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勇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1983 年毕业于原杭州大学数学系并留校任教,
  1985-1988 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曾任该校数据与知识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1993 年获日本政府奖学金赴日本留学,
  1997 年获日本国立名古屋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并被该校聘为日本文部教官,
  1999 年回国工作 , 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系主任。
  2004 年为信息学院常务副院长院长、兼经济信息管理系系主任。
  2005 年为信息学院院长兼经济信息管理系主任。
社会兼职

  目前是国家 863 计划软件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届信息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中国计算机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研究成果及荣誉

  2005 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 2 )
  发表论文选列:
  2005 年发表论文 16 篇,其中 SCI3 篇, EI 4 篇。
  [LDW05A] Man Li, Xiaoyong Du, Shan Wang. A Semi-automatic Ontology Acquisition Method for the Semantic Web.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Ag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AIM 2005). Published by Springer in its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series (LNCS 3739). Hangzhou , China . October 11-13, 2005:209-220
  [LDW05B] Man Li, Xiaoyong Du, Shan Wang. Learning Ontology From Relational Database.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ICMLC 2005). Published by IEEE press. Guangzhou , China . August 18-21, 2005: 3410-3415
  [DM05B] 杜小勇,马文峰,学科领域知识本体建设方法研究,图书情报工作, Vol.49, No.8, 2005 年第八期, pp.74-78
  [DM05A] 杜小勇,马文峰,数字资源集成系统体系结构研究,情报资料工作, 2005 年第 3 期, pp.42-45
  [LWDW05A] 李曼,王大治,杜小勇,王珊,基于领域本体的 Web 服务动态组合,计算机学报 ,Vol.28, No.4,pp.644-650,2005
  [LWDW05B]Man Li, Dazhi Wang, Xiaoyong Du, Shan Wang, Ontology Construction for Semantic Web: A Role-based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Method , Proc.of The Seventh Asia Pacific Web Conference (APWeb 05), Shanghai, China, 2005 , LNCS 3399 , 620--619


杜小勇同志,1997年于日本国立名古屋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获工学博士,同年任日本国立名古屋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1999年回国工作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兼任新成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2004年起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常务副院长、院长、教育部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2002年以来,他曾先后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九届、第十届信息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十五”863计划软件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国家“十五”863计划数据库重大专项的专家组组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第七届、第八届理事会理事,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计划重大科技专项“两件一芯”项目实施方案编写专家组成员、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十二五”规划编写专家组成员等学术兼职。目前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信息学部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等。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班干部,他坚持党的原则,维护党的利益,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他注重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自任信息学院院长以来,依靠学院党委,团结学院领导班子,他在学院行政工作中认真执行学校党委“三重一大”的规定,积极推行透明行政、民主决策。他有公道正派的品质,清正廉洁,以极其负责的工作态度,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努力工作,学院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回国后,他一直从事数据库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包括高性能数据库、数据仓库、智能信息检索技术、语义网与知识网格等,发表论文近百篇。曾先后担任数十个国际数据库相关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分会主席、共同主席等职务。他参与主持研制的国产基础软件产品金仓数据库产品Kingbase ES数据库曾获得2005年科技部组织的国产数据库评测综合成绩第一的好成绩,该成果获得北京市2005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国产数据库产品的知名品牌。他领导数据库与智能信息检索实验室,开展知识网格基础设施方面的研究工作,带领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辛勤工作、勇于探索,不断取得新成果。目前,他主持了国家863计划目标导向课题1项(经费432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际合作微软研究院项目和HP教育创新项目各1项。2007年他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同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经常是实验室来的最早的成员,晚上也经常在实验室工作到很晚。体现了一位导师和党员的以身作则和模范带头作用。

他主管学科发展工作,制定了学院“十一五”学科发展规划,他提出“按照规范化要求抓教学、按照国际化要求抓科研、按照市场化要求抓社会服务”的工作思路。狠抓学科规划和建设,在学院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科研发展、学生培养、以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建设性的主导作用,使学院的各项事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学院2005年获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点,2006年获得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系统理论等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07年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获得批准,2008年北京市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获得验收并获得持续支持。2009年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入选国家第四批特色专业建设计划,2009年信息安全本科专业获得批准。201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06年获建教育部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等重要进展,200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的验收正式对外运行。他是现任教育部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的主任。

杜小勇同志认真思考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为了落实学校“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他的主导和推动下,信息学院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2009年起,信息学院实行了新的MIC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大类招生、谈化专业;自主选课、形成专业;学有余力、组合专业;重大能力、超越专业”的指导思想,学生入学不分专业招生,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几年中通过选课自动形成专业,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同时获得双学位。信息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主流的学科竞赛活动,在ACM世界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和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信息安全竞赛等活动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建立了人大-BU本科双学位、人大-UQ双博士学位项目等一系列学生国际合作项目,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他热心教学工作,探索试验新环境下的教学方法。在HP教育创新项目的支持下,先后开展了实践性教学和在线互动式教学的探索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新的经验,先后在北京工商大学、中国财经大学等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他是“数据库系统概论”国家精品课程的主要成员之一。
杜小勇同志注意自身的理论修养,自觉学习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廉洁奉公、待人热情,对自已严格要求,为了学院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普遍好评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