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清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京大学技物系教授

王文清,核燃料化学和生命化学家。教授过物理化学、核燃料化学、生命起源等十余门课程。研究锕系、镧系协萃机理,对核燃料前、后处理有一定理论和实际贡献。在生命起源领域首先将PH3引入模拟原始大气,检测出19种氨基酸;提出磷酸根自由基在生命起源及DNA损伤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对称性破缺是生命起源的必需。发现了D-氨基酸低温相变,提出电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在氨基酸晶体相变中放大机制。是我国研究生命起源的科学家之一。
王文清,1932年10月25日出生于浙江镇海农村。高中在上海南洋中学就读,学习名列前茅。上海解放前通货膨胀,住校学生伙食极差,只有自救,她与学友筹办全校伙委。在校期间由地下党员钱雪村、尤崇构介绍参加地下党领导的新青联活动。解放前夕她受特务信件恐吓,地下党员杨渤海正气凛然,每周仗义护送。南洋中学这段生活对她为人做事、工作能力是一大锻炼。全国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投身建设现代化的新中国是她最大的愿望,也是她终生的动力。1950年全国统考给了她上大学的机会,她的信念是要念书,要上大学,只有读书才能自立,只有读书才有能力使国家富强。
王文清认识吴季兰是在大学一年级,那时吴是浙大化学系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王文清的一生中,受他的影响很深。例如她入学不久,普通物理统考,初战受挫。他循循善诱、耐心帮助、使她下定决心走上攀登学术高峰的道路。从家庭生活到业务成长,都得到了他的支持与鼓励。40多年风风雨雨,她庆幸有个幸福家庭给了她无尽的温馨与前进的动力。
中学时代的梦想是当一名中学校长。中学教师能桃李满天下。到了大学她懂得学问领域如此广阔,终其一生取得犹如沧海一粟。要育人不误人子弟,自己必须有雄厚扎实的知识,而知识来不得半点虚假,她沉溺于书本之中,她的好强不甘人后的性格以及顽强的毅力,使她不仅能参加大量社会工作,同时还能保持各课成绩领先。
1953年王文清毕业于复旦大学有机化学专业,毕业论文是合成一种植物生长素除草剂,毕业论文对她的实验技术是很好的训练。大学时期吴征铠教授的物理化学,启发了她对物理化学课程极大的兴趣。从此她与物理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46年教龄有34年从事物化教学。从辅导、准备实验、带实验到改习题本、解题,写就20多本物化笔记,她教过15届学生的物化课,听课的学生和进修教师千余人。1980年有一位学生来信说:“物化是我在校学得较好的课程,我在考入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的8名研究生中成绩最高,物化考了93分,考物化我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这不得不再次谢谢您。”她对教学有情,对物化有爱,前辈老师传给她的火种,燃起学生的心火,唤起学生的自豪感。
1956年王文清调到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技术物理系前身),参加为中国培养新一代核物理与放射化学人才。那时她没受过放射化学训练,正值青春年华,新婚才一年,但她没惧怕放射性,在简陋的实验室里,操作50毫居里125Sb,合成三间甲苯基锑及其衍生物,她向苏联专家聂弗道夫学习,以实验室为家。1958年发表了第一篇同位素交换方面的论文“三间甲苯基锑及其二氯化物在乙醇溶液中同位素交换研究”。为核工业培养人才,徐光宪教授也调到物理研究室,建立了核燃料化学教研室。王文清师从徐先生那里受益匪浅,合著有《萃取化学原理》一书及发表核燃料萃取、络合物、热化学方面论文,成果在国内居领先地位,1989年她应邀到比利时列日大学讲学。
十年“文化大革命”,王文清被分配养猪、种菜及安装玻璃窗。她把一切痛苦与烦恼化解于深夜苦读之中。她精读了物理化学,自学了统计热力学。分析、设计了近千道物化题,厚厚的笔记渗透她滴滴心血与汗泪。在追求学问上她脚踏实地,从不间断,苦乐相融,终有所获。
1972年汉中分校放射化学专业招生,入学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教学生英语、文化知识常被贴小字报。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王文清没气馁,她只有一个信念,学生总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要千方百计教好他们。从英语ABC,到三角、几何、代数、无机、核燃料、物化,包教包学。在此期间三下上海跃龙化工厂和上饶713 厂,下厂期间早上8~10时开英语课,10~16时下车间现场教学——讲铀化学,晚上辅导及给工人讲课,一周面对学生教学70 余小时,一度扁桃腺、淋巴腺、咽炎三炎并发。她身处逆境,坚持教学,相信总有一天会感动上帝的。她为祖国教育事业献出一片忠诚,一颗爱心。20多年过去了,这一代青年有的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成了各行各业的负责人和骨干。
1979年,汉中分校迁回北京。王文清深感学科发展很快,教师知识领域必须拓宽。为了教好物化课,她聆听唐有祺教授的统计力学课程。统计力学和量子力学一样,为近代物理学基础,它渗透到化学、生物学、生命科学多领域,提供了一条把微观世界物理定律与宏观世界物理定律联系起来的途径。她学习该课、解题分析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为今天研究生命起源深入到物理学,打下了基础。
改革开放政策使王文清获得到美国进修开阔眼界的机会,明白做一个科学家不能因循守旧,要站到世界科学的前沿。1982年她派赴美国马里兰大学进修,从此有机会跨入到生命化学学科领域。在美期间她广交师友,拜能者为师,看、听、做、读,通宵达旦。在看到在木星和土卫三大气中发现了PH3报道后,虽然PH3剧毒、易爆炸,在庞南珀鲁玛(C.Ponnamperuma)教授支持下,进行了甲烷、氮、氨、三氢化磷火花放电、预生物合成实验,从中发现了PH3的催化作用,合成并鉴定出19种以上复杂氨基酸,被日本和美国杂志引用,并列为生命起源预生物合成小分子里程碑性进展之一。回国后她在北大技术物理系建起生命起源研究方向。1989-1990年她再次受庞南珀鲁玛教授邀请,到马里兰大学作访问教授。1992年起与意大利国际理论中心(I.C.T.P)建立联系,从1992-1997年连任五届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国际生命起源会议组织委员、学术委员、顾问委员、主席团成员,会议出版的5册专集,均刊登了她的演讲论文。
从1982年至今长达17年,王文清选择了“生命起源”这个研究课题,它如此诱人,却又无比艰难。一个世纪以来多少科学家为之奋斗,至今尚是一个未解之谜。搞基础研究不能害怕失败,即使失败也是为未来科学重大突破提供铺路石,在漫长的科学接力征程中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40余年的实践,她深感人生就是拼搏,抱定信念,永不放弃。科研和教学是她的生命,凝聚了她无数的泪汗和心血。她在这世界上已度过66个寒暑,有幸先后在浙大、复旦、北大三个学校任教。在北大度过43个春秋,多少辛酸、多少喜悦,几多泪痕与欢笑……她希望中华民族能扬眉吐气,一步一个脚印,并期望巨龙腾飞。
王文清现为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教授,长期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已发表论文196篇,出版著作8部,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已培养博士、硕士各13名。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为:
1.最近20年中,她致力于生命中手性起源的研究,发现了单晶氨基酸低温下的新相变,首次在分子水平测出电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能差。这方面的工作受到国际同行的极大关注。
2.在生命起源的研究中,将PH3引入模拟原始大气,从产物中检测出19种氨基酸,被国外同行专家认为是生命起源研究中的重要进展。她还提出磷酸根在生命起源中起重要作用。
3.对于二元、三元协同萃取体系的规律及其在核燃料前、后处理工艺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
4.研究胶束溶液和微乳结构,提出五步模型及有效介质理论变形式,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上发表了3篇有影响的论文。
王文清工作勤奋,作风严谨,对于科学和教育具有强烈的献身和敬业精神。她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学习,认认真真地教学,专心致志地研究,表现突出,是后人学习的榜样。
(陈万青)
简历
1932年10月25日 出生于浙江镇海。
1953年7月 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专业。
1953年7月至1954年2月 任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教研室助教。
1954年3月至1956年7月 任浙江大学化工系物化教研究室助教。
1956年7月至1969年10月 任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放射化学、核燃料化学助教,技术物理系讲师,核燃料化学教研室副主任。
1969年10月至1979年10月 任北京大学陕西汉中分校技物系讲师,放化专业副主任。
1979年10月至1985年 任北京大学技物系副教授,核燃料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
1982年10月至1983年10月 美国马里兰大学化学进化实验室和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
1985年-1999年 任北京大学技物系教授(1985年)、博士生导师(1986年)、核燃料教研室主任(1979-1989)。1989年9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办、中国教育工会北京市委、北京市高教局授予优秀教师称号。
1989年5月至1990年5月 比利时列日大学讲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化学进化实验室访问教授。
代表性论著
1 wenqing Wang, Fang Yi et al. Parity Violation of Electroweak Force in Phase Transitions of Single Crystals of D-and L-Alanine and Valine. Journal of Biological Physics 2000,26:1~16
2 Wenqing Wang and Fang Yi. Chiral β-particles Interact Differentially with Enantiomers—Theory to solve a Long-existing Debate. Biological Sciences in Space 1998,12(2):78—808
3 Wenqing Wang, Xiangrong Sheng, Haofang Jin et al. Susceptibility Behavior and Specific Heat Anomaly in Single Crystals of Alanine and Valine. Journal of Biological Physics 1996,22:65—71
4 王文清.生命起源中的对称性破缺.见: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684~692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5 王文清.生命科学.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6 Wang Wenqing, Lin Feng, Wu Jilan. Formation Kinetics of a Novel Produc from Photolysis of Cytosine in Phosphate-Buffered Solutions. 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 1999,54:45~544
7 W. Q. Wang, J. L. Wu and J. Jiang. Differences in Radiolysis Behavior of D, L-Amino Acid in Primary Stage and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State. Chemical Evolution:Origin of Life,Edited by C. Ponnamperuma A. Deepak Publishing, Hampton, Virginia USA ,1993
8 Guoxing Gu, Wenqing Wang and Haike Yan. Calorimetric Investigation of the Solubilization of Water-in-Sodium Dodecyl-benzene Sulfonate Reversed Micelles and Water-in-Oil Microemulsions in Mixed Solvent of n-Heptane and n-Pentanol.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1994,167:87~93
9 Xiang Ding,Jian Jiang, Wenqing Wang, et al . Bioconcentration of Cadmium in Water Hyacinth (Eichhornia Crassipes)in Relation to Thiol Group Content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994,84:93~96
10 Qing Huai, Xingwang Fang, Wenqing Wang, et al. The Possible Role of Metallothionein in Cancer Therapy by Copper Acetate. In: Metallothionein IV,C. Klaassen(ed),Birkhauser Verlag Basel /Switzerland, 1999

中国石化塑料技术中心(PTC)齐鲁石化分部主任

王文清,1966年生,高级工程师,199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并取得硕士学位,历任中国石化齐鲁股份有限公司树脂研究所所长、中国石化塑料技术中心(PTC)齐鲁石化分部主任、齐鲁分公司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塑料产品的技术开发和科研管理工作,已发表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