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子康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汤子康(1959- )
汤子康,澳门大学教授,应用物理和材料工程研究所所长,国际知名纳米光电子材料领域领军人物。中山大学、国家“”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特性的研究。
1959年12月出生在武义县项店公社(今泉溪镇)瑶村,父亲汤德苏,母亲项如珍。由于家境贫困,他的上面还有三个姐姐,她们都没念到初中毕业。所以,汤子康的童年生活是在田间地头度过的,他于1967年进瑶村小学读书,尽管学习成绩优异,因家庭政治成份问题,没能继续升学,1972年后辍学归家在农村生产队劳动了6年。1977年恢复高考后,该县进行了一次升中专初试模底考,辍学6年的汤子康在桐琴区900人参加初试的情况下,通过了初试,当时项店公社只有15人通过初试。但通过初试后的汤子康又在当时严格的政审中落选。
1978年初,汤子康到诸暨舅舅家,进入一所公社高中读书,入学时已是高一的第二学期。这时汤子康第一次接触英语,借助姐姐的那本英汉词典,他在一个学期里就基本掌握了初中英语。在第二学年,区高中补招一批学生,在全区各公社高中学生参加的考试中,汤子康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1979年夏,仅读了三个学期高中的汤子康以超本科录取分数线26分的成绩被杭州大学物理系录取。
1983年大学毕业后,对物理学有强烈兴趣的他考取了中科院长春物理所的研究生。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后,汤子康被分配到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系工作,1987年他以交流学者的身份到日本东北大学工作、学习,并用4年时间,取得了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取得博士学位后,汤子康进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任基础科学特别研究员。1994年,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面向全球招聘一名教师,汤子康入选。并进行纳米技术的专项研究。
主要成就:
1. 首次从实验上发现了量子尺寸效应作用下激子所遵循的光学跃迁选择的新定则,以及激子跃迁振子强度与纳米尺度之间的依赖关系,研究结果先后发表在 PRL 和 PRB 杂志上。这一发现为激子量子尺寸效应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为之后的纳米材料与特性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2. 首次在室温下观测到很强的紫外受激发射,这个结果于1998年发表在《应用物理快报》杂志上,文章引用次数超过2000次,被APL评为建刊50年来单篇引用率最高的的50篇论文。从而引发了一场至今方兴未艾的全球性氧化锌研究热潮,申请人因此荣获了2003年度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3.首次制备出最小直径的(直径仅为 0.4 纳米)、且排列规整的单壁纳米碳管,且发现细小单壁纳米碳管具有一维超导特性和奇异的光学特性,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PRL、JACS、美国科学院院刊等杂志上。这个结果引起了很大反响,包括被美国著名的专业杂志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选为 2000 年 度在纳米材料领域的世界四大重要工作之一;被 485 位两院院士评选为 2000 年度世界十大科学新闻之一;被美国物理学网站 PhyscisWeb (http://physicsweb.org)列为 2001 年物理学界 11 项最主要成就之一;同时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以及英国 BBC,美国 CNN,等诸多国际知名媒体广为报道。申请人因此获得了 2007 年度香港科研最高奖励——裘搓基金会杰出研究成就奖。
4. 迄今已经发表了包括Nature,Scienc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Advanced Materials, JACS, PNAS等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在内的学术研究论文200余篇,被引用超过12000次,国际会议邀请报告80余次。

TANG Zikang
Chair Professor, Institute of Applied Physics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Director, Institute of Applied Physics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Macau

https://iapme.um.edu.mo/staff/academic-staff/tang-zik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