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励吾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林励吾,中国物理化学家,林励吾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励吾在催化学科领域潜心研究了几十年,林励吾在当选中国劳动模范后,继续自己的化学研究。直到76岁的林励吾仍然继续自己的工作,不过承担第一线工作比较少,林励吾只保留了化物所咨询委员会主任头衔,给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里重大项目、重大规划的决策当参谋而不直接参与。另外,76岁的林励吾还担任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刊物《催化学报》主编。林励吾工作还有带研究生,到2009年1月为止,林励吾带研究生在学的还有八九人。在外人看来是枯燥的催化学,在林励吾眼中却觉得催化学很有趣,林励吾认为,催化学和在文学作品中形容一样:某件事成了一对年轻人谈恋爱的催化剂。卫星上天、宇宙飞船遨游。哪一个领域的重大进步都少不了催化科学的‘催化’。直到2009年1月为止,林励吾院士不仅对催化基础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天然气及应用催化实验室的工作了如指掌,而且始终紧跟该学科发展的前沿。林励吾认为,做研究工作的话,一般的人都喜欢看结果,往往是有些你没想到的东西,它所给你提供的信息比你想到的东西还要印象更深、还要更有启发。所以我就觉得失败跟成功的关系,就是允许你失败的地方,你要多失败;不允许你失败的地方,这时候就是要万无一失了,那就不能够失败。
  林励吾最在意学生的德行,林励吾认为,要做他的学生,首要条件必须要做一个正派的人。林励吾认为,一名导师,应把学生的成就看作自己的成绩,把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的责任。林励吾说,它和学生们感情深厚,林励吾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不少东西。林励吾院士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出名的摄影爱好者,2002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50周年庆的时候,还专门给林励吾办了摄影展。 林励吾爱拍花,一年四季110种花,在林励吾的《百花集》相册里都有照片。大连的星海湾的壮丽景色也被他收入镜头,林励吾说,这些照片可以用来记录大连日新月异的变化。 散步、游泳、打球、听音乐是林励吾的最大的兴趣。
  林励吾不单在化学作研究,林励吾在天文、地理、气象、环保的科普读物也广泛涉猎。这不是是为了解闷,也不是为了放松。是为了使眼光不能被催化给箍住。林励吾认为,只有单方面的知识是很难创新的,好多创新的念头不是来源于专业书籍和业内信息,而很多是受这些仿佛不相关的杂书的启发。 林励吾觉得科普工作对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很重要。

投身祖国
  1949年,林励吾入读浙江大学,当时正好是中国解放的时候,林励吾很年轻,只想怎么样给中国国家建设能够发挥作用。当时,当然也可以选理科、也可以选工科,林励吾当时觉得好像工科应该更快地、更直接地能给中国国家建设去发挥作用,所以林励吾选择了工科。1952年,林励吾和他的同学们提前一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奔赴中国各地,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建设之中。当时林励吾和他的同学们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1952年开始,需要大量人才,所以林励吾和他的同学们就把4年的课程压成3年,学完以后提前毕业。就这样,23岁的林励吾响应号召,来到了渤海之滨的中科院大连石油研究所,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为一名实习研究员。到2009年1月为止,石油被化学界认为是中国国民经济的血液。然而,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原油产量还不到10万吨,是中国需求量的1/10左右。贫油,深深地困扰着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林励吾刚到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就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合成人造石油。人造石油起源于二战时期的德国,传统的做法是在200到300个大气压的高压下处理煤或煤焦油,来制成人造液体燃料。然而,这个过程既复杂,费用又高,而且极易发生事故。在当时在的技术条件下,按这个办法生产人造石油是难以实现工业化的。林励吾和他的同事们开始研究用改进催化剂的办法,在70个大气压下,把煤焦油加氢裂化制造人造液体燃料的实验。这在当时,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是没有先例的大胆设想。
挑战权威
  1958年,著名人造液体燃料专家、前苏联一位学术权威来中国访问,听到这个设想后,认为这简直是异想天开。异想天开的林励吾决心向权威挑战,在中国完成中压加氢的试验。他带领一班年轻人经过反复的探索,终于攻下了这个难关。大庆油田的发现使得林励吾他们放下了刚刚获得成功的人造石油工作,转而把目光投向了从大庆原油中生产极具中国国防价值的航空煤油的研究开发之中。从研究所到大庆,林励吾记不清往返了多少趟。从实验室到中试,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无数次的失败。当时,这样一个大的高压加氢装置,可能是在中国从来没有搞过的。200个压力,这么高的压力、这么大的装置,所以很多问题都是过去没有经验的。就是一面设计,一面凭着研究的经验不断地来探讨、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过程是非常严格的,要求是只能成功,不能够失败,失败是不可想象的。经过五年多的努力,1967年元旦,他们设计的30万吨航空煤油生产装置正式开工了。1986年南京烷基苯厂首次用林励吾和他的同事发明的新型催化剂进行工业试验,获得成功。
获得成功
  之后,林励吾一直从事石油炼制、石油化学和合成气化学等方面的催化剂、催化工艺以及有关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在不同的时期,他不断地调整科研方向,不断开展新的课题,不断地开拓催化领域,也不断催化自己的科技人生。到2009年1月为止,资源、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发展环境温和的催化剂,改造污染严重的化工生产过程,并在资源、能源优化利用的基础上,同时保持环境和生态的平衡,是林励吾正在研究的课题。林励吾认为,催化反应的发现与应用已经超过了100年,在此期间,合成氨和石油工业的发展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个题目短期内解决不了,但作为长期的,2020年以后这种东西可能会变得很重要了。林励吾提出,这个问题可能他本人做不成了,他的学生,他的学生做不成了,他学生的学生再做,他们一代一代做下去,肯定能做成。
退休生活
  林励吾在78岁的时候已经是退休了,他用自己熟悉的专业术语解释了自己的养生观, 身体的保健实际也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勤于锻炼、心情愉悦,身体就会产生健康的反应。如果其中一个环节没做好,它就会成为疾病的催化剂,催生疾病。 搞了大半辈子科研的林励吾院士,生活态度也非常严谨,十分注重身体健康,散步、游泳、打球、听音乐,这些年轻时的爱好他一直保持至今,而在诸多爱好中,他最喜欢摄影。走进林励吾的家,精美的照片随处可见,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很多初次登门者常以为这些是出自名家之手,仔细观看后才发现都是林励吾的作品。 但在这些作品中,出现最多的要数娇艳的鲜花,一年四季110种花,在林励吾的《百花集》相册里争奇斗妍。而且他拍摄的花卉作品,都是鲜花怒放时的千姿百态,林励吾认为,这种姿态给人一种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感觉,看着心里就舒坦。 林励吾在大连,经常拿着专业的照相设备,在花草丛中专注地拍摄,在公园、广场的花草丛中,海滨、山边的优美景色里,经常可以看到林励吾步履矫健的身影和俯仰侧身的拍摄姿态,穿梭于鲜花盛开的大自然中,定格于色彩斑斓的秀色里,欣赏着美丽的风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对身体是锻炼,对精神是陶冶,绝对是很好的养生手段。最令林励吾高兴的还是照片洗出来的时候,每每看着自己的拍摄成果,听着妻子或朋友们的称赞,林励吾感到十分高兴,林励吾退休后,已经成了单位和邻里闻名的“摄影家”。
  林励吾退休后,除了是闻名的“摄影家”,林励吾还是业余的“游泳家”,从出生地广东汕头到辽宁大连,林励吾一直没有离开过大海,因此他对大海和游泳有着特殊的感情。林励吾认为,游泳是一项全身运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能得到锻炼,尤其在大海里搏击风浪,对心理素质也是一种锻炼。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怡然自得,林励吾在紧张的学术生活与愉快的平民生活之间,找到了健康的平衡。

成就及荣誉
脱离贫油状态
  60年代以前,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贫油”的国家,为了尽量减少对进口油料的依赖,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当时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就是以煤焦油、页岩油,甚至煤为原料来合成人造石油。林励吾当时承担的研究课题,就是要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来使煤焦油通过加氢裂化反应而制造汽油和煤油等液体燃料。在国外,当时德国和苏联也进行过煤焦油催化加氢的研究,一般要在1.5万~2万千帕高压氢气下才能有效地制得人造液体燃料。但林励吾知道,要使用这样高的反应压力,在我国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难以实现工业化的。因此,他开展了在7000千帕条件下的煤焦油加氢裂化制人造液体燃料的试验。这种中压煤焦油加氢的构想,那时候在国外和国
  内都是很大胆的想法。当时有一位前苏联人造液体燃料专家听了林励吾的工作介绍之后,曾轻蔑地说,要在约7000千帕条件下进行煤焦油加氢,真是异想天开。但是,林励吾没有被这位权威吓倒,他坚持实践第一的思想,认真地在催化剂和反应工艺上进行反复探索,终于在催化科学家何学纶先生的指导下,完成了中压煤焦油加氢的研究课题,并在工业装置试验成功。这时,我国发现了第一个大油田——大庆油田,人造石油研究暂时变为次要。于是,林励吾又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研究开发我国石油炼制催化新技术的工作中。
  那时候的林励吾,还不过30岁,已经在研究工作中显示了勇于开拓、急国家之所急、勇挑重担的思想作风。
  有了丰富的大庆石油,并不等于就解决了我国的石油产品供应问题,因为还要有先进的石油炼制技术,才能从大庆原油中生产出国家需要的多种多样的油料。在60年代初,我国的喷气飞机用的航空煤油就非常短缺,仍然要靠从前苏联等国家进口。而前苏联却突然断绝了对我国的供应。由于大庆原油属于石蜡基的油,所制得的航空煤油馏分冰点在-50℃左右,而合格的航空煤油则要求冰点低于-60℃。要从大庆原油制得合格的航空煤油,最好的途径是对大庆重油馏分进行“加氢异构裂化”。而这种技术的关键是要研究出同时具有加氢和异构裂化两种特殊功能的催化剂。当时,国外的大石油公司也正在全力以赴地对这个课题开展研究。林励吾了解到了国家的这一急需,就毫不犹豫地把解决这个课题作为自己的任务,决心要和国外同行一比高下。
开辟石油新路
  当时国外的关键技术资料大都处于严格保密状态,可供参考的资料不多。林励吾并没有把研究思路寄托在抄袭国外的技术诀窍上,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开辟自己的研究途径。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的特点是要同时具有催化加氢、异构化和裂化三种反应性能,一般认为,加氢反应依赖于催化剂的金属组分,而异构化和裂化则与催化剂担体的酸性强弱有关。当时催化化学中流行的一种理论,认为在这种所谓“双重性”催化剂上,金属组分与酸性组分各自形成分立的催化活性中心。林励吾根据自己在煤焦油加氢裂化研究的实践,参考国外文献,加上观察和思考,认为双重性催化剂上活性中心的形态实际上比这种理论概括更复杂和更多样化。为了更深入系统地掌握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以及它所催化的加氢异构裂化反应的实质和内在规律性,以便从理论的高度来指导自己的研究工作,他和同事张馥良一起,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再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电子(金属组分)—酸性(担体)相互作用和杂交”的理论,其中心思想是:①金属与担体相互作用形成复合中心;②金属的加氢性能越强,相互作用后越有利于异构化的选择性,而担体的酸性越强,则相互作用后越有利于裂化反应的选择性。他的这个“杂交中心”理论,比传统的“分立中心”理论能够更全面合理地概括和解释文献上的有关资料和数据,因而更能代表真实的规律性。林励吾在这个理论思想指引下,不到两年的时间,研究成功了我国第一代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代号为219催化剂。这个催化剂,其性能与当时国外几家大石油公司推到市场的同类催化剂不相上下,而其制造方法则完全是我们自己创新的。
  当时的石油工业部领导对219催化剂的研究成功给以了高度的评价,并决定以219催化剂为基础,完全依靠我国自己的力量,在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建立我国第一套30万吨/年规模的加氢异构裂化装置。这是我国第一次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造如此大型的石油加氢装置。林励吾在石油工业部专门成立的“工程指挥部”的领导下,作为技术主要负责人,担负起从催化剂到反应工艺的中试、装置投产的全过程中的科学技术指导工作,并在流程开发过程中,提出了在一个反应器内装填219-甲和219-乙两种根据反应最优化原理调变的催化剂的创造性设计(国外同类装置在多年之后才采用这种设计)。这套装置在1967年正式顺利投产,生产出了国家急需的、合格的低凝固点航空煤油。从此,中国人在航空煤油的生产上,真正完全立足于自己的资源和自己的技术,再也不受任何人的牵制了。据统计,这套装置从1967到1985年的18年间,为国家创造利税达4亿元。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这一研究成果被授予“全国科学大会奖”。
  林励吾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过不公正的对待,并被下放到农村。1972年,重新回到这个研究所,他痛心地发现,原来我国已经跻身于国际水平的一些炼油技术,如“轻油催化重整”技术,国外已经又有了很大的发展,而我国仍然踏步不前。当时我国石油公司开发成功了“多金属重整催化剂”,被认为是炼油技术的一个划时代的突破,我国石油部也准备组织“多金属重整”的技术会战。林励吾抱着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到的一贯信念,毅然投入了这个课题的攻关研究。为此,他又一次在全面系统归纳分析国内外文献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我国自己特点的研究方案,并与石油部两个研究所、三个工厂联合研究成功我国第一代铂—铱—铈/氧化铝多金属重整催化剂。其后,这个催化剂成功地应用到了大连石油七厂的15万吨/年的重整装置上,使我国的轻油重整炼油技术迅速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这项成果获得了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奖和1982年的石油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打破工业垄断
  在多金属重整催化剂的攻关研究刚要结束的时候,一个新的挑战又出现在林励吾的面前,那就是如何打破国外石油化工公司在关键的工业催化剂上对我们的垄断。我国在70年代中期就陆续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而制造合成洗涤剂原料烷基苯的生产装置是当时从美国引进的一套大型石油化工装置,其中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是关键技术之一。这种催化剂是美国UOP公司的垄断产品,UOP公司只出售烷基苯生产装置,催化剂则只能向UOP公司购买。这种铂—锡/氧化铝催化剂价格很贵,使用寿命又比较短,不断购买这种催化剂需要耗费相当多的外汇。为了打破外国公司对这种关键催化剂的垄断,林励吾主动迎接了这个难度很大的挑战,终于首创了络合制备铂—锡/氧化铝催化剂的新方法,制备出了我国自己的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并且与有关单位合作,实现了工业生产。从此,我国的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实现了全部国产化。经过工厂生产的实践检验,我国自己制造的催化剂,其性能不但优于当时由UOP公司引进的DEH-5型催化剂,而且达到了1986年UOP公司推出的DEH-7型最新一代催化剂的水平。这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发明三等奖、中国石化总公司一等奖和轻工部二等奖。10年来,该催化剂已在国内外同类型工厂广为应用。

人物简历
  1929年10月14日 生于广东省汕头市。
  1949-1952年 在浙江大学化工系学习毕业。
  1952-1965年 在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高压加氢室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课题组长;1965-1979年任副研究员、课题组长、多相催化研究室副主任;1979-1992年任研究员、多相及金属催化研究室主任。
  1982年 任辽宁省科协常委。
  1992年 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3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年 任《催化学报》主编。
  1995年 任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1979-1987年 任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主要论著
  1 林励吾,梁东白,蔡光宇等.石蜡基石油馏分临氢异构化催化性能研究.燃料化学学报,1965,6:193
  2 林励吾,吴荣安,白玉珩等.络合法铂—锡催化剂的特性及其脱氢性能的研究.石油学报,1980,1:73
  3 杨维慎,林励吾.无机陶瓷膜的制备及其在催化中的应用.Ⅰ.多孔氧化铝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自然科学进展,1993,3(2):182
  4 Lin Liwu,Wu Rongan,Zang Jingling, et al. The active sites on Pt-Sn catalysts and their selectivity in n-hexane reactions. Proc. 8th Inter.Congr. Catal.Ⅳ. Berlin: Verlag Chemie,1984. 555
  5 Yang Weishen,Lin Liwu,Fan Yining, et al. Surface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supported bicomponent catalysts.Catal.Lett.,1992,12:267~276
  6 Tang Cailin, Zang Jingling, Lin Liwu. Role of oxygen and carbon dioxideon methane oxidative coupling over CaO and Sm2O3 catalysts.Appl. Catal. A:General, 1994,115:243~256
  7 李新生,徐杰,林励吾(主编).催化新反应与新材料.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