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

吴越(1926— )
吴越,化学家。江苏江阴人。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58年至1960年在民主德国柏林科学院学习。历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长期从事催化研究工作。在国内首先对催化剂的制备规律和稀土催化性质的规律性进行了探索。在稀土复合氧化物的多相氧化、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的加氢、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均相氧化及铁催化剂的双烯烃定向聚合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在组织烃类脱氢、燃料电池和甲烷化催化剂、低压合成甲醇、甲醇氧化制甲醛。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及稀土催化剂等的应用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

吴越,原名吴文玉,字漱莲。1926年8月6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自幼因家境贫困,被迫几度辍学,只读了一年半初中和两年高中。1944年入江苏南通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攻读土木工程。半年之后,由于学潮,他怀着一片拳拳爱国之心,和一批同学从沦陷区经过长途跋涉进入国控区求学,在皖南屯溪(现黄山市)考入国立英士大学(解放后并入浙江大学)化工系。1949年毕业。
1949年后,吴越进入浙江省干部学校学习,接受了马列主义教育,这对他的世界观有较大影响。1949年9月,他赴东北科学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前身)工作。当时,东北工业部正在为解决合成汽油和合成橡胶两大战略物资而组织研究力量,他立即投身于合成汽油的研究。1950年东北工业部对研究工作作了调整,他又服从需要改为从事合成橡胶的研究。
解放初期,应用化学所并无催化学科。吴越撰文系统介绍了国外,特别是苏联多相催化理论的主要方向,在研究制备合成橡胶单体的基础上开始了催化的基础性研究。1953年入党之后,吴越曾担任所学术秘书,他的工作很受老领导和科学家们的赏识。1958 年10月他被选派去前民主德国洪堡大学化学系和柏林科学院无机催化研究所进修。在国外的两年,他废寝忘食地工作,并在《无机和普通化学》(德文)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两篇,受到导师的赞扬。
1961年吴越回国后,接受了密闭系统供氧、燃料电池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等几个攻关任务的研究工作。正当他可以一显身手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切被迫停止,丧失了几乎近10年的时间。
1972年吴越从农村回到心爱的研究室,担任了催化研究室主任。经过近10年的苦心经营,一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了吉林省重大成果奖和科学院的科技进步奖,1967年他被任命为应用化学所副所长,主管物理化学方面的工作。
粉碎“四人帮”之后,吴越作为我国第一个访美化学代表团的成员参观了美国的一些重要催化研究机构,结合已有的经验,他深刻领悟到催化是一门理论和实际并重的学科,要想为祖国作出贡献,不仅要根据国家需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并通过基础研究探讨一些催化中的理论性问题,实际和理论必须并重不可偏废。1978年祖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在上述思想指导下吴越结合催化领域内一些重大问题和我国实际,以取代高温氧化中的贵金属、酸催化中的硫酸和开发无污染的氧化催化剂等为背景,有见解地选择了具有确切结构的钙钛石型复合氧化物、杂多化合物以及金属大环配合物等为催化剂,广泛系统研究了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深入开展了催化基础性方面的研究。几十年来他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约300篇学术论文,有3篇专论被收入国内有关丛书中,并在基础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一些新催化剂,有的取得了国家专利,有的则公开发表于国外杂志上。
在此期间,吴越被国家学位委员会评定为第二批博士生导师。承担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托负责“七五”重大项目“分子筛和稀土催化基础研究”的学术领导工作。中国科学院任命他为化学学科规划组组长、长春分院院长。从1991年起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吴越参加工作时在钱保功院士领导下,负责氯丁、丁苯和聚硫几个合成橡胶中间工厂的设计和建设,在国内首先应用相似原理解决了多个化工设备从实验室扩大到中间试验的设计问题。在他负责的乙苯脱氢制合成橡胶单体苯乙烯的研究中,通过热力学计算,阐明了不同稀释剂水、氮、氢的作用,达到了提高收率的目的。在开发第一代ZnO一系脱氢催化剂中,对助催化剂Al2O3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制法及性能之间得到了θ-规则,研究成果在催化会议(1957年,苏联)上受到A.A.Баландин院士的赞赏,并把他的德文原稿译成俄文,收入苏联刊物《催化和动力学问题》第10卷中。
吴越在国外学习期间,在德国著名无机化学家G.Rienacker 院士的指导下,开始对稀土氧化物的催化性质进行基础性研究,通过研究La2O3-CeO2催化剂在CO氧化和醇类脱水、脱氢等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得到了稀土氧化物晶体结构、导电性和催化性能之间有关的结果。回国后他一直在这个领域内工作,结合烯烃(氨)氧化的氧化物催化剂和低压合成甲醇的金属催化剂的开发,对稀土氧化物和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单一稀土氧化物,总结出了由稀土氧化物催化的反应动力学参数与稀土元素的总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之间的斜W规律。对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的加氢作用得出了活性组分不是稀土而是过渡金属,而且加氢反应不是催化的而是化学计量反应的结论。由他负责开发的氨氧化制硝酸的非铂稀土催化剂具有活性高,生产能力大,成本低等特点,曾获得了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和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专利和第三届全国发明金牌奖。由他参与的“三氟醋酸稀土配合物均相催化剂活性中心结构和催化性能关系”的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近年来在他领导下又开始了系统研究稀土氧化物在甲烷氧化偶联中的催化作用。
对氧化物催化剂和金属催化剂相比,由于前者不易制得单晶,因而是对氧化物催化剂进行基础性研究时的一项难题。吴越则独辟蹊径,以具有确定晶体结构的复合氧化物为催化剂,结合有重要应用背景的反应,系统研究了它们的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获得了一些有学术意义的规律性,为开发这类反应的新型催化剂提供了有益的科学依据。
1.钙钛石型稀土复合氧化物以取代贵金属(Pt)为目的,结合氨氧化制硝酸和汽车废气的处理,探讨了这类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发现钙钛石(ABO3)结构中A位三价稀土离子(La3+)无论以低价(Sr2+、Ca2+)还是高价(Th4+)离子取代,都将导致结构中B位过渡金属离子形成混合价态和生成缺陷(氧空位),是一类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由此形成的氧化—还原体系是决定这类催化剂活性的重要因素。总结出了由氧空位与低价过渡金属离子(Bn+)形成的色心(B(n+1)+)具有“氧阱”的作用,是亲电子反应物(O2、NO)的活性中心。依据金属离子价态变化规律和非化学计量氧之间存在的半定量关系,首次对这类催化剂的结构提出了缺陷模型,解释了这类催化剂在一系列高温氧化反应中的活性规律。并通过调整金属离子的价态和缺陷制得了有应用前景的氨氧化催化剂(中国专利86018985.5)。该研究成果曾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吴越把获得的这一结果应用于具有K2NiF4层状结构的类钙钛石型稀土复合氧化物(AO、ABO3,高温氧化物超导体)。在催化性能研究中观察到岩盐结构(AO)对稳定(ABO3)结构中B位离子的价态具有特殊的作用。从而发现这类化合物在苯酚羟化反应中具有相当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这是将具有超导性质的类钙钛石型稀土复合氧化物用于低温液—固相催化氧化的第一个成功的例子。
2.杂多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同时具有酸性和氧化—还原催化性能,被认为是一类很有应用前景的催化剂。作为酸催化剂主要以取代以硫酸为代表的强腐蚀性催化剂为目的,吴越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催化剂和反应介质的分离以及探讨均相酸催化反应多相化的问题,着重探讨了杂多酸的固载化问题和高浓度杂多酸溶液的催化性能。在广泛研究载体的表面性质、固载牢度和固载化杂多酸催化剂活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杂多酸的固载化是通过杂多酸中的质子(H+)和载体表面羟基(OH-)的相互作用进行的。固载化杂多酸的酸性质(酸强度和酸度)以及活性主要取决于载体表面羟基的酸(碱)度。这些结果为在一般意义上探讨固载酸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高浓度杂多酸溶液催化性能的研究,发明了一种在较低温度下(<50℃)即具有高酸强度(H0≤-10)的酸催化体系,可望用作由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制取高辛烷值汽油的催化剂,以取代旧工艺中使用的硫酸催化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25639A,CN1125640A)。
关于杂多酸的氧化—还原催化性能,通过系统研究杂多化合物中不同部位(中心离子、配位离子和抗衡离子)金属离子的催化性能,结论是:只有在缺位的杂多阴离子(例如PMo11)作为过渡金属离子(M)的配体制成多元杂多配合物(例如PMo11M)时才具有较好的催化氧化活性,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过渡金属离子才是催化活性组分,而杂多阴离子只起结构上的作用。
在氧化物催化剂的这一领域内,吴越还对其他混合氧化物型催化剂进行过广泛研究。他发现许多有应用性的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大都是在使用中形成的晶体结构确定的复合氧化物和具有缺陷结构的组分,例如由他指导开发成功的沸腾床甲醇氧化制甲醛和氨氧化制氢氰酸的Fe2O3-MoO3催化剂证明活性组分就是有确定结构的Fe2(MoO3)4。
吴越针对石油化工中难以解决的烃类羟化和环氧化问题首先以大环配合物酞菁铁为活性组分,进行了模拟细胞色素P450的催化加氧体系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是自然界中一种以铁卟啉为活性中心、硫原子为轴向配体(与以氮为轴向配体的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不同)的单加氧酶,具有在温和条件下催化芳烃羟化和烯烃环氧化的功能。
吴越提出的模拟体系在苯羟化合成苯酚的反应中获得了较好的活性结果。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配体结构、轴向配体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铁卟啉和氧的反应动力学等,得出了在这样的模拟体系中大环效应是很明显的;在反应过程中由Fe2+、抗坏血酸和适当配体形成中间三元配合物是氧活化的重要步骤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他改用铁的简单配合物(菲咯啉铁、8-羟基喹啉铁等)为活性组分并固载在适当的载体上(ZSM-5,MCM-41等分子筛)制成固载型催化剂,以H2O2为氧化剂研究了配体结构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发现以H2O2为氧化剂时反应按自由基机理进行,提高了反应速率,特别是以中孔分子筛MCM-41为载体时获得了可与文献中为世人所瞩目的钛—硅分子筛(TS-1、TS-2)的活性相比的结果,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并取得了国家专利(CN1125640A)。
吴越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外还在丁二烯聚合的研究中首先发现了一种新型高效的铁催化剂,通过对反应机理的研究,确认Fe离子和配体菲咯啉的配位对定向聚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他在以往工作积累的基础上又较早地提出了开展“环保催化”的研究并已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吴越有强烈的事业心,在担任繁重的科研组织工作的同时仍坚持在一线,进行科学实践和为学生讲授催化课程,并在百忙之中撰写了约120万字的专著《催化化学》(上、下册)。他的学术思想活跃,作风民主,平易近人,受到同事和学生们的爱戴,并很注意研究集体的培养和成长。
吴越已有博士生19名,硕士生14名,3名博士生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后工作。现在还有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在读。
自1980年以来他还先后担任过:
(1)国家学位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学科评议委员,国家发明委员会评选委员,吉林大学化学系兼职教授,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及厦门大学催化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OSSO)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在全国学术性团体中,担任多届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三、四、五届),吉林省科协主席(三、四届),中国化学会理事、催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吉林省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理事、催化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10多种学术性杂志编委、副主编。
现在,吴越已年逾七旬,但依然壮志满怀地在他热爱的研究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九五”期间他继续承担着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石油化工总公司共同支持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他为自己能为祖国和人民多做一点工作而深感欣慰。
(叶兴凯 王连驰)
简历
1926年8月6日 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南闸镇东街。
1944年9月至1945年2月 江苏省南通市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肄业。
1945年9月至1949年5月 国立英士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获学士学位。
1949年9月至1958年10月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设计科科长、助理研究员、所学术秘书、课题组组长。
1958年10月至1960年11月 德国柏林科学院无机催化研究所进修、访问学者。
1960年12月至1992年5月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至1967年6月);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
1984年2月至1988年6月 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党组成员。
1992年至今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吉林省科协名誉主席。
主要论著
3 Wu Yue. Application of the “inclined W hypothesis” to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rare earths. Kexue Tongbao, 1980, 25(1~2):37
4 Zhang Zheyan,Ma Huimin,Wu Yue,et al. A novel iron catalyst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butadiene. J. Mol. Catal. , 1982, 17: 65
5 Wu Yue, Yu Tao, Wang Chengxian,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n perovskitetype mixed oxides catalysts A'xA1-xBO3-λ(A'=Ca,Sr,A=La;B=Mn,Fe,Co) for NH3 oxidation. J. Catalysis, 1988, 120:88
6 吴越.催化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上册,1990年,下册,1995年
7 Wu Yue, Qu Shuhuo ,Ye Xingkei,et al; Catalytic behaviour of metal ions located at different sites of heteropolycompounds. Catal. Lett,1994, 23:195
8 Zhao Zhen,Yang Xiangguang, Wu Yue, Comparative study of nickelbased perovskite-like mixed oxide catalysts for direct decomposition of NO. Appl. Catal. B:Enviromental.,1996,8:281
9 Liu Chibiao, Zhao Zhen, Wu Yue,et al. Superconductor mixed oxides La2-xSixCuO4±λ for catalytic hydroxylation of phenol in the liquidsolid phase. J. Chem. Soc. Chem. Commu. , 1996,1017
10 Wu Yue, Ye Xingkai,Chu Wenling, et al. Heterogenization of heteropolyacids: A general discussion on the preparation of supported acid catalysts. Ind. Eng. Chem. Res., 1996, 35(8):2546
11 Chu Wenling, Ye xingkai ,Wu Yue, et al. Adsorption of heteropoly acid on the activated carbon:(Ⅱ) Adsorption of PMo12 and SiMol2 in aqueous and acidic media. Langmuir, 1996, 12(7):4185
12 Liu Chibiao, Ye Xingkai , Wu Yue. Hydroxylation of phenol catalyzed by iron (Ⅱ)-1,10 phenanthroline/MCM-41/zeolite. Catal. Lett,1996, 36:263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

吴越(WU YUE)
男,1965年10月生,北京人。198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建筑系,1990于东南大学获硕士学位,2002年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导。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建筑与规划学科联盟管理委员会主任、建筑系主任、和浙江大学建筑与城市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吴越于2002至2005在中国政府全球招聘中获聘为浦东新区首席规划师,成为中国政府首位海外直聘的政府高级雇员,并于2005年被授予“浦东新区第十二届十大杰出青年”。
在哈佛攻读博士期间,荣获2002度哈佛大学跨所有学院唯一的“费舍尔地理信息科学奖”(Fisher Prize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他的近期作品被哈佛大学设计学院Modern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in China 课程选用为最新案例,并被哈佛大学前任设计学院院长Peter G. Rowe教授称为代表未来希望的“第三潮流(the Third Stream)”的代表。近十年来持续跟踪“青海湟源全光谱小城镇综合发展”实践案例,并因此受邀在2017首尔第26届UIA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斩获大会“杰出学术论文/设计奖”。("UIA 2017 Seoul Outstanding Paper / Design Work Presentation Award")。
2014年,吴越获聘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并担任浙江大学建筑系主任。2015年,他创立“浙江大学建筑与城市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任主任,并担任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艺术总监、“吴越工作室”主持设计师。2016年,他推动成立“浙江大学建筑与规划学科联盟(ZAP)”,并担任管理委员会主任。2017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浙江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担任创任院长,先后主持承接了国家发改委《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单位第三方评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体化机制建设研究》等项目。2018年6月1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人座谈会中,吴越被长三角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聘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他也是浙江省唯一的获聘专家。2018年7月,主持开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并已获上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同年8月,主持承接了上海金山区乡村振兴规划项目。

https://person.zju.edu.cn/0014016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

吴越,博士,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网络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巴黎高科电信学院(Télécom ParisTech)-上海交通大学安全与信任联合研究实验室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国际化委员会委员。
1989年在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系获学士学位,后在东南大学无线电系获工学硕士、博士学位,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计算机系,法国巴黎电信学院Télécom ParisTech计算机与网络系和法国勃艮第大学(University of Bourgogne) LE2I-CNRS 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
主持了一批重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NSFC-CNRS)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中法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徐光启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86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载人航天预先研究项目、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与标准制定工作专项项目和上海市人才发展项目等。
2007年入选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计划,获得上海交通大学2017,2011,2009和2007教工年度考核优秀。近年来,一直从事移动互联网络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申请美国专利2项。申请中国国家专利11项,目前已经获得授权专利7项,授权许可1项,专利转让2项。参编重点大学信息安全专业规划教材3部。

http://infosec.sjtu.edu.cn/index.php?m=article&f=view&id=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