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大学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私立之江大学(1845-1952)

私立之江大学是美国教会设立的。它的前身是育英书院。该院最初是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差会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在宁波设立的崇信义塾(也称“圣经书房”),其规模很小,相当于小学,办学目的在于培养一批中国的基督教 徒。清同治六年(1867)秋,为扩大影响和发 展而迁至杭州,改名为育英义塾,校址初在皮 市巷;2年后迁至大塔儿巷,有学生34人。 自清光绪六年(1880)起,育英义塾提高到中 学程度。光绪二十三年(1897)经美国基督教 北长老会同意,开始创办高等教育,改名为育 英书院。
育英书院先设正科、预科(分别相当于大 学、中学)后设书院部(即大学部)、中学部,清 光绪三十一年(1905)大学部有学生35人。 翌年11月,刚组成的校董会召开会议议决准 备将书院扩充为大学,并勘定六和塔秦望山 二龙头一带为新校址,后陆续购进山地660 余亩。宣统二年(1909)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 差会要求参加合办大学,于是南、北长老会各 派代表组织联合校董会,决定共同集资拨款 建造新校舍。清宣统三年(1911年)育英书 院迁至六和塔秦望山新校舍办学,并改名为 之江学堂。当时有中外籍教职员12人,学生 117人,其中大学部学生为31人。
1914年,之江学堂改名为之江大学。
1917年暑假起,分大学科与附属中学科,各 科学习年限均为4年。1920年11月在美国 哥伦比亚特区立案,并取得学士学位的授予 权。1920—1925年,各地来之江大学求学的 学生逐年增加,1926年秋在校学生达247人。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教育部颂布了 高等院校登记条例,规定教会学校也必须向 政府登记并要求按政府的有关规定办理:申 请登记的学校负责人必须是中国人,校董会 成员中华人应占多数,宗教课只能列为选修 课(过去是必修课),参加宗教活动应出于本 人自愿等。校董会根据上述规定,决定批准 美籍费佩德辞去校长职务,聘请中籍著名教 育家朱经农为校长,并把之大向中国政府申 请立案一事,向美国南北长老会托事部提出 报告。美国南北长老会托事部复电竞拒绝向 中国政府登记,并以停发经费相抵制。由于 经济上发生困难,立案问题一时难望解决,校 董会乃于1928年7月5日举行会议,决定学 校暂时停办。1929年春,之江大学同学会发 起复校运动,积极筹募经费,向校董会提出要 求复校,并敦促校董会向中国政府申请立案。 同年5月底,校董会决定于下半年复校,在朱 经农校长未到校视事前,聘任中籍李培恩为 副校长,代理校长职务。9月14日正式复校 后,在之大同学会不断敦促下,校董会在 1929年12月的一次会议上,以微弱的多数通 过向国民政府申请立案的决议。1931年春, 朱经农就任教育部次长职,辞去校长的职务, 校董会正式聘请李培恩为校长。这时,根据 教育部的指示,原申请立案的设立人美国基 督教南北长老会差会托事部将学校移交给现 设立人中华基督教会总会执行委员会接管, 并组织新的董事会负责管理学校。校董会制 订了新的组织大纲,按教育部“大学组织法” 关于须具备3学院者称大学的规定,之江只 设文理2院,故改定校名为“私立之江文理学 院”,教育部于1931年7月核准立案。是年 有大学生313人。同年9月附设高中部经省 教育厅核准和向教育部备案。
1937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七·七”芦沟桥 事变和“八—?三”上海事变后,日机经常轰炸 钱江大桥和闸口铁路机车修理厂,之江文理 学院仍于秋季开学,有学生330人。其后日军在杭州湾北岸金山卫登陆,杭城告急。11月15日开始迁校皖南屯溪。由于战局扩大, 屯溪难于安顿,学校于12月6日宣布暂时解 散,李培恩院长去上海租界筹备复校。1938年2月,学院在上海租界博物路广学会大楼 复校开学,并与当时同在上海租界的美国教 会大学沪江、圣约翰、东吴、金陵、金陵女大等 实行6校合作,学生可以互选课程。同年9 , 月,因原校舍不敷应用,迁入南京路慈淑大楼 , 6楼办公与上课。1940年前后,学校增办了 商、工学院,校董会曾向在重庆的教育部申请 · 恢复之江大学的旧称。1940年5月,教育部 函令以抗战期间添置设备不易,俟迁回原址 再拟具永久计划备核。同年10月,教育部又 函令准予就原有文理学院名称试办文、工、商 3学院。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 侵入租界,美籍教师撤走,中国教师多数不原 留沪,校董会决定学校暂时停办,计划内迁。 1942年秋季在福建邵武复校上课。但因邵 武地处偏僻,办学困难,李培恩决定在贵阳花 溪设立分校(工学院),于1943年秋借大夏大 学新校舍开学。1944年6月,邵武总校停 。 办,学院师生全部迁黔,贵阳花溪分校改名为 之江大学工学院。1944年12月初日军攻战 黔南独山,贵阳告急,师生四散,少数人员随 · 校迁到重庆。在校友的帮助下,之江工学院 与东吴大学法学院、沪江大学商学院组成联 合大学办学。不久日本投降,三校联合大学 至1946年春解散。之大自上海内迁后,留沪 的教授与东吴大学留沪教授于1943年秋合 办华东联合大学,至1945年8月解散。抗日 胜利复员时,之大先在上海复校。并经捐募 修复基金,积极修整杭州校舍,1946年春在 杭复校。1948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 核准之大为综合性大学:同年冬,因国民政 府大势已去,在之大的美籍教职员及眷属纷 纷回国,只留少数人在校。至1949年上半 年,计有在杭学生904人,在上海学生162 人,共1066人,教职员工113人。杭州解放 的次日,李培恩即辞去校长职务,离开学校。 校董会先后任命何惟聪等3人和周正等5人 为校政委员会委员,主持学校行政工作。
1950年7月校董会推选黎照寰任校长、周正任副校长。
195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根据政务院决定发布《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教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的指示》, 召开了处理接受外资津贴的高等学校会议,之大董事长等与会代表一致拥护收回教育主 权,由中国人民收回自办。同年夏,浙江省人民政府派文教厅长刘丹等人到之江大学办理 接收手续。留在校内的美籍教师2人最后离校回美。
1951年年底,计有在校学生828人;教职工146人,内教员121人。1952年1月,根据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部署,决定以浙江大学文学院与之江大学文理学院为基础成立浙江师范学院,院址设在之江大学;将之江大学财经学院独立成为浙江财经学院;将之江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机械工程2系并入浙江大学。同年10月,浙江财经学院并入上海财经学院,原在上海的之大建筑工程系并入上海同济大学。至此之江大学的历史宣告结束。
学校在崇信义塾时期所提办学宗旨:一 是使学生个人信仰基督,二是使学生富有生 活上之能力,三是使学生有高尚之道德可以 裨益社会。1917年6月在《之江大学校章 程》中所提的办学宗旨为:“以基督之精神与 感动力施行高等之教育于中国一般之青年造 就之使为服务教会、社会及国家之领袖是 也”。1931年向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立案时 所定的宗旨,是“遵照国民政府所规定之教育 方针,用基督博爱、牺牲、服务等精神,造成道 德化、学术化及实用化之人才,以供给社会之 需要。”

学校的科、系、院的设置

育英书院时设化学、英文2个科,学制6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5年。1917年称之江大学校时,学生所学课程分三类:第一类预备作教会工 作的如牧教师、青年会干事的学生、重哲学、国文、社会学的学科;第二类预备作教习的学 生,学科与第一类相仿,唯把哲学换为教育学科;第三类预备读医学或工业专门学校之学 生,注重英文及理化等科。在美国立案时,有, 哲学、社会学、中国语文、英国语文、历史、数 学、物理、地质学等系。1931年向国民政府 教育部立案时,设文、理2学院,下令设国文、 英文、政治、经济、教育、哲学、化学、数学、生 物、土木工程等10个学系。1934年增设历史 学辅系,并将哲学、生物2主系改为辅系,经 济学系分设会计、统计、工商管理、经济理论 4组。1938年9月,在上海办学时将生物系 改为主系,并增设建筑系。1940年起,将文 理2学院改组为文、商、工3学院,文学院设 中国文学、英国文学、政治和教育等系,商学 院设工商管理、、国际贸易、银行、会计等系, 工学院设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化学工程、机 械工程等系。1942年由沪内迁至福建邵武后,设有政治、经济、英语、土木工程等系。 1943年在贵州花溪设立分校(工学院),设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 之大内迁后,留沪教授与东吴大学合办华东联合大学时,设文、理、工、商、教育5学院。 抗日战争胜利后,之大,设文、工、商、教育4 学院。1948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核准称之江大学时,设文、工、商3个学院,下分设国 文、外语、教育、政治、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会计、银行、国际贸易等 系。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于1951年对院系作了改革和调整:将文学院改为文理学院,下设 外国文学、中国文学、政治学、教育学、数理学系;将商学院改为财经学院,下设会计学、财 政金融学、贸易学、企业管理学系;工学院设土木工程学、机械工程学、建筑工程学系。
学校课程设置,在义塾时期已开设数学、格致、外国史、天文、地理、音乐、手工等等中 国传统学塾所设有的课程,1897年设高等教育后,课程门类增加,开设有算学、代数、物 理、化学、生物、经济、历史、英语、国文和圣经 等相当于大学程度的课程。1905年秋外籍 校长裘德生自美国度假返杭,带回X光机、 无线电报机、发电机引擎、气压表、显微镜等 实验仪器和设备,这对西方近代科学成果的 传播起了积极作用。
在改为之江大学后,学校所设课程,注意 给学生做好服务社会的准备。从30年代到 1951年,学校课程分共同必修、主系必修与 自由选修3种。在大学本科4年期间应修 144学分,其中共同必修科48学分,占三分 之一;主辅系必修课30至50学分,约占四分 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辅系必修9—15学分; 还有30一57学分让学生自由选修。共同必 修是基础学科,包括国文12学分、英文16学 分、自然科学8学分、社会科学9学分、哲学3 学分。主系必修课是专业课,辅系的选择必 须在系主任指导下确定。自由选修课程很 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学,或加强薄弱 环节,或发展自己的专长、爱好,体现了因材 施教的原则。
学院重视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工学院学 生从一年级起每周有工场实习,有步骤地从 事木工、铸工、锻工、钳工等不同工种的实习。 机械系的学生要进行各种机械如车、铣、饱、 轧等实习,三年级暑假要到校外工厂实习。 土木系平时有测量实习和三年级暑期8周的 测量实习。都列入教学计划。即使在战时迁 沪期间,条件困难,仍然在上海中法工专旧 址,开辟实习工场,供学生实习。商学院与银 行、进出口商、工厂企业、会计事务所建立联 系,安排实习,以期达到理论与实务并重的目 的。教育系多年以来都开设民众夜校,解放 后还有梅家坞办冬学等。
之大长期坚持实行严格的考试评分制度。平时学生不能随意旷课,凡旷课时数超 过这一课程每周授课的时数,即不准参加该 门课程的学期考试,不给学分。考试次数较 多,在平时的作业和测验之外,每学期学校统 一排小考2次、期考1次。每门课程的成绩 由平时、小考、期考三项考分平均计算。民国 初年时,学校规定75分为及格,75分以下、60 分以上者准予补考,60分以下者应该重修。 1929年起实行积点制,凡在70至79分之间 者每1个学分得1个积点;80至89分之间者 每l学分得2个积点;90分以上者每1学分 得3个积点;60至69分之间者可得该课程的 学分但得不到积点;59分及以下者该课程每 1个学分要倒扣1个积点。一年级学生年终 时积点平均不到0.5者、二年级学生年终时 积点平均不到O.65者、三年级学生年终时积 点平均不到0.85者,均予退学。应届毕业 时,除应拿到所规定的学分数外,积点平均为 l者始准毕业。按照这种规定,事实上是70 分才算及格。积点制度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严则严矣,结果是引导学生埋头读书,只追求考 试分数,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1947年因学生强烈反对而终于废止。 学校因为是教会所办,圣经始终是必修课,宗教集会如每日的早礼拜、星期日上下午 ”的礼拜,学生必须参加。众多师生对此不满, 并以不做礼拜者将被开除学籍相威胁。1930 年间发生了一次抗教事件,一群不信教的学 生把坐位上放着的“圣经”和“赞美诗”撕碎, · 掷向空中,然后一起退出礼堂。校方经研究, 决定不再强迫不信教的学生做礼拜。1931 年向教育部申报立案后,按部颁登记关于“宗 教课只能列为选修课、参加宗教活动应出于 本人自愿”的规定,校方只能照此办理。1912 年建立之江堂会,直属杭州区长老会,王令 赓、队克熏、明思德、徐腾辉、谢颂羔、毕范宇、 文助华等先后担任之江堂的牧师。学校还有 青年会组织,以教友为基础,吸收慕道友参 加,有德育常会、研读圣经、布道、音乐、体育, 以及社会服务等活动。从1930年起,在学生 中成立团契组织,借以扩大教会影响。抗日 战争胜利后,之江堂会加强团契组织,专门成 立团契事工委员会,组织了西逛、秦望、新生、 甘霖、宏恩、灵泉等团契,每个团契20人左 右,聘请教授为顾问,每星期有灵修、交谊等 活动。灵修会在星期日晚上7时至8时举行 例会,每会先祈祷、后分组讨论,然后指定会 员报告从世界各地教会活动中精选出来的消 息。团契的契友还到附近农村和杭州的闸口 一带宣教。司徒华林校长曾带了一支有30 位学生组成的圣歌团,到之大附近的农村布 道。除了经常的主日崇拜之外,每年都举行 为期三五天的奋兴布道大会,聘请教会中的 知名人士来校讲道。信仰基督教的学生在全 校学生中的比重,时有变动,1911年全校学 生117人中85人是基督教徒;1916年174名 学生中有44位出身于基督教家庭;1925年 148名学生有116名是基督教徒。1930年秋 的调查结果,之大的大学部学生中有25%、 中学部学生中有75%的学生信仰基督教。 以后学校开始实行宗教信仰自由,许多学生对宗教聚会和宗教课程很少兴趣,只有10.20%的学生参加做礼拜。
学校学生中除有宗教组织和活动外,还有各科学术、文娱、体育等社团组织,开展多 样的活动。20年代,学生组织自治会,组织 进行各种课余活动.出版中英文刊物,举行演 剧、辩论等。1923、1924年参加华东教会大学 校际辩论比赛,学校在第一次杭州举行的“妇 女应不应该有公民选举权?”辩论中,之大队 战胜圣约翰大学队。1924年创立闸口公益 社,推动师生参加公益服务工作。1929年复 校后,各系都有学会,开展与专业有关的学术 活动:中国文学会每周开一次研究会,探讨文 学艺术问题;经济学会在课余研究国内外经 济问题,到社会上考察经济情况;土木工程学 会约请专家讲学,考察著名建筑;生物学会在 教授指导下,开展课余研究,采集标本;英语 俱乐部开展英语会话、阅读活动等。1931年 成立的“之江诗社”,是诗歌爱好者的组织,夏 承焘教授是社长,2周1会,每会各出近作, 共同研讨,校外诗人或诗友也闻风来归,当时 浙大校长程天放也曾参加。《之江年刊》不时 刊载师生的诗词作品。1945年至1947年学 生课余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社团林立,除 学生自治会及各系学会外,有之江剧团、民主 团契、之江音乐研究社、大家唱歌咏团、之江 唱片音乐欣尝会、之江文艺研究会、外文研究 会、中国文学会、之江话剧社、之江书画研究 社等。在1946年的该校校庆活动中,学生自 治组织演出曹禺名剧《雷雨》。参加上海市 14所大专院校的国语和英语演讲比赛,该校 获国语演讲第一名,讲题为“青年之使命应争 取民主”。此外还举办各种讲座,请中外专家。 学者、知名人士马寅初、陶行知、许广平、陈鹤琴、吴跃宗、孙起盂、沈体兰等到校演讲。学 校重视体育运动,积极提供设备条件,组织各 种竞赛。学校利用秦望山的平地开辟田径运 动场、游泳池,早年就经常有篮球队、网球队、 足球队,还利用面临钱塘江的优越条件,组织 划船队。从1918年来,学校参加华东校际田 径比赛,浙江省、杭州市的多次体育竞赛,都 取得好成绩。1948年在浙江省运动会上取 得田赛冠军及男篮、足球、网球单打与双打冠 军。之大的体育运动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有 各种体育运动团体,如暴风体育会、钱江足球 会、之大体育会、雄风篮球队、垒球队等。这 些体育团体经常在校内外开展竞赛,还曾远征上海。
学校从崇信义塾到育英书院前期举凡学校行政、财务、人事、招生、教学等一切重大举措均由北长老会差会决定。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北长老会差会年会上决定组建校董 会,校董会由杭州、苏州、上海、宁波4区会各 代表1人、教职员代表1人组成。同年11月 举行第一次会议,推举裘德生为校长,并讨论 学校发展及建设新校舍等事项。1908年, 南、北长老会共同联合办学问题,作出4项决 议:(1)男校联合的时机已经成熟;(2)育英书 院成为两差会联合的大学,共同管理,负有同 样的责任;(3)两差会应帮助学校制订发展计 划,学校财产属于设立人,按投入比例计算; (4)两差会各派4位代表组成联合委员会,拟 订合作计划,求得圆满结果,并决定1910年 春季开始实行联合办学。宣统元年,(1909) 南、北长老会各派3名代表组成新的校董会。 同年11月6 13举行校董会会议,推选裘德生 为下一年的校长。宣统二年(1910)校董会拟 订学校的章程,经两差会和美国设立人会的 批准。1916年校董会扩大,增加中国成员, 由杭州、苏州、宁绍等3区会各选1名代表参 加,同学会也有1名代表参加校董会。1917 ,年的校董会有伊思沛、陈达三等10人,董事 部部长经馥兰。1922年校董会又扩大,名额 是:南、北长老会差会各3名,其中1名属于 各差会所派出的教员;杭州、苏州、宁波3区 会各1名;校友会2名;校董会提名3位社会 知名人士;校长。向国民政府教育部申请立 案后,1929。1934年,校董会里有孔庸之(祥 熙)任名誉董事长,吴文蔚为董事长。1936 年校董会改组,名誉董事长仍为孔祥熙、董事 长为梁小初,名誉董事宋美龄、王正廷,特约 董事黎照寰,李观森、寿毅成,董事有诸重华、 谢颂羔等。1940年校董会成员未见孔祥熙、 宋美龄等人列名。1946年校董会名单中复 有孔祥熙、宋美龄外,还有名誉董事张公权、 特约董事朱经农等,董事有杭立武、何惟聪、 顾惠人等。1947年校董会设常委会,常委会 主席梁小初、副主席林旭如,常委有何惟聪、 朱经农、杨管北、华林。1948年冬季,解放战 争胜利发展,国民政府大势已去,在此形势 下,校董会常委会于该年12月10日召开特 别会议,讨论学校去向问题。决议:(1)之大 仍在杭州继续办理;(2)教职员中有自原离校 一 者听便;(3)离校教职员本校应当与之保持联 系。1949年1月8 13校董会推举毕范宇为副 . 校长,以协助李校长。但毕范宇未曾到校。 解放后,学校仍有校董会组织,先后任董事长 的有顾惠人、崔宪详。

办学经费来源

之大办学经费来源有:
一是学什费收入, 在义塾时期免收学费并供给食宿;改为育英 书院的次年开始收取学费,先是相当于大学 的正科学生每人每年缴墨西哥元24元;1916 年提高收费标准,包括学费、膳费、宿费每人 每年墨西哥元90元;1929、1930年收费项目 增加,每生每学期缴中国银元学费40元、膳 费30元(多还少补)、宿费8元或10元、杂费 5元、运动费3元、图书费4元、医药费2元、 年刊费1元、预存赔偿费6元;以后有些收费 项目的交费数量时有增加;1947年国币接连 贬值,交费以大米为单位,每人每学期学什费 5石大米,宿费朝南房间每人l石米、朝北房 间8斗米;1949年下半年,每人每学期缴学 什费175个折实单位;1950年上半年增加到 185个折实单位,其中学什费为160个折实单 位,宿费20个,预存费5个折实单位。
二是南北长老会差会的资助,资助数额 时有变动,1927年两会本应各资助9000墨西 哥银元,但实际上只有7500元,两会相加总 共15000墨元,约合美金6700元;1929年资 助减少,只有5992。28美元;1932年,共提供1 万美元;1936年两会资助中国币45000元; 1947、1948年北长老会提供13000美元,南长 老会10000美元;除常年提供资助经费外,两 会还负担学校12位美籍教授的薪金。
三是美国、英国一些教会和教友的捐赠 款。四是中国教会和教友的捐赠款。五是之 大校友、校董和知名人士的捐款。六是中国 政府的补助,之江向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立 案后,教育部每年向学校拨付仪器设备补助 费,数额8000、6000元不等。另还有一些什 项收入为租息等。

学校校舍等基本建设

从1908年到1936年的30年间,建造起大小新楼房29座。教 学、生活、行用房建筑面积约计1.8万平方米 中,除南北长老会出资建造外,其中有美国教 友和人士捐资兴建,如原以人名称楼的赛佛 伦堂、甘卜堂、惠德堂、佩韦斋、都克堂和科学 馆等,计有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也有中国 人士和校友会等集体捐款修建,30年代大学 罕见的图书馆为之大校友会捐赠的,经济学 ·馆并钟楼、健身房为校董、上海申报经理史量 才及其家属捐赠,材料试验馆为学校教职员 和校友捐助的,计有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 解放初,校董会兴建1300平方米的工程馆, 省人民政府补助一部分经费。 学校经常费的岁入、岁出情况,现选出1931和1946年有代表性的年度经费收支数目,列表如右。
1950年度共收入236000个折实单位。 同年度支出的共计234730个折实单位。学 校自实行学生缴纳学费、宿费和膳费制度后, 规定基督教徒子弟可酌减缴费数目;并对以 下2种情况可发放补助金:一是凡之大附属 中学或联属中学毕业生,其成绩优良、品行端 1931年私立江文理学院经常费岁入岁出一览表 说明:表中数字为年度数据摘自民国第一次教育年鏊 一 1946年私立之江文理学院经常费岁入岁出一览表 岁 人(万元)- 岁 出(万元)

说明:摘自民国第二次教育年鉴

正,保送人之大学习者,每学期可领补助费国 币20元;--是凡基督教宣教师子女入之大学 习者,每学期补助国币40元。补助金制度实 施一段时间后,把它纳入奖学金的制度。同 时,对贫苦学生给予工读机会,并有借贷与奖 学金制度。1911年起,学校设立自助部,凡 加入自助部的学生,每学年内每日工作2小 时,可以抵洋30元。工种有整理校园、校舍, 照顾教职员,管理实验室、教室、阅览室、油 印、打字以及办公室的各种事务等。自助生 的名额约占全体学生30%。这种自助制度 坚持到之大结束,只是工种、工作时间和报酬 有所变化。学生缴费困难,可以向学校借贷, 出校后5年还清,但必须有忠实可靠的担保 人。奖学金由学生申请,经学校奖学金委员 会根据学生经济情况与学习成绩加以审定, 奖学金分学费全免、免1,2、l,4等3个档次. 每学期申请办理一次。

学校校园面积600余亩,教学、生活和行 政用房齐备,体育运动场地及设施较佳。物 理、化学、生物均有一定的实验仪器、标本和 显微镜等。天文台内有天文望远镜、子午仪 及其他钟表。材料试验所有5万磅联用试验 机、水力实验仪器。土木系有各项测量、测验 仪器。抗日战争前,仪器设备价值有10余万 元,图书馆藏书47,000余册。日军占领杭州 期间,学校留杭的图书仪器损失殆尽。战后, 在美国采购了一大批机器与仪器设备。到 1948年新购仪器设备绝大部分已安装使用。 学校新辟木工场、铸工场、锻工场、钳工场可 供学生实习。机械系的机械工厂有新式电动 4英尺车床12台、6英尺车床8台、12英尺车 床2台,另有铣床、轧床、直式和横式钻床、独 轮机、螺旋机等。土木系有精密经纬仪和水 准仪各8具、经纬水准两用仪12具、平板仪9 具等。材料试验所有20万磅精密水力试验 机、自动水泥拉力试验器等。这些仪器设备 多为“二战”后出口。与此同时,在国内外积极 采购图书,到1948年,中西文藏书已达8万 余册。
从育英书院到之江大学,教师队伍逐步扩大,有越来越多学有专长的教授专家受聘 任教。1931年下半年,学校教职员由1929年 的39人增加到70人,其中教员32人。这期 间的主要教师,国文系有钟钟山、徐昂、李笠、 郁达夫、夏承焘、胡才甫,教育系有黄式金、熊 文敏、张文昌,经济系有胡继瑗;土木工程系 有徐策、廖慰慈、顾世楫、王寿宝,化学系有王 箴;数理系有葛兴等;美籍教师有马尔济、队 克勋、夏课勤等。1934年有教员34人。其中 教授15人、讲师9人、助教5人、其他(军训 教官、党义教员)5人。1947年下半年有教员 72人。至1949年上半年,这一时期的主要教 师,文学院有顾敦镖、王裕凯、王驾吾、胡士 莹、任铭善、王季思、余坤珊、何翘森、严群、慎 微之等,工学院有周正、陈崇礼、顾世楫、陈端 柄、潭桓、王华彬、应尚才等。商学院有胡继 瑗、殷明禄、严仁赓、卢怀通、安绍芸、徐钟济、 胡寄窗、宗植心等。1951年年底有教员121 人,其中教授48人(含兼职的lO人)、副教授 20人(含兼职的6人)、讲师19人(含兼职的 4人),助教34人。
之江大学虽是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一所大学,但是大多数师生热爱祖国、关心祖国未 来,始终与革命人民一起参加反帝反封建主 义的爱国斗争。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 动的消息传到杭州,之江大学的学生首先联 络在杭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一致行动。推动成 立杭州学生联合救国会。很快声援北京学生 的爱国行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之大 学生与浙江大学学生克服重重困难,乘火车 到南京请愿,要求蒋介石答应对日宣战,并提 供武器由学生组织义勇军开赴抗日前线。在 解放战争时期的爱国民主斗争中,浙江省和 学校当局对爱国学生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但 仍有师生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各种 形式的斗争。
之江大学的毕业生人数,因无系统正确的资料,难以统计出它的总数。只能阶段性 地反映毕业生的数据和有关情况。从育英书 院创办高等教育起到1926年止,之大历年的 毕业生共有218人,其中有43人任教师。 1927年到1931年,曾因美国南北长老会托事 曾经反对向中国政府立案而停办过一年,在 校生有所减少,复校后第一届毕业生仅33 人。1931年7月向中国政府立案后,学生逐 步增多,1937年有毕业生81人,创之江有史 以来的新纪录。1941年暑期有毕业生71人。 1945年春在重庆复校时仅有学生数十人,毕 业生人数不多。在1949年、1951年分别有毕 业生149人和117人。在之江上万名肄业生 和数千名毕业生中,培育了一批抗日爱国的 英才和学有专长的人才,后来成为杰出的佼 佼者和知名人士的有文学家郁达夫,著名教育家林汉达,国际问题专家、上海市副市长金 仲华,著名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朱生豪,作家、记者田复春(袁鹰),画家老宪洪(阿 老),物理学家褚圣麟,建筑学家陈从周;有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建设部副部长干志坚。审计署副署长罗进新,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华 联奎;还有知名人士朱孔阳、范烟桥、金卜瓯、左淑东、龚兆源、蒋礼鸿、吴康、徐次达等,他 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优异成绩,对祖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之江大学校友

之江大学校友