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荣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杨立荣,扬州人,1962年生,中共党员。1984年获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士学位,1991年获浙大化工硕士学位,2003年获浙大化工博士学位。现任浙大化工系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酶工程、化学生物学、应用化学。
  说起杨立荣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在化工系生物工程研究所的网站上,关于他的个人信息,只有寥寥几行中文字:“职称:教授。学位:生物化工博士。研究方向:酶工程、化学生物学、应用化学”,除此之外,就全是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工作、研究项目、发表论文、专利成果。
  即使在外网的搜索引擎上,也没有更多的信息,在行业新闻、人物专访中几乎都见不到他的身影。
  没有行政职务,没有“人才”光环,没有获得什么荣誉,在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看来,杨立荣只是浙江大学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草根教授”。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教授,最近却成了新闻人物。国家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计划)2011年项目立项中,杨立荣申报的项目“生物制造手性化学品的科学基础”被批准立项,并成为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于是,杨立荣何许人也,再次成为我们心中的问号。他如何拿下�”项目?为什么能从众多�”项目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成功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奥秘?带着一串串问号,我们走进了化工系的办公室。
  见面的第一刻,杨立荣就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叹号。48岁的他,竟然已经头发花白!说起这次�”项目立项成功,他更是语出惊人:“能够被立项,有很多偶然因素和运气成分。我胆子大去申报了,没想到就成功了,如果别人去申报,说不定也都能通过。”
  当然,他花白的头发早就说明一切,答案可不是这么简单。
  立项经过 一场艰苦的鏖战
“手性是三维分子的基本属性,如果一个分子不能与其镜像重合,该分子就称为手性分子。就好像人的左手和右手互为镜像,它们在空间上却无法完全重合。如果把左手放在镜子前面,会发现右手才真正与左手在镜中的像是完全一样的,可以完全重叠在一起,右手正是左手在镜中的像,反之亦然。在化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手性’(Chirali-ty),化学品分子的手性特征的不同往往表现出极不相同的生理和药理效能。例如手性药物,一个手性体是有效的,另一个可能是低效或无效的,还有可能是有毒或有害的。我们的项目就是要用生物的手段定向、控制地制造出效用大、危害小的手性产品,避免对人们无效的或者有害的手性体的产生。”杨立荣介绍说。
  “手性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食品、材料等领域,在国计民生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传统的制造过程存在资源消耗大、能耗高、污染重等问题。生物制造因其高度的选择性和独特的环境友好优势能够为手性化学品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选择和解决方案,在工业可持续发展中显示巨大的潜力”。一直从事生物化工研究的杨立荣,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关注手性化学品这个领域,2003年以来,就先后参与以欧阳平凯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的研究工作,并联合申请国家重点基金项目,主要从事于手性化学品领域的研究,作为项目骨干和项目浙大负责人,杨立荣和国内顶尖专家一同研究,自身实力不断提升,在圈内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由于手性化学品的重要性,科技部2010年立项启动‘手性催化的重要科学基础’的�’项目,该项目的研究全部集中在化学催化制造手性化学品,而生物制造方面没有任何涉及,但生物的方法是制造手性化学品有效和重要的手段,且与化学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于是我斗胆提出了我的想法。”
  杨立荣的提议得到了圈内同行的认可,大家都觉得“值得一试”。“能成功最好,即使失败了,大家也可借这个机会聚在一起理清我们的研究思路,研讨我们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开拓我们的研究视野,说不定还能擦出其他更多更好的火花”。抱着这样的想法,杨立荣开始了组织架构工作。
  而这一做就是大半年的时间。“曾经有半个多月的时间,我把项目组成员集中在一起,一人一台电脑,每天不停地讨论不停地写。有了初稿,然后又各自不断修改完善,到最终成稿已经是十易其稿。”
  作为项目的负责人,杨立荣不仅要完成自己这块内容的研究,还要做好统筹工作,牵头请权威人士来指导点评,“项目负责人,就意味着责任二字。我自己的心态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2010年春节的大年初二我就带着初稿外出,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与同行专家请教、交流和讨论。”
  立项工作也得到了学校和院系的大力支持。化工系副系主任雷乐成教授告诉记者,说实话,杨立荣毕竟只是个普通教授,能否成功立项他们心里也没有底,“那时刚好在南京有个生物化工研讨会,我们系里几个老师就特地开车去找国内该领域的专家、院士交流杨立荣提出申请�’项目的事,结果发现杨立荣提出的这个项目非常受认可,我们信心大增。”在项目的申请和答辩过程中,学校科研院和系里还特别邀请院士、组织专家和以前的�”首席科学家给项目组模拟答辩,让项目组成员们提前接受实战考验。
  �”项目的申报,需要通过三轮背靠背的评审和答辩,最终在一个领域方向中确定一个研究项目,“我们这个项目属于综合交叉领域的‘生物技术和绿色化学技术在工业中应用的关键问题’方向,从最初的十几个项目到最后一轮两个项目直接PK,竞争非常激烈”,回忆起整个项目申请经过,杨立荣说就像是一场艰苦的鏖战,申请过程惊心动魄,如履薄冰,如果最终没有被立项,那么一切的付出都是零。
  厚积薄发 应用研究打基础
要想拿下�”项目,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作为一名普通教授的杨立荣,要成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更是难上加难。“目前的科研体制下,一般只有院士、‘长江’学者、‘杰青’获得者这样的人物才能当选首席科学家,或者说以他们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更容易被批准。但在这个项目中,这些人物担任的是下面几个子课题的组长,杨立荣倒成了总指挥。靠什么服众?靠的就是实力,多年来应用研究打下的基础。”化工系主任任其龙说,在朝夕相处的同事眼中看来,这次杨立荣申报的项目能被批准立项,源于他的“厚积薄发”。
  在浙大“土生土长”的杨立荣,从1993年开始协助朱自强教授做科学研究,1997年朱教授退休后杨立荣开始“单飞”,独当一面跟企业接触。
  “那时候我还是个30出头的毛头小伙子,刚评上副教授。第一个项目是和扬州农药厂谈,还特别找了师兄牵线,但人家觉得我太年轻不放心,最后没谈成。”
  出师不利的杨立荣并没有气馁,又找到一家私营企业———常州康美化工有限公司,正好企业老板也是个30多岁的年轻人,两人一拍即合,于1998年签订了总经费271万元的横向合同,这是杨立荣的第一个横向项目,也是当时化工系全额提取管理费的金额最大的横向项目。“这个项目是研制新一代家用杀蚊剂原药的,主要用在蚊香、电热蚊香、喷雾剂等卫生杀虫制剂中,老一代产品含有8个手性体,其中只有一个手性化合物是最有效的,其含量只占四分之一左右,另外的四分之三对蚊子是没有杀伤作用的,而且长期使用对我们人体还是有害的。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用生物的方法结合化学的手段高效制造出那个最有效的手性化合物,单独做成卫生杀虫剂使用。”项目成功了,在短短的十年间,帮助企业从当初的年生产总值几千万元的小企业发展到现在年生产总值近20多亿元的国家定点家用卫生杀虫原药生产的集团企业,企业老板也和杨立荣成了好朋友。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性格稍显内向的杨立荣学会了如何跟企业打交道,如何根据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来提炼出研究项目和课题,“只有在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研究才会有强的针对性,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应用研究想要出成果,必须投放到企业的生产第一线,接受工程的考验,这个过程不仅很漫长而且非常艰难,但杨立荣认为,将科学研究落实到为社会服务,是每一个科学家的天职,“项目做成了以后,企业能用得上且能产生效益,同时又为社会经济服务,这是我搞科研最开心的事。”
  2000年至今,杨立荣在生物工程领域获得了很多应用性研究成果,参与过多项�”项目,拥有多项专利技术,特别在生物制药领域与企业合作良好,获得业内专家很高的认可。“这么多年来我做的都是跟生物制造手性化合物这个项目相关的课题,所以推举首席科学家的时候,项目组成员想到了我。”
  一个简单的“想”字,包含了杨立荣多年应用研究所付出的心血。
  “第一桶金”' 应用研究反哺基础研究
有人认为,做横向项目搞应用研究就是赚钱,化工系老师说,赚钱不假,关键在于这笔钱怎么用,“如果抱着小富即安的思想,一直在横向项目的圈子中打转,就会越做越小,自己研究的范围也就固定死了。相反,如果能把资金投入到基础研究中去,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成果就会越来越大。”杨立荣“第一桶金”的故事正好说明了“小河有水大河满”的道理。
  1998年,杨立荣从横向项目中获取了“第一桶金”。他没有把这笔钱用来享受,而是向当时的浙大化工厂租了厂房用来做实验室,成为化工系第一个拿钱租房子搞科研的人。杨立荣说:“企业来谈项目肯定要看你有没有实验条件,如果连个实验室都没有,企业就不会跟你合作。那时化工系的实验用房很紧张,加上自己还刚评上副教授,系里根本不可能为我提供足够的实验室,所以我别无选择,只能自己找出路———花钱租房搞研究,企业引资添设备。现在最值得我自豪的是,我实验室数百万元的实验设备绝大部分是企业帮我购买的,或是用我的科研经费添置的,几乎没花学校的钱。”
  有条件要做研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开展研究,浙大的科研人需要这种精神。“按学校的实验用房核算办法,我课题组目前还缺编约140多平米的实验用房,但我们没有等、没有闹,而是继续花钱租用学校的科研周转房完成我们的基础研究和横向项目的研究工作,为此,连续十年我花了近百万元横向经费用于租房做科研。”
  勒紧裤腰带,扩大实验室,买仪器设备,杨立荣毫不吝啬地把资金都用在了科学研究中。同时向来注重团队建设的他还把部分资金投入到引进人才中,“道理很简单,科研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每当团队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我就考虑‘纳新’。一个团队只有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保持活力。而发展队伍的前提就是要有资本留得住人才。”优越实验条件引来优秀人才,优秀人才研发优秀项目,杨立荣说这钱花得值。
  “武装自己”的结果就是实力增强了,队伍壮大了,名气打响了,慕名而来找他做项目的企业越做越多。
  在“十一五”期间,时刻准备着的杨立荣抓住机会,从横向项目中提炼出基础研究课题,然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申报或参与申报国家�”目标导向项目、�”重点项目、国家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等一批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这些项目拓展了研究的外围空间,也直接为我这次�’申请打下了基础。”
  就这样,杨立荣以横向补纵向、以基础促应用的方式,最终实现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齐头并进。
  杨立荣当初用“第一桶金”投入到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并一直持续积累至今,化工系从领导到教师都由衷地敬佩他的远见卓识。
  “草根教授” 守得云开见月明
当记者问及成功的奥秘时,杨立荣一再笑言,这不能算是成功,也没有什么奥秘,不过这么多年科研工作的心得他倒很愿意与我们分享。
  首先,是要想得到。“想不出问题,后面的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了。就像这次立项,我发现目前国内有关生物制造手性化学品的研究还不多,我就想能不能就这个课题申请项目。如果别人比我先想到了,项目就是别人的了。”
  光是坐在实验室很难想得出面对国家重大需求的问题,要拓展自己的思路就得深入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化工领域有个特点,跟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所以我们的研究必须面向工业化,这样才能持久,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想得到,能不能做得到呢?“这就得看你是否吃得起苦了。”谈到这点,杨立荣指了指自己的花白头发,“看看这里就知道了,50岁不到就这样了。一句话,笨鸟先飞呗。”
  1993年,杨立荣刚开始在浙大工作,那时候只要没有出差,他总是楼里走得最晚的老师,即使是大年三十也是如此,“我已经十多年坚持下来了,我相信天道酬勤,一份耕耘总是会有一份收获的,科学研究没有捷径。”
  其次,要耐得住寂寞,这是杨立荣体会最深的一点。很多与他同时代的老师比他早好几年就评上教授了,但他直到前几年才刚被评上教授。“由于涉及到商业秘密,很多横向项目的研究成果都不能发表论文。如果当初为了评职称而专门去写论文,就会浪费我很多时间,消耗我大量精力。”就这样,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杨立荣一门心思地专注于他的应用研究。
  没有行政职务,没有“人才”光环,没有获得什么荣誉,但杨立荣并没有因此而难过,他说,他崇尚“紧张、有序、快乐”学习和工作的方式,纯粹为了名去做,是不会快乐的。“浙江大学提出要面对国家重大需求,这不是光靠嘴上说说的。应用研究必须真正‘落地’,否则为了文章而文章很容易误入歧途。”
  低调做人,是杨立荣的一贯准则,这也是他被称为“草根教授”的重要原因。之前很多社会媒体找他采访,都被他一一谢绝了,用他的话来说,现在还远未到庆功的时刻,这次�”项目的立项,不是一项研究工作已经成功,而是一个新的研究工作的开始,需要项目团队脚踏实地、一如既往地为实现项目的研究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较于个人,他更关注的是化工系整个学科的发展,“学校新一轮的岗位聘任改革将有利于团队的建设。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化工系里还有很多比我优秀的教师,只要我们能发扬拼搏精神,发挥我们浙大在工程应用方面的传统优势,团结一致,唤醒化工系这头沉睡的雄狮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