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崇信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仲崇信(1908-2009)
  仲崇信,植物生态学家,教育家。中国用米草植物与海争地、综合开发利用潮滩和改良盐碱土研究事业的开拓者。30年来使中国以米草栽种面积最广、用途最多、收效最快、效益最佳、投入最少闻名于世。毕生从事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培养了一批植物生态学专业人才。

  仲崇信。祖籍山东省黄县仲家集。1908年5月22日生于天津市。父亲仲伟仪19世纪80年代毕业于山东省登州府(今蓬莱市)文会馆(齐鲁大学前身),1898年任新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首任天文算学教习(教授)、1902年任新创建的山东大学堂格致学教习(物理学教授),后创办天津普通中学(青年会中学)和天津首家女学堂——淑范女学堂(母亲张蕴贞及姨母等均义务任教,以开风气)。仲崇信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21年毕业于天津直指庵小学,随即考入天津扶轮中学(今铁路中学前身),两年后考进北京清华学校(1925年改称清华大学留美预备部)。在他求学期间正值“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运动席卷全国,使他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1912年因避兵祸,全家一度迁居天津法租界,这使他一方面耳闻目睹了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欺凌,北洋政府的丧权辱国,另一方面也亲身体验到列强科学的发达和经济的繁荣,深切感到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只能向先进的西方学习,从而决心献身“科学救国”和“教育救国”事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用植物学措施改变祖国山河面貌——减灾防灾、促进农、林、牧、副、渔各业兴旺,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足,以御侮雪耻。
  1929年公费赴美留学,先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后转入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植物学系,1931年获学士学位与ZΦ(国外荣誉标志)荣誉学会证书。1932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植物系硕士学位,1933年获Phi Episilon Phi植物学荣誉学会奖状,1934年被接纳为美国Sigma Xi荣誉学会会员。1935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留学期间曾结交旅美共产党员及开明人士,1931年当清华同学、共产党员魏明华遭南京国民政府要求引渡和美国政府驱逐出境的紧急关头,仲崇信毅然将自己的汽车赠魏以筹集旅费,使他得以流亡德国免遭杀身之祸。九一八事变后仲崇信即向美国朋友揭穿日本欺骗宣传、介绍实情,并参加旅美中国留学生救亡大会。为预防和挫败日本侵略军的毒气战,他向来美招聘技术人员的国防设计委员会代表侯德榜推荐了橡胶工业专家、华侨同学林文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轻工业部总工程师),以使中国能早日自己制造防毒面具等装备。
  1935年学成回国后,仲崇信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和齐鲁大学兼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院系调整时,被调任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先后教授过植物学和生态学等十余门课程,撰写了大量讲义、教材和文稿,并对我国西南、华东、华北、东北、西北的天然植被进行过考查、观测和研究,而将其所得及时反映到教学之中,以提高教育和科研水平,为祖国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植物学工作者。1981年被聘任为首批博士生导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仲崇信除主要担任教学工作外,还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调查浙江森林资源、国防林树种、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荒地,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和柴达木治砂。
  1963年2月在“全国农业科学十年规划会议”上,仲崇信提出了“引进与海争地的尖兵——大米草”的建议,当即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与支持,同年被派往荷兰、英国考察,引进了35株大米草草苗和少量种籽,从此使我国成为亚洲惟一引种大米草成功的国家,18年后栽种50余万亩潮来覆盖、潮退裸露的不毛光滩,获得了水利、农垦、农业、畜牧、水产、能源、食品等多方面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978年国家科委委托仲崇信建立“大米草及海滩开发研究所”,并聘他为首任所长。
  仲崇信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第五届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植物学会理事、中国生态学会理事、国务院科学名词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海洋学科组海岸河口分组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和江苏省高级职称评审组成员。
  85岁高龄的仲崇信今天仍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用植物学措施来造福人民的奥秘和方法。

不断改革植物学教育的六十年
  仲崇信自20世纪30年代起,先后讲授过普通植物学、植物解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形态学、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植物地理学、中国植物地理学、世界植物地理学及在研究生院开设的历史植物地理学、高级生态学等课程,直到82岁退休。
  他的教育思想是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能文能武,通才教育与专长训练相结合,将我国书院制、欧洲教授制与美国课堂制各择其优点而用之。
  他主张在植物学的教学中,至少对普通植物学教学应改为讲授与实验合一,采用问题启发式:即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思考、讨论→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反对当时盛行的重复画显微镜图的传统实验教学方法。
  在植物学科学思想方面,他主张由表及里、自果推因,而摒弃拟人主义和目的学派似是而非的说法。例如他作植物叶气孔开放现象批判了“植物为了生存而进行光合作用,张开气孔吸入CO2”,而代之以“光使保卫细胞内CO2量降低(因进行光合作用)→使胞内pH值增高→使淀粉酶促淀粉水解成糖→包卫细胞的水进入糖多的包卫细胞内→吸水膨胀使较薄的外壁伸张,胞向外弯曲,于是气孔张开。”气孔关闭的机理则与此相反……
  仲崇信强调教学要联系实际——着重中国的和本地的实际,他曾对四川、贵州、云南、浙江、江苏、安徽、江西、陕西、内蒙古、东北等许多地区不同类型环境的天然植被进行过考查、观测和研究,并将其成果及时写入教材之中,不断更新同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仲崇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事物辨析与解释的能力,首先要求坚持真理、反对盲从。他本人就既不赞成达尔文的惟竞争论,也不附合李森科的“种内无竞争”说,而主张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既有竞争,也有附生、共生等多种关系。
  在给研究生讲课中常选用权威性的和最新的书评,使他们知道即使是最好的书也都会有缺点和不足,并结合介绍著名学者的传记和轶事来激励学生们的求索精神。
  仲崇信认为科学研究是全球性的,故学者都必须掌握国际通用的交流手段——外语,他本人就懂英、德、俄、法等语。为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他要求学生能读原文文献,给研究生用英语讲课、问答,使研究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还得到了英语训练,很受欢迎。
  在仲崇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不断革新的60年辛勤耕耘下,为祖国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植物学工作者。为表彰他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1992年10月国务院特发给他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中国植物生态学和资源植物学的开拓者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植物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在我国建立伊始,分类、形态、生理和生态各领域工作相继开展,限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分类学较发达,生态学工作相对较少,但钱崇澍、刘慎谔、李继侗、李顺卿和曲仲湘等先辈的开拓性论著至今为人们所引用,仲崇信就是跻身于这个行列之中、现今健在的前辈生态学者,且兼研究陆地与潮滩两类生态。
  仲崇信一贯认为植物生态学是对人类生存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它应和经济植物学密切结合,相辅相成。
  1939年四川大学因避日本侵略军空袭,迁至峨眉山,仲崇信便利用当地天然植被的优势研究其春夏季相、低山植被以及植物种的天然垂直分布等。1940年即开设了以本地植被为基础的植物生态学新课,这在国内是比较早的。他曾十上峨眉山,并于抗日战争胜利后复员前夕,辞别老母妻儿,克服家庭经济困难,最后一次自费独闯虎狼出没的峨眉深山密林。
  仲崇信坚信地球表面(除极端条件外)均有天然植被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植被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环境,后者更是改造自然的理论基础,例如地衣(lichen)和苔藓(Bryophytes)泌酸分解岩石成土,生物成矿(主要是细菌),沙生植被固定流沙,如欧洲沙苇(Ammophila arenaria(L.)Link)变沙荒为产树脂的林区,沼泽植被演替成林、成陆和潮滩植被能促淤造陆、改良土壤……
  仲崇信认为摧毁天然植被是加重自然灾害之源,欲求减灾防灾和增加生产,必须恢复天然植被。首先应尽可能保护当地的原有植被,像瑞士那样农、林、牧各占1/3的配置。他曾向有关部门建议:废除拖拉机集材法及保护浅沼落叶松幼树以增加大兴安岭林地面积2/5……其次,则应开展生态工程——建立人工植被;增加农田、草原的防护林带,桐粮间作,广造薪炭林,长期利用再生资源。他认为我国的许多良种,特有种植物如刺梨(Rosa roxburghil Tratt)、水杉(Metaseq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杜鹃(Rhododendron)等都应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主张大力发展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等木本粮食作物、沙棘(Hippophae khamnoides L.)、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桤木(Alwus cresmatogyne Burkill)等木本根瘤植物。他还建议引进国外良种:如干旱盐碱地栽种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L.)、西北地区栽种地中海芳香植物薰衣草(Lavandula augustifolia Mill,Lavandula latifolia Vill)、长江流域栽种意大利黑麦草(Lolium multifolim L.)等。被采纳引种成功后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认为:天然群落的种类组成虽有多样性,它们分别利用环境的不同要素,但常常仍然可以引进更优质的植物以增加总的生产力。对于“绿化祖国”一般都理解为造林,而仲崇信除提倡造林外还倾向于种草,因草易成活、生长快、覆盖面积大,另外他还主张在海底栽海草、荒漠中繁殖兰藻等……
  仲崇信非常重视利用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植物,特别是先锋植物中的高等植物,如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 C.E.Hubbard)等,他善于从群落中选出多年生的先锋植物,如苦楮(Castanopsis sclerophylla(Lind.)Schott)、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等,他强调并利用恶劣环境中能演化出抗逆性强的植物这一规律。
  仲崇信在南京大学创建了植物生态学及地植物学教研室。在此期间率同仁于20世纪50年代中翻译了苏联E.B.吴鲁夫(Byльф)的名著《历史植物地理学》(研究包括地质时期的植物分布,至今国外尚无英译本),当时“板块学说”尚未为我国学术界所广泛承认,而该书中已用地质时期和现在的全球植物区系分布为这一学说提供了大量证据,对我国地学界有一定影响。虽经仲崇信积极倡导,但由于当时全国统一学制、学时的限制,终未能正式设置资源植物学课程。他便将其内容(除植物化学外)有机地融合于有关课程之中,并在其中增加了密切结合我国国情的治沙、治瘠、治盐等改造自然的内容,更率本专业师生利用暑假进行浙江西部森林调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中苏合作黑龙江流域植被土壤考察、江苏省农业地理考察、五大连池火山灰熔岩植被考察和中国科学院青海治沙队的调查……在调查考察中,充分运用了这些内容。
  仲崇信以美国、苏联两国气候带的不同导致苔藓演替森林的有无或多少解释了两学派生态学者的长期争论。他不赞成植物演替单顶极说,认为多顶极说更能解释实际现象。
  总之,仲崇信毕生倡导并实行“将生态学从认识自然的科学提高到改造、利用自然的科学。”最突出的成就乃是他对大米草引种和利用的研究。

海上绿色长城的创始人
  我国海岸线长达30500多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16500千米,潮滩面积3000万亩,除极少数水产养殖场及盐场外,大部未被利用,天然植被贫乏;此外在风浪侵蚀下每年均有部分海岸被迫后退,同时我国河流输沙量占世界首位,造成航道淤塞。仲崇信认为用大米草生态工程保滩护岸、促淤造陆是可行的,因他于1934年在美攻读博士学位时就首次由文献中读到了能与海浪作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大米草,翌年又在爱尔兰考伯港看到了这种植物,可惜回国后不久抗日战争爆发,迫使他远离了祖国的海岸线。当他1946年随浙江大学迁回杭州亲眼见到钱塘江潮害、海塘工程的艰巨和耗资的巨大后,更感到引种大米草的迫切性。但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正忙于内战,他的愿望根本无从实现。解放初期他曾做学术报告提倡引种,但因无法获得种苗,种子也未能进行试验。
  1963年2月仲崇信抱病参加“全国农业科学十年规划会议”,并积极响应党中央“为人民解决吃、穿、用问题献计献策”、“开发海洋”的号召,提出引进大米草的建议,当即获得国家科委领导的热情支持,同年被派往荷兰、英国考察,引进35株大米草草苗(存活21 棵)和少量种籽,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新洋试验站和南京大学生物系试种。翌年仲崇信至沿海踏查,选定在浙江省萧山县钱塘江边和温岭县海滩(当地称海涂)栽种均获成功,使我国成为亚洲第一个引种大米草成功的国家。
  在仲崇信的不懈倡导、亲身参加和积极推动下,由于大米草研究所全体人员和国内科技工作者的一致努力,中央及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沿海群众的辛勤劳动,18年来上述21株大米草苗大量繁殖,扩展到北起辽宁省,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部沿海10省、市、自治区,栽种了54万亩海滩,使我国的海岸线上涌现出了一道由人工植被组成的绿色长城,使我国从没有一棵大米草的国家一跃而成世界上大米草占领潮滩面积最大的国家,同时还取得了下列诸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实效:
  1.促淤造陆,与海争地:大米草带能滞流、消浪、拦淤,增高滩面,促淤效果比天然淤积快数倍,例如1964年栽在江苏省大半县中路港的100棵大米草,20世纪80年代中期草带随海岸线向前推进了2400多米。浙江省温岭县东片海滩1966~1968年栽种4000余亩大米草,1973~1974年淤高80厘米,比邻近光滩提早4~5年围成团结塘——我国首次用大米草从海水中争得的土地,共4991亩(266.7公顷),面积虽不及世界第一块大米草新陆(荷兰斯娄丹,490公顷),但只用了7年时间,而荷兰却花了24年;1975年植塘松(Suaedasp.),1976年栽田菁(Sesbania cannabina[Retz.]Pers.),同年秋播大麦,继而种小麦、油菜等,1980年其中2000余亩改植橘树,4年即结橘子。
  2.消浪抗风,保滩护岸:起先东片海堤被冲毁1/3,中潮带栽400米宽、2000米长的大米草带后,海堤便完全免除了风浪的威胁。1977年8月江苏省启东县兴垦农场海堤上的大米草土块护坡成功地抵御了10~11级台风的袭击,而邻近堤坡则被蚀退20~70厘米、刷深25~40厘米。
  3.改造盐土,速成良田:大米草茎叶茂盛、根系异常发达,不仅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有机物、固氮菌和肥度,而且还能加速土壤的脱盐和熟化:浙江省玉环县在堤内种5个月大米草,土壤含盐量降到0.317%,而对照却是0.513%(栽水稻三年的为0.467%),解决了长期以来潮滩围而不能垦的难题。由他设计在河北省南皮县用地下咸水灌溉大米草,两年即将重盐土改为中盐土,首次使华北人民看到困扰他们的春旱、夏涝、盐碱等灾害有了解决的办法。
  4.割充绿肥,增产粮棉:在我国第一块大米草新陆(团结塘)上1978年平均亩(667平方米)产大麦160千克,比光滩中产量(62.5千克/亩)高97.5千克,其中最高亩产达300千克。100千克大米草绿肥的肥效相当于1千克尿素,高于等量猪栏杂肥。每亩田施大米草400~500千克,水稻增产37.8~75千克/亩;棉花在浙江省镇海县初试增产14.5千克/亩。
  5.饲养畜禽,放牧海边:大米草营养成分高,适口性好(甜中带咸),牛、马、骡、羊、猪、兔、鹅、鸭、雁等均喜欢吃,不仅使畜、禽增重多、快,节省饲料,并且缩短了放牧时间。1976年在江苏省启东县兴垦农场大米草滩上建立起我国第一个海滩牧场,放养绵羊和山羊,载畜量远比内地草场高,还少得畜病。
  6.优良饵料,发展水产:江苏启东、连云港、浙江海盐、福建泉州、辽宁锦西等地用大米草养鱼都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天津、河北、浙江、江苏等省、市栽草后,沙蚕、蟹等均大量增加,1980~1984年仅江苏、浙江6县出口大米草根区的沙蚕收入就超过了600万美元。
  7.减少回淤,畅通航船:我国由于泥沙输出量大,河口、航道极易淤塞,特别是在华北因水量小难以将淤塞的泥沙冲入海中,问题更为严重。大米草能将河岸两边淤高,使河道变狭,流速加快,减少泥沙淤塞河床、河口和海潮的回淤。河北省黄骅县子牙新河口栽种大米草后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8.净化环境,减少污染:大米草根部对污染物质如重金属汞等有很强的吸收、储存能力,茎叶中却很少,从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9.轻工原料,燃料能源:大米草可造纸、制绳。还可作燃料、制沼气,部分解决某些海滨地区人民生活的需要。
  10.饮料食品,医疗保健:大米草中含14种微量元素及类黄酮等,已开发出用大米草为添加剂的啤酒、汽水、牛奶、葡萄酒及口服液,做成了饴糖等食品。另外更发现大米草对防治甲肝、乙肝、慢性胆囊炎、急性肾炎等病有一定疗效。
  1985年仲崇信将大米草解剖、细胞、生理、植化、生态、栽培、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编辑成《大米草研究的进展——22年来的研究成果论文集》(论文53篇,共358页)出版。
  仲崇信引种大米草这一独创性的工作为开发我国漫长的海岸线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生态学道路——依靠大米草繁殖快、产量高、用途广、抗逆强的优良特性,建立人工优质植被,高速、廉价地改善生态环境的道路,这不仅对中国而且对第三世界都有着深远和现实的意义。因为在短短的30年间中国的大米草已创造了众多的世界之最:栽种面积最广,用途最多,促淤、保滩、改土、抗风效果最好,投入最省,收效最快,栽种纬度最低(我国能在北回归线稍南植活,世界其他热带国家均已失败)……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其中用以绿肥、鱼饵、养蚌、饮料添加剂、食用菌的培养基、中药、燃料、制沼气等更均属中国独创。
  由于我国沿海纬度远低于英国和荷兰,夏季日照时间短,使落户于中国的大米草变矮。为弥补这一不足,1979年仲崇信建议并率考察组访美,考查了美国东海岸潮间带的植物群落,引进了互花米草等。互花米草在南京大学植物园试种成功后,1980年移植福建省罗源县,并扩种自粤至津各省、市10万余亩潮滩,其中江苏省东台县已围垦10万亩。1990年台风使浙江省瓯海县23千米长光滩后的永强海塘全线过水、多处冲毁,而灵昆岛3000亩围垦区因堤前已栽200~500米宽互花米草则毫无损失。该地区护塘每平方米抛石需36 元,栽草则仅0.2元。如果按照仲崇信的计划迅速筑起大米草海上绿色长城,则仅每年避免和减轻的台风损失就已不可估量,因我国是世界上台风登陆次数最多的国家。
  我国大米草事业的成就早已使国际生态学界瞩目,因为国外的许多生态学者还在理论上设想、计划如何用植被来改造环境的时候,中国早已在广阔的潮滩上成功地建立起了人工大米草植被——创造出了新型人工生态环境,这是国外小规模试验区所无法相比的。所以英、荷、丹、美、法、德、日、加、印、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专家、教授来函向仲崇信祝贺,索取论文,邀请他撰写论文和专著,有的更专程来华参观、访问和邀他出国交流、讲学。1991年国际《生态工程》期刊(Ecological Engineering)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创刊,他即被聘为编委(各国编委共22人,中国原3人,现2人)。美国《生态学》期刊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L.W.巴恩特豪斯(Barnthouse)在对《生态工程——生态技术引论》一书的评论中写道:“书中其余大部分‘专题研究’或者是理论性探讨,或者只是一些评论而已,只有中国科学家们的研究才论证了本书所提出原理的应用价值。这些研究包括……大米草种植在促淤造陆中的应用(仲崇信)……应当使这些研究引起西方生态学家们的关注。”
  仲崇信领导的科研项目“大米草的引种和利用”,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和1984年江苏省开发苏北优秀科技项目二等奖。1984年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农牧渔业部、林业部联合授予仲崇信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同年还被评为南京市劳动模范。他参加的“江苏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获江苏省1985年度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他被选为中国生态学会荣誉理事,1991年被聘为顾问。1988年被选为中国海洋学会河口海岸学会荣誉会员。1992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校友会和自然资源学院授予他“1992年度荣誉校友100人奖”。1994年被聘任美国格林奈尔学院客座教授。1995年美国湿地科学家学会授予他“国际学者终身成就奖”。而仲崇信却认为最高的褒奖乃是沿海人民对大米草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浙江省温岭县人民称大米草为“宝草”,传颂着有了大米草“内地变粮仓,滩涂成银行”……的佳话。
  中国大米草事业的成功绝非偶然,最初国家科委领导询问大米草引种能否成功时,仲崇信就毅然回答:“中国这么大,总有与英、荷自然环境相似的地方,我看一定可以引种成功!”当荷兰商人欲向我国推销大米草苗时,仲崇信为了给国家节约外汇决定自行繁殖,为此他亲自踏查了沿海大量潮滩,一次竟陷入了泥潭中不能自拔,幸由同事奋力抢救出才免遭灭顶。选定试种地后他又长期在海涂上蹲点,制定试验方案,参加试种,观察实验,及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大米草的引种和利用上。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中个人被剥夺了科研权力时,也未停止过对大米草的研究和推广,仍然冒着各种风险不断自费向沿海和内陆各处寄赠草苗,平时更经常把草苗、种籽、论文、资料、研究成果、半成果和科研方向、方法的构思等毫无保留地送给有关部门和热心的个人,他惟一的愿望就是要让祖国和人民早日受益。
  目前仲崇信虽已年过85岁高龄,但对用植被来改造环境、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奋斗仍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着:探索、总结、撰写(迄今共发表107篇、册)、指导、宣传。……他继续奋斗的目标是:
  1.利用我国现有的大米草资源优势,在几十年到一百年内由“绿色长城”将我国的海岸全线向前推进,从而取得大面积的新国土,如使江苏沿海沙洲并陆、消除海潮对泥沙的无效往返搬运、黄海变清和使舟山等沿海岛屿四周淤成大米草新陆后与大陆更为接近……
  2.继续1966~1968年因“文化革命”被迫中断的研究课题——种植大米草使长江口两岸滩面加固、结合工程措施束水攻沙、刷深长江口航道,以便今后5万~10万吨或更大海船的顺利进出,最终根治长江口航道的卡脖子难题。
  3.针对世界海平面上升,下世纪海水入侵内陆的威胁,采取生态工程对策——沿海广种大米草、互花米草、海面线(Zostera marinal L.)等植物保护潮滩、海底,免遭台风、潮海侵蚀,并淤高滩面,防止海水倒灌,保卫人类生存。
  4.面对内陆土地盐碱化、沙漠化的严重扩展,大量种植可用咸水灌溉的各种盐土植物,建立盐土农业,开发大片盐碱荒地,彻底改变我国干旱内陆的生态环境。
  
  仲崇信坚信只要党和政府给予支持,依靠中国劳动人民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上述目标是完全可以在不太长的时期内胜利实现的。
(仲维畅)

简历
1908年5月22日 生于直隶省天津府(今天津市)
1929年 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留美预备部,公费留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
1931年 毕业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植物学系,获学士学位。
1932年 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硕士学位。
1935年 获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35~1936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
1936~1942年 任四川大学生物系教授。
1942~1946年 任同济大学生物系教授。
1944~1952年 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
1948~1949年 兼任齐鲁大学生物系教授。
1952~1990年 任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
1978~1986年 任大米草及海滩开发研究所所长。
1990~ 任南京大学生物系返聘教授。

主要论著
1 仲崇信,张梦庄译.历史植物地理学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2 仲崇信,陆定安,沈祖安等译.历史植物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3 仲崇信.种内生态学五十年.南京:南京大学生物系,1973:64.;增订版,长春:东北师范大学,1980:70;增订版2次印刷,兰州:兰州大学生物系,1983:68.
4 Chung C H.Low marshes,China in Lewis R R Ed.,Cre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coastal plant communities Chapter 6.Boca Raton,FL.:CRC Press,1982:131-145.
5 仲崇信.我国大米草的引进和利用.自然资源,1983,(1):43-50.
6 Chung C H.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Spartina anglica C.E.Hubbard in China.Bul.Mar.Sci.,1983,33(3):753-758.
7 Chung C H.The effects of introduced Spartina grass on coastal morphology in China.Z.Geomorphologie.N.F.Supplent-Band,1985,(57):169-174.
8 仲崇信,卓荣宗,周鸿彬等.大米草引种栽培实验及其改土效果(米草研究的进展——22年来的研究成果论文集).南京大学学报,1985年专号:44-82.
9 仲崇信.大米草(贾慎修主编.中国饲料植物志.第1卷,56).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10 庄树宏,仲崇信.大米草生态学分化的研究.生态学杂志,1987,(6):1-9.
11 Chung J Q, Chung C H. Genecological studies of Spartina altermiflora Loisel. Proc.of the 5th MICE symposium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1988. Nanjing, 1990: 168-183.
12 Chung C H. Sea level rise and measures to meet it. Ibid, 1990: 184-188.
13 Chung C H. Ecological engineering of coastlines with salt marsh plantations in Mitsch W J, Jorgensen S E Ed., Ecological engineering-an introduction to ecotechnology Chapter 13. New York: Wiley & Sons, 1989: 255-290.
14 Chung C H. Twenty-five years of introduced Spartina anglica in China in Gray A T,Benham P E M Ed. Spartina anglica-a research review Chapter 12, ITE research publication no.2. London: HMSO, 1990: 72-76.
15 仲崇信.采用米草生态工程开发黄河三角洲.植物杂志, 1992, (2): 110.
16 Chung C H, Chen Q K. The first Chinese sheep farm with Spartina pastureand. Proc.Interntl. Symp. Exploitation and Manugement of Island coast and Embayment Resources, 1990. Hainan, China. in Wang Y, Schafer C T Ed. Island environment and coast development.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1992: 359-366.
17 Chung C H, Zheng C A, Ye C G et al. creation of Spartina anglica plantations in Zhoushan Islands, China. Ibid, 1992: 427-436.
18 Chung C H. Creation of Spartina plantations as an effective measure for reducing coastal erosion in Mitsch W J Ed., Global Wetlands.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cers, 1994: 443-452.
19 Chung C H. Thirty years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of Spartina plantations in China.Ecological Engineering, 1993, 2 (3): 15-30.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朱弘复 主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 生物学卷 二.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2001.第195-2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