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PLA Military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因校址在哈尔滨,通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陈赓大将首任院长兼政委。哈军工于1952年开始筹建,1953年4月25日基建破土动工,9月1日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
1955年初具规模,设有五个系和一个预科:一系空军工程系、二系炮兵工程系、三系海军工程系,四系装甲兵工程系、五系工兵工程系和预科(1960年又增设防化系)。
1959年中央军委决定将该学院培养目标改为研究、设计、制造方面的军事工程师,实施尖端专业集中,常规专业分散的方针。
哈军工先后共建有10个系:空军系(西工大)、炮兵系(南理工)、海军系(哈工程)、装甲兵系(装甲兵工程学院)、工程兵系(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系)、防化兵系(防化兵学院)、原子系(国防科大)、导弹系(国防科大)、计算机系(国防科大)、电子系(国防科大)。
1966年哈军工转业改制,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改建和新建了火箭工程系、计算机系。1969年根据林彪关于战备的“一号命令”,学院内迁,1970年正式分迁。其中导弹工程系(1966年改建为火箭工程系)、电子工程系、1966年新建的计算机系以及基础课部和院机关划归第七机械工业部迁往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1978年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重回军队序列;把空军工程系划归第三机械工业部,迁往西安,并入西北工业大学;原子工程系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迁往重庆,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有关专业,组建重庆工业大学,1973年,重庆工业大学仍迁回哈尔滨与原哈工大留省部分合并,组成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哈军工原子工程系仍调回长沙工学院;海军工程系划归第六机械工业部,拟迁武汉,后留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哈尔滨工程大学;风洞实验室改为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的一个研究所,现为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浙大校友

岳劼毅 1946年9月至1949年7月,任浙江大学机械系教授。1952年8月至1970年6月,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授。

卢庆骏 193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留校任教,曾任数学系系主任。 历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数学教研室主任、院科学研究部副部长、院教务部副部长。后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一分院副院长、部总工程师、一院科技委副主任。

林循经 193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 历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程兵系主任教员、副教授、机械工艺教研室主任,后任南京工程兵学院工程机械教研室教授。

陈贵耕 少将。194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曾参与筹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后任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

欧阳昌宇 194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1955年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作,先后任工程兵系专科主任、原子工程系副主任,后任国防科技大学精密机械与仪器系(八系)副主任。

俞咸宜 194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理学院数学系。随丈夫欧阳昌宇 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先后在数学教研室、电子工程系工作,后任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吴洪鳌 少将。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历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数学教研室教员,讲师,教研室副主任。炮兵第一研究所副所长,总参炮兵装备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

胡守仁 少将。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历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助教、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邓金初 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曾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后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数学教研室副主任。

郭大津 195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曾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及浙江大学任教,后任同济大学机械学院副院长、机械工程系主任。

臧克茂 195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曾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执教。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金槐 1950-1952年就读于浙江大学理学院数学系。历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讲师、长沙工学院副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俞克曜 1950年由浙江大学电机系调大连海军学校机械系(二年制)学习。先后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计算机系、自动控制系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