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钧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大钧(1926 — )
刘大钧,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长期从事植物遗传育种教学与研究,育成宁麦3号小麦在长江中下游推广;最先育成小麦—簇毛麦异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其中6VS/6AL易位系被证明为重要的抗白粉病新种质,其抗病基因定名为Pm21,并由协作单位转育成扬麦158抗病系;发现鹅观草等3个高抗赤霉病的小麦近缘物种并将其抗性转入小麦,育成异附加、代换和易位系,为抗赤霉病育种提供了新抗源。

  刘大钧,1926年7月2日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1年至1937年在常州读小学,抗日战争爆发后离开家乡,1938年至1944年在上海、南京读中学。1944年9月至1947年1月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学、临时大学、浙江金华英士大学农学院就读,1947年2月起转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1949年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于1949年9月至1955年10月间,历任金陵大学和南京农学院助教、讲师。1955年被选拔赴苏联莫斯科季米利亚捷夫农学院进修作物遗传育种,1956年转为研究生,1959年12月获生物科学副博士学位。1960年3月回国后,一直在南京农学院工作,先后任讲师、副教授。1980年5月至1981年4月,以访问教授身份赴美国密苏里大学农学院国际著名小麦细胞遗传学家E.R.Sears和G.Kimber教授实验室合作研究一年。1981年5月至1991年11月曾任南京农学院(1984年改为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主任、副院长、院长、校长兼研究院院长、教授等职,现为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
  刘大钧长期从事植物遗传育种教学及研究工作,其研究涉及植物受精、辐射诱变、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基因组分析等多个领域,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在小麦育种、遗传资源发掘、外源抗病基因转育与种质创新等研究中取得了不少既有应用成效、又有理论意义的重要成果。他长期坚持基础与应用、经典与新兴、创制材料与发展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向,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为中国植物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辛勤奉献,并培养了一批出色的后起之秀。其主要社会职务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学科评议组副组长、组员(1985-1997),江苏省第一届学位委员会委员(1991-1996),农业部第一、二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1983-1992),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科组成员(1983-1986),国家教委“211”工程咨询组专家、农业部部属高校“211”预审工作组(1994)、立项论证综合组(1996)专家。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兼植物遗传专业委员会主任(1987-1995),中国作物学会理事会理事、副理事长,江苏省遗传学会和生物技术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1984-1992),《自然科学进展》编委(1993),《遗传学报》、《遗传》副主编(1992-1996),《作物学报》编委(1979 年至今)等。

辐射育种培育出宁麦3号小麦
  早在60年代初刘大钧就开始进行小麦的辐射诱变研究。他和助手们在弄清诱变的最适辐射剂量、照射条件和辐射对株高、穗型、熟期、熟相与抗病性等的诱变效应基础上,先后选用不同的国内外品种材料开展小麦辐射育种工作,最后从意大利引进品系St1472/506上获得成功。该品系综合农艺性状优异,但后期早枯,产量潜力未能充分展示,以致无法在生产上利用。辐射诱变使这一引种材料的缺陷得到显著改进,最终在一批突变系中育成高产小麦品种宁麦3号(即南农701)。该品种在80年代初开始在长江中下游麦区推广,平均年种植面积在300余万亩以上。按1981至1985年不完全统计,5年累计种植1500余万亩,共增产小麦5亿多千克,1983年获国家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将近缘植物抗病基因转入小麦创制一批抗白粉病和抗赤霉病新种质
  鉴于小麦抗病育种中种内基因资源的局限性和原有抗源又已出现抗性丧失等问题,刘大钧自70年代就开始从小麦近缘植物中筛选、发掘可用于小麦抗病育种的基因资源。经20余年不间断的努力,在国内外最先发现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的二倍体物种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对小麦白粉病具有高度抗性。他通过小麦与簇毛麦间的杂交、回交以及对后代抗病性与染色体鉴定等技术,相继培育出抗白粉病的2n=42、染色体组型为AABBVV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1个,普通小麦—簇毛麦除1V外的异附加系6个和除1V与7V外的异代换系5个,分获1986年和1992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年又培育出一批高抗白粉病而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簇毛麦6VS/6AL易位系,获1996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7年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该易位系经国内外50余个单位引用后,均证明其除高抗白粉病菌现有小种或菌系外,还兼抗条锈菌的新优势小种,因而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并用于各自的育种计划。簇毛麦的抗白粉病基因已被定位于6V染色体短臂上,经国际小麦基因命名委员会认定,正式命名为Pm21。
  80年代中期,刘大钧又在国内外首先发现中国物种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和纤毛鹅观草(Roegneria ciliaris)对小麦赤霉病抗性显著高于小麦中的现有抗源,同时还验证了大赖草(Leymus racemosus)也高抗赤霉病。通过与普通小麦杂交、回交已将上述3个物种的抗赤霉病基因成功地转入小麦,并通过抗性与染色体鉴定等技术,相继选育出一批抗赤霉病的小麦—大赖草、小麦—鹅观草和小麦—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易位系,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创制出一批极有价值的新种质,并对这些物种的抗赤霉病基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染色体定位,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对中国特用小麦种质和近缘种进行基因组分析
  基因组分析可为植物遗传改良提供重要依据。刘大钧和他的学生们运用种属 间杂种的细胞学技术对小麦的近缘物种和中国特有种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基因组分析,为其合理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信息。他们综合应用非整倍体分析、染色体分带、DNA分子原位杂交等技术,首先在国际上报道了中国西部3种特有的六倍体小麦(云南小麦、西藏小麦和新疆小麦)染色体组成和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的分化差异;最早向国外报道中国自己育成的一个普通小麦—黑麦染色体易位系涉及1BL/1RS易位系,有关论文分别在国际会议上宣读和国外刊物上发表。90 年代后,他率领学生们致力于小麦近缘物种基因组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成功地分离与筛选到簇毛麦、大赖草和新麦草基因组或物种专化的DNA序列克隆,并以这些克隆为探针,对育成的小麦异染色体系中所含外源染色体(质)进行了鉴定,其验证结果和染色体分带与原位杂交鉴定结果相一致。此项研究成果1998年获国家教育部(基础类)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结合探索新路子
  “文化大革命”后,刘大钧不满足于辐射诱变和远缘杂交在小麦育种中的作用,进而又探索拓宽基因资源利用途径和提高育种效率的新路。他及时而有步骤地组织其助手和学生们深入开展染色体工程、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以及DNA分子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综合应用研究,成功地利用胚拯救与回交等技术使许多难以结实的属间杂种获得了后代,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出涉及4个近缘物种的小麦异染色体系。他们在染色体工程研究中较全面地将染色体分带、非整倍体分析、同工酶、原位杂交与分子标记等技术综合应用于染色体工程品系的鉴定。由于用各种技术所获得的证据能相互验证,使鉴定的精确度与可靠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刘大钧还带领学生们对小麦原生质体融合(如小麦与大麦、燕麦、黑麦与黑麦草等)、遗传转化和DNA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进行了大量探索性研究,近年来成功地筛选到与Pm21和Pm6 连锁的DNA分子探针,并积极发展与兄弟育种单位的合作,用已筛选到的连锁标记对Pm2、Pm4a和Pm21基因进行了有效的辅助选择,使基因聚合的效率与准确性显著提高,在中国小麦育种实践中开创了先例。

循循善诱教书育人
  刘大钧学识渊博,知识面广,其论著除涉及专业领域外,也有不少探讨整个农业教育与科技发展的。他十分重视语言工具,至今仍孜孜不倦于不断提高英语、俄语水平。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以惊人的毅力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他能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特别是向年轻人学习,包括自己的学生在内。在学术观点上,他从不趋炎附势,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能尊重科学、服从真理。在从教40余年中,他特别善于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授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并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他先后为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培养17名博士、33名硕士,其中30余名在国内工作,大部分成为所在单位的重要骨干,有的已是国内外知名学者、学科带头人、国家攻关项目和“863”项目主持人。在国外工作或深造的10余名学生同样受到国外同行的赞誉。
  他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始终遵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提出用人应不怕其有个性,挑选学科带头人则强调德才兼备和为人治学方面的成熟程度。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他所创建与领导的细胞遗传研究所已培养出一支学风正,基础好,团结勤奋的精干学术梯队,并于1990年经农业部批准为部重点开放实验室。目前该所已建立细胞遗传、组培转化和分子遗传3个实验室,可开展本领域研究前沿的各项工作,多次被农业部和基金委评为优秀实验室。

对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作出重要贡献
  刘大钧在组织国内外学术活动和发展国际合作中也作出了重要贡献。1985年至1995年间,曾以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兼植物遗传专业委员会主任身份,先后组织过两届“植物遗传理论与应用”研讨会,围绕“植物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和“植物遗传工程”两大主题,推动全国性学术交流与讨论,受到与会者的好评和学会表扬。他曾担任1986年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操作会议(中国西安)、1992年第一届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会议(中国北京)、1993年第八届国际小麦遗传会议(中国北京)地方组织委员会委员,1998年当选为第十届国际小麦遗传会议国际组织委员会委员。此外还参加了1986年英国皇家农学会“生物科学与作物改良”国际会议(英国剑桥),1988年第七届国际小麦遗传会议(英国剑桥),1990年第二届国际植物染色体操作会议(美国哥伦比亚),1991年日本宫崎大学“利用植物生物技术克服育种障碍”国际研讨会以及1997年日本新泻北陆农试场“植物染色体信息与利用”国际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1987年受聘为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探讨世纪之交研究重点与策略的顾问委员会委员,并应邀参与研讨。为发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他先后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康奈尔大学、堪萨斯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英国剑桥实验室、洛桑农业试验站以及俄罗斯、白俄罗斯等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联系。除通过请进派出、互访讲学、举办研讨班等形式以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外,还不断为这种学术交流与合作争取资助,使之发展成具体的研究项目。1994年,在申请美国麦克奈特基金会作物合作研究项目中,他根据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针对国内外作物遗传育种中的难点,并结合自身和合作伙伴的优势,提出编写《抗小麦赤霉病新种质的搜集、鉴定、转移和利用研究》申请书的思路和框架,成稿后又亲自字斟句酌地反复修改,直至最后终稿。申请在63个国家或地区提交的460份计划的激烈竞争中经两轮评选后获得通过。该合作项目的第一轮研究与培训计划因进展顺利和成绩显著受到基金会的高度赞赏与充分肯定。该项目的第二轮(1998-2001年)延续申请,亦已顺利通过,而且还提高了资助强度。这个合作项目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基础研究工作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所在单位科研水平,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而增强今后的国际竞争能力。

为南农复校、建校艰辛奉献
  刘大钧不仅是一名学者,还是一位农业教育家。他自1981 年12月经中央组织部批准,担任南京农学院副院长,1983年12 月由国务院任命为院长,学校更名后任南京农业大学校长,连续从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达10年之久。担任校领导初期,正值南京农学院由国务院批准在原址复校后不久,工作千头万绪,百废待兴,他以坚毅的精神和力排众议的魄力,在校党委领导和前任工作的基础上,组织与领导全校教职工积极投入艰辛的复校、建校工作。他能抓大事,并妥善处理学校发展中的各种矛盾,重视调动全校各支队伍的积极性,善于同各个层面的人交流、对话。他办事公正,平易近人,作风民主,深入实际,重视听取各部门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对学科建设及学校发展的意见,为学校制定出中长期发展规划。他不仅抓办学条件改善,还重视端正办学思想,培养良好的校风。他排除各种干扰,全面抓以师资为主的三支队伍建设。他认真细致地领导了校舍、农牧场、试验地的回收与校园的界定等工作,并从实际出发,稳妥地解决了卫岗校区的实验用地,为在原址复校办学奠定了基础。在他出任校领导的10年期间,学校师资由复校初期的394人发展到1991年904人,其中教授104人、副教授2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3人,硕士学位的246人。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均发生巨大变化,为学校后续发展注入了活力。在此期间,学校从11个本科专业发展到20个本科与8个专科专业,拥有17个博士点、32个硕士点、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在校本科生约4000人,研究生近500 人。所有这些都为学校迎接“八五”、“九五”规划的挑战和进入“211”工程项目打下了良好与坚实的基础。
  (王耀南)

简历
  1926年7月2日 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
  1931-1944年 在常州武阳小学、上海晓光中学、南京中央大学附中学习。
  1944-1947年 在南京中央大学、临时大学、金华英士大学农学院学习。
  1947-1949年 在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学习,获学士学位。
  1949-1952年 任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助教。
  1952-1955年 任南京农学院助教、讲师。
  1955-1960年 在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获副博士学位。
  1960-1980年 任南京农学院讲师,副教授。
  1980-1991年 任南京农业大学副院长,院长,校长,教授。
  1991年12月至今 任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所长,教授。

主要论著
  1 Лю Да-цзюнь. Активность φерментов генеративньIX органов разньIX сорт ов яровои пшеницьI. Доклад, TCXA,1958(39):73~76
  2 Liu,D.J.,Kimber.G. The utilization of 4x amphidiploids in the genomic analysis of wheat.Z.Pflanzenzuchtung,1982(88):302~310
  3 刘大钧,陈佩度,裴广铮等.将簇毛麦种质转移给小麦的研究.遗传学报,1983,10(2):103~113
  4 刘大钧,陈佩度.簇毛麦和硬粒小麦一簇毛麦双二倍体的N-分带.遗传学报,1998,10(2):106~108
  5 Pei,G.Z.,23.Liu,D.J.Identification of Triticum/haynaldia villosa alien substitution lines with N-banding and meiotic analysis. Proc. Inter. Sympos. on Chromosome Engineering in Plants Xian,China,1986
  6 Liu Dajun. The utilization of alien germplasm in wheat improvement in China.(Summary)Bioscience in Crop Improvement Symposium 1~6,July Cambridge,1986,UK 31~32
  7 刘大钧,陈佩度,吴沛良等.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作物学报,1986(1293):155~162
  8 Jiang Jiming, Liu,D.J. New Hordeum-triticum hybrids.Cere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1987,15(2~3):95~99
  9 Yan Yang,Liu D.J.Production morphology and cytogenetics of intergenetic hybrids of Elymus species with Triticu aestivum L. and their backcross derivatives m.Genome,1987(29):689~694
  10 Liu D.J., Weng,Y.Q.,Chen,P.D..Transfer of scab resistance from Roegneria C.Kock(Agropyron)species into common wheat.Proc,2nd Inter.Symposium on Chromosome Engineering in Plants Missouri Columbia,USA,1990
  11 刘大钧,陈佩度,裴广铮等.簇毛麦种质导入小麦及其研究.植物细胞工程与育种,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12 Liu,D.J. Biotechnology and introduction of useful alien genes in plants. Proc. Inter. Colloquium on Overcoming Breeding Barriers by Means of Plant Biotechnology Miyazaki.1991,201~213
  13 刘大钧.生物技术(高科技知识丛书).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2
  14 Liu,D.J., Chen,P.D. & J.Raupp. Determination of homoeologous groups of Haynaldia villosa chromosomes.Proc,8th Inter. Wheat Genetics Symposium.1993,181~185
  15 Li,W.L., Chen,P.D., Qi,L.L., Liu D.J.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species-specific repeated sequence from Haynaldia villosa.1995,TAG 90:526~533
  16 陈佩度,周波,齐莉莉,刘大钧.用分子原位杂交(GISH)鉴定小麦—簇毛麦双倍体、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遗传学报,1995,22 (5):380~386
  17 齐莉莉,陈佩度,刘大钧等.小麦白粉病新抗源—基因Pm2.作物学报,1995,21(3):257~262
  18 刘大钧,齐莉莉,陈佩度等.导入小麦的外源染色体片段的准确鉴定及外源抗性基因的稳定性分析.遗传学报,1996,23(1):18~23
  19 刘大钧.小麦育种的遗传学基础.见:金善宝主编.中国小麦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189~239
  20 Lili Qi, Mingshu Cao, Peidu Chen, Wanlong Li and Dajun Liu. Identification, mapping,and application of polymor phic DNA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gene Pm21 of wheat Genome.1996(39):191~197
  21 Wang Xiu-e, Chen Peidu,Liu Dajun. Development of Euplasmic T. aestivum-R.ciliaris Disomic Addition Line D and Ditelosomic Addition Line tBL.Chinese Journal of Genetics.1997,24(2):127~131
  22 L.L.Qi, S.L.Wang,P.D.Chen, D.J.Liu et al. Molecular cytogenetic analysis of Leymus racemosus chromosomes added to wheat.1997,TAG 95:1084~1091
  23 齐莉莉,周波,张守中,陈佩度,刘大钧等.阿拉拉特小麦(Triticum araratic um)抗白粉病基因向普通小麦转移.Ⅰ.阿拉拉特小麦与普通小麦杂种后的细胞遗传研究及抗性鉴定.遗传学报,1998,25(1):59~66
  24 Peidu Chen, Wenxian Sun, Wenxuan Liu, Jianhua Yuan, Zhaohui Liu, Suling Wang, Dajun Liu. Development of Wheat-Leymus racemosus Translocation Lines with Scab Resistance Proc.of 9th Inter.Wheat Genetics Symp.Saskatoon,Canada Aug.2~9.1998,Vol.232~34
  25 Dajun Liu,Jiyuan Liu,Wengjing Tao et al.Molecular Markers and Breeding Wheat for Powdery Mildiw Resistance, Proc.of 9th Inter. Wheat Genetics Symp.Saskatoon,Canada.Aug.2~9.1998,Vol.3128~131
  26 L.L.Qi, P.D.Chen, B.S.Gill,D.J.Liu.Molecular evidence of homoeology of Haynaldia villosa chromosomes with those of brea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em.Thell Proc.of 9th Inter.Wheat Genetics Symp.Saskatoon,Canada.Aug.2~9.1998,Vol.2104~106
  27 W.P.Chen, P.D.Chen, D.J.Liu et al. Constitutive expression of a rice thaumatin-like protein gene in T0,T1 and T2 transgenic wheat plants Proc. of 9th Inter. Wheat Genetics Symp. Saskatoon, Canada Aug.2~9.1998,Vol.3,169~171
  28 孙文献,陈佩度,刘大钧.将大赖草种质转移给普通小麦的研究.Ⅵ.端体异附加系选育与鉴定.遗传学报,1998,25(3):259~264
  29 刘文轩,孙文献,陈佩度,刘大钧.将大赖草种质转移给普通小麦的研究.Ⅶ.一个普通小麦—大赖草等臂染色体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遗传学报,1998,25(4):351~355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 作物卷 2.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1999.12. 第270-2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