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邦华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蔡邦华(1902—1983)
  蔡邦华,著名的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是我国早期昆虫生态学学者之一,在实验生态和农业昆虫生态学上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是我国昆虫生态学奠基人之一。他在昆虫分类学上,发现了150余个新种属,涉及等翅目、直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和同翅目五个目。他积极倡导害虫综合防治思想,并在生产上发挥了作用。

  蔡邦华,1902年10月6日出生于江苏省溧阳县。父亲是前清秀才,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小学时,他跟兄长学习蚕体解剖,见到蚕体内部器官,感到极大兴趣。在南菁中学时,他用自修课桌饲养芋青虫,观察其生活史。博物老师见他对昆虫如此入迷,甚表赞扬。在老师和兄长的影响下,使他抱定了学习昆虫学的决心。
  1920年蔡邦华中学毕业后,随兄东渡日本求学。在东京进修半年日语后,考入鹿儿岛国立高等农林学校动植物科。在学习期间,他不仅注重基础课,而且还利用空间时间学习鉴定昆虫的方法。去日本前他曾在家乡采得桑树害虫“白蚕”(蚕蟥),因在国内查不出学名,便带到日本四处求助。冈岛教授看到这个中国学生如此专研,就主动为他查找参考书,指导查考方法,不久蔡邦华找到了确切的学名。
  1924年正当蔡邦华毕业,接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校长章士钊电邀,回国任该校生物系教授。1927年他再度赴日,在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研究蝗虫分类,并在镝木外歧雄专家帮助下,对竹蝗做了详细的研究,写出“中国蝗科三新种”论文。1928年蔡邦华提前结束学业回国,应浙江省昆虫局邹树文局长之邀,在该局任高级技师。不久转入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1930年他受学校派送到德国进修,开始在柏林德意志昆虫研究所和柏林动物博物馆研究昆虫学,并在国立农林生物科学研究院学习昆虫生态学。他借此机会对欧洲9国进行了旅行考察。随后进入慕尼黑大学应用昆虫研究院,跟随森林昆虫学家爱雪立希教授研究实验生态学。1932年,蔡邦华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昆虫学大会。1936年回国,继续在浙江大学任教。当时蔡邦华对国民政府在学校推行党化教育十分不满,与几十位农学院教授愤然离校,转入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从事螟虫生态和防治的研究,发表专著和论文十余篇。其中《螟虫研究与防治之现状》被当时教育部指定为农学院参考教本。1937年回到杭州,任浙江省昆虫局局长。1938年后,蔡邦华重返浙江大学任教。1940年开始他担任浙江大学农学院院长,长达13年。在抗日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学校几经搬迁。蔡邦华除了忙于搬迁和教学外,还争取一切时机就地开展科研工作,进行了不少西南山区的昆虫考察,出版《病虫知识》期刊,以资交流。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大学从贵州省的湄潭县返回杭州。蔡邦华受当局派遣,赴台湾参加接受台湾大学的工作。不久又回到浙江大学从事教学工作。1947年浙江大学广大师生参加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救亡运动,受到军警围攻。蔡邦华不顾个人安危,于1948年1月亲赴南京,向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陈述学校被军警包围,歹徒破坏,目前搞得无法生活,无法教学,代竺可桢校长前来辞职,并向教育部请示善后!为了避免事态扩大,当局派出要员前往杭州督处,使学校暂解危急。他这种声张正义,敢于面对逆境,赴汤蹈火的高尚情操,深受后人敬仰。
  杭州解放后,由于竺可桢校长离校在外,蔡邦华被推任为学校校委会临时主席,代行校长职务。1953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他奉调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任副所长,1962年动物所与昆虫所合并,蔡邦华任研究员、副所长。1983年8月8日因病逝世于北京。
  蔡邦华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杭州市人民政府委员,一、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科委林业组成员,国务院科学技术规划委员会农业组组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植保农药药械组成员,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保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我国昆虫生态学的奠基人之一
  蔡邦华1929年在浙江昆虫局工作期间,就开始了螟虫生态学的研究。1930年发表了《螟虫对气候抵抗性之调查并防治方法试验》的论文。1930年后在德国,受爱雪立希教授的指导,以谷象发育与温湿度关系为题开展实验生态学的研究。经过一年多的观察,在错综复杂的组合里,证明谷象在不同条件下,有三个最佳结果:第一寿命最长;第二发育最快;第三繁殖最多。其中哪一个是在生态学上对于昆虫大量发生起主导作用的呢?他经过不断的对比和思索最终确认繁殖最多是真正促使害虫“猖獗”的主导因素,使这一久经争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一观点深得爱雪立希教授的赞许。论文发表后,受到了国际生态学界的重视,美国昆虫学家曾详细加以介绍。
  此后,蔡邦华在螟虫的发生、防治与气候的关系的研究上,又做了大量工作。从1930年到1936年数年间发表论文10余篇,如《三化螟猖獗与气候》、《害虫研究上温湿度之调节方法》、《螟蛾预测及气候观察之办法》等等。不仅在生态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而且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套害虫测报制度,为我国防治螟的危害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蝗虫生态学的研究上,发表了《中国蝗患之预测》、《竹蝗与蛗螽之猖獗由于不同气候所影响之例证》等数篇论文。受到了苏联著名蝗虫专家Ъ·比恩科的重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曾多次引用了蔡邦华的材料,认为这些工作很有实际意义。
  50年代蔡邦华对松毛虫发生规律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认为在自然的条件下,才能正确地探明害虫的发生规律,并且要求用综合的方法来分析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他根据松毛虫数量变动,提出松毛虫发生有一个虫源带。经过长期的野外观察,于1960年正式提出松毛虫的发生基地,认为向阳山坳的山地,由于经营不当,种植纯松林,再加上幼林成长郁闭过度,使林下寸草不生,生物群落极为贫瘠,这就是松毛虫发生基地的基本条件,这样地带容易促使松毛虫大量发生。松毛虫猖獗是向四周扩散的结果。他这一观点,后来在山东昆仑山、牙山、崂山各林区调查松毛虫发生情况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在他工作中还发现由于大量使用六六六农药,引起松毛虫抗药性的提高,而且林内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显著减少,造成年年防治,年年成灾的局面。为此,他提出加强经营管理,改造发生基地生态环境,提倡营造混交林等措施,借以控制松毛虫的大量发生。他的建议受到林业部门的赞赏。这方面所发表论著有:《关于防治松毛虫的研究》、《马尾松毛虫的发生与寄主植物受害程度的关系的初步观察》、《中国松毛虫研究和防治现状》等10余篇。
  
在昆虫分类学上的做出了卓著贡献
  蔡邦华是我国最早从事昆虫分类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在直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和等翅目等5个科目的研究上,都有突出贡献。为我国昆虫分类增添了新属、新亚属、新种团、新种和新亚种共达150个以上,并撰写了我国第一部《昆虫分类学》(上中下)专著。他早年对螟虫、蝗虫分类上做了许多工作,发表了《螟蛾类概说》、《中国蝗科新种报导》等论文。在抗日战争时期,对同翅目中五倍子蚜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经过几年的调查,不仅查明了不同五倍子和不同倍蚜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各种倍蚜的形态特征及其中间宿主,为人工培养五倍子探索了一条途径。这项工作曾由英国李约瑟博士推荐发表于伦敦《昆虫学报》上。50年代对鳞翅目中松毛虫做了大量工作,查明我国松毛虫类共有78个种和亚种,其中隶属于7个属,发现了20多个新种、新亚种,其中为害严重的有6种,即马尾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思茅松毛虫和云南松毛虫等。
  60年代蔡邦华研究的重点是白蚁。他从发掘我国民间防治白蚁经验开始,对我国各省所发生的百余种白蚁的不同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
  60年代后蔡邦华集中了很长一段时间对白蚁进行了研究。曾先后发表了《中国南部的白蚁新种》(1963)、《中国白蚁分类和区系问题》(1964)、《黑翅土白蚁的蚁巢结构及其发展》(1965)、《西藏察隅地区白蚁一新种》(1975)、《中国的散白蚁调查及新种描述》(1977)、《广西木鼻白蚁属四新种》(1978)等数十篇论文,编写了《中国白蚁》和主编《白蚁志》。在我国已知的百余种白蚁中,近半数以上是蔡邦华等定的新种。除此之外,小蠹分类的研究也是他工作的重点,在我国已知的500多种小蠹中,有100种是蔡邦华等定的新种。
  蔡邦华在分类学研究上,强调要密切结合生产实际,主张各个目科要有各个目科的典型代表,特别是列出与经济有关的种类或我国特有的种类,所以他编著的《昆虫分类学》颇受到人们的称赞。关于物种问题,蔡邦华认为应该要用新的观点来分析,生物界由于不同类群有不同的特点,人们认识物种不仅要从形态学上找出区别,而且还要从生态地理、生活习性方面来了解它的实际意义。进而用近代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探索物种的界线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积极倡导害虫的综合防治
  蔡邦华早在30年代就注意到了害虫的综合防治问题。1935年发表了《解决农业害虫问题之途径》,1936年发表了《齐泥割稻以治螟患之例证》,1937年的《秋化稻苞虫之天敌性别及其他几种性状之考查》,1950年的《提高农业生产运动中对于冬季治螟的意义和应有的认识》等等提出了利用农业措施、利用天敌进行治理害虫的思想。1962年美国著名的女生态学家莱切尔·卡逊发表了一部有关环境科学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她严正指出防治害虫必须要在保持各种生物互相平衡的基础上进行。过去由于滥用化学农药,人们在杀死害虫的同时,无意中也破坏了生物间的平衡,并且还导致更加严重的虫害。害虫对于农药产生了愈来愈大的抗性,而天敌都被消灭了,因此害虫就会失去控制而大量发生,危害也就更加严重了。而且滥用化学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损害人的健康,对于社会影响也很大。这些论点一方面证实了蔡邦华以往在害虫防治上的思想,另一方面又给他以新的启示。他结合松毛虫研究,明确指出过去我国防治松毛虫上长期过度使用六六六存在的严重问题。他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谈谈农林害虫防治途径问题”的报告,指出因不适当地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但大大破坏了生物群落的关系,同时还会引起害虫大发生的机会,而且对于人或高等动物的生命和健康产生影响。他呼吁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格控制使用化学农药,严防滥用化学农药,制止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发挥生物的潜能,促进自然界的自控能力。他建议农林害虫的防治应以发挥生物潜能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农业技术作用,选择抗虫优良品种,合理施肥和栽培管理,发挥生物群落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等生物因子的作用,即综合治理措施。他这一倡议得到充分的重视。首先林业部根据蔡邦华的意见,下达指示,通知各有关林业系统,在防治森林害虫时应以综合治理为基础。与此同时,蔡邦华亲自带领助手在安徽滁县、皇甫山等地,探索马尾松毛虫综合治理的途径,采用营造混交林、改造纯松林林相,强调自然状态下的天敌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蔡邦华在近60年间,除了教学之外,在昆虫学多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巨大成绩。主要学术论文和著作已经发表的有100篇。他在工作中和在处理学术上不同意见,都能发扬民主。他主张在学术上,无论老少亲疏,人人都有发言权。他能容纳不同的观点,允许别人有自己的看法,并且一旦发现别人的意见是正确的,他绝不会由于自己是师长而拒绝。关于松干蚧学名的争论一直是很激烈的,他认为我国沿海的松干蚧雌性成虫触角为9节,与日本桑名伊之吉鉴定的不同。但他的学生杨平澜教授却认为两国松干蚧是同一种。1980年蔡邦华亲自从日本带回原产地松干蚧的标本,重新进行检查,才发现桑氏记载确有错误,结束了这场争论。1981年初,蔡邦华在云南昆明召开的森林昆虫学术讨论会上,公开修正自己的观点,并且宣布杨平澜先生的论点是正确的,这一行动给在坐的同志很深的教育。
  蔡邦华对祖国怀有强烈的感情,热切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的统一。1983年他病重住院,当听到中央领导同志提出愿与国民党再次合作,以实现统一祖国大业时,心情十分激动,命家人寻找在台湾亲友的地址,并亲自写信呼吁,以表老一辈科学家的赤子之心。
作者:黄复生

简历
1902年10月6日 生于江苏省溧阳县。
1917年 毕业于溧阳县立小学。
1920年 毕业于江阴县南菁中学。
1924年 毕业于日本鹿儿岛国立高等农林学校 (现称鹿儿岛大学)。
1924—1926年 任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教授。
1927—1928年 第二次赴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研究蝗虫分类。
1929年 任浙江省昆虫局高级技师,不久转入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
1930—1936年 赴德国,在德意志昆虫研究所和柏林动物博物馆研究 昆虫学,并在国立农林生物科学研究院学习昆虫生态 学。在此期间考察欧洲九国。随后入慕尼黑大学应用昆 虫研究院研究实验生态学。
1937年 回杭州,任浙江省昆虫局局长。
1938年 在浙江大学任教。
1940—1952年 任浙江大学农学院院长。
1953—1962年 任中国科学院原昆虫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1962 —1983年 任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研究员、副所长。
1983年8月8日 逝世于北京。

主 要 论 著
1 蔡邦华. 我国当设植物检查所之管见. 中华农学会报,1923,29.
2 蔡邦华. 螟蛾类概说. 中华农学会报,1926 (50):1—11.
3 蔡邦华.鳞翅目幼虫研究纪要. 中华农学会报,1927,58: 39—52.
4 Tsai Pang-hwa. Description of three new species of Acridids from China, with a lisf of the species hitherto secorded. jous. Coll. Agr. Imip. Univ. Tokyo,1926,X (2):139—149.
5 Tsai Pang-hwa. Zwei new Oxya-Arten aus China (Orth. Aerid) Mitt. Zoo. Mus. Berlin 1932,17 (3):436—440.
6 蔡邦华. 应用昆虫学最近的趋向. 昆虫与植病,1933,1(1):5— 12;1 (2): 40 —44; 1 (3): 58 —62;1 (4): 87 —93.
7 Tsai Pang-hwa. A Nole of some Chinese grouse locusts (Subfam, Tetliginae) in British Museum and authors Collection.jaus. Ags. As., 1933,China,118: 96—103.
8 蔡邦华. 害虫猖獗之预测. 农报,1934,1 (7): 158—161; 1 (8): 182—184,1934.
9 Tsai Pang-hwa.Experimentelle untersuchungen iiler den Einfluss der Temperutus und Luftfeuchtigteit auf die Eiablage der Calandsia granaria. Agr. Sini.,1934,1 (1): 1 —34.
10 蔡邦华. 中国螟虫问题. 农报,1935,2 (19): 651 —653.
11 蔡邦华. 本年浙江省扑灭松毛虫实施步骤. 昆虫与植病,1937,5 (15—16): 314 —317.
12 蔡邦华.竹蝗与��螽之猖獗由于不同气候所影响之例证.病虫知识, 1941,1 (1): 3 —9.
13 蔡邦华. 米象猖獗受营养之影响. 病虫知识,1941,1 (2): 26— 31.
14 蔡邦华. 五倍子之研究(二)共栖倍之观察. 广西农业,1946,6: 46 —47.
15 Tsai Pang-hwa.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gall aphids with desciptions of three new genera and six new species ynom Meitan,Kweichow (与唐觉合作)Tsans. Roy. Ent. Soc. London,1946,97 (16): 405 —418.
16 蔡邦华. 关于防治松毛虫的研究工作. 科学通报,1955,4: 43— 45.
17 蔡邦华. 昆虫分类学 (上册278页). 财经出版社,1956.
18 蔡邦华.罗马尼亚昆虫和生物科学界访问记(1 —50页).科学出版 社,1957.
19 蔡邦华. 中国松毛虫研究和防治现状. 昆虫学集刊,1959,118— 149.
20 蔡邦华.中国三化螟预测预报研究现状. 昆虫学集刊,1959,150— 170.
21 蔡邦华. 害虫根治策略的商讨. 文汇报,1961,5,4; 遗传问题讨 论集,1961:171 —177,复旦大学.
22 蔡邦华,殷惠芬,黄复生. 小蠹科分类系统的修订和我国产两新种 的记述 (小蠹研究之一). 昆虫学报,1962,11 (增刊): 1 —18.
23 蔡邦华,刘友樵.中国松毛虫属的研究及新种记述.昆虫学报,1962, 11 (3):237 —252.
24 蔡邦华,陈宁生. 中国南部的白蚁新种,昆虫学报,1963,12 (2) 167—198.
25 蔡邦华,陈宁生. 中国经济昆虫志 (第八册等翅目白蚁). 1964 (1—7):1—141,科学出版社,1964.
26 蔡邦华,黄复生. 华北稻区灰稻虱的研究. 昆虫学报,1964,13 (4): 552 —571.
27 蔡邦华,黄复生. 中国剉小蠹属的二新种(小蠹研究之六).动物分 类学报,1965,2 (2): 121 —124.
28 蔡邦华,侯陶谦. 松毛虫的种间杂交及杂种生物学的初步观察. 昆 虫学报,1965,14 (4): 347 —359.
29 蔡邦华,殷惠芬. 中国四小蠹属的研究及新种记述 (小蠹研究之 七). 动物分类学报,1965,2 (4): 323 —332.
30 蔡邦华. 昆虫分类学中册(Ⅰ—Ⅺ,1—303). 科学出版社,1973.
31 蔡邦华,侯陶谦.中国松毛虫属及其近缘属的修订.昆虫学报,1976, 19 (4): 443 —454.
32 蔡邦华,侯陶谦,黄复生. 我国森林害虫“松毛虫”综合防治的实 践及展望. 昆虫学报,1979,22 (1): 45—52.
33 蔡邦华,黄复生. 中国白蚁. 科学出版社,1980.
34 蔡邦华,侯陶谦,黄复生.森林害虫的综合防治.林业病虫害通讯, 1980,2: 1—5.
35 蔡邦华. 昆虫分类学 (下册).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3.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黄可训 主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 植物保护卷 一.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第153-1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