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均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何志均(1923—)
何志均,计算机科学家,教育家。从教逾60年,先后创建了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和计算机系,培养了数以千计的电子学和计算机高级人才,为我国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诸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何志均,1923年5月13日出生于上海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大学肄业,有较好的中、英文基础,先后在上海多家公司、商行任小职员,经常失业。母亲上过中学,年轻时担任过几年家庭教师。何志均于1928年入上海万竹小学,日本侵略军侵犯上海,何志均随家避居租界,只得休学在家,但却有时间读了许多书,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今小说和一些常识书本。他此前成绩原不突出,但再次复学时,语文、算术成绩,一直到毕业时都保持在全班第一、第二名。特别是自然和史地常识,在万竹举行的知识统考中,他以四年级的学生考出了六年级学生的水平。初三时他接触到平面几何课,为它的逻辑构架和推理的严密所吸引,于是脱离了课堂的进度而进行自学,不到一学期就学完了全书;在初三余下的时间里,学完了高中全部数学教程——平面三角、立体几何、大代数和解析几何。在高中一年级,课外自学了大学理工科的微积分和微分方程两门英文版课本,并都顺利地做完了习题。在高二、高三,他继续自学大学普通物理和数学系的高等代数、高等微积分等。这两段自学的经历,使他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深信学生和青年教师的自学潜力。1935年进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商科初中,1937年日本侵略军大举侵犯上海,何志均父亲生病失业,全家迁回原籍余姚乡下,留下何志均独自一人寄宿于上海舅父家4年半,并由姨妈资助学杂费和零用钱。1938年进入上海大公职业学校高中机械科,1941年毕业又进入上海工业专科学校电机系,就读仅半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并占领上海租界。上海工业专科学校不愿受日伪管制自行停办,何志均由上海交通大学理学院院长裘维裕介绍到浙南龙泉的浙江大学龙泉分校继续就读电机系,龙泉分校当时只办到二年级。龙泉流行疟疾,他每月都要被“打摆子”,生活也极为艰苦,微薄的贷金,只够勉强吃淡饭。他于1943年夏转到贵州遵义浙江大学电机系电讯组读三年级。他利用浙江大学尚为丰富的图书资源,自学了德国的理论物理和电动力学的教本。王国松、钱钟韩、蔡金涛等名师讲课各有独自风格,何志均受益匪浅。何志均回忆起青少年时代的学习,至今仍然还是很愉快的。
1945年夏,何志均在浙江大学以电机系电讯组第一名的学习成绩毕业,到昆明中央无线电厂担任甲种实习员,半年后应聘回校,在电机系任助教,开始了在浙江大学的教学生涯。
1952年,浙江大学被调整为单纯工科大学,翌年把素负盛名的浙江大学电机系电讯组连同师生调整出去,何志均被作为年轻教学骨干留在浙江大学电机系,担任电工理论基础课主讲,并兼任系教学秘书3年,1956年被浙江大学任命兼职新成立的“科学研究科”第一任科长,协助科研副校长推动全校科学研究。虽然行政工作繁忙,但他仍担任了超过专职教学教师工作量的教学,讲授理论上有很大跳跃的苏联教材。由于他具有深厚的理科基础,讲课被学生赞为“概括精炼、逻辑性强”;同时又开出新课:工业电子学、高电压工程、计算装置,有时一天连上3门课6小时,他依然精力充沛。
1956年,国家注意到我国在“电子学”、“半导体”、“计算机”、“原子能”等国际新技术领域的空白,规划追赶。1957年初,浙江大学责成电机系筹建“无线电技术”专业,何志均提出立即成立一个“先行班”的方案。通过“先行班”各个教学环节,包括新课、新实验的开设与摸索,使从1957年正规招入的一年级新生更具质量保证。1958年夏,“先行班”毕业,国家根据急需,把大部分毕业生分配到全国重要单位,何志均只好又从电机系三年级学生中择优挑选了10名左右提前毕业作为助教,他还动员电机系年轻骨干教师阙端麟、姚庆栋、周文、陈启秀共同改行,在电机系内再办起“电真空”、“半导体”等专业,并立即招生,完成了无线电系的构架,最终于1960年从电机系独立出来,正式成立“无线电工程”系,由何志均担任系主任,并兼任无线电专业教研室主任,这些青年骨干分别担任其他专业教研室主任。浙江大学新建的无线电系在何志均与同仁的努力下,到了1966年,已赶上全国成立较早的无线电系行列,培养出近千名优秀的专业人才。
1973年,何志均受命创办“计算机专业”,让有限的教师加上由学校分配来的十多位刚毕业的本科生,参与专业教学辅导,在工作中进行培养,若干年之后,他们都成为专业骨干。1978 年,计算机独立成系,何志均出任系主任。1984年,担任计算机系学术委员会主任,直至1998年。何志均于1981年晋升为教授。
在计算机系成立的同时,何志均即招收硕士研究生,以培养师资。他招收并指导的第一届共5位硕士生,通过补基础,特别是一年半的培养,毕业后全部成为教学骨干,10多年后都做出了杰出成绩,全部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中潘云鹤成为浙江大学的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志均重视研究生培养,开始时只有他一人是硕士生导师,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导师队伍逐年扩展。他把研究生的培养和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终于在1986年,使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授予点,何志均也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到1988年在学科组投票选重点学科时,这一博士点已位列全国前10名之中。
何志均把培养研究生当作培养科研攻坚力量,从1978年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开始,一届又一届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以博士、硕士和高年级优秀本学生组成的攻坚梯队,完成了许多重大任务。
何志均对最新研究领域极为敏锐,具有很强的分析、判断和吸收能力,因而能够始终追踪国际新兴学科。同时,由于他丰富的学术经历和广博的知识,在组织科研工作时能既注重学科的发展,又注意实际应用和经济效益,使他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总能走在学科研究的前列。
他把首批招收的研究生确定为“人工智能”方向,也作为计算机系的长远科研方向。在博览了当时所能得到的外文文献之后,他留意到计算机科学和思维科学结合的人工智能学科,在国外经历了20多年的艰苦研究后,方开始其实用的过程,而在国内尚是空白。他为研究生开设了人工智能、机器定理证明、模式识别和Lisp程序设计等课程,在国内率先带领第一批研究生开垦这一处女地。他为研究生确定了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为“专家系统”,强调专家系统的发展在于应用、在于对社会作出贡献。当时国际上所有的专家系统都只能在大、中型计算机上进行研究和开发,何志均却在中国比较普遍具有的8位微型计算机上,对专家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在他指导下的研究生,从1981 年起,先后研制成一批实用的专家系统,分别应用于农业、探矿和轻纺工业。特别是1982年,他指导的研究生潘云鹤研制成功的“智能模拟彩色平面美术图案创作系统”,经国内美术家,人工智能、计算机、自动化等多方面专家鉴定,认为“我国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5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著名教授、诺贝尔奖和图灵奖获得者H.A.西蒙(Simon)参观该系统后写下了“我所知道最好的计算机美术系统”的评价。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应用于生产的专家系统,现正在地毯、墙纸、印染、刺绣等行业中投入应用。此后何志均又继续指导新的研究生林峰,应用潘云鹤的成果进一步开发出“立体感美术图案创作系统”。这一系列的计算机美术的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由此,何志均1981年于计算机系内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室,并于1984年升格为人工智能研究所,并担任所长直至1991年。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专家系统在国际上正处于大发展阶段,由此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研制出许多建造专家系统的软件工具,使建造一个专家系统所需的人力、时间、资金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需要解决许多人工智能中的基础技术,加快开发第二代专家系统,以取代不能解决许多较为复杂问题的第一代专家系统。于是何志均带领他的研究生转向专家系统开发工具的研究,他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童学军和杨涛分别于1986年和1987年在国内首先实现了两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第二代专家系统开发工具,他们所写的两篇论文各自为国际人工智能最权威的学术会议——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JCAI)于1987年在米兰召开的第八届年会所录用,两人还由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聘任各担任一个小组的主席。这些成就引起了国内人工智能学界的瞩目。此后人工智能所开发了更多的专家系统工具,其中与中科院数学所联合研制的一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何志均从国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动向,认识到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图形学将对推动中国工业的发展产生巨大作用,于是1982年选定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计算机图形学作为第二个重点长远研究方向,并将现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图形处理技术结合到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之中。研究生张宁在他的指导下,于1985年研制成功“二三维图形生成显示软件包”,在图形裁剪、真实感图形处理技术等方面达到了当时的国际水平。1986年承担国家机械委“七五”重大攻关项目“VAX系列(UNIX)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支撑软件系统的研究”,标志着何志均和石教英等教授领导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已达到国际水平,国家计委于1988年在浙江大学建立了国家级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图形学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内的重要研究据点。与此同时,何志均将人工智能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学相结合,用于解决国民经济中重大关键问题。他指导的博士生陈纯的“丝绸印染CAD/CAM系统”,经历5年的艰苦努力,于1989年研制成功,达到了当时国际的领先水平,并在生产中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由于国家机械委“七五”重大攻关项目的成功,何志均竞争国家“863”重大课题“CAD/CAPP/CAM集成系统软件研发项目”的招标获得成功。由此他和董金祥教授把CAD的研究引向更高一层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研究,除了原有CAD 需要进一步提高以跟上当时国外先进水平以外,CAM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CAPP都要重新开辟,还要进行更先进的工程数据库和许多不同大型软件的集成技术研发,何志均让他的10多位博士生分别承担这些重大项目,并由40名硕士生组成庞大团队,面对国内外的竞争压力,经过4年的艰苦奋斗,“CAD/CAPP/CAM集成系统软件”于1997年研制成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开发的CAD系列软件在400多家企业中得到应用,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开发与产业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为工程数据库研发的新型的面向对象数据库(OODB)的原型,也接近国外OODB的指标,由此浙江大学又在数据库研究这一软件重要分支上迈进,并在董金祥教授的带领下,持续不断地研究并取得成果,成为国内数据库研究一个重要据点,承担国家“863”的重大项目。
何志均反思到当时所瞄准的国外同类产品又已有大的拓展,而自身却缺乏产品推广的后劲,这也是中国跟踪项目的通病。他认定应该和国外企业在开发上密切合作,方能缩小差距,与世界的发展同步前进。为此他积极地寻找与软件最发达的美国企业合作的机会,经历多年艰苦的努力和磨合,终于由他牵线与美国第一大共同基金服务公司——道富银行进行合作。他凝聚了4位自己带的博士生,教授杨小虎、周波、孙建伶、李善平,带领学生组成精干团队,于2001年底组成“浙江大学道富科技中心”,由潘云鹤校长和何志均担任中方理事。该技术中心开始接受一个道富认为很艰难的任务,仅仅几个月就完成了软件的开发,并让道富投入金融交易实际应用,创造了很高的效益,由此大大改变了道富对浙江大学存有的顾虑;此后新任务源源不断而来,而参加该“技术中心”的浙江大学学生,也由初始时的15人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到2005年底已近200人。2003年8月,美国《CIO杂志》以《一朵IT奇葩在中国开放》为题对“浙江大学道富科技中心”进行了专门报道。国家科技部于2004年春召开会议推动中国软件对欧、美出口,而浙江大学对此早已有所突破了。
何志均生活朴实。同事评论他是待人诚恳,宽厚,平易近人,能够凝聚同人,共同奋斗。他思想广阔开放,勇于接受新事物。他把全副身心都用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结婚时已近37岁。夫人薛艳庄时任杭州大学生物系副系主任,也已30岁,此后曾任杭州大学校长、党委书记,也深受师生爱戴,1988年兼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
何志均是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学科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第一、第二届理事,历届(1978~1999)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计算机学会一至五届(1979~1996)理事长、名誉理事长,1987年获首届浙江大学教师最高奖——竺可桢优秀教师奖。
引用2003年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为庆祝何志均教授80寿诞上的贺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何志均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一名学者难能可贵的严谨、勤奋、正直、谦虚、诚恳。何志均倾心竭力、无怨无悔地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乐章,这正是对“求是”精神的最好诠释。
(汪益民 赵遵生)

简历
1923年5月13日 出生在上海市。
1945年7月 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
1945年8月-1945年12月 任昆明中央无线电厂甲级实习员。
1946年1月-1952年8月 任浙江大学助教。
1952年9月-1978年9月 任浙江大学讲师。
1952年9月-1955年9月 任浙江大学电机系教学秘书(兼)。
1955年10月-1960年8月 任浙江大学科学研究科科长(兼)。
1960年9月-1967年5月 创建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并任系主任,同时兼任无线电专业教研室主任。
1973年6月-1978年8月 任浙江大学物理无线电系计算机专业教研室主任。
1978年1月-1978年8月 继续担任浙江大学无线电系系主任。
1978年9月-1981年2月 任浙江大学副教授。
1978年9月-1984年5月 创建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并任系主任。

主要论著
1 Bin Xu, Xiaohu Yang, Zhijun He etal. Enhancing coordination in global cooperative software design.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in Design, 2005 : 22-26
2 Bo Zhou, Zhi-jun He, Jing-fan Tang. An adaptive model of virtual enterprise based on dynamic web service composition.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IT 2005, (1) : 284-289
3 Bin Xu, Xiaohu Yang, Zhijun He etal. Global cooperative design in legacy system reengineering project.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in Design, 2004: 483-486
4 Bin Xu, Xiaohu Yang, Zhijun He etal. Achieving high quality in outsourcing reengineering projects throughout extreme programming.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2004: 2131-2136
5 Yang Xiaohu, Xu Bin, He Zhijun etal. Extreme Programming in global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edings of Canadian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2004: 1845-1848
6 Bin Xu, Xiaohu Yang, Zhijun He etal. Extreme programming in reducing the rework of requirement change. Proceedings of Canadian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2004 : 1567-1570
7 Sun Jianling, Dong Jinxiang, He Zhijun. Transparent access to persistent objects in object-oriented databases. Proceedings of Technology of ObjectOriented Languages, 1997: 38-42
8 Jing Ying, Zhijun He. Some comments on software methodology versus CASE. ACM SIGSOFT Software Engineering Notes, 1996, 21 (5):58-59
9 Ying Jing, He Zhijun, Wu Zhaohui etal. A methodology for high-level software specification construction. ACM SIGSOFT Software Engineering Notes, 1995, 20 (2). 48-54
10 Dongming Lu, Zhijun He. ZKBE: a knowledge base environment for mechanical design. Proceedings of IEEE Region 10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and Power Engineering. 1993: 734-737
11 Jing Ying, Bo Haung, Zhijun He. A hypertext-base software document system. Proceedings of IEEE Region 10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and Power Engineering. 1993: 74-77
12 Jianlin Sun, Zhijun He, Jinxiang Dong. Transaction management in multi-user CAD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IEEE Region 10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and Power Engineering. 1993: 589-591
13 Ma Lizhuang, He Zhijun, Dong Jinxiang. Advanced curve and surface design in CAD system using STEP. Proceedings of IEEE Region 10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and Power Engineering. 1993: 581-584
14 Yucheng Shou, Jingxiang Dong, Zhijun He. Integrate CAD to CAPP/CAM with object oriented engineering database using STEP. Proceedings of IEEE Region 10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and Power Engineering. 1993: 592-595
15 Zhou Bo, He Zhijun. The function of a design problem solver. Proceedings of IEEE Region 10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and Power Engineering. 1993 : 613-616
16 Jing Ying, Zhijun He. Integrating AI techniques into CASE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IEEE Region 10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and Power Engineering. 1993 : 403-406
17 Xiaohu Yang, Jinxiang Dong, Zhijun He. The role and application of STEP in CAD/CAPP/CAM integration. Proceedings of IEEE Region 10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and Power Engineering. 1993: 746-749
18 Jijian Shi, Ruizho Yu, Zhijun He. A tool for building decision-supportoriented expert systems.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IEEE Conference on Tools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990: 537-543
19 Qingming He, Zhijun He, Ruizhao Yu. Learning Descriptors Through Generalization And Discovery. Proceedings of the 198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1988: 534-537
20 Yang Tao, Wu Zaohui, He Zhijun. Zip/E: A c-oriented KBES tool for depp coopling symbolic and numerical computation. Proc. IMACS Conf. on Expert Systems for Numerical Computing, 1988
21 童学军,何志均.使用元知识检查知识相容性和加速规则动态查找.计算机学报,1988,(4):212-219
22 Zhang Ning, Dong Jinxiang, He Zhijun. Continuous tone display for geometric modelling. The Proc. of the Second Int'l Conf. on Computers and Applications, 1987: 352-358
23 Lin Feng, He Zhijun, Pan Yunhe. An expert system for the creation of 3D-like art patterns. The Proc. of the Second Int'l Conf. on Computers and Applications, 1987: 764-769
24 Yang Tao, He Zhijun, Yu Ruizhao.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inference structure in expert system. Proc. Int'l Conf. on AI (IJCAI) , 1987: 945-950
25 Xuejun Tong, Zhijun He, Ruizhao Yu. A tool for building second generation expert systems. Proc. Int'l Conf. on AI (IJCAI) , 1987 : 91-96
26 Pan Yunhe, He Zhijun. A system to create computer aided patterns. Knowledge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Modelling in CAD, 1986, (1) : 367-377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程技术编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卷 2.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01. 第109-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