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敏跃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付敏跃,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3年、1987年分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硕士、博士学位。1987年至1989年,任韦恩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工程系助理教授。1989年至今,任教于澳大利亚纽卡索大学,并于2002年成为该校电子工程系首席教授,曾担任过电子工程与计算科学学院院长。2003年底当选为IEEE Fellow。
  付敏跃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控制系统、信号处理与通讯。他的早期工作包括切换自适应控制(Switching Adaptive Control)、鲁棒稳定性分析、鲁棒控制设计和鲁棒信号处理等课题。他是切换自适应控制的创始人之一,早在1986年就做了奠基性的工作,并在国际重要杂志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发表长文。此项工作抛开了自适应控制学界30多年的传统,首次提出采用切换自适应控制器,解决了一系列先前未能解决的难题(包括非最小相位,非知高频增益,非知相对阶数)。该领域现已发展为现代的监督控制(Supervisory Control)理论,是当今复杂系统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付敏跃教授在鲁棒稳定性分析和鲁棒控制设计课题上作了大量的早期基础性的工作,对鲁棒控制理论做出了重要的奠基性的贡献。通过多年对带不确定参数的线性系统的研究,他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Systems and Control Letters等国际重要杂志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在被公认为鲁棒稳定性分析最难得structured singular value(SSV)问题上,他发表了一系列的突破性的结果,包括对SSV近似算法的复杂性,D-G Scaling算法的保守性,SSV估计算法的改良等。他是将H无穷控制理论推广到带不确定参数的系统的创始人之一,由此开创了H无穷鲁棒控制理论。另外,在90年代末,他把鲁棒控制理论成功地推广到鲁棒状态估计、鲁棒滤波设计等信号处理课题上,开辟了鲁棒信号处理的一个新学支。
  近年来,付敏跃教授主要致力于网络化的控制系统研究,他成功地把一类基本的量化反馈控制问题等价为鲁棒控制问题,使得很多量化反馈控制问题能用现成的鲁棒控制理论解决。在信号处理领域里,近年来针对分频带辨识,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证明其速度和稳定性的优越性,并给出了一系列的优化方法。此方法已被成功用到宽带OFDM通讯的通道平衡问题上。在通讯技术领域里,将系统理论成功的用来解决turbo解码建模、多通道无线网天线系统的建模和通路容量分析、LDPC码的构造和分析等问题。在国际著名期刊和专著上发表论文125篇,发表会议论文近200篇,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他曾任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Journal of Optimization and Engineering等杂志编委。
  付敏跃教授是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九届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第31届中国控制会议(CCC2012)大会专题研讨会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