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华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本华(1916~1981)
张本华教授是我国知名的医学昆虫学专家,浙江嘉兴人,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副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预防医学专题组组长、医学昆虫学研究室主管、丝虫病研究室副主任、媒介生物学与防制研究室主任等职,并当选为上海市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全国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委员。他还是中国民盟盟员。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古实泾村人,张宝坤之侄子。1934年1月,浙江省立嘉兴初级中学初中科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生物系。1940年自浙江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不久就到重庆歌乐山龙洞湾中央卫生实验院和中央卫生研究院,由昆虫学家何琦教授主持的寄生虫组工作。
张教授的一生是勤奋治学的一生,对于许多医学昆虫有广泛的研究。他是我国最早从事蠓类(即墨蚊)研究的学者之一。他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对四川地区蠓类的形态、分类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在1951年中国昆虫学报第一卷上发表,为我国蠓类的分类研究做出了贡献。《四川省三种吸血虫蠛蠓(墨蚊)的分类研究》的论文,是国人研究蠓科昆虫的第一篇论文。他在蚊虫分类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对于疟疾、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包括按蚊、库蚊、伊蚊等的形态分类、地理分布、生态习性、传病关系和防制方法都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对江苏、江西等省部分地区中华按蚊的种型分化问题和不同种型中华按蚊传播马来丝虫病的作用,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了摸清海南岛疟疾严重流行情况,1953年他参加了由已故疟疾研究室主任何琦教授组织领导的工作队,深入海南岛和雷州半岛疫区进行蚊虫调查,为海南岛抗疟规划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1955年,他和他的夫人陆秀琴教授合编的“中国的蚊类”一书出版,对我国蚊虫调查研究工作的开展,起了促进作用。1958年与甘运兴合编了《常见医学昆虫图谱》,他还编写《中国按蚊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对按蚊属塞蚊亚属所做的工作。除此以外,他还领导原医学昆虫室的同志对南京地区寄生人畜的卿蜡以及蝇类,进行了调查研究。
张教授不仅为我国医学昆虫学事业的发展作了许多工作,而且还积极从事教学工作,培养人材。五十年代初期,该所连续举办了两届寄生虫学高级师资训练班,张教授为学员讲授“医学昆虫学”。以后又多次到各地讲学,作学术报告。他讲课声音洪亮,生动形象,教学效果好,深受学员欢迎。对于研究室内中、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他也经常关心,甚至在重病期间,还经常在家里接待青年同志,热心地为他们修改稿件和讲解,为培养科研事业的接班人花费了不少心血。
张教授不仅是热爱科研工作的专家,而且还是一个积极的科学普及工作者。在抗美援朝反对细菌战的斗争中,他一方面积极地为全国许多地区鉴定昆虫标本,另一方面还编写了有关反细菌战中防制毒虫同题的材料。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来,他曾编写了不少教学、宣传材料。在他身患重病期间,还应邀到上海电视台为广大观众讲解有关除四害和防制蚊媒传染病的知识。他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把科研的成果交给广大群众。他很重视图谱和照片的形象教学的作用,1958年出版的由他和甘运兴同志合编的《常见医学昆虫图谱》,迄今仍是有关工作人员常用的参考书。
张教授的一生也是热爱祖国的一生。在解放前夕,他拒绝了国民党政府的利诱,坚决留在大陆迎接解放。他同党和人民同心同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不辞辛苦,经常深入疫区,足迹遍及祖国各地,不少岁月是在偏僻的农村度过的,有时春节也不回家。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了科研事业,争分夺秒,孜孜不倦地工作。在十年浩劫期间,张本华教授也遭到不少打击和凌辱。但在粉碎“四人帮”后,他依然精神焕发,满怀信心地工作。1979年,当他知道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淋巴细胞癌之后,感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在同病魔作顽强斗争中,抱病坚持工作,而且一如既往,常常工作到深夜。在这段时间里,他还兼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分卷编委,亲自为该书写了十二个有关医学昆虫的条目。在他病危期间,还嘱咐家属,在他逝世之后将遗体贡献给祖国的医学科研事业,作有关病理研究。并将他生前积蓄的五千元捐献给寄生虫病研究所工会,用于订购有关科技杂志,以提高中、青年科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张本华教授鞠躬尽瘁为科研的崇高革命精神,实在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