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静,1968年3月生,江苏扬州人,博士,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手性分子合成组装及应用”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浙江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和浙江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杭州市“131”人才培养计划第一层次培养人选。现任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应用化学”杭州市特色专业负责人、“手性分子合成组装及应用”杭州市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兼任全国均相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化学会理事、浙江省政协委员、致公党杭州市委会副主委、杭州市政协常委、杭州市侨联常委、杭州市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和杭州市留学人员及家属联谊会副会长等职。
1989、1995年分别获浙江大学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1995年加入杭州师范学院化学系;2003年获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03-2005年香港理工大学、美国Boston College博士后研究员,先后师从陈新滋院士和Amir H. Hoveyda 教授。2005年回国工作。
主要从事手性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药物合成和超分子手性组装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发展绿色的有机反应过程和方法,探索手性药物及手性农药的绿色构型及不对称合成方法。近年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和面上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创新团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杰出青年团队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已发表论文和论著及译著章节50余篇,其中关于手性催化方面的英文专著1章。50篇论文被SCI收录,其中影响因子20以上论文1篇,9以上5篇,5以上12篇,3以上10篇,2以上5篇,包括3篇《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 USA,影响因子IF:9.737,其中1篇被首页介绍)、1篇Acc. Chem. Res.(IF:20.833)、2篇J. Am. Chem. Soc.(IF:10.677)、4篇Chem. Eur. J.(IF:5.831)、1篇Org. Lett.(IF:6.142)、4篇Adv. Synth. Catal.(IF:5.535)、1篇Chem. Asian J.(IF:4.572)、3篇J. Org. Chem.(IF:4.564)和1篇TrAC-Trend Anal. Chem.(IF:6.351)等国际知名的科学、化学和有机化学期刊论文。发表的论文被SCI期刊源论文引用1146余次,他引1006余次,h-Index为18,获3项美国发明专利。多次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

获奖情况  
1、“第九届浙江省青年科技奖”,2007年
2、“2004-2005年度浙江省优秀博士后”,2005年;
3、“浙江省第十四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07年
4、“浙江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999年
5、“杭州市第八届十大杰出青年”,2007年
6、“杭州青年五四奖章”,2007年
7、“杭州市优秀博士后”,2008年
8、杭州师范大学“师德标兵”,2007年。

学问:孜孜不倦的追求
自1995年从浙江大学硕士毕业分配到杭师大后,吴静就一直没有停顿或放弃过对学术的追求,她也从未因为教学任务繁忙和科研条件简陋而放弃研究工作。1998年~2001年,她在《中国科学》《化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核心期刊论文8篇,1999年获“浙江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00年~2005年,她先后在香港理工大学教授、不对称合成领域著名化学家陈新滋的名下及美国波士顿学院Hoveyda教授的研究小组攻读博士学位及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同行共认的突出创新性成绩,不仅具有很高学术性,而且拥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她因此荣获“2004—2005年度浙江省优秀博士后”。2005年7月,她回到杭师大。
目前,她主持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杰出青年团队项目)等多个省部级以上项目。她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和论著或译著的章节40余篇,有1篇论文以第一作者发表于化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综述刊物之一《美国化学研究评述》;3篇以第一、二作者发表在国际一流的科学刊物《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多篇论文发表在《美国化学会会志》《欧洲化学》等国际化学领域的顶尖期刊。
她的研究工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同,论文被SCI期刊源论文他引180余次,《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以及美国《化学化工新闻杂志》对她作为第一作者的相关工作进行了特别介绍。
自2007年以来,吴教授先后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校师德标兵、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杭州市优秀教师、浙江省青年科技获奖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省级“三育人”先进个人,2009年7月获得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