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花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叶金花,女,1990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日本国家材料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环境友好材料研究中心,主席研究员,光催化研究室主任。
  叶金花教授是结晶学、材料物理及材料化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在形状记忆合金,超导材料及物理等诸领域有深厚的造诣。特别是在光催化领域中带领她的研究室在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制备、表征、以及在太阳能转换和环境净化方面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在 Nature , Phy.Rev.Lett及Angew .Chem .Int . Edit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130多篇。多次获得国际大奖。

  学习经历:
  1.1979.9-1983.7 学士,浙江大学理学院
  2.1984.10 赴日留学(东京大学)
  3.1985.4-1987.3 硕士,东京大学理学院 
  4.1987.4-1990.3 博士,东京大学理学院 
  工作经历:
  1.1990.4 -1991.9 日本大阪大学产业科学研究所,金属结晶研究室,助
  理教授
  2.1991.10-1994.9 日本科学技术厅金属材料研究所第一研究部,科学技
  术特别研究员
  3.1994.10-2001.3 日本科学技术厅金属材料研究所物性解析研究部,主
  任研究员
  4.2001.4 -2003.12 日本国家材料研究所(原名金属材料研究所2001年4
  月更改为现名),环境友好材料中心,主干研究员,
  光催化研究室主任
  5.2004.1 -现在 日本国家材料研究所,环境友好材料中心,主席研究
  员,光催化研究室主任
  主要学术成就:
  (1) 超导薄膜YBa2Cu3Ox的制备、性能控制及机理的研究 (1992年-1995年)
  建立了YBa2Cu3Ox氧化物高温超导薄膜中氧含量(可调节超导特性)定量估算的方法。研究发现低温制膜导致的超导性能下降及氧气下高温后处理引起的超导特性改善与阳离子的构造秩序密切相关。这些方法及发现,在超导薄膜研究及实用化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应用的、非破坏性的、能正确定量影响超导特性因素的评价方法。阐明YBa2Cu3Ox薄膜成长机制及产生超导机制。有关成果在Phys. Rev. B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
  (2) 新超导材料PrBa2Cu3Ox的发现及超导机制的研究(1997年-1999年)
  以YBa2Cu3Ox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RBa2Cu3Ox(R为稀土元素)被发现以来10年间,人们一直认为用Pr置换Y所得到的PrBa2Cu3Ox不显示超导性能的现象是众所周知的,也有不少研究者提出了解释该现象的理论假设。叶金花博士采用改进的TSFZ方法,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PrBa2Cu3Ox超导体单晶,并在极限状态(高压、低温)下测定物性,从不同角度探究该物质的超导现象并研究其超导机制。发现了加压下有很大的压力效应。此外,通过单晶结构解析判定了有超导特性的样品具有完整的结晶结构;而用Flux传统方法制备的样品Cu(I)位置存在明显的缺陷,且没有超导特性。该研究成果结束了多年来关于PrBa2Cu3Ox是否有超导特性的争论,而且为新探索超导材料及超导机制提供了有益的信息。该研究成果在Phys. Rev. Lett.及Phys. Rev. B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3).具有可见光活性新型光催化材料的开发及在光解水制氢和环境净化方面的应用(1999年-现在)
  叶金花博士把在氧化物超导材料领域所获得的结晶物理学材料设计手法、经验、知识等应用于光催化领域、开发可见光活性的新型光催化材料,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光解水制氢和降解有害物。首次在世界上发现具有可见光活性的In1-XNiXTaO4催化剂并应用于光解水制氢,该成果发表于2001年12月份的《Nature》上,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为太阳能高效分解水制氢这一关键技术的突破奠定了基础。这种新型的可见光响应型氧化物半导体(In1-xNixTaO4)的重要特征是,掺入的杂质原子可以形成新的电子能级,在光的激发下成为光活性中心。在此基础上又成功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可见光活性的光催化剂,例如AVO4(A=In,稀土类元素)和(In2O3)m(BaO)n等等,其在更宽的可见光领域(至600nm)仍然有光催化活性。之后又成功开发了一系列的能够高效降解甲醛、乙醛、亚甲基蓝、H2S等有害物的光催化剂,在日本已经申请9项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