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毕来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毕来(1914-1991)
贵州炉山人。1935年毕业于贵州省立师范学校,旋任教职。次年考入浙江大学文理学院教育系,师从郑晓沧。抗日战争爆发后,加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从事抗日宣传活动。次年加人中国共产党,赴金华协助台胞组织台湾抗日义勇队,主编《台湾先锋》月刊。1941年在上海被日军逮捕。出狱后在上海、桂林重执教鞭。抗战胜利后,加人民盟,从事民主运动,1947年被当局逮捕。出狱后辗转赴东北解放区,先后担任东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开始从事《红楼梦》研究。1953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开始进行鲁迅研究。次年调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主任,致力于中学语文教材的编辑出版工作。1962年调民盟中央专任宣传部部长,参编《群众》杂志。公余潜心研究中国语言文字问题,归纳出《普通话代表字》(400个字),作为启蒙和扫盲教材编写的参考,受国家教委重视。为全国政协第四、五届委员,第六、七届常务委员,民盟中央历届中央委员。1991年12月5日病逝于北京,终年78岁。著有《欧洲文学史简编》《新文学史纲》(第1卷)、《漫说红楼梦》《红楼佛影》《红学刍言》等,著作有《张毕来文集》。

沉痛悼念张毕来先生
著名红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张毕来先生,因病于1991年12月5日凌晨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张毕来先生原名张启权,1914年出生于贵州省炉山县(现为凯里市)。1935年毕业于贵州省立师范学校。1936年考入浙江大学文理学院教育系。1937年加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受命在金华地区组织“台湾抗日义勇队”,主编《台湾先锋》月刊。1941年曾遭日军逮捕入狱。1945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1947年再度遭国民党逮捕入狱。解放后,他先后任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54年,调人民教育出版社,主持全国中学语文课本的编辑。1962年,调民盟中央,先后担任民盟中央宜传部副部长、部长。张毕来先生从青年时代就追求真理和进步,积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他两度入狱,表现了革命者的忠贞气节。作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在长期的民盟工作中,宣传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重视同各方面人士的合作共事,为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生前是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第四、五、六届民盟中央常委,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张毕来先生一生勤勉不怠,他投身社会活动的同时,仍孜孜不倦地从事文学研究和著述。早年他曾致力于欧美文学及五四新文学的教学和研究,著有《欧洲文学史简编》、《新文学史纲》第一卷,并翻译出版了印度尼赫鲁的式走向自由卜尼赫鲁自传》和‘监狱,我的第二家庭》、英国乔治·艾略特的长篇小说《亚当·比德》等。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几年里,张毕来先生陆续出版了他的盛翻红楼》、《红楼佛影》、《贾府书声》、《红学当言》(《谈‘红楼梦》岭哪粼论红专著。他从《红楼梦》本身的形象和清初的历史背景出没,兔衡对《红楼梦》作实事求是的历史的分析、评价,强调对历史的称寒,这在当时正处于拨乱反正时期的学术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寒得了他在红学界的崇高声望。1979年《红楼梦学刊》编委会成立时.,张毕来先生亲往与会祝贺,并一直担任学刊编委。1980年中国红楼梦孚会成立之际,他被推举为学会副会长,并代表中国红学会发出致台湾同仁书,多年来,他为促进海峡两岸的红学交流做了许多切实的工作。晚年的张毕来先生,依然关往红学研究。就在他逝世前的几个月,1991年7月在辽阳召开纪念程甲本诞生二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他因身体原因不能与会,还特为会议撰写了《我对程甲本的看法》一文,强调对百二十回本完整形象的维护,再次表明了他尊重历史的态度和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呜呼,天道无情,这篇文章竟成为张毕来先生与我们的永决!张毕来先生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可资敬重的同志和前辈,我们将深切怀念他1中国红横梦学会《红楼梦学刊》编辑委员会199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