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斌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局茶叶科长

王家斌,茶学家。长期在浙江省从事茶叶生产技术推广工作。在建设专业茶园、发展无性系良种,创建植保联系点,恢复创新名优茶和推广机械制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浙江茶业的恢复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晚年在茶文化与历史领域颇有建树。

王家斌,原名嘉宾,笔名重农、王佳、佳冰。生于1929年农历11月10日,江苏省吴江县(今吴江市)“太湖之滨”横扇镇一个工商业者家庭。父亲经商,开办过百货店、米行、榨油作坊;母亲经营水上客、货运输交通航船。后来,父母离异,他与母亲一起,迁往苏州,母子相依为命。1943年,王家斌在横扇中心小学毕业,之后考入苏州中学学习。

王家斌的少年时代,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的飞机轰炸,杀人放火,家乡沦陷,日伪军到处扫荡,太湖土匪抢劫钱财,人心慌慌,都给他留下了深深的记忆。据他的母亲回忆:他的家前后被抢劫、敲诈、勒索达27次,亲眼目睹一个好端端家庭“一贫如洗”。1946年,王家斌从苏州中学转学到吴江中学高中,学习至毕业。这时的王家斌不仅学习了文化基础知识,还认识到做人做事要讲“认真”两字,以及国家、民族落后就要“挨打”的朴实道理。“读书为了救国,救国必须读书”的爱国主义教育影响很深,尤其是母亲对他的教导尤深。他母亲面对一次次抢劫与挫折,克服困难求生存的坚强个性和母爱精神,永远使他刻骨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家斌考入江苏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语文系(肄业),次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业学习。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复旦农学院迁往沈阳,茶叶专业迁往安徽大学农学院。王家斌于1953年8月毕业,分配到杭州浙江省农林厅特产局(今经济作物局)工作。

王家斌在浙江省农业厅经作局工作了43年,曾任技术员、农艺师、茶叶科科长、高级农艺师、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等职。在社会活动当中,他先后任省茶叶学会常务理事,《茶叶》杂志副主编,浙江《茶人之家》副执事长,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科普委员会主任,中华茶人联谊会理事,中国茶叶博物馆技术顾问,浙江农业大学(今浙江大学)茶学系兼职教授等。他的研究成果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1项以及科技优秀奖多项。王家斌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5年,王家斌退休,但仍做了一些科技咨询等工作。他“一生许茶”,为浙江茶叶的恢复与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浙江的茶园零星分散,产量锐减,茶业凋敝。1949年,全省茶园面积2.12万公顷,茶叶产量仅0.66 万吨,茶园单产很低。王家斌认识到提高单产,茶园是基础,首先要高标准建设基地茶园,改丛栽为条栽。因此,他积极推广“条栽密植”新茶园。新茶园每亩(667平方米)1330丛,比原来丛栽茶园每亩(667平方米)400丛密度增加2倍,而且成园快,单产高。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到1957年不到10年的时间,全省这种条栽密植茶园发展到4.7万公顷,与1949年相比扩大了1倍,产量增加近4倍,达到2.33万吨,已接近抗日战争前2.45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但是1958~1962年的“大跃进”,使茶叶产量急剧下降,1962年只有1.55万吨。

“文化大革命”后,省农业厅基本瘫痪,人员分流下放,当时留他一人在生产班子里负责全省的茶叶技术工作。面对茶叶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王家斌克服重重困难,排除干扰,认真贯彻毛泽东主席1958年9月16日发表的“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进行思想发动;另一方面,在技术上总结推广绍兴上旺大队“荒山变茶园”条栽密植(单条播,双条播)的种植方式和经验。经过几年努力,1977年浙江茶园面积由1966年的4.7万公顷发展到15.8万公顷,产量突破5.2万吨。“文化大革命”后的1982 年,浙江省茶叶产量达到10.7万吨。同年5月,农业部在安徽休宁召开全国年产5万担茶基地县经验交流会议,浙江省作了经验介绍,得到农林部、外贸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肯定和支持。此时的浙江茶叶产量和面积均居全国之冠,这其中,王家斌为浙江茶叶的崛起作出了很大贡献。

浙江茶树植保工作比较薄弱,20世纪的50年代茶毛虫、茶尺蠖危害,60年代长白蚧、小绿叶蝉危害,70年代螨类、茶细蛾危害。每年因病虫危害损失15%~20%的茶叶产量。1971年,王家斌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等共同创建了茶树植保联系网点(1970年7月,该所下放省农林厅代管)。这个植保联系网有47 个县(市、区),74个联系点,拥有脱产或不脱产基层植保员235 人。他们还以点组网,12年中共印发茶树病虫测报资料724期16 万余份,每年举办1~2次经验交流会或技术培训,参加学习人员达1200多人次,把病虫发生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技术,安全使用农药技术等科研成果交给网点,开展群防群治,从而基本上控制了病虫危害和“农残”。

与此同时,王家斌对茶园中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了严肃处理和积极引导。1975年,他发现个别生产单位在茶园中使用剧毒农药,便把这件事作为典型事例来抓,将这批茶叶“当众烧毁”,并通报全省,同时对DDT等农药禁止在茶园中使用亦作了明确的规定。经过几年的努力,浙江省茶叶农药残留从全国第一位下降到第七位,符合国家允许残留标准,保证了茶叶出口质量和内需的安全,也保护了茶园生态环境,防治了污染。

王家斌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共同完成的《茶树四大害虫防治及安全使用农药技术》项目,在1982年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并由农业部向全国茶区推广。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有着优越的茶叶资源,历来就有不少贡茶、名茶驰名中外,但由于种种原因,除“西湖龙井”外,其他名茶都已“销声匿迹”。1974年,王家斌深入畲族景宁县调查总结了当地茶叶生产历史,发现该县的“惠明茶”曾在1915年获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于是,他撰写文章(发表于茶叶季刊1976年第一期),并多次下乡与当地技术干部共同研究恢复措施。经过1~2年的努力,失传已久的“惠明茶”又重新恢复了生产。

1978年改革开放后,给名优茶恢复发展带来了生机。王家斌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花费了较多的精力从事浙江历史名茶的创新工作。至1982年,已有余杭径山茶、长兴紫笋茶、开化龙顶、景宁惠明茶、莫干黄芽等相继被开发和恢复,并被评为省级名茶。“古代名茶恢复和推广”项目,1984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王家斌是该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

1983年后,大宗茶一度出现滞销,浙江茶叶生产形势严峻。王家斌及时提出了“茶叶生产要多茶类组合、多渠道销售、多口岸出口”的“三多战略”和开发名优茶多项技术措施,引导全省茶叶产制由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移。为此,他深入全省的各个茶区进行多次指导。这一战略实施2~3年后,浙江茶叶滞销局面很快改观。1991年11月,农业部刘中一部长来浙江考察,对这“三多战略”作了充分肯定。

王家斌从实践中认识到,发展名优茶既要有良好的生态条件,更要有炒制技术优势。为此他起草了《浙江名优茶质量评比暂行办法》与《大力发展浙江省名优茶生产的意见》等文件,在全省内开展名优茶评比工作,并一次又一次地去产地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茶区提高名优茶炒制技术。全省名优茶评比自1978年首届发韧到1993年先后举办了10届,共评出并颁发“省级名茶证书”46个,其中有8个获全国名茶奖励,3个获全国优质茶称号。通过评比,大大加快了浙江名茶发展步伐。据统计,改革开放初期,浙江的名茶不到几百吨;1998年,全省茶叶产量10.7万吨,产值17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17万吨,产值11.4亿元,占全省茶叶产量的20.58%,产值占67.05%,成了浙江茶叶的“半壁江山”。

浙江历来是手工制茶,工效低,成本高,农忙季节劳动力矛盾突出,随着茶叶生产发展,实现制茶机械化成为农民的迫切要求。20世纪50年代,王家斌参与在建德和余杭炒青绿茶机械化试点工作,从机器选型到产品试制都亲临现场,操作实验,拟订了炒青绿茶初制机械与工艺技术规程,并组织同行专家通过鉴定,定命为“浙江58型茶机”,投入批量生产。1959年,生产7000余台茶机,开始向全国推广应用。1963年,全省办起3000多个红、绿茶初制厂,50%以上茶厂实现了初制茶机械化。1967年又进行鉴定,改名“浙江67型茶机系列”。1985年浙江省新建、扩建8000多个茶叶初制厂,炒青眉茶、珠茶、红茶、烘青等大宗茶基本上实现机械化。1988年由他共同主持的“推广制茶机械化”项目,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1990年后,浙江省成立茶机协作组,他主持的“6CCH-64型远红外电热炒茶炉等五种名优茶机高效节能加工设备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课题,1994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10月被列为联合国信息中心(中国分会)“科技成果”发表。

王家斌根据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中:“凡是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宜于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以及中共浙江省委:“在搞好茶叶初制的同时,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社办精制厂”等有关精神,于1979年与省社队企业局同志(现改为乡镇企业局)赴江苏考察,回来后,向省政府、农办、财办写了报告,并要求在重点茶区建立初、精制联合加工厂,得到省政府批复同意。之后,选择国营茶场和绍兴上旺茶厂,临安横畈茶厂等进行初精制联合加工试点,获得成功,并改过去出售毛茶原料为出售成品茶与口岸直接挂钩,使经济收入倍增。1981年,全省已有18个县45个国营茶场和重点乡镇建立初、精制联合加工茶厂,为开创浙江茶叶生产连续化、产业化新格局起到重要作用。

王家斌在积极从事茶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还把培养人才作为己任,每年举办茶叶技术业务交流会或技术培训班。他强调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快消化、吸收、创新和推广,推进浙江茶叶向优质、高效、低耗目标和现代化方向发展。1985年,他受聘于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任兼职教授、硕士导师后,认真备课,为该系学生讲课,指导研究生实习,努力做好传、帮、带,为造就一批跨世纪的茶学人才作出了贡献。

王家斌论著颇丰,不仅有茶叶科技领域方面的,还有茶历史文化方面的。他通过多年研究,以翔实严密的材料证实,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浙江余杭径山茶宴并经演变而成。1983年,浙江省茶叶学会与中华医学会浙江分会在杭州联合召开“茶与健康、文化学术研究会”,他在会上宣读了《日本茶道与径山茶宴》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产生影响,并获得学者好评。

(黄婺)

简历

1929年11月10日 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市(原吴江县)横扇镇

1936-1943年 横扇镇中心小学学习。

1943-1946年 苏州中学学习。

1946-150年 吴江中学学习。

1950-1951年 无锡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学习。

1951-1952年 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学习。

1952-1953年 芜湖安徽大学农学院学习并毕业。

1953-1995年 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局,任茶叶科长,于1983年晋升高级农艺师,1994年晋升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1995年 退休

主要论著

1 庄晚芳,王家斌等合著.中国名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

2 王家斌.日本茶道与径山茶宴.见,浙江茶叶学会.茶与健康、文化学术研究会论文集.1983:139~142

3 王家斌.浙江茶叶.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85

4 黄继仁,王家斌,王汉全.中国茶业考察团赴日本考察报告.中国茶叶,1989(3):34~35

5 王家斌.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见,杭州首届国际茶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0:4~6

6 王家斌.茶叶生产实用技术.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3

7 王家斌.面向市场经济,振兴浙江茶叶.见,中国茶叶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4

8 王家斌.农业部全国工人技术培训统编教材——茶园工.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

9 王家斌.浙江茶叶科学技术.见,浙江省科学技术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346~349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 园艺卷 3.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3.04. 第196-203页.

上海新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IC设计经理

王家斌  1965-, 男,浙江人,硕士,198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 电子物理技术专业,上海新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IC设计经理,主要从 事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