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纾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纾 福州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学位委员会主席、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入选者。
 
  教育背景
  1978 年~1982 年,在福州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工学士学位;1985 年9 月~1988 年7 月,在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心理系获教育硕士学位;1991 年4 月~1994 年5 月,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心理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5~1996 年任新南威尔士大学校长专项基金博士后研究员,1997~1998 年任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澳大利亚国家博士后研究员,1999~2002 年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助理教授,2003 年任澳门科技大学行政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2005 年入选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
  项目、成果与奖励:先后承担的基金项目包括: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资助项目“Equate-to-differentiate theory: Decision making subject to cognitive capacity”(ARC: F79700830,1997~1999),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资助项目(2005 年度第二批,2006~2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突发公共事件后中国民众的后继风险决策”(70671099,2007~200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社会变革时期公众的社会心理问题” (KSCX2-YW-R-130,2007~2011)。
  学术兼职
  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S)、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及南洋学会会员;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注册心理学家;澳门科技大学行政与管理学院访问教授;《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The Open Ethics Journal 编委;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Information Sciences 、Korean Journal of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管理科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北京大学学报、以及中华心理学刊等期刊审稿人。
  主要论著
  已在Journal of Risk Research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Thinking and Reasoning 等30 余种期刊发表包括风险决策在内的学术论文80 余篇。
  研究领域
  我的研究领域是行为决策及其跨文化比较,其主要工作是发展了一个在确定、不确定及风险状态下的行为抉择模型。这一抉择模型有别与传统的计算“最大或最小期望值”模型,它假定:左右人类风险决策行为的机制不是最大限度地追求某种形式的期望(expectation)值,而是某种形式上辨察选择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优势性(dominance)关系。该模型和随后发表的一系列论文对风险状态下的决策行为提出了“齐当别”(Equate-to-differentiate theory: A coherent bi-choice model across certainty, uncertainty and risk)的抉择见解。如,对Allais确定效应的质疑(李纾, 2001;Li, 1993,2004c);对Kahneman和Tversky决策加权函数的质疑(Li, 1995,1996b);对Kahneman和Tversky违背不变性(invariance)原则的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的质疑(Li & Adams,1995;Li,1998;李纾、房永青、张迅捷,2000);对转移性(transitivity)公理的质疑(Li,1996a);对透明性能否在违反独立性原则中起作用的质疑(Li,1994a,2003a);对抉择与投标之间偏爱颠倒的质疑(Li,1994b);对期望法则是否适用于一次博弈还是多次博弈的质疑(Li,2003b);对规避不确定(uncertainty aversion)的质疑(李纾,2000);对囚犯的困境(Prisoner`s Dilemma)中的Disjunction Effect的质疑(Li & Taplin,2002)。这些研究对两位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Allais和Kahneman)的观点提出了直接或间接的质疑,并且引发经济学和心理学学者对我的研究发表专文评论 (Carlin, 1996)和重复验证实验(e.g., Bonini, Tentori & Rumiati, 2004)。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突发公共事件后中国民众的后继风险决策”。
 
 http://sourcedb.psych.cas.cn/cn/psychexpert/200907/t20090714_2073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