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同隐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于同隐(1917— )
  于同隐,高分子科学家和化学教育家,复旦大学高分子专业的创建人和学术带头人。五十余年来,他在教学以外,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学术上突出的成就是开发了对生产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不等活性缩聚动力学这一新领域,和以高分子硬弹性的理论研究为基础,研制了取得重大社会效益的人工肺。

  于同隐1917年8月6日生于江苏无锡,1934年考取浙江大学化学系。抗战爆发后,他随校内迁,1938年毕业。毕业后在兵工署材料研究所工作,鉴于国民党政治腐败,1943年回到浙江大学任助教和讲师,1946年考取公费留美,1947—1950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的成绩,在200名研究生中名列前茅,获得博士学位,并被推选参加荣誉化学会。1950年任密西根大学研究助理,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他与一部分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中国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密西根大学分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活动,使更多的中国留学生正确认识祖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1951年于同隐和爱人蔡淑莲冲破重重困难,从美国回国,回国后在浙江大学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于同隐从杭州来到上海任复旦大学教授,在有机化学教研室工作,后来为配合全国各地的建设,国家决定从复旦大学抽调部分教师支援兰州大学等兄弟院校,有机化学教研室的大部分教授和一部分中年骨干教师被调走,以致造成有些课程停开的局面。这时于同隐出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在此较困难的条件下,他一方面培养青年教师,一方面整顿和建设实验室,编写了《有机化学》《有机结构理论》等教材,翻译了《有机化学教程习题》。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开出了有机化学教研室承担的全部课程,以后又带领中青年教师逐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这一时期于同隐的主要研究工作是通过孚兹(Wurtz)反应合成芳基硅烷,如四(对甲苯基)硅烷等,并针对芳基一硅烷容易断裂等问题,成功地进行了它们的硝化、溴化和氧化反应。用硝酸铜和乙酸酐在室温条件下硝化得到三(对甲基间硝基苯基)对甲苯基硅烷,产率接近定量;用N-溴代丁二酰亚胺溴化时,生成三(对溴甲基苯)溴硅烷,水解得出相应的硅醇,其中的溴甲基经索美勒(Sommelet)反应生成醛基;用铬酸酐和乙酸酐氧化时得出四(对羧苯基)硅烷。从对(三甲硅基)甲苯开始,将甲苯基中的甲基溴化成溴甲基,从而制得对(三甲基硅基)苄基取代的乙酰乙酸乙酯等,应用索美勒反应制得醛;将对(三甲硅基)甲苯氧化成相应的羧酸后,用亚硫酰氯和氨水处理,得到对(三甲硅基)苯甲酰,在用亚硫酰氯处理时,克服了硅一碳键的断裂现象。
  1958年根据国家迫切需要发展高分子工业的需要,于同隐受命筹建化学系高分子研究所和高分子教研室,一般人往往认为高分子和有机化学差不多,于同隐早就认识到高分子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作为一个教学和科研单位,仅仅只有接近于有机合成的高分子合成是不够的,必须还有高分子物理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工艺才是完整的教学和科研体系。但在那时教研室内连高分子化学都是新鲜的名词,更缺乏高分子物理。于同隐虽然学的是有机化学,为了事业的发展,决心带头去搞高分子物理。经过几年的努力,制造和购置了部分仪器,结合实际选定了课题,在出产品的同时,写出了论文,培养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也充实了教学内容,自力更生地建成了比较完整的高分子教研室。
  这一时期,于同隐就聚合反应初期,动力学往往背离理论的现象,找出了聚合反应中初级自由基存在终止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中,教学、科研、实验室均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百废待兴,此时,于同隐重新出任高分子教研室主任(仍兼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以一个老科学家的宽大胸怀挑起了重建复旦大学高分子教学、科研的担子。
  
放手让青年教师到教学第一线培养了大批人才
  于同隐深谋远虑地认识到,从国家利益,从今后长远、稳定的发展考虑,加速培养中青年一代是当务之急,因而把培养中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针对每个教师的业务情况,因人而异提出不同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他倡导每星期二下午为教研室的固定学术活动时间,要求每个教师轮流做专题报告,介绍高分子学科的新发展,并开展讨论。他不惜花费时间亲自组织、指导,帮助中青年教师定题,提供参考资料。为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于同隐利用他在国际学术界的联系,有计划地派出人员去美、英、西德各国的著名高分子研究单位,在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物理、膜科学、核磁表征、高分子结晶等方面进修、研究,并邀请各国著名高分子科学家来校讲学,从而建立起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关系。
  在整顿教学的过程中,于同隐有意识地把中青年教师推上第一线,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他鼓励几位中年教师为研究生开课,为他们提供参考书目,一起讨论教学大纲,耐心指导,亲自听课。他组织教师编写《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实验技术》等教材,以提高课程质量。这些教材后来为不少院校所采用。教研室在翻译国外专著如《大分子》等书籍时,于同隐也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让室内20位教师参加,他担任总审校。有些教师从未搞过翻译,问题不少,给总审校增添了不少困难,但他对此毫无怨言。
  在培养中青年教师方面,于同隐踏实细致,殚精竭虑,提掖后进,甘为人梯。加之他平时谦虚诚恳,平易近人,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尊敬和爱戴。
  1982年,复旦大学根据需要成立材料科学研究所,于同隐出任所长。在此前后,高分子实验室进行了整顿和重建,大规模地更新了仪器设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接近国外的先进水平。在人才培养和设备更新的基础上,自70年代末组织起较高水平的高分子科研工作。仅就80年代统计,在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两方面,获国家、部委、省市级科技成果奖的项目就有20余项,刊物上发表论文约200篇。
  于同隐从事教育、化学工作50余年,在复旦大学创建了在国内外有较高声誉的高分子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他是高分子化学专业的博士导师、博士后研究站站长,由他指导毕业的硕士生有30余名,取得博士学位的有10余名;在读博士生8名;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在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中,于同隐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并放手让青年人去闯,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成长很有好处。他培养出来的学生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有的已崭露头角。
  
在高分子科学前沿开拓取得多项成果
  于同隐在教学的同时,还带领师生不断向高分子科学新的前沿进行开拓。他和他的学生们的研究工作涉及高分子合成反应理论、高分子光化学、高分子粘弹性、高分子结晶、高分子合金等诸多领域,并获得了较好成果。
  1.不等活性线型缩聚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官能团的反应活性相等是经典缩聚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基本假定。随着高分子工业和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不少其反应官能团直接和芳环、芳杂环相连接的缩聚体系,它们的缩聚反应动力学行为往往是不符合上述假定的。于同隐领导的科研小组,在聚苯醚砜的研制和生产实践中注意到了上述现象,并进行了深入研究,证实了聚苯醚砜缩聚反应动力学的异常行为是由于单体与多聚体上官能团活性不等所致。他提出并推导了含3个或3个以上速率常数的缩聚反应动力学方程,据此,以实验测得的参数,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或模拟,其结果与动力学实验数据相符。在进一步对其他缩聚体系的研究中,也发现上述单体和多聚体的官能团活性不等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同时,他还首次用蒙特一卡洛(Monte—Carlo)法模拟缩聚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并进而提出用蒙特—卡洛法模拟用不等活性线型缩聚反应合成窄分子量分布的缩聚物,均得到满意结果。这项研究结合实践,在理论上、方法上均有所创新和发展,获1987年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2.高分子光化学反应研究。复旦大学成立材料科学研究所后,当时电子工业的发展需要两种高分子材料——光刻胶和塑料封装材料。对此,于同隐筹组两个科研小组,经过艰苦的研制工作,这两种材料都已投入生产。在试制过程中,于同隐强调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并亲自参加有关光刻胶的高分子光化学反应研究,着重研究了双叠氮化合物的光谱、感光特性及对聚异戊二烯的光敏交联性能、机理、中间体的表征以及抑止剂的作用等等。
  3.粘弹性理论的研究。粘弹性是高分子材料在应用上、理论上最重要的一项力学性能。于同隐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在他的领导下,编著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专著《高聚物的粘弹性》。该书从高聚物的分子结构出发,系统地论述了粘弹性的经典理论和分子理论,并介绍了粘弹性与玻璃化转变和高聚物断裂的关系。
  于同隐对玻璃化转变和次级松弛也进行了研究,把一种探针分子加到试样中去(一般是一个稳定的自由基),用顺磁共振研究处于高分子环境中的自由基运动,从而得到高聚物的分子运动和玻璃化转变的信息。于同隐对玻璃化转变也提出了一些新看法,他认为高聚物中存在多重结构,非但各个分子链的分子量不一样,它们的结构、构型和构象也千差万别,每个分子链都有各自的玻璃化转变,宏观的转变是许多分子链各自转变的总结果。
  就高分子粘弹性的普遍行为而言,链的拓扑结构对其粘弹行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于同隐及其学生将不同的高分子链结构抽象成具有和链结构相同拓扑性质的链图,仔细考察了图的拓扑结构和链的粘弹性行为的关系,建立了高分子粘弹性和链图的关系,使图论这个古老的数学方法在高分子科学中得到了应用。例如,采用唐敖庆所发展的本征值谱的图论方法可仅用简单的图操作方式来获得高分子链的拓扑及其粘弹性的关系。他们还证明了链图的本征多项式的各级系数与高分子粘弹性和链统计之间的关系。有了这些关系,在无法获得图本征值谱的条件下也可获得诸如零切粘度、剪切回复柔量和均方回转半径分布及其各阶段等关于高分子链的粘弹性和链统计方面的性质。在获得以上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对图的顶点加权的方法将权重图和共聚链相对应,从而使原有的方法扩展到研究共聚高分子链的粘弹性和链统计行为。除了系统地考察了共聚链的拓扑结构、共聚组成和共聚构型等因素对粘弹性的影响外,其另一方面的意义在于将高分子链统计的研究发展到了共聚链统计的新阶段。于同隐的这项研究引起了国际上同行们的关注,他在这方面指导的博士论文《高分子链的静态和动态行为的图形理论》获得中国化学会颁发的全国首届青年化学奖。
  4.高分子结晶形态的研究。于同隐及其同事、学生们对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结晶行为和形态进行了系统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动态在文献上有不少报道,但都是以商品PET为试样,其中包含了催化剂、稳定剂、齐聚物、二甘醇结构单元等会对PET结晶行为和形态产生影响的成分。于同隐他们用固态聚合方法合成了不含任何杂质的纯PET,研究了纯PET的结晶和形态,在纯PET中逐个引入上述各类添加成分,研究了它们单独存在和共存时对PET结晶行为和形态的影响,澄清了前人结果的矛盾,圆满地解释了许多实验事实,大大加深了人们对PET体系的认识,并对反常球晶的结构及生长机理提出了初步看法。对PET的成核剂、成核促进剂、离子聚合物的成核效应也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阐明了化学成核机理,关于高分子单晶的研究在国际上属领先地位。
  近年来,他们还对聚氧乙烷的结晶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了水溶性高分子的新蚀刻方法;研究了球晶内部结构;发现了宏观分凝与微观分凝现象;首次研究和报道了单分子单晶、双层片晶,为深入认识其结晶过程迈出了重要一步。
  5.高分子合金体系的相容性研究。70年代中期,于同隐注意到国际上高分子合金领域迅速发展的趋势和它在理论发展和工业应用的重大意义,在复旦大学大力组织和发展了高分子合金的研究。首先在HIPS、ABS等产品研制方面取得了成果,继而在高分子合金体系的相容性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在相容性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以下成就:(1)关于共聚物和其相应均聚物的相容性方面,文献数据存在明显分歧。日本京都大学对两嵌段共聚物与相应均聚物相容性的研究表明,只要均聚物的分子量较相应嵌段的为小,两者互容。但英国利物浦(Liverpool)大学对ABCP类共聚物和均聚物的研究得到了几乎不相容的结论。上述双方均可在文献中找到支持自己结论的数据。于同隐师生近10多年来合成了多种具有不同链构造(moleculararchitecture)的共聚物,包括简单接枝共聚物、多支链接枝共聚物、ABCP共聚物、二嵌段和三嵌段及四臂星形共聚物,通过对这些共聚物与相应均聚物的共混体系大量的微观形态观察,发现文献中的分歧来自共聚物分子构造的影响,提出并证实了共聚物的“分子链构造效应”(architecturaleffect),即共聚物链构造愈复杂者,形成微区时的链构象限制愈大,它与相应均聚物的相容性愈小。这一结论使文献中各实验室的结果得到统一的理解。国外权威学者在有关评述中已引用这一结果并以此解释了有关实验事实。(2)关于共聚物与相应均聚物的统计力学理论,文献中理论预测的溶解度与实验存在数量级上的分歧。于同隐师生的研究,基于实验事实提出了相容区域内共聚物和均聚物的“链密度梯度模型”,应用此模型分别对共聚物呈层状结构和球状结构的体系,发展了相应的相容性理论,得到了和实验基本一致的溶解度的理论预期值。这些结果已为国际权威实验室的论文所引用并用来圆满地解释他们新近的实验结果。以上两方面的成果获1988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6.聚丙烯硬弹性的研究。70年代中期,国外相继报道了一些结晶高聚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氧乙烯等在特定的加工条件下可形成高模量高回复率的所谓硬弹性材料。于同隐于70年代末在国内较早提出并指导开展了研究硬弹性聚合物材料。首先在国内制备出硬弹性聚丙烯纤维,对这种新型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以后,相继开展了硬弹性材料形成机理的研究。与此同时,高分子教研室接受了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人工肺的研制任务,而这种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正是先制成硬弹性中空纤维而后再进行加工处理而成的。于是硬弹性聚丙烯的基础研究为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的制备奠定了结构基础。经与医疗单位协作,成功地完成了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人工肺的任务,临床应用达到国外先进水平,现已组织生产,供应全国。该项目获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优秀科技成果奖。
  于同隐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高分子专业委员会成员,担任《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ProgressinPolymerScience》编委和《化学世界》副主编等职。
  于同隐于1989年72岁时退休。退休后,仍担负着培养博士生和指导博士后研究的工作,并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为高分子事业的发展继续发挥他的光和热。
作者:叶锦镛,府寿宽

简历
1917年8月6日 出生于江苏无锡。
1938年 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重庆兵工署材料研究所工作。
1943—1946年 任浙江大学助教和讲师。
1947—1950年 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任密西根大学研究助理。
1951年 任浙江大学教授。
1952年 任复旦大学教授。
1955年 任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
1958年 任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长。
1960年 任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教研室主任。
1978—1986年 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二十一届理事会理事。
1982年 任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
1987年 受聘中国纺织大学任兼职教授。

主要论著
1 于同隐,徐凌云,吴世晖. 硅有机化合物Ⅰ,应用Wurtz反应合成四芳基硅烷. 化学学报,1958,24: 170—173.
2 林子森,吴世晖,于同隐等. 硅有机化合物Ⅲ,对 (三甲硅基) 甲苯的衍生物. 化学学报,1960,26: 7—10.
3 Yu T,Fu S,Li S.,et al. Polycondensation Kinetics of Poly (phenylene ether sulphone). Polymer,1984,25: 1363—1366.
4 于同隐,李善君,纪才圭等. 聚苯撑醚砜缩聚过程的研究. 高等学校化学报,1984,5: 895—900.
5 Yang Y,Yu T. Graph theory of viscoelasticities for polymers with starshaped,multiple-ring and cyclic multiplering molecules. Makromol.Chem.,1985,186: 609—631.
6 Yang Y,Yu T. Graph theory of configurational and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polymers. Makromol. Chem.,1985,186: 513—525.
7 Jiang M,Huang X,Yu T. Phase seperation in polymer blends comprising copolymers: 4. Polycarbonate/polystyrene ABCP system. Polymer,1985,26: 1689—1694.
8 黄骏廉,于同隐.双叠氮化合物光敏性能研究.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85,3: 50—56.
9 Yu T,Fu S,Jiang C.,et al. Polycondensation Kinetics of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 and Poly (but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1986,27:1111—1114.
10 黄骏廉,于同隐.含羰基共轭双叠氮化合物光解中间体的多重态表征.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86,3: 36—41.
11 于同隐,李文俊,平郑骅等. 新一代氧合器—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 医疗器械,1986 (10): 21—24.
12 Jiang M,Cao X,Yu T. Phase separation in Polymer blends comprising copolymers: 5. Polyisoprene/poly (isoprene-g-styrene) copolymer system. Polymer,1986,27: 1917—1922.
13 Jiang M,Cao X,Yu T.,Phase separation in Polymer blends comprising copolymers: 6. Effect of 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block copolymers.Polymer,1986,27: 1923—1927.
14 Xie H,Jiang M,Yu T.,et al. Phase separation in Polymer blends comprising copolymers: 7. Statistical theory of block copolymet-homopolymer systems. Polymer,1986,27: 1928—1934.
15 杜强国,林明德,于同隐. 硬弹性聚丙烯纤维的结构特点.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25: 375—382.
16 于同隐,何曼君,卜海山等.高聚物粘弹性.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
17 Yu T,Bu H,Jin Y. The effect of cyclotetramer on the melting and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 Makromol. Chem.,1986,187: 2461—2468.
18 Yu T,Bu H,Chen J. The effect of units derived from. diethylene glycol on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 Makromol.Chem,1986,187: 2967—2709.
19 杨玉良,孙猛,于同隐等.缩聚产物分子量分布的Monte Carlo模拟.科学通报,1986,23: 1798—1801.
20 黄骏廉,于同隐. 敏化的3,4-聚异戊二烯-2,6-双 (4’-叠氮苄叉)环己酮体系的光交联反应研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6,7: 1040—1045.
21 黄骏廉,于同隐. 光敏剂存在下3,4-聚异戊二烯的光交联反应.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7,8: 377—382.
22 杨玉良,于同隐. 高分子链构象统计和粘弹性的图形理论. 科学通报,1987 (2): 116—119.
23 Yang Y,Yu T. Graph theory of configurational and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Polymers. Makromol. Chem.,1987,188: 401—420.
24 Jiang M,Cao X,Yu T. Some Aspects of Morphologies and Interfaces in Copolymer/Homopolymer Blends. Chinese J. of Polymer Sci.,1988(6): 345—352.
25 Li G,Yu T. Investigation of liquid-crystal state in silk fibroin. Makromol. Chem.,Rapid Commun.,1989,10: 387—389.
26 Yu Y,Li W,Yu T. Crosslinking Chitosen membranes for pervaporation of alcohol-water mixtures. Polymer Communications,1990,31:319—321.
27 方跃,邵正中,于同隐等. 利用桑蚕丝素蛋白制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的研究. 科学通报,1992 (4): 327—330.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唐有祺 主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 化学卷 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第221-2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