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匡逮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匡逮,大连医科大学教研室第二任主任(1986-1993),1953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早在1980年7月,中华医学会流行病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上,做了题为《医学专业的流行病学教学必需改革》的论文报告,主张以方法学为中心,脱离以传染病为中心的苏联模式,引起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中华卫生杂志刊登该文后又组织讨论,在国内流行病学教师中产生较大影响。1981年11月,来匡逮教授首次参加了我国卫生部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经过呼吁与要求,使之流行病学在高等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首次被列为一门独立课程。新的教学大纲的最显著特点是以流行病学方法及其在慢性病研究上的应用为中心,摆脱以传染病流行病学为中心内容的模式。据此大纲编写的第二版教科书就是以流行病学方法学为主要内容,而把传染病列为附录。从第三版开始更完全加以删除,初步完成我国流行病学教学的“国际接轨”。同时来教授在国内首先倡导以代谢流行病学方法研究慢性病的流行病学,并于1985年撰写《结肠癌的代谢流行病学》发表于流行病学进展第三卷。在他领导和指导下,他和研究生利用气相色谱与高压液相色谱分析体脂的脂肪酸构成及其与结肠癌、乳腺癌的关系。这种将代谢物用精密仪器分析与流行病学研究结合的实践引起国内流行病学界的重视,在1991年第三届全国流行病学学术会议上分别被列为大会特邀报告(结肠癌)与小组宣读(乳腺癌)。来教授为大连医科大学肿瘤流行病学培养硕士生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