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济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恩济 Zhou Enji(1917.9.1- ):
浙江杭州人,河海大学教授,1941年浙大史地系毕业,后又师从涂长望,1943年获浙大硕士学位。 1951年当选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曾任复旦大学讲师,中国航空公司气象台长,香港皇家天文台助理科学官。1951年初应政府邀请回国参加工作。历任天津大学水利系副教授,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水文气象教研室主任,河海大学教授。主编有《气象学》,合编有《英汉水文学词汇》。合著论文《印度洋海温与长江上游旱涝关系的初步分析》等。长期从事教学兼科研,致力于“水文气候学”的研究工作。


  周恩济教授于 1917年 9月 1日出生于杭州市。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 气象科, 随后考入浙江大学研究院地学部, 师从著名气象学家涂长望先生, 于 1943 年获硕士学位 。毕业后曾任重庆北碚国立复旦大学讲师 , 1945至 1949年 7月先后 任中国航空公司气象员、 气象台台长等职, 1949年 8月至 1951年 2 月任香港皇家 天文台助理科学官, 从事航空气象预报工作 。在此期间, 周先生为香港中国航空公 司和中央航空公司的 17架起义飞机飞回祖国大陆提供了正确的气象预报 , 为中国 民航事业立下了功劳 。周先生于 1947年和 1951年先后成为美国气象学会会员和英 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 。 1951年 2月 , 周先生应其导师 、 时任中央军事委员会气象局 局长涂长望先生邀请, 放弃了在香港优厚的生活条件, 毅然回到北京。在北京期 间, 他曾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 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央军委气象局从事英文和 俄文翻译工作, 并参与中国科学院主持的 《气象学名词》编审 。 1952年到天津大学任教, 1955年应其中学同 窗严恺先生邀请 , 到华东水利学院 (现河海大学)任教 , 直至走完他的人生历程。
  周先生为开创中国水文气象高等教育和科研事业,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世纪 50年代, 他为中国水文 专业撰写了第一批水文气象学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教材, 此后长期主讲气象学 、 气候学、 天气学、 中国气候 、 气象预报、 农业气象等课程。此外, 他亲自编写讲义并主讲地质学与地貌学、 水文地理学、 水文测验学等课 程 。他于 20世纪 50年代翻译出版的前苏联水文学家奥基耶夫斯基的专著 《陆地水文学》 , 填补了中国高等 学校当时急需陆地水文学教材的空白 , 对建立中国陆地水文学教材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1年 , 周先生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水文气候学(Hydroclimetology)硕士点 , 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从事水文气候学研究的人才 , 这些同学现在都已在国内外全球气候变化等研究领域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周先生讲课概念清晰、 重点突出 、 条理分明、 深入浅出 , 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同事们的钦佩 。周先生对学生满怀深情, 学生们从不同国家回 来看望他, 是他最高兴的事情 , 他常说: “我最大的快乐, 就是不断得知弟子们从不同国度传来的成功喜 讯 。” 周先生带领他的团队长期从事长江上游洪涝与干旱长期预报研究。他基于气候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 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气候系统外部的强迫作用, 研究了长江上游旱涝与南极海冰 、 北极海冰、 印度洋海温 、 赤 道东太平洋海温及 EINiño、 北大西洋海温、 青藏高原积雪等物理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 取得了 系统且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成果 , 他的这一学术思想对中国水文气候学科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 贡献。
  以周先生深厚的学术修养和卓越的研究才干 , 他本可以为水文气象科学做出更加重大的贡献。然而 , 1958年 , 厄运突然降临到周先生身上, 他被错定为 “历史反革命分子 ”, 直到 1980年才得以彻底平反 。 20 余年间 , 他被迫在水文系边工作、 边接受 “监督改造” , 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和身体折磨。可是周先生在逆境 中依然坚持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学校不允许学生称呼他老师而直呼其名、 上课时无需起立敬礼的情况下 , 他 仍把课程讲得有声有色;在不能在教材、 论文署名的情况下 , 他默默无闻地以水文系或其他人的名义, 编写 和编译了大量讲义与教材 ;在金湖农场种地养猪的日子里, 他与刘光文先生精心编纂了收词达 42 000 余条 的 《英汉水文学词典 》。平反以后, 有同志谈起他在香港的事业与生活, 周先生却说: “回国这条路我是走 对了, 我至今不悔。” 何等令人敬佩的赤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