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学锦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谢学锦(1923— )
  谢学锦,勘查地球化学家,中国勘查地球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早年参与发现了铜矿指示植物——海州香薷,与苏联学者各自独立地同时发现了金属矿床的原生晕分带特征。他提出并全面部署和系统指导了中国的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他的《区域化探》一书是执行该计划的指南,使中国的地球化学填图化探在若干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与人合著的《金的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战略与战术》是世界金矿地质的经典之作。他和刘光鼎主持了国家攀登项目,提出了地球化学块体的新理论。目前,他正在指挥全国76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填图,为查清我国矿产资源和环境的监控与治理提供可靠的资料。

  谢学锦,1923年5月21日生于北平。父亲谢家荣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学大师、国内外知名的石油地质学家和经济地质学家,母亲吴镜侬早年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擅长绘画和音乐。家庭中浓厚的学术和艺术氛围给了谢学锦一生以重大的影响。
  1928年谢学锦进入北京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1934年考入辅仁大学附属中学(今北京第13中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平沦陷后,父亲愤然南下。翌年谢学锦随母亲和弟妹颠沛流离,经香港、上海,取道越南,于1940年辗转到了昆明,与时任资源委员会叙昆铁路沿线探矿工程处总工程师的父亲团聚,后又随父迁云南昭通。就是在这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先后在北平、上海(沪江中学)、昆明(天南中学)和昭通(昭通中学)完成了他的中学学业。1941年他考取内迁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两年后转入化学系,其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迫于1945年赴重庆小龙坎动力油料厂工作。次年进入重庆大学化学系并于1947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随即受聘于南京永利硫酸铔厂任技术员直到南京解放,其间积极参加了永利硫酸铔厂护厂及保护矿产测勘处设备和资料、反对迁台、迎接解放的革命斗争。
  1950年,谢学锦进入解放后的南京矿产测勘处化验室从事矿石分析工作。1951年他与徐邦梁一起赴安徽安庆月山进行了中国勘查地球化学的首次实验,发现了著名的铜矿指示植物——海州香薷。1952年随着地质部的成立,谢学锦调到北京,参与创建地质部地球化学探矿研究室,开拓中国的勘查地球化学事业。1956年他进入当年成立的地质部地球物理探矿研究所(1979年更名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任化探室主任。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直到70年代末平反。50—60年代,谢学锦从事热液矿床原生晕的研究,与前苏联学者同时各自独立地发现了热液矿床原生晕的分带现象,并写出了专著《地球化学岩石测量的理论基础与工作方法》,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出版并在传阅中散失。70年代,谢学锦着手筹划全国的地球化学填图。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地质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副所长,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4年起任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名誉所长。80—90年代,除了部署和指导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外,谢学锦还着重进行了金矿的化探找矿研究,解决了金矿化探中的粒金效应等一系列国际上找金的关键问题,为中国金矿勘查中上千吨金矿的发现奠定了基础。1993—1995年间由谢学锦主持的“环境地球化学监控网络与全国动态地球化学填图”项目为全球地球化学填图采样提供了典范。依据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获得的大量数据和他所主持的国家攀登项目“找寻难识别及隐伏的大矿、富矿的新战略、新方法、新技术基础性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提出了地球化学块体的新理论和“迅速掌握全局,逐步缩小靶区”的一整套矿产勘查新战略。进入21世纪时,谢学锦已经年近80,他正指挥着人类历史上的一项创举和伟大工程:全国76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填图——了解化学元素周期表上76种元素在中国大陆表层的分布,为查清我国矿产资源和环境的监控与治理提供可靠的资料。
  谢学锦担任或曾经担任北京大学和长春地质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国际《地球化学勘查》杂志副主编、国际地科联全球地球化学填图工作组指导委员会委员、分析技术委员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执行局委员等职务。
  
中国勘查地球化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勘查地球化学是地学中的一门年轻的边缘分支学科,20世纪40年代兴起于苏联和北欧国家,美国的首次实验在1947年进行。谢学锦的父亲谢家荣读到了1949年发表在《EconomicGeology》上的一篇勘查地球化学的文章后,向谢学锦指出,这是一门很有前途的学科,并派谢学锦前往安徽做地球化学调查。谢学锦与徐邦梁的安徽之行书写了中国勘查地球化学的第一页:在安庆月山他们发现了铜矿的指示植物——海州香薷。这一重大发现是中国勘查地球化学的起点和奠基石。海州香薷已被国际上公认为铜的有效通用指示植物。
  1952年地质部成立。谢学锦被从南京调到北京,参加化探室的筹建,开拓中国的勘查地球化学事业。
  1957年,谢学锦被错划为右派。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他忍辱负重,坚持工作。自1958年起他与邵跃合作开始了长达7年之久的热液矿床原生晕研究。他亲赴辽宁青城子铅锌矿,用化探方法发现了隐伏矿体,使一个快要枯竭的老矿山重新焕发了青春。大量的工作实践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最终使他们与苏联学者各自同时独立地发现了热液矿床原生晕的组分分带特征,提出了通用的分带序列。这在当时是该领域内与苏联并列的世界领先水平。他们对原生晕形态、规模、内部结构的统一描述方法和术语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找矿效果极为显著。他于1964年写成了《地球化学岩石测量的理论基础与工作方法》,全面总结了原生晕的研究成果,堪称热液矿床原生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典之作,有不少人传阅过。非常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此书未能出版,且在传阅过程中大部散失,实为中国地学界的一大憾事。仅其中一章《地球化学岩石测量的工作方法与解释推断方法》发表在物探所的内部刊物上,得以保存下来,成为中国20世纪60—70年代化探工作者必读的文章和工作手册。
  
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的倡导者和指导者
  化探一向被认为是地质找矿的一种辅助手段,被戏称为“皮肤科”而不为人重视。谢学锦认为,人们讲物质第一性,成矿物质是成矿作用的基础,而化探资料所反映的是成矿物质的直接信息,因而化探在地质找矿中不应当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应当起更为重要的作用,即起指导找矿的战略作用。谢学锦在60年代中期形成的这一思想始终指导着他此后的科学研究与实践,他为之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965年谢学锦赴四川,检查1:20万米易幅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文化大革命”中他仍坚持工作。1973年,他读到了国外区域化探及地球化学填图的著作,更坚定了他早年的信念,同时也看到了国外同行普遍存在的一些严重缺陷。此后,他便开始筹划中国的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并首先在浙江省和江西省进行了试点研究。
  1975年,谢学锦发表了《区域化探的数据处理与解释推断》。接着在浙江省莫干山举办了为期5天的区域地球化学短训班,并亲自授课。1977年他又发表了《当前区域化探若干问题的探讨》。这两篇文章的发表为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1978年,谢学锦正式向地质矿产部提出了“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的建议,并获得批准。同年5月,谢学锦编写了《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内地及沿海采样暂行规定》,8月在郑州举办了为期7天的全国地球化学填图方法短训班;他在此次短训班上的讲稿经补充后于同年以专著《区域化探》的形式出版。谢学锦的这些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在中国进行大规模地球化学填图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是进行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的指南。此后,他周游各省区,宣传解释进行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指导这一工作的进行。每到一省区,常常是开始有很多人反对或不理解,但经他讲解后都转而支持他的计划,使得区域化探扫面计划很快在全国各省区开展起来。
  针对国外同行工作中存在的严重缺陷,为使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获得圆满的成功,谢学锦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十分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1.对不同地球化学景观地区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以获取有代表性的样品。他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内地及沿海地区和边远地区两大部分。为前者制定了标准化的水系沉积物采样方法,将后者进一步划分为森林沼泽区、半干旱荒漠区、干旱荒漠区、高寒山区、高寒湖区、岩溶区、黄土覆盖区及深切割山区等,分别制定相应的合适采样方法,并于1979—1982年间分别与有关省区的勘探队合作,对上述不同地球化学景观区的不同采样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
  2.他亲自组织了全国40多个实验室先后研制了18个水系沉积物标准样GSD1—18、8个土壤标准样GSS1—8和6个岩石标准样GSR1—6。这些标准样在监控各个实验室的分析质量上起了重大作用,使中国的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获得了数以千万计的高质量数据。这些标准样已被公认是权威性的国际地质标准物质。
  3.他要求所有被分析的痕量及超痕量元素的分析检出限都必须降到其地壳丰度值以下。为达此目的,他提出应使用一套多元素、多方法分析系统,即以一种能够高效率同时分析多种元素的分析仪器和方法为主体,另外辅以不同的仪器的方法,分析那些困难的痕量及超痕量元素。参加该计划的各实验室沿着他指引的这个方向开展了大规模分析方法,研究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从而保证中国地球化学填图获得了高质量的成果。
  迄今,这项计划已经获得了39种元素在中国600余万平方千米地面上的分布信息,发现了各种有远景的矿产地600多处,其中工业矿床158个。
  进入21世纪时,这项计划正在进行最后的工作,填补西部若干地区空白和编制全国地球化学图。而谢学锦主持的另一项宏伟的工程即《全国76种元素地球化学图的编制》也已经进入西南四省区试点阶段的后期。
  谢学锦高瞻远瞩的决策使中国的区域化探和地球化学填图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他1980年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第8届国际地球化学勘查学术会议上作的题为《地球化学勘查在中国》的报告、1988年5月在美国巴尔的摩举行的纪念戈尔德施密特(V.M.Goldschmidt)诞辰100周年地球化学大会上作的题为《国际地球化学填图中的一些战略与战术问题》的报告和1989年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作的题为《中国区域化探扫面计划十年》的报告,受到了各国地球化学家的高度重视和好评,引起了广泛的兴趣。1990年在布拉格举行了国际地球化学找矿讨论会,在会后发表的文件中这样评价中国的地球化学填图:“中国的地球化学填图在过去大约5年的时期中已经覆盖了中国国土一半多的面积,由谢学锦提供的展示中国地球化学填图的展版是非常激动人心的。用图像处理数据制成了极好的图件。中国在用现代分析方法和数据表示计算机化进行区域性地球化学填图方面领先于世界。看来他们对风化层/地貌采取了适当的控制措施,将中国划分成了若干地质/地貌区,例如半沙漠区、喀斯特区、黄土覆盖区、高寒山区等。”国际地球化学填图首席科学家A.G.达恩利(Darnley)(1995)这样评价中国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芬兰前地质调查所所长考兰纳(Kauranne)教授在赫尔辛基1988年讨论会上致开幕词时说道:‘地球化学填图是地质学中对当今人类社会最紧迫和最重要的任务’……说到这方面的进展,必须指出中国自1979年以来在系统的地球化学填图方面所取得的显著进展。在这个时期,中国所取得的进展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的都大,虽然没有这方面的统计(与地球物理填图的情况不同),但从1980年以来在中国已经采样的面积比其他所有国家采样的面积加起来还多!多么值得称颂的成就啊!……合乎逻辑的巨大的地球化学模式实例是所有地学家都熟悉的……应当指出,在这方面中国的地球化学家一直走在最前面”。
  
独辟金矿勘查的新途径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将庞大的资金投入到金矿勘查上,而花
  在化探上的钱却只占很小一部分,化探始终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没有将重点放在地球化学方法上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然界中单个金颗粒的不均匀分布所造成的样品的代表性和分析的重现性问题即所谓粒金效应问题始终很难解决。虽然可以用采大样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但这种方法既昂贵又很不方便。谢学锦在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中采用了与国外不同的新思路与新技术,解决了国际上长期没有解决的金矿化探难题。他认为,自然界中的金不仅以颗粒金的形式存在,还以各种超微细分散金的形式存在,因而他制定了一整套避开颗粒金而着眼于超微细分散金的化探找金的方法。他将金的检出限降至0.2×10-6,结果表明,许多金矿都在用(2-4)×10-6的异常下限值圈定的区域异常内。而在区域异常内以超过异常下限值4到8×10-6的金含量作为异常检查区。这样的低下限异常在重复测量时有非常好的重现性,因为它们反映的是低含量的超微细金而不是颗粒金。这就使金的地质找矿工作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即地球化学方法成了中国金矿勘查的主要方法,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发现了数百个新的金矿床,仅新疆、甘肃、贵州、四川、云南五省区就获金矿储量达千吨以上。对于谢学锦在这方面的贡献,著名地球化学家、美国地质调查所的美籍华裔赵峻田(T.T.Chao)教授在给谢学锦的信中评价说:“金的存在形态与提取,在个人的认识中,此一工作是阁下最大的在理论与实用上的成就。过去所谓的专家走错方向,至今仍在迷途中”。谢学锦与他的学生王学求合著的《金的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战略与战术》于2000年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此书是谢学锦一扫国际上金矿化探沉闷局面使之面貌焕然一新的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堪称世界金矿地质理论与勘查技术的经典之作。
  
对全球地球化学填图的贡献
  1989年9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第13届国际地球化学勘查学术会议上和1990年6月在加拿大汉斯威尔举行的“1990地质分析”会议上,谢学锦主持了“国际地球化学填图中的多元素分析问题”的讨论。在汉斯威尔会议上及同年9月在布拉格和1991年12月在莫斯科,根据中国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的成功实践和取得的经验,他前后3次作了题为《AnalyticalRequirementsinInternationalGeochemicalMapping》(国际地球化学填图对分析的要求)的学术报告,并最终写成文字发表在1995年5月的《Analyst》上。他在这几次报告和文章中指出“国际地球化学填图中的分析要求由于其国际性或全球性,与勘查地球化学发展早期阶段对分析的要求有显著的不同。现有区域性或国家性地球化学填图计划中分析的元素很不一致……痕量和超痕量元素的检出限应当低于它们的地壳丰度值,以使这些元素的地球化学图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应当采用统一的数据质量监控方案和合格的参考物质,使不同填图计划取得的数据成为全球可以对比的。应当制订出能够达到这些要求的多方法、多元素分析方案。这样编制出的地球化学图对监测地球环境和评估世界矿产资源将会具有极大的价值”。他与其他各国的10位科学家共同撰写的《IGCP259的总结报告AGlobalGeochemicalDatabase》(全球地球化学数据库)一书已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这个总结报告大量列举了中国的进展与成就,并吸收了他在上述几次报告和文章中的思想及所提出的具体规定。而他所提出的对分析的要求更为该总结报告全盘接受,对国际地球化学填图方法的标准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鉴于世界各国都用标准化方法完成地球化学填图需要几个世纪的时间,为早日了解周期表中大部分元素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上的分布情况,IGCP259/360项目建议将全球大陆划分为5000多个(160×160)平方千米的方格,以每个方格一个即总共5000多个组合样品覆盖全球大陆,分析其中71种元素的含量,尽早编制出反映其在全球大陆上的分布情况的全球地球化学图。
  问题是在这5000多个格子中取什么样的组合样才能够具有代表性。这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谢学锦在他所主持的《全国环境地球化学监控网络及全国动态地球化学图编制》项目中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在全国范围内采集了529个泛滥平原沉积物样品。根据其分析结果编制的地球化学图与根据全国区域化探扫面20年间采集的500多万个水系沉积物样品的分析结果所编制的地球化学图竟惊人地相似。以此证明了这种极低密度的泛滥平原沉积物采样是迅速得到地球表面广大地区地球化学概貌的一种花钱相对少的可行办法,从而为全球地球化学填图采样介质的选择提供了范例,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以极低密度的泛滥平原沉积物采样分析结果编制全球地球化学图奠定了基础。
  1998年谢学锦应邀在香港召开的第一届亚洲太平洋地区环境地球化学大会上作了题为《GlobalgeochemicalmappinganditsimplementationintheAsia-Pacificregion》(全球地球化学填图及其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实施)的主旨演讲,经整理后于2001年发表在《AppliedGeochemistry》第16卷上。该文指出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地球化学填图的“瓶颈”问题仍然是分析问题,并指出亚洲—太平洋地区地形复杂多变,要在相当短的时期内以较低的费用获得地球化学概貌,最现实的途径是进行泛滥平原沉积物测量。在用少量泛滥平原沉积物样品覆盖一个国家获得了鼓舞人心的成果之后,启动国家性地球化学填图是可取的。在纬度低于35°、有强风化红土覆盖的地区,应当使用深穿透地球化学填图方法,辅以传统的地球化学填图方法。在区域性填图采样阶段和国家性填图阶段,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或许是亚洲一太平洋地区温带和寒带沙漠中的最佳方法。国家性填图阶段可以使用滞留物。这篇文章的发表促成2001年5月21—26日在北京举办了有CCOP秘书处及成员国、协作国和阿根廷共11个国家的17名外国专家和国内近40名专家参加的“区域地球化学勘查研讨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谢学锦和他的学生及同事在研讨班上全面介绍了中国的做法和经验,引起广泛的兴趣。
  在谢学锦的指导下,哥伦比亚、巴西、南非等国正与我国合作,进行各自国家的地球化学填图。
  
创建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制定全新的找矿战略
  90年代,谢学锦和刘光鼎共同主持国家攀登项目“找寻难识别及隐伏的大矿、富矿的新战略、新方法、新技术基础性研究”。他从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所取得的数以千万计的高质量数据的研究中发现了许多重要的事实,从而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和地球化学块体的新理论并在这些新概念和新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整套矿产勘查的新战略,由此完全改观了勘查地球化学的面貌,使之从一种辅助性的战术方法上升为一种战略性的勘查方法。
  他将这一系列的新概念和地球化学块体的新理论表述为:自然界不仅有地球化学局部异常模式,亦存在套合的地球化学模式谱系。从零点几到几平方千米的局部异常到数十至数百平方千米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数千至上万平方千米的地球化学省、数万至十几万平方千米的地球化学巨省和数十万平方千米的地球化学域。这种宽阔的套合的地球化学模式是由于地球太初的不均匀性引起的,从而提出了在地球上存在富含某些元素的不同规模的地球化学块体的概念。形成大型、特大型矿床的必要与充分的条件是要有巨量的成矿物质供应。这种巨量的物质供应与聚集表现为成矿元素特别富集的地球化学块体。地球上一些巨大的成矿带很可能都是富含巨量某种金属的地球化学块体。有了这种地球化学块体内成矿物质的巨大太初供应量才有可能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经过各种不同规模的地质过程,逐步富集成矿。地球化学块体中只有一部分呈活动态被各种流体携带的金属才能浓集成矿。这种地球化学块体可以用低密度的地球化学填图方法勾绘出来,并且可以勾绘出其内部结构——在其中套合着的地球化学模式谱系。
  通过套合的地球化学模式谱系可以追踪到巨型矿床在巨大的地球化学块体中“聚集”的地点。对于隐伏的地球化学块体与隐伏的巨型矿床,提出了一种假说,即整个地球深部有流体呈微气泡形式上升,并可将隐伏于深部的成矿元素信息带到地表。研制了战略性与战术性的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用以有效地圈定这种深部信息,并追踪到隐伏巨型矿床。由此提出了在出露区、半出露区及隐伏区以一整套直接信息勘查为先导,“迅速掌握全局、逐步缩小靶区”的矿产勘查新战略。
  如今中国地质调查局已经运用地球化学块体的理论与方法对中国东、西部的矿产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和评估,将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在大面积隐伏区广泛应用,已经发现了一批新的寻找大型、巨型矿床的战略靶区。可以预见,他所制定的这套矿产勘查新战略必将使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矿产勘查事业的面貌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他还根据这一新战略和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紧紧抓住国际地球化学填图计划启动的时机,制定了独具一格的中国全球矿产资源勘查战略。
  
科学工作者的楷模
  谢学锦从事勘查地球化学研究工作50年如一日,在地学研究的这一新领域里辛勤劳作,执着追求,矢志不渝。在平常的日子里,他废寝忘食,走错家门;在受到不公正对待遇的日子里,他不苟言笑,埋头苦干,既不盲从,更不迷信,坚持走自己的路;在荒凉的山谷中“劳动改造”烧锅炉的日子里,他觅得少有的时间和清静,阅读钻研专业文献,充实自己,锲而不舍地追求与探索,形成了他独具一格的思想与理论体系。
  谢学锦是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位战略家。他父亲“benotlostindetails”(不要迷失在细节中)的教诲更是深深地影响了谢学锦一生的学术活动。他从一开始就不满足于化探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的现状,不把眼光局限于单个的、局部的异常,而是着眼于更大的空间,着眼于全局。劳动创造世界。谢学锦正是用他一生的辛勤劳动,用战略家的眼光和智慧,在勘查地球化学领域里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使它从不为人重视的“皮肤科”变成了在资源勘查与环境监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的科学。
  谢学锦对工作极端地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并且以他父亲为榜样,总是把科学研究与发展国民经济的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1998年4月13日,谢学锦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被车撞飞,骨盆和双腿粉碎性骨折,失血3000多毫升,生命垂危。但75岁的他与死神顽强抗争,在大量输血和手术,置入钢板、钢钉后,终于转危为安。在他身体还不能动弹的时候,就开始躺在病床上打电话、看资料了。当他刚能在病床上靠坐时便让人做了一张在病床上工作的专用小桌,开始工作,要求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同病房的澳大利亚人见了深受感动,称他是一个“工作狂”。他1998年6月26日给国土资源部当时的部长周永康的信就是在那张病床上的专用小桌上写成的。在这封信中,谢学锦写道:“我认为原地质矿产部过去多年的基础性研究大多是纯理论研究。这些纯理论研究对矿产勘查未能起多少关键性作用,能在国际科学前沿占一席之地的亦不多”,提出了“新的研究与大规模调查相结合”的“大科学”计划,“使取得的科研成果在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建议。得到了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被批转下发到部属各单位,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起了重要作用。
  谢学锦把他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勘查地球化学事业,为祖国的矿产勘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就,使中国化探处于公认的国际领先地位,但他却无暇顾及请奖的事,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日理万机的工作中去。在处于逆境的时候,是他做工作,别人发表文章,而在处于顺境的时候,他总是实事求是,从不愿意在自己没有做工作的文章中署上自己的名字。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他和他的学生王学求合著的《金的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战略与战术》是他20余年间从研究地球化学填图的理论与方法到技术指导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再到“找寻难识别及隐伏的大矿、富矿的新战略、新方法、新技术基础性研究”取得成就的重要总结。撰写书稿时,恰逢他遭遇车祸,大量编写工作落在了王学求身上。谢学锦在病床上对全部书稿进行了通审、补充和修改。待到书稿交付出版社时,他致函出版社说:“书稿已完成。但贵出版社因我在著者署名上将王学求的名字置于我名字之前而不愿出版此书,闻之不胜遗憾”,研究工作中“我的一些同事与学生都做出了贡献,最为突出的是王学求博士”,“我认为此书的写作王学求作出了最大的贡献,应实事求是将王学求的署名置于我名字之前。另外我已75岁,勘查地球化学未来的发展要依靠年轻有为、新崛起的科学家。他们取得的重大成就使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必须对他们的贡献给予恰如其分的尊重与评价,决不能将之抹杀或掩盖……因此我坚持将王学求署名置于我之前,出版社如能接受我的意见将对扶持年轻的杰出科学家,加速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榜样与重大贡献”。山东科技出版社的门丽雅同志为此在《光明日报》上著文《经营圣殿》说:“院士让年轻作者署名在自己之前,这是何样的高风亮节和人格魅力?!”
  的确,无论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与矢志不渝,还是对工作的兢兢业业与极端负责,无论是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祖国的忠诚,还是对年轻一代的扶持与钟爱,谢学锦都堪称是科学家的表率和科学工作者的楷模。
作者:张立生

简历
1923年5月21日 生于北京。
1928—1933年 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学习。
1934—1937年 在辅仁大学附属中学 (今北京市第13中学) 学习。
1937—1941年 在上海沪江中学和云南昭通中学学习。
1941—1945年 在浙江大学物理系学习。
1945—1946年 在重庆小龙坎动力油料厂工作。
1946—1947年 在重庆大学化学系学习。
1947—1949年 在南京永利硫酸铔厂工作,任技术员。
1950—1952年 在南京矿产测勘处化验室工作,任技术员。
1952—1956年 在地质部化探室工作,任工程师。
1954—1956年 任地质部地球化学探矿研究室主任。
1956—1980年 在地质部地球物理探矿研究所 (1979年后更名为地质部地 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 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任工程师。
1979—1988年 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
1980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
1980—1988年 任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0—1984年 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副所长。
1983—1999年 任国际 《地球化学勘查杂志》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副主编。
1984年 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名誉所长。
1984—2000年 任国际地质标准通讯区域编辑。
1988至今 任国际地科联全球地球化学填图工作组指导委员会委员、分析 技术委员会主席。
1989—1994年 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 (IGCP) 执行 局委员。
1999年至今 任国际 《地球化学——勘查·环境·分析》 (Geochemistry Exploration · Environment · Analysis) 杂志编委、国际 《地 球化学勘查杂志》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编委。

主要论著
1 谢学锦,徐邦梁. 硐矿指示植物海州香薷. 地质学报,1953,32 (4): 360—368
2 谢学锦. 区域化探.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79. 1—192
3 Xie Xuejing,Sun Huanzhen,Li Shanfang.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in China. J. Geochem. Explor.,1981 (15): 489—506
4 Xie Xuejing,Yan Mingcai,Li Liangzhong and Shen Huijun. Geochemical Reference Samples,Drainage Sediment GSD 1—8from China. Geostandard Newsletter,1985,9 (1): 83—159
5 Xie Xuejing,Yan Mingcai,Li Liangzhong and Shen Huijun. Usable Values for Chinese Standard Reference Samples of Stream Sediments,Soils and Rocks: GSD9—12,GSS 1—8 and GSR1—6. Geostandard Newsletter, 1985,9 (2): 277—280
6 Xie Xuejing,Sun Huanzhen and Ren Tianxiang. Regional Geochemistry-National Reconnaissance Project in China. J. Geochemical Exploration,1989 (33) : 1—9
7 Xie Xuejing and Yang Bingzhong. Application of Multiparametric Geochemical Methods in the Search for Oil in the Qinggang Region near Daqimg Oil Field. J. Geochem. Explor.,1989 (33): 202—213
8 Xie Xuejing,Yan Mingcai,Wang Chunshu,Li Liangzhong and Shen Huijun. Geochemical Standard Reference Samples GSD9—12,GSS1—8 and GSR1—6. Geostandard Newsletter,1989,8 (1): 83—179
9 Xie Xuejing,Shen Ruiping and Wang Xueqiu.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gold in geochemical samples. Explore. 1990
10 Xie Xuejing. Some Problems,Strategical and Tactical in International Geochemical Mapping. J. Geochem. Explor.,1990 (39): 15—33
11 Xie Xuejing and Wang Xueqiu.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for Gold: A New Approach to an old Problem. J. Geochem. Explor. ,1990 (40): 25—48
12 Xie Xuejing. Local and Regional Surface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for Oil and Gas. J. Geochem. Explor.,1991 (42): 25—42
13 Xie Xuejing and Wang Xueqiu.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for gold: a new approach to an old problem.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1991 (40) : 25—48
14 Xie Xuejing and Ren Tianxiang. National Geochemical Mapping and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progress in China. J. Geochem. Explor., 1993 (49): 15—34
15 Xie Xuejing and Yin Binchuan. Geochemical Patterns from Local to Global. J. Geochem. Explor.,1993 (47): 109—129
16 Xie Xuejing. Analytical Requirements in International Geochemical Mapping. Analyst. 1995,120 (5) : 1497—1504
17 G. Darnley. Plenary session lecture: International geochemical mapping —a review. J. Geochem. Explor. ,1995 (55):5—10
18 Xie Xuejing. The Surficial Geochemical Expressions of Giant Ore Deposits. In: C. J. Hodgson and A. H. Clark (Ed) giant Ore Deposits Ⅱ. 479—492. 1995,Queen's University,Kingston
19 Wang Xueqiu,Xie Xuejing and Ye Shengyong. Concepts for Geochemical Gold Exploration Based on the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 Ultrafine Gold. J. Geochem. Explor.,1995 (55): 93—101
20 谢学锦. 用新观念与新技术寻找巨型矿床. 科学中国人,1995 (5): 14—16
21 Wang Xueqiu,Cheng Zhizhong,Lu Yinxiu,Xu Li and Xie Xuejing. Nannoscale Metals in Earthgas and Mobile forms of Metals in Overburden in Wide-spaced Regional Exploration for Giant Deposits in Overburden Terrain. J. Geochem. Explor.,1996 (58): 63—72
22 Wang Xueqiu and Xie Xuejing. Use of NAMEG and MOMEO methods in the search for concealed deposits. In: SME' 96,Phoenix,America
23 Xie Xuejing and Cheng Hangxin. The Suitability of Floodplain Sediment as Global Sampling Medium: Evidence from China. J. Geochem. Explor.,1997 (58): 51—62
24 Xie Xuejing,Mu Xuzhan and Ren Tianxiang. Geochemical Mapping in China. J. Geochem. Explor.,1997,60 (1): 99—113
25 谢学锦. 共同走向科学——百名院士科技系列报告集 (中卷). 化学定 时炸弹与可持续发展. 北京: 新华出版社,1997,360—368
26 谢学锦. 战术性与战略性的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 地学前缘,1998, 5 (2):171—183
27 谢学锦. 科学的丰碑——20世纪重大科技成就纵览·蛛丝马迹探宝 藏——勘查地球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491—495
28 Xie Xuejing,Wang Xueqiu,Xu Li,A. A. Krememtsky and V. K. Kheffets,Orientation Study of Strategic Deep-penetration Geochemical Methods in Central Kyzylkum Desert Terrain,Uzbekistan. J. Geochem. Explor.,1999 (66): 135—143
29 Xie Xuejing. Empirical Prospecting,Scientific Exploration and Information Exploration. J. Geochem. Explor.,1999 (67): 97—108.
30 谢学锦,邵跃,王学求. 走向21世纪矿产勘查地球化学. 北京: 地质 出版社,1999
31 王学求,谢学锦. 金的勘查地球化学 理论与方法·战略与战术. 济 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2 Xie Xuejing,Cheng Hangxin. Global geochemical mapping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pplied Geochemistry. 2001, 16: 1309—1321
33 谢学锦. 进入21世纪的勘查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2001,28 (4): 11—18
34 谢学锦,施俊法. 中国地质学会80周年纪念文集·中国勘查地球化学 50年回顾. 北京: 地质出版社,2002: 104—109
35 谢学锦. 面向21世纪的应用地球化学——谢学锦院士从事地球化学研 究50周年·区域化探数据处理与解释推断.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2,50—79
36 谢学锦. 面向21世纪的应用地球化学——谢学锦院士从事地球化学研 究50周年·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规划. 北京: 地质出版社,2002, 101—106
37 谢学锦,王继平,朱保国. 面向21世纪的应用地球化学——谢学锦院 士从事地球化学研究50周年·区域化探分析方案的比较与监控方案的 研究. 北京: 地质出版社,2002,107—133
38 谢学锦. 面向21世纪的应用地球化学——谢学锦院士从事地球化学研 究50周年·新疆找矿的战略问题.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207—209
39 谢学锦,邵跃. 面向21世纪的应用地球化学——谢学锦院士从事地球 化学研究50周年·地球化学岩石测量的工作方法与解释推断方法. 北 京: 地质出版社,2002,10—49

参考文献
1. 夏湘蓉,王根元. 中国地质学会史.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2: 1—254
2. 王恒礼,王子贤,李仲均. 中国地质人名录.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 社,1989: 1—259
3.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地学情报网. 中国科学院地 球科学家名录. 兰州: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653
4. 潘云唐. 谢学锦: 隐姓埋名三十年. 中华英才,1995 (5,总113): 32—34
5. 门丽雅. 经营圣殿. 光明日报,1999年3月26日,第10版
6.何成师. CCOP成员聚京研讨地球化学勘查. 中国矿业报,2001年5月 24日,第1版
7. 文乐然. 面向21世纪的应用地球化学——谢学锦院士从事地球化学研 究50周年·战略眼光 想像力 洞察力 超前意识与技术突破——谢 学锦院士的科学思维特色. 北京: 地质出版社,2002,503—510
8. 潘云唐. 三位地质学家获何梁何利奖. 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10月 28日,第3版
9. 阮天健. 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中国勘查地球化学50年. 武汉: 中国 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281—288
10. 谢学锦. 面向21世纪的应用地球化学——谢学锦院士从事地球化学研 究50周年. 北京: 地质出版社,2002: 1—557
11. 张立生,王学求 (主编). 奋斗的人生,辉煌的事业: 祝贺谢学锦院士 80寿辰暨中国勘查地球化学50周年.北京: 地质出版社,2003: 1—410
12. A. G. Darnley. Plenary session lecture: International geochemical mapping—a review. J. Geochem. Explor. 1995 (55): 5—10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刘东生 主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 地学卷 三.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第557-5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