。多药耐药基因QRT -PCR检测中内 标准DNA和RNA模板的构建。实验血液学杂志,1997,5(4): 393。
18 郁知非。脐带血移植能否广泛用于临床。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9,26(6):231。
19 郁知非. 贫血及红细胞系疾病.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
20 郁知非. 第七章,恶性组织细胞病,第八章,组织细胞增生症. 见: 实用肿瘤学编辑委员会编. 实用肿瘤学,第三册,第十九 篇,造血系统肿瘤.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21 郁知非. 我国血液病的研究进展. 见: 钱信忠,主编. 中国医学 科学年鉴,1984,第三部分,临床医学进展. 天津: 天津科学技 术出版社,1984.
22 郁知非. 第六篇,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主编及编写),见: 陈 国桢,主编. 内科学,第二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23 郁知非,主编.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血液病学,上海: 科学技术 出版社,1985.
24 郁知非. 第二篇,红细胞及其疾病 (主编及编写),见邓家栋主 编. 临床血液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5 郁知非. 第十三篇,造血系统和网状内皮系统疾病 (主编及编 写),见: 黄铭新,主编. 内科理论与实践. 第四集. 上海: 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6 郁知非. 现代血液病学. 贫血及红细胞系疾病分册. 杭州: 浙江 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7 郁知非. 第二十七章,贫血,见: 李楚杰等,主编. 临床病理生 理学下册. 广州: 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8 郁知非. 第六篇,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主编及编写),见: 陈 灏珠,主编. 内科学,第三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29 郁知非,沈迪. 现代血液病学. 白细胞系及血小板、凝血因子疾 病分册. 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0 郁知非. 临床血液学最近进展.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家辞典编委会. 中国科学家传略辞典,现代第二辑.1981:711~714.
[2] 陈敏章,贺建国,主编. 中国当代医学家荟瘁,第二卷. 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241 ~243.
[3] 广东省高等教育局,广东省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协会. 广东省高 等学校博士导师名事录. 1988:214~215.
[4] 郁知非. 我的医学生涯. 中华内科杂志. 1988: 27 (3) :137 ~ 138.
[5] 王秀柔,周宇新. 星光灿烂,广东科技人物 (一). 杨洁,常征. 留下深深的足迹——记血液病学家郁知非. 广州: 科学普及出版 社广州分社. 1990:335~337.
[6] 蔡开松,于信凤. 二十世纪中国名人辞典.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 社,1991:802.
[7] 国际名人传记中心. 世界有成就的人,第15版. 英国,剑桥: 国际名人传记中心. 1992:892~893.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全如瑊 主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医学编 临床医学卷 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第492-5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